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牛犊牛成活率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23-02-18文国友
文国友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靖远 730600
秦川牛是我国优良的地方黄牛品种之一,因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虽然起源于陕西,但是目前为止全国各地都有养殖,包括陕西渭北、河南西部及甘肃东部等。秦川牛躯体高大、毛细致光泽,骨骼粗壮,肌肉丰满,体质强健,肉用性能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成年公牛平均体重620 kg,育肥公牛肉质细腻,瘦肉率高,大理石纹明显,平均日增重700 g,平均屠宰率达58.3%,净肉率50.5%。成年母牛平均体重400 kg,育肥牛平均日增重700 g,短期肥育后屠宰率50%~52%;泌乳期平均7 个月,泌乳量约700 kg。由于秦川牛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多年来深受市场欢迎,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1 秦川牛犊牛成活率低的原因
1.1 营养供应不足
养牛场多采取全混合日粮喂养方式,因饲养秦川牛,特别是以母牛繁殖为主的牛场,前期资金投入较大,但是短期内未见效益,后期因资金短缺,会出现储备饲草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妊娠期母牛,如果营养供应不足,缺乏钙、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会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出生犊牛营养不良、体质差等问题。而母牛在产后又会表现出乳汁不足或者质量差,多种因素叠加会导致犊牛易患病,成活率低[1]。另外,如果日常管理不到位,妊娠期母牛患有某种疾病,如子宫内膜炎、生殖器炎症、布鲁氏菌病等,将增加流产、畸形胎以及死胎等的发生几率,所以疫病防控以及疾病治疗至关重要。
1.2 犊牛饲养管理不善
犊牛生长速度快,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大。但是,犊牛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健全,如果饲喂时间掌握不准确,牛乳温度忽冷忽热,容易增加犊牛患病几率,像便秘、腹泻以及肠炎等,不利于犊牛健康。其次,因为犊牛不具备较高免疫力,抵抗力差,如果牛舍的粪污清理不及时,未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过多,犊牛接触后易发病。此外,因为新生犊牛其身体器官还未生长发育完全,多项器官功能还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所以不具备较好的体温调节能力,如果牛舍温度控制不好,忽冷忽热,犊牛会出现冷应激,易患病。
1.3 新生犊牛护理不当
应关注妊娠母牛的分娩时间,定期查看,犊牛出生后应及时护理。结合以往经验来看,母牛经常晚上产犊,饲养人员不知情,犊牛出生时容易因呛羊水造成窒息死亡;犊牛出生后,脐带处理不正确,消毒不彻底,易发生脐带炎,也会导致犊牛的成活率低[2]。犊牛未及时吃初乳,免疫力低,易患病。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营养丰富,能为犊牛提供可靠的母源抗体。如果未及时吃到初乳,免疫球蛋白的摄入量不足,犊牛免疫力低,易患病,死亡率升高。
2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措施
2.1 合理布置舍饲
根据秦川牛的生长情况,合理布置舍饲,选择最佳的舍饲类型,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舍饲类型包括封闭牛舍、半开放牛舍、塑料暖棚牛舍,若条件允许,可布置塑料暖棚牛舍,向阳面有半截墙,剩余三面建全墙,顶棚建2/3。夏季向阳面露天开放,冬季用钢筋做支架,覆盖双层塑料,使牛舍呈封闭状态,向阳面光照充足,可提高牛舍温度,防止热量散失。同时,可于牛舍的地面设置菱形的防划痕,可增加摩擦力防止牛只跌倒,还能辅助犊牛更顺利地站立与吃奶等;定期清理圈舍与运动场的杂物(污染垫料、胎衣、石头、粪尿等)[3]。在犊牛休息区撒上1 层稻草、玉米芯、粉碎的稻壳、秸秆等作为垫料,或者将干牛粪视作基础垫料,并于上方铺1 层垫草,若未铺垫料,犊牛在冰冷的地面休息,不仅舒适度差,而且还会增加能量损耗,长此以往容易引发各种疾病,降低其存活率。
2.2 做好新生犊牛接产及护理工作
