超声检查技术在鉴别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效果
2023-02-19张娜
张 娜
(睢宁县人民医院超声科 江苏 徐州 221200)
乳腺结节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类乳腺增生性疾病,该病的形成因素较复杂,纤维腺瘤、纤维囊性增生、乳腺癌等均可能导致乳腺局部结节组织形成。根据乳腺结节形成因素及作用机制,可将其分为良性及恶性结节,其中良性单纯性囊肿一般情况下可随着月经周期变化而缩小,部分结节无需专门接受治疗,而恶性结节往往需要手术切除并配合药物等疗法稳定疗效[1]。鉴于不同性质乳腺结节对应的治疗方案存在显著差异,应当重视关于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以促进发病人群获得有效的治疗。超声检查技术常被应用于乳腺结节鉴别诊断当中,此无创性检查技术可通过合理分区,从多个方位及视角直观地呈现乳腺结节病灶边缘清晰度、大小等关键信息。基于此,现围绕此项技术在良恶性乳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望协助临床根据结节性质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睢宁县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2年7月接收的70例乳腺结节患者,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8.67±7.31)岁;乳腺结节直径1~4 cm,平均直径(1.96±0.53)cm;发病部位:36例位于左侧,24例位于右侧。
纳入标准:①触诊可触及乳腺结节者;②患者入院时出现乳房疼痛(劳累时加重),伴(不伴)乳头无色浆液性/血性溢液;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②合并放射治疗史、超声造影剂过敏史、未控制的高血压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适宜进行超声检查者。
1.2 方法
对70例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系统(SIEMENS Healthineers ACUSON Sequoia)实施超声检查。检查流程如下:设定仪器工作频率为(7.0~10.0)MHz,协助患者取仰卧/侧卧位并上举双臂,以充分暴露检查区域(双侧腋窝及乳房)。调整体位后,将乳腺划分为常规4象限,使用探头对双侧乳房各个象限内乳腺组织进行探查,确保探查期间探头长轴与乳腺导管处于垂直关系,将各象限内乳腺与乳房内脂肪的分界线作为基点,采取放射状扫查模式,在横切面、斜切面及纵切面视角下,对疑似病灶的大小、形态、规则度及边界平整度、分布情况、内部回声类型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详细的记录,确认有无包膜,评估包膜的完整性,若发现病灶内部存在钙化灶则注意观察钙化灶的形态特征,同时观察病灶周围组织器官是否受压或遭到病理组织侵袭,获取乳腺结节灰阶图像。明确病灶基本情况后,采用三维成像功能对病灶图像进行重建,利用组织断层显像技术从多个方位及角度观察结节内部血流信号分布情况,形成关于内部动脉血流情况的三维图像。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手术病理检查结果。②记录超声检查结果,并分析此项检查诊断效能。超声诊断标准参考《乳腺肿块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排除非乳腺病变、胸壁病变后,根据病灶形态、边缘清晰度等判断其性质。效能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100%,阴性预测值=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100%,误诊率=假阳性/(假阳性+真阴性)×100%,漏诊率=假阴性/(假阴性+真阳性)×100%。③分析患者超声影像学表现。④对检出的良恶性结节进行血流分级,分级标准:0级,即病灶内未出现血流信号;Ⅰ级,即病灶内可见1~2个点状血流信号;Ⅱ级,即病灶内可见长度>结节半径、集中分布于主要血管或分布于几条血管的3~4个点状/条状血流信号;Ⅲ级,即病灶内可见5个以上交织成网的点状/条状血流信号。⑤测定良恶性结节患者动脉血流频谱参数水平[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流速峰值(PSV)]。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Kappa检验一致性,Kappa值≥0.75表示一致性良好;Kappa值在0.4~<0.75时表示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则表示一致性较差。
2 结果
2.1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70例患者中,58例为良性结节,包括27例纤维腺瘤(46.55%)、8例乳腺腺病(13.79%)、14例急性化脓性乳腺炎(24.14%)、4例良性叶状肿瘤(6.90%)、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8.62%);12例为恶性结节,包括9例浸润性导管癌(75.00%)、2例髓样癌(16.67%)、1例浸润性小叶癌(8.33%)。
2.2 超声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56例为良性结节,14例为恶性结节,见表1。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29%(66/70),灵敏度为94.83%(55/58),特异度为91.67%(11/12),阳性预测值为98.21%(55/56),阴性预测值为78.57%(11/14),误诊率为8.33%(1/12),漏诊率为5.17%(3/58),Kappa=0.811,与病理结果高度一致。
表1 超声检查结果 单位:例
2.3 良恶性结节超声影像学表现
超声图像显示:良性结节内可见点状、线状、结节状血流信号,病灶边缘较光滑,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较低;仅2例纤维腺瘤内部可见粗大钙化灶,其余56 例结节无钙化灶;3例纤维腺瘤及1例良性叶状肿瘤未见包膜,其余54例良性结节均可见包膜。58 例结节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回声基本无衰减。结节周围腋窝淋巴结结构基本正常,仅1例出现增大迹象,横径≥10 mm。
