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劣化研究

2023-02-18刘新华朱星宇张志强

铁道标准设计 2023年2期
关键词:粘结性保护层拉力

刘新华,朱星宇,唐 旭,张志强

(1.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31; 2.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都 610031)

引言

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RC)是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材料,钢筋和混凝土分别承担抗拉和抗压职责,两者之间优良的粘结性能是保证RC构件协调变形、共同工作的关键[1-3]。RC构件在服役期间受到环境侵蚀作用必然发生钢筋锈蚀膨胀,破坏RC之间的粘结界面层,导致粘结性能劣化,使得两者的互锁作用削弱,使用性能急剧下降。因此,研究锈蚀对RC构件粘结性能的影响对于提高结构耐久性和承载力具有重大意义。

针对锈蚀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劣化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现主要通过电化学加速锈蚀制作不同锈蚀率下的拉拔试件,通过试验研究粘结滑移曲线随锈蚀发展的变化规律[4-6]和RC破坏模式[7-8],除此之外,不少学者还研究了箍筋[9-10]、锈蚀类型[11]等对极限粘结强度的影响。钢筋锈蚀显著影响RC界面间摩擦力、化学胶结力、机械咬合力,进而影响粘结强度。刘泓等[12]基于不同锈蚀构件试验数据,拟合提出极限粘结强度经验公式;林红威等[13]提出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在仿真领域通过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黏聚力单元表征RC界面层的粘结力学性能受到行业广泛认可,肖启晟等[14]采用修正CZM模型模拟拉拔试件破坏形态及裂缝扩展过程;崔明航等[15]采用Spring2单元分析基于边界效应的RC中心拉拔全过程;贺欢[16]、张志强等[17]基于粘结滑移理论,建立隧道计算模型,对衬砌结构性能展开研究。

综上所述,目前钢筋混凝土之间粘结性能研究广泛分布在试验研究和仿真模拟两个方面。主要不足之处有,研究对象多为中心拉拔试件,与实际工程中偏心受力情况不同,另外,鲜有研究全粘结段粘结应力与锈蚀率的关系。

鉴于现有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基于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并进行了锈蚀后拉拔试验,获得了不同保护层厚度及锈蚀率下试件的粘结强度及破坏形态,研究不同保护层下钢筋锈蚀对粘结性能的影响,建立锈后拉拔数值模型,分析全粘结段粘结应力的变化规律。

1 试验方案设计

本实验设置4种保护层厚度(20,30,40,50 mm)及1组对照(中心拉拔,65 mm),4种不同的锈蚀率(0%、3%、5%、7%)一共20组工况,每组3个试件,总计60个试件。试件尺寸均为150 mm×150 mm×150 mm,按水灰比0.46配制C30混凝土,主筋为φ20 mm的HRB400钢筋,粘结长度为70 mm,非粘结段用绝缘胶布包裹,箍筋为φ6 mm的HPB300钢筋,如图1所示。

图1 试件示意(单位:mm)

电源阳极与钢筋相连,阴极与浸泡在5%质量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不锈钢丝网相连,采用恒流电源通电以加速锈蚀。为防止自由端钢筋发生锈蚀,采用绝缘胶带对其进行包裹,并使用工业用黄油进行密封。通电锈蚀试验如图2所示。

图2 通电锈蚀试验示意

基于法拉第定律的锈蚀量计算公式[18]和锈蚀率表达式计算达到既定锈蚀率的时间

(1)

(2)

式中,Δm、m分别为钢筋锈蚀质量和原始质量;M为钢筋摩尔质量;I为电流强度;t为通电锈蚀时间;Z为1摩尔Fe失去的电子数,取2;F为法拉第常数;η为锈蚀率。

达到锈蚀时间后,取出试件,待其完全干燥后进行拉拔试验,钢筋拔出后,截取黏结段钢筋,去除杂质和铁锈,获得实际锈蚀率。

2 试验实施

2.1 试件制作和锈蚀

试件制作和锈蚀的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试件制作和锈蚀试验

制作成品混凝土模具,按照保护层厚度要求对模具开孔,称取钢筋原始质量放入模具中,采用分层浇筑方法灌注混凝土,养护28 d后拆模。按照试验设计方案对试件分组、编号、接线,按照锈蚀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放入锈蚀池,通电至预定时间便切断电源,等待所有试件通电完毕后,取出所有试件,静止晾干,为拉拔试验做准备。

2.2 拉拔试验

试件干透后,进行拉拔实验,拉拔装置由位移计、反力装置、加载装置等组成,如图4所示。

图4 拉拔试验装置示意

拉拔试验按照以下4个步骤进行。

(1)将试件安装到加载装置上,检查夹具与钢筋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确认安装牢固后,施加初始荷载,使加载装置与试件紧密接触。

