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对复发性鼻-鼻窦炎应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3-02-18李吉
李吉
对于复发性鼻-鼻窦炎患者,在住院期间制定合理的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措施,改善VAS 评分和Lund-Kennedy 评分,防控并发症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近几年收治的复发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了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应用于伴或不伴哮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旨在总结相关治疗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8 月~2020 年2 月接收的84 例复发性鼻-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伴有哮喘分为伴哮喘组和无哮喘组,每组42 例。伴哮喘组患者男22 例,女20 例;年龄28~79 岁,平均年龄(46.73±9.12)岁。无哮喘组患者男23 例,女19 例;年龄29~78 岁,平均年龄(46.16±9.0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患者均根据相关专业数据或临床指南进行评估并确诊。排除标准:中断治疗或治疗过程患者;已经或曾经采取其他干预措施,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患者;依从性较差或无法配合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具体如下。
1.2.1 治疗前措施 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治疗,包括为患者选择适宜的病房,避免噪音及潜在感染因素,并在病房内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病情紧急的患者要进行相应监测并根据主管医师的医嘱及时干预治疗;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让对方明白治疗措施的意义,并配合治疗[3]。
1.2.2 术前处理 患者术前3~5 d 均选择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皮试过敏的患者采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果患者伴有变应性鼻炎或哮喘,则需要先排除糖皮质激素过敏等情况并选择口服甲泼尼龙片(24 mg/次,晨起服用1 次),若不伴上述症状则直接使用布地奈德喷剂进行喷鼻处理[4,5]。手术前应仔细通过鼻内镜检查、查阅鼻窦CT 片等方法对患者的鼻窦情况进行评估,明确鼻窦病变范围和局部解剖情况,了解骨质增生程度并制定相应手术方案[6,7]。
1.2.3 手术方式 患者全部采取全身麻醉,术前事先告知麻醉医师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控制性降压。消毒铺巾并在鼻内镜视野帮助下分离鼻腔和中鼻道粘连,结束后采取吸切器切除多余的增生组织,对于中鼻甲位置合并息肉样变组织的需要采取合适的残端修整。手术方式一般选择Messerklinger 式,切除钩突后逐个开放窦腔,具体顺序及开放程度与患者的病变范围有关,并根据情况调整;吸除脓涕和分泌物;使用咬切钳咬除病变的软组织,包括瘢痕、息肉和囊肿;最后电钻磨除增生骨质。纠正异常结构,如果患者的鼻中隔偏曲,则顺带行鼻中隔矫正术;若患者的中鼻甲肥厚,或合并反向中鼻甲,则分析具体情况后成形或部分切除;对于下鼻甲肥厚者需要射频消融修正形态[8]。
1.2.4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在鼻腔中填塞可吸收止血海绵和膨胀止血海绵,术后3 d 内取出。之后每日生理盐水冲洗、应用布地奈德喷鼻。由于鼻腔本身与外界联通,为了防控感染,需要在术后5 d 内应用抗生素和甲基强的松龙针,住院结束时开具相似的口服药物,及时复查患者的血常规等指标,并根据术腔炎症及水肿情况调整用药的时间。合并哮喘患者加用孟鲁司特(10 mg/次,1 次/d,治疗8 周以上)进行抗白三烯治疗。术后2 周左右进行首次鼻内镜下清理,之后每隔 3 周左右清理1 次,黏膜上皮化后每3 个月复查1 次,复查时间逐渐延长。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及术前、术后1 年的VAS 评分、Lund-Kennedy 评分。
1.3.1 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治疗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总满意 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3.2 VAS 评分 采用VAS 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年的主观病情,总分1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主观疼痛程度越大。
1.3.3 Lund-Kennedy 评分 采用Lund-Kennedy 鼻内镜检查量化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年的客观病情,对患者是否有息肉、水肿、瘢痕、分泌物、结痂等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0 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病变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比较 无哮喘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为95.24%(40/42),高于伴哮喘组的73.81%(3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年的VAS 评分、Lund-Kennedy 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Lund-Kennedy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年,两组患者VAS 评分、Lund-Kennedy 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且无哮喘组患者低于伴哮喘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术前、术后1 年的VAS 评分、Lund-Kennedy 评分(,分)
表3 术前、术后1 年的VAS 评分、Lund-Kennedy 评分(,分)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P<0.05;与伴哮喘组术后1 年比较,bP<0.05
3 讨论
复发性鼻-鼻窦炎是临床最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之一,不少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发展,鼻内镜微创外科手术能够有效治疗该疾病,但仍有15.0%左右的患者术后病情缓解情况欠佳[9]。由于鼻窦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对于该类患者,本院耳鼻咽喉科对伴或不伴哮喘患者探索实施修正性鼻内镜手术,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
在复发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的诊疗过程中以鼻内镜手术为主,同时配合围手术期规范化处理。治疗的关键在于术中操作,首先需注意充分开放病变鼻窦、彻底清除病变;开放鼻窦时,需切除残留、充分开放额窦口,扩大上颌窦自然口并清除内炎性病变。以上操作需要配合适合的鼻内镜。其次要矫正鼻腔解剖变异,恢复通畅引流,鼻中隔偏曲是引发慢性鼻窦炎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高位或者严重偏曲者应从维护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生理出发,尽量保留中鼻甲[10,11]。在复发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如果患者伴有哮喘,则治疗效果差强人意。
鼻-鼻窦炎与呼吸道变态反应同时存在,其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而哮喘也会诱发加重鼻-鼻窦炎。伴有哮喘的患者受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炎症细胞因子(如白介素-4、白介素-5、白介素-13)的影响,其黏膜组织基底膜加厚、杯状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情况加重,围术期易引起各种白细胞介素激活,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继而加重鼻腔鼻窦黏膜的炎症水肿,影响术后黏膜的正常化,导致术后恢复效果受影响。因此建议,对于伴有哮喘的患者应待哮喘控制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复发性鼻-鼻窦炎的发病主要与窦腔开放不全、局部解剖未矫正、增生粘连和变应性炎症等有关,采取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但是,相对于伴有哮喘的患者,无哮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