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物理中考试题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2023-02-19阮享彬
杨 莉 ,阮享彬 ,常 超
1.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重庆 400050
2.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 400015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严谨性、实践性、明确性和指向性等特征都有力地保障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施行。与之同时,学业评价内容与相应课程标准间良好的一致性能助推教育改革走向成功。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物理中考无疑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故以重庆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题(A卷)和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分析二者的一致性水平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1 研究过程及方法
学业水平测试工具是否合理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NormanL.Webb的韦伯分析模式是美国监测学业水平测试工具质量的重要方法[1]。根据传播及应用的广泛程度来看,在分析学业评价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上韦伯模式是很合理的,也被教育部门普遍认可,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1.1 内容标准目标水平编码
按照课程标准对知识内容的划分,我们采用A、B、C、D这样的编码分别指代课标内容中的“了解、理解、应用和独立操作”。某一具体内容要求的水平可以根据其中的行为动词来判断,如果一条内容中同时包含多个不同内容及水平要求时,必须要对其进行拆分,然后再分别归类编码[2]。如课程标准内容要求“2.2.9探究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3]。该内容要求中包括行为动词:探究、了解、运用、说明。其中,“了解”归类为“了解”水平,编码为A;“说明”归类为“理解”水平,编码为 B;“运用”归类为“应用”水平,编码为C;“探究”归类为“独立操作”水平,编码为D。以此类推,将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各行为动词按照不同水平编码为A、B、C、D种等级,归类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物理课程标准目标水平编码及试题举例[4]
1.2 内容标准及中考试题数量统计
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以上述的“2.2.9”该条内容为例,拆解为若干条具体的内容要求,并对照编码进行统计。需要说明的是按照编码后的目标水平,对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一级主题中的“实验探究”和“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在D水平目标中重合得较多。例如,三级主题“2.2.6”中有课程目标“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4.2.5”中也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则将“2.2.6”中“探究”对应的 D水平目标统计在一级主题“实验探究”中,在“运动和相互作用”中就不重复统计,剩余“了解”对应的A水平目标则留在“运动和相互作用”一级主题中;另外,如“2.2.7”中有课程目标“通过实验,理解压强”,一级主题“实验探究”中并不含该实验,则将“实验”对应的D水平目标和“理解”对应的B水平目标统计在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中。按照上述原则完成统计后的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按照编码后的目标水平,对试题进行拆解和对应统计。试题拆解原则如下:
(1)填空题一个空统计为1题,计算题每个问统计为1题。
(2)选择题和实验题按照知识点统计题目数量。比如,第3题“中华美食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麻花被炸得金黄是因为油的熔点高;B.开大火能使正在沸腾的火锅汤温度升高;C.蒸汤包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汤包的内能;D.烤鸭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别对应了“1.1.3知道物质的熔点”“1.1.3知道物质的沸点”“3.1.2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2.1.2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四个知识点,故统计为4题;比如,第5题“……下列该电路设计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是?”只涉及电路识别一个知识点,统计为1题;比如,第17题以“伏安法”测电阻为载体,涉及到课程标准“4.1”中“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以及“4.2”中“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三个内容,故统计为3题。
(3)实验题多数统计至“实验探究”中,不匹配则统计至前三个一级主题内。因为物理实验题都以探究类实验或测量类实验为主,故将实验题按上述方式拆解后统计至课程标准的一级主题“实验探究”中,但部分实验考点不在“实验探究”主题中,比如15(2)考查的实验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则不将该题目统计至“4.2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主题中,而是统计在与“熔化”相关的“1.1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中。
(4)“跨学科实践”主题下的试题数量单独统计,不与另四个一级主题累计。因为一级主题中的“跨学科实践”在试题考查中大多出现在与“跨学科实践”相关的题目背景中,对于此类题目的考点分布在前四个一级主题中,故对于一级主题“跨学科实践”中的试题题目统计数量独立于前四个主题。比如第19题,以“可显示电费的新型插座”为情境,三个问均统计在“3.4电磁能”中,试题数量记录为“3”;同时统计在“5.3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中,试题数量记录为“1”。统计后数据总数为“62/10”表示总共被编码的试题数为62道题,其中和“跨学科实践”相关的题数有10道。最终中考试题被拆解为62个题,且全都能够对照到内容标准的不同水平中,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2 课程标准与中考试题的一致性分析
韦伯分析模式包括知识种类一致性、知识深度一致性、知识范围一致性、知识分布平衡性四个标准,并且将每一个标准界定在了可接受的水平内[4],判断临界值如表3所示。本文通过韦伯模式,分析2022年重庆市物理中考试题(A卷)与课程标准的匹配程度,研究重庆市2022年物理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情况。
表3 Web模式的分析维度及一致性可接受水平[5]
2.1 知识类别一致性
类别一致性,是指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所陈述的内容范畴是否是高度一致的。如果二者包含一致的内容类别,则判定为符合类别一致性标准。韦伯模式的一致性程序假设,学业评价“命中”内容标准的次数至少6次,类别一致性才能达到可接受标准[4]。课标内容目标数和试卷习题命中内容目标数的统计如表4所示。
由表4显示,课程标准中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5大主题中物理中考试题击中目标的题目分别为11、23、22、8、10,均超过 6个,按照韦伯模式判定标准,重庆市2022年物理中考试题各项主题均达到知识类别一致性的标准,即试题各主题的知识类别与课程标准都是一致的。结合表2深入分析,可发现二级主题“1.3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尺度”“3.5能量守恒”和“3.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对应的试题编码数为零,即试卷中没有题目涉及评价该两部分的内容目标。
表2 内容标准和物理中考试题数量统计[4]
表4 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的知识类别的一致性判断
2.2 知识深度一致性