犊牛产出后及时用干净毛巾擦拭犊牛口鼻中的黏液,保证呼吸通畅,避免黏液吸入口鼻,导致犊牛发生窒息。如出生后不能马上呼吸,可握住犊牛后肢倒置,并拍打其胸部,使犊牛吐出黏液。科学剪断脐带,及时消毒,避免发生脐带炎。消毒用10%碘酒,在离脐带孔10~15 cm 处进行消毒,消毒范围要稍大一些,切记不要将药液浸入脐带内。另外,剥去犊牛软蹄,有利犊牛站立。如果是在冬季生产,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控制好产房温度,利用加温设施,产房温度控制在20 ℃左右。产床应铺设30 cm 厚的垫料,每天定期通风,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减少新生犊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尽早吃初乳,母牛产后7 d 内所产的奶叫初乳。另外,犊牛娩出后10 h 内需使犊牛采食15%初乳,如果犊牛身体条件不允许不能正常采食,可选择人工饲喂方式[4]。
2.3 优化繁殖管理
1)选种选配。参考国家家畜改良部门制定的选配种制度,从母牛进入牛场开始,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所有母牛建设专属配种档案,记录母牛各个阶段的生长变化,确保选配科学,严禁近亲交配,选择健康公牛与母牛交配,以此来确保产出健康的犊牛。
2)冷冻精液配种。所有的秦川母牛采取冷冻精液配种,按照选种选配计划、品种定向原则优选公牛冻精,通常情况下育成母牛在体重350 kg 以上、18~22 月龄开始配种,可起到较好的配种效果;选择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配种员,并与养殖户配合进行母牛发情鉴定,实时输精,并尽可能保证早晚检查,实施直肠检查法、外阴检查法;配种前检查母牛状态,若其出现生殖疾病,严禁配种;还需关注产后超过3 个月不发情的母牛,可能患上了卵巢静止或者乏情,需选择治疗或者直接淘汰。
2.4 优化饲养管理技术
1)犊牛饲养管理技术。母牛、犊牛应分开饲养,使犊牛尽早断奶,促进前期体格发育,母牛能够尽早恢复以优化配种。通常犊牛出生后30 d 左右,就可以和母牛分开饲养,待犊牛14 d 时可饲喂优质精饲料,锻炼犊牛的瘤胃功能,后续观察犊牛的进食情况,循序渐进增加饲料量。如果犊牛连续3 d采食量都超过1 kg,可安排过渡断奶,此时犊牛基本达到3 月龄。后期犊牛饲喂过程中,按照如下配方制作精饲料:玉米50%、麸皮14%、苜蓿12%、豆粕20%、预混料1%、食盐1%、小苏打0.5%、碳酸钙1%、碳酸氢钙0.5%。让犊牛尽早断奶,促进犊牛瘤胃发育,能够有效提高犊牛消化能力,减少饲料喂养成本,缩短母牛产犊间隔时间,促进牛更早进入发情期,及时开展配种工作,增强母牛繁殖性能,提高养殖效益。另外,不同生理阶段需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犊牛初生至6 月龄时,主要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提升犊牛成活率为主,在初乳饲喂、安全保暖、草料供应上,必须执行精细管理措施,提高犊牛成活率[5]。需要注意的是,在犊牛4 月龄之前,不能饲喂青贮发酵饲料。
2)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育成母牛以促生长发育、尽早配种为主要目标,可按照中等水平为母牛持续提供优质粗、精饲料,科学配置精、粗饲料比例,既能满足母牛生长发育,又能控制饲料成本;母牛生产前后需要强化补饲,提高受胎率以及犊牛成活率。秦川牛,要在母牛产前60 d 开始补充精料,补充量1.0~1.5 kg,有利于母牛顺利产犊及提高产奶量。精料配方如下:玉米53%、豆粕20%、麸皮25%、石粉1%、食盐1%。冬季青饲料不足时,可饲喂胡萝卜1~2 kg 或维生素A 1 200~1 600 国际单位,可获得较好效果。
2.5 精细化养殖
冬季气候寒冷,白天可将母牛放出,散养在运动场。将牛舍的窗户打开,使圈舍空气流通,减少潮湿。同时,要科学设计运动场,以方便利用机械设备清理舍内粪便,使母牛在更好的饲养环境下生长发育。做好母牛的清洁工作,使牛体躯干更加干净整洁,尤其要防止粪便等污染母牛乳房,防止犊牛感染大肠杆菌,出现腹泻等,确保犊牛吃奶安全。为了防止犊牛及母牛受到贼风影响,可在牛舍门口设缓冲区。牛舍定时清扫和消毒,确保牛舍干净清洁,并做好牛舍温湿度、采光通风等管理,特别是气温偏低的季节,需采取保暖措施,提高牛舍温度。
2.6 提升应急能力
每日对犊牛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主要检查耳朵、尾根、眼部、鼻部、精神状态以及粪便等,并采取分级评定策略,结合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果检查中发现牛只体弱或者尾根有粪便,要进一步接受临床检查,全面记录检查情况,并在后续结合标记信息加强状态观察,若情况严重可对犊牛采取隔离饲养措施。对于犊牛生长期间存在的问题,可征询专家或者兽医的意见,经整理和总结后编制应急处理手册,一旦犊牛发生突发问题能及时、规范处理,防止问题进一步加重。养殖人员还要注意深化学习并加强研究,以科学方法养殖,并积极引进现代化养殖技术与相关设备,并对犊牛加强健康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前预防与处理。
3 结语
养殖户在犊牛养殖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总结犊牛养殖经验,并能反馈到后续的养殖过程中,提升养殖效果;从源头出发,优选母牛、公牛精液,实现优良配种,提升犊牛身体素质、抗病能力,为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如此才能确保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