(2)安装百分表,使其与自由端钢筋底面接触,安装时应保证百分表量杆与钢筋底面接触良好,正式加载前还应检查百分表的灵活性。

(3)所有设备检查无误后,开始正式加载。启动加载装置,以0.1 kN/s的速率进行加载,加载过程中,每隔0.05 mm记录1次荷载值,同时记录最大荷载的值及其对应的自由端位移。

(4)钢筋拔出后,将试件从加载装置上卸下,然后重新调整加载装置,为下一试件加载做准备。

拉拔试验后,对拔出钢筋使用除锈剂去除铁锈,再用钢刷刷去表面杂质,最后经过清水冲洗,烘干机烘干后,称取锈蚀后钢筋质量。

3 有限元模型建立

为研究锈蚀后钢筋混凝土拉拔过程中粘结段粘结应力的变化规律,建立中心拉拔数值模型,混凝土几何参数与试验方案相同。

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仿真,混凝土和主筋设置为C3D8R单元,箍筋设置为T3D2单元。钢筋具体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钢筋材料参数

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以下简称“CDP模型”),能准确反映混凝土非线性应力-应变特点和拉压过程中刚度损伤特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数值模拟中使用普遍[19-21]。损伤因子通过能量等价法[22]进行计算,CDP模型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其中E为弹性模量,fb0/fc0为双轴抗压强度与单双轴抗压极限强度之比,K为不变量应力比。

表2 CDP模型参数

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相互作用可视作混凝土与钢筋的挤压作用和粘结-滑移作用。通过在钢筋混凝土界面插入垂直钢筋方向(法向)和平行钢筋方向(切向)的Spring2弹簧单元来分别模拟钢筋挤压和粘结-滑移作用。

白丽筠的名声虽然不好,可是内心干净。她曾对我一片柔情甚至痴情,我是感觉得出的,有如寒冬偎炉盛夏饮冰体会颇深。白丽筠作为一个女人,有她自己的考虑,她知道两个老男人都不是长久的靠山,她希望能与我结合。而我,当她的堕落给我带来好处时,我便欣然接受了。一旦这种堕落需要让我承担名誉损失时,我就畏缩了,逃避了。我竟是个孱头呢!白丽筠很美,是小城著名的大美人,她太漂亮了,以至于越是如此,我越是拒绝她。为什么呢?都是因为名声,因为舆论,因为社会虚荣心……

平行钢筋方向上:法向变形较小,因此该方向的弹簧刚度取与混凝土刚度同数量级的数值。

垂直钢筋方向上:采用弹簧的力-位移关系表征粘结性能。具体做法为:由拉拔试验获得平均粘结强度-滑移值数据,乘以数值模拟中每个弹簧单元对应的实体单元表面积,并结合文献[23]提出的粘结位置函数,得到不同粘结位置Spring2弹簧单元的切向作用力与滑移值关系,按式(3)求取。

F(s,x)=τ(s)·Ai·φ(x)

(3)

(4)

式中,F(s,x)为不同滑移量、不同粘结位置的弹簧拉力;τ(s)为固定滑移量对应的平均粘结强度;Ai为弹簧连接的单元面积;φ(x)为位置函数;x为粘结位置;s为滑移量;L为粘结段长度。

三维拉拔有限元模型如图5所示。对照试验与数值模拟各锈蚀条件下的粘结-滑移曲线,验证本次模型的准确性,如图6所示。

图5 拉拔计算模型

图6 保护层厚65 mm的粘结滑移曲线对比

4 结果及分析

4.1 试件破坏模式

试验中,各工况试件出现的破坏模式总计有3种:①保护层脱落破坏;②拔出破坏(产生裂缝);③拔出破坏(不产生裂缝)。

(1)保护层脱落破坏

试件拔出过程中,随着拉力增加,表面逐渐出现少量裂缝,拉力达到最大值后,钢筋周围出现大量裂缝,继续拔出,两条斜向裂缝迅速扩展贯通保护层,导致保护层脱落破坏,如图7所示。

图7 试件保护层脱落

这种破坏模式出现在保护层厚度为20 mm的试件中。产生的原因是:拔出过程中主筋横肋对混凝土的挤压作用产生劈裂裂缝,结合内部的锈胀裂缝不断扩展,同时由于保护层厚度较小,很快扩展至保护层表面,引起保护层脱落。

试件拔出过程中,随着拉力增加,试件表面裂缝逐渐增多,拉力达到最大值后,裂缝宽度和长度明显增大,后趋于稳定,直至钢筋完全拔出,如图8所示。

图8 试件拔出破坏(产生裂缝)

绝大多数试件(保护层30~50 mm)都是这种破坏模式。产生的原因是:①保护层厚度较小的试件,锈蚀严重导致横肋与混凝土相互作用削弱,拔出过程中,钢筋对混凝土的压碎剪切程度较低,产生的劈裂裂缝有限;②保护层厚度较大的试件,拔出过程中,钢筋周围混凝土被压碎产生裂缝,但是受到混凝土约束作用,限制裂缝继续扩展。