知识深度一致性,是指学业评价中要求学生展示出来的认知水平是否与课程标准中期望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存在高度一致性[4]。当与课标内容要求水平一致的编码试题数占试题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则知识深度的一致性判定为合理。表5是将编码后的习题与课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后所得到的数据。
由表5显示,课标内容要求中的五个一级主题,与课标内容要求一致的习题数与编码习题命中内容标准的比例均达到50%以上,即重庆市2022年物理中考试题各项主题均达到知识深度一致性标准。其中,试题和课程标准知识深度一致性最低的是“能量”主题,深入分析发现,相较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的“3.4.5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部分,2022年版课程标准变更为“3.4.5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将“电功”和“电功率”两大重要物理知识从以前的“理解”水平降低为“了解”水平,2022年重庆中考试题关于这两部分的考查较大比例定位为“理解”水平,故能量主题下的知识深度一致性相对较低。
表5 试题与课程标准知识深度一致性分析
2.3 知识范围一致性
知识范围一致性,是指完成学业评价学生需要的知识范围是否与课程标准中给定的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范围相同或基本一致[4]。若被编码习题命中课标内容的目标数占比达到50%及以上,则认为该试题知识深度的一致性达到合理水平。表6是课程标准中五个主题的知识范围一致性程度数据。
由表6显示,只有“能量”和“跨学科实践”两个主题的知识范围一致性达到50%以上,另外三个主题都未达到一致性可接受标准。知识范围一致性低在试卷评价中很常见,其原因是课程标准内容目标数量多、覆盖范围广,而一套试卷篇幅有限、分值有限,无法面面俱到,没有覆盖全面是能理解的一个正常现象。知识范围一致性最高的是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加的一级主题“跨学科实践”,由此可知在试题命制中,重视挖掘物理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三方面的素材。其次,“能量”部分的知识范围一致性也较高,对比可发现“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两个主题下课标内容目标数有一定差距,试题中编码的试题数量却相当,这是两个主题的知识范围一致性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6 试题与课程标准知识范围一致性分析
2.4 知识分布的平衡性
知识分布平衡性指的是试卷中试题在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内容里分布的均衡程度。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公式来判断:
其中,O指的是被命中的某内容标准所包含的目标总数,Ik为命中课标内容要求的试题数,而命中内容标准的试题总数用H表示。计算出的平衡性指数最大值为1,当指数越高,说明知识分布的平衡性越好。平衡性指数在0.7及以上,则认为知识分布的平衡性比较合理,可以接受。
从表7得知,以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进行统一计算,可发现四个一级主题的平衡性指数都大于0.7(跨学科实践主题题目不单独呈现,故不对该主题进行知识分布平衡性分析),即重庆市2022年物理中考试题与课程标准四个一级主题的知识分布平衡性的一致性达到可接受水平。
表7 试题与课程标准知识分布平衡性分析
3 结论与反思
3.1 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依照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部分的5大内容主题,根据韦伯分析模式对重庆市2022年物理中考试题(A卷)进行分析,其一致性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试题与课程标准知识分布平衡性分析
将课程内容标准分类至一级主题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2022年物理中考试题的知识种类、知识深度、知识分布平衡性达到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知识范围有“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实验探究”三个一级主题未达到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试卷的考点没有将课程标准的知识点覆盖全面是正常现象,其原因是课程标准内容目标数量多、覆盖范围广,而一套试卷篇幅有限、题目数量有限、分值有限,无法面面俱到,知识范围一致性低在试卷评价中也相当常见;一级主题“能量”的知识深度平衡性达到了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但平衡性相对欠佳,涉及该部分的考点有部分试题高于课程标准的深度水平要求;该试卷在知识种类和知识分布平衡性两方面具体到数据分析可发现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较佳。
3.2 相关建议
针对研究结果对中考试题命题者以及模拟试题命题者提出以下建议:
(1)命题者可适当通过增加中考物理试题的题量从而提高知识范围一致性水平。例如,在中考物理总分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适当降低18、19、20三个计算题的分值,匀至填空题,则可以对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较低的三个一级主题考点进行补充,使知识覆盖面更广泛。
(2)命题者可降低“能量”部分试题的认知水平难度。如在对电功率考查过程中将认知水平“理解”降低为“了解”,降低关于求解电功率的难度,可提高能量主题的知识深度一致性。
(3)命题者可覆盖更全面的课程标准知识点以提高知识范围和知识分布平衡的一致性。比如,对“1.3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尺度”“3.5能量守恒”“3.6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二级主题的内容标准进行命题,以此提高试卷与课程标准的知识范围一致性和知识分布平衡性。
针对一线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教师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针对课程标准知识点的“扫盲”学习和复习。教师需要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对课标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面的覆盖,不要因为往年考得少或者不考就不教不学。
(2)降低教学知识点的难度。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运动和相互作用”中的力学以及“能量”中的电学教学中,难度拔得过高,甚至会涉及到高中物理知识和竞赛知识,一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二来容易因为难度过大让学生降低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注重与生产生活等情境的衔接,进行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发现试题大多来源于真实生活,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衔接紧密,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跨学科实践教学,不能剥离具体情节进行裸讲、裸记、裸练。
(4)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探究等方面的能力。试题的知识深度应保持与课程标准的目标水平一致,降低知识点的考查难度,但整套试卷依旧需要一定的难度,以达到检测学生学业成就和为升学提供录取依据两大效果。故难度的着力点会向阅读、实践、探究等方面侧重,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相关的学科素养能力。
总之,当物理学业评价与相应标准一致性提高时,会极大地激发教师与学生开展高效教育教学活动的热情,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而两者的一致性降低,则会使评价结果不合理、不准确,进而导致教师与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趋于无序。基于此,教育工作者都应关注这种一致性问题,为实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落地共同努力,使我们的教育朝着预期目标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