恶性结节血流信号分布不均且具有汇聚征,病灶中央髓质部分组织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晰,病灶多存在高回声晕、蟹足样或分叶状改变等恶性结节征象,7例浸润性导管癌、2例髓样癌、1例浸润性小叶癌内部可见数个针尖样细小钙化灶,2例浸润性导管癌可见粗大钙化灶。恶性结节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呈明显衰减趋势。5例可见结节周围腋窝淋巴结横径增大至10 mm以上;6例可见腋窝淋巴结皮髓质结构异常,1例腋窝淋巴结无特异性征象。
2.4 良恶性结节血流分级情况
良性结节血流分级显著低于恶性结节(P<0.01),见表2。
表2 良恶性结节血流分级情况[n(%)]
2.5 良恶性结节动脉血流频谱数据对比
不同性质结节动脉血流频率数据比较,恶性结节PI、RI、PSV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1),见表3。
3 讨论
乳腺结节属于乳腺外科常见疾病,目前对于该病成因尚无明确定论,临床指出,乳房感染、恶性肿瘤、乳房内脂肪沉积坏死、纤维囊性变、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单纯性囊肿等均与乳腺结节的形成有一定关联[2]。其中纤维囊性变、纤维腺瘤、单纯性囊肿、乳房内脂肪沉积所致结节多为良性,若因恶性肿瘤而导致结节形成,则需要尽快接受手术或化疗以防恶性肿瘤扩散累及周围脏器。考虑到多数乳腺结节早期无明显特异性征象,单纯依靠触诊触及肿块难以对肿块性质进行合理的鉴别,应配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获取更为丰富的乳腺结节病灶信息,准确鉴别结节性质,为相关治疗奠定基础[3]。
为探讨能够提高良恶性乳腺结节鉴别诊断准确率的影像学检查方式,本研究围绕超声检查技术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后发现,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29%,灵敏度为94.83%,特异度为91.67%,与许静研究数据相近[4],提示超声检查技术可作为良恶性乳腺结节鉴别诊断的有效手段。此项技术诊断效能突出的原因在于,其能够通过多方位清晰成像技术对乳腺结节组织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有效的捕捉。乳腺结节在形成及发展期间,不同性质的结节生长及组织代谢速度有所差异,上述特征的差异可在病灶组织形态、边缘清晰度、钙化灶形态、内部回声强度等征象上得以体现。利用超声检查技术对乳腺内各个区域的结节进行探查,可收集组织形态规则度、边缘清晰度、内部回声类型等信息,便于临床综合分析各项数据,从多个方面对结节性质进行判断[5]。王敏等[6]研究结果显示,单纯依靠乳腺结节形态规则度来进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偏低,部分形态不规则的乳腺肿块低回声结节所伴随的恶性征象数量越多,其恶变风险越大。基于此,利用超声检查技术广泛收集不同性质结节的内部回声、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等数据有利于提高临床对于恶性结节的检出率。观察本研究中良恶性结节声像特征可见,良性结节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回声基本无衰减,良性结节周围腋窝淋巴结结构基本正常,仅1例出现增大迹象,而恶性结节在后方回声衰减程度、周围腋窝淋巴结结构异常程度上与良性结节相比较显著。利用超声影像呈现的多种组织信息数据对乳腺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可通过结节组织后方回声衰减程度来判断结节生长期间纤维组织胶原抗张力强度成分含量,通过评估结节纤维化程度来分辨结节性质。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病灶半径较大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内部纤维成分含量较高,可能会导致其组织硬度偏高、组织钙化灶增多,进而出现误诊,应在评估后方回声衰减程度的同时综合分析其他相关数据[7]。
除了根据结节内部回声强度、形态学特征来判断结节生长浸润方式,依据病灶周围淋巴结结构异常程度来判断其性质外,还可利用超声检查技术对病灶的血流信号分布情况、血流速度等信息进行探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全面的诊断依据,全面收集疑似恶性结节组织的恶性征象来增强鉴别诊断的合理性。良性乳腺结节内部血管多为正常乳腺血管增粗、增大后呈现出的形态,原本的静脉回流系统并未受到损害,血流信号相对来说具有较突出的规律性。恶性乳腺结节邻近血管受到病灶压迫、浸润影响,正常的静脉回流系统结构出现异常,进而在血流信号分布上与良性结节存在鲜明的差异[8]。观察本研究结果可见,良、恶性乳腺结节的影像学表现均具有鲜明的特征,其中良性结节内的血流信号分布较规则、血流分级多为0级、病灶边缘较光滑、病灶未与周围组织产生高度粘连,恶性结节的血流信号分布杂乱无章、血流分级集中于Ⅱ~Ⅲ级、病灶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较显著。此外,良性结节大多是粗大钙化,且有包膜征象,而多数恶性结节均出现一系列恶性典型征象,与范凤英[9]研究结果相近,该研究结果显示,良恶性乳腺结节超声影像中所呈现的形态、病灶边缘清晰度、包膜等征象均存在一定差异,恶性结节边缘不规整、形态不规则、血流分级Ⅱ~Ⅲ级的病灶占比较高。乳腺结节在血流信号分布特性、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方面的差异,与其自身生长发展方式关联密切。良性结节对于周围组织的侵袭性较弱,生长速度较缓慢,进而较少与周围组织粘连,恶性结节进展期间需要大量的血氧支持,继而多向邻近组织浸润以促进病灶微小血管新生,表现为与邻近组织高度粘连。两种性质的乳腺结节经超声检查所测得的代表性征象可作为临床判断结节形成机制的重要依据,临床可根据超声影像呈现的病灶形态学特征来判断乳腺结节形成及进展期间对于血氧供应的需求及向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通过血流分级呈现的结节内部血管走向判断静脉回流系统是否受到损害[10]。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PI、RI、PSV等动脉血流频谱数据,可明确结节内部血管阻力、血流速度、外周血压水平,全面评估结节的形成及向周围组织的浸润对于乳腺血液循环的影响,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丰富的依据。
综上所述,应用超声检查技术可明确乳腺结节组织形态学特征,通过超声影像中回声强度、钙化程度、血流信号分级等数据来判断结节是否对周围淋巴结结构及静脉回流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对结节的性质作出有效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