(3)拔出破坏(不产生裂缝)

试件拔出过程中,试件表面裂缝无明显变化,拉力达到最大值后,仍未出现裂缝,直至钢筋连带着混凝土被拔出,如图9所示。

图9 试件拔出破坏(不产生裂缝)

这种破坏模式集中出现在锈蚀率较低的中心拉拔试件中。产生的原因是:保护层厚度达到一定厚度的试件,混凝土约束作用足够大,能够抑制钢筋拔出过程的裂缝出现。

4.2 锈蚀后粘结性能劣化分析

表3为拉拔试验结果,限于篇幅,仅展示一部分,Fmax为最大拉力,dP为Fmax对应的滑移值。

表3 试件试验结果

4.2.1 锈蚀率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绘制不同保护层厚度及锈蚀率下的最大拉力散点图,如图10所示。

图10 不同锈蚀率下的最大拉力散点图

由图10可以看出,对于保护层厚度较小的试件,最大拉力随锈蚀率增加而逐渐降低;对于保护层厚度较大的试件,当锈蚀率较小时,最大拉力随锈蚀率增加而缓慢增大,达到拉力峰值以后,最大拉力随锈蚀率增加而迅速减小。

作不同保护层厚度及锈蚀率下的最大拉力对应的滑移量散点图,如图11所示。可以看出,不同保护层厚度的试件滑移量均随着锈蚀率的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

图11 不同锈蚀率下最大拉力对应的自由端滑移量散点图

4.2.2 保护层厚度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为更加直观表现保护层厚度对粘结强度和滑移量的影响,作不同保护层厚度平均锈蚀率与平均粘结强度和滑移量关系曲线,分别如图12、图13所示。粘结强度τ按下述公式计算(D、l分别为钢筋直径、粘结段长度)。

(5)

图12 平均粘结强度与平均锈蚀率关系

图13 平均滑移量与平均锈蚀率关系

可以看出,锈蚀率相近情况下,保护层厚度越大,粘结强度和滑移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试验各保护层厚度粘结强度修正系数(锈蚀后与未锈蚀粘结强度之比)与归一化平均滑移量(锈蚀后与未锈蚀滑移量之比)随锈蚀率变化曲线,并与文献[24]提出的修正粘结强度公式作比较,如图14、图15所示。

β=1+12.226η-456.5η2+3 547.7η3-8 426η4

(6)

式中,β为粘结强度修正系数;η为锈蚀率。

图14 粘结强度修正系数与锈蚀率关系

图15 归一化平均滑移值与锈蚀率关系

可以看出,保护层厚度越大,上升段越明显,此后,随着锈蚀的发展,最大拉力逐渐减小,且保护层厚度越小,最大拉力和滑移量下降的越快,即粘结性能损失越快。本次中心拉拔试件(保护层厚度65 mm)的粘结强度变化与修正公式最接近。

4.3 粘结段粘结应力变化

钢筋上任意点的粘结应力τ与轴向应力σ存在以下关系

(7)

再由钢筋应力-应变关系dσf=Efdεf,可推导出任意点粘结应力与钢筋应变之间的关系

(8)

式中,Ef、εf、df分别为钢筋弹性模量、应变和直径。

通过仿真模拟获得不同锈蚀率和拉拔荷载下钢筋粘结段的应变分布曲线,代入公式(8),获得钢筋粘结5段应力分布情况,如图16所示。

图16 不同锈蚀率和拉拔荷载下钢筋粘结应力分布曲线

可以看出,粘结应力靠近加载端(0 mm)或者靠近自由端(70 mm)位置达到峰值,中间粘结段分布均匀;粘结应力峰值出现在至加载端5~10 mm或60~65 mm(粘结段总长的7%~14%)处,而非在加载端。随着拉拔力的增大,粘结应力整体水平逐渐增大,峰值现象也逐渐凸显。

比较不同锈蚀率条件对应的最大拉力下钢筋粘结应力分布,如图17所示。

图17 不同锈蚀率条件最大拉力下钢筋粘结应力分布曲线

钢筋锈蚀过程中,粘结应力峰值随锈蚀率的增大逐渐下降,且粘结应力峰值存在由自由端向加载端移动的现象。无锈蚀与锈蚀率为3%时相比,虽然粘结应力峰值下降,但是中间粘结段均匀分布的粘结应力有所提高,因此拉拔力均在30 kN左右。

5 结论

本文考虑实际工程中钢筋两侧混凝土约束作用的不同,通过设计偏心拉拔试验,得到锈蚀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3种破坏模式和粘结强度、滑移量随锈蚀率和保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基于试验所获得的粘结-滑移数据建立三维拉拔模型,分析锈蚀后试件粘结段粘结应力分布变化。主要结论如下。

(1)试件拔出破坏形态主要有3种:①保护层脱落破坏,该破坏模式主要发生在保护层厚度较小的试件中;②拔出破坏(产生裂缝),大多数试件发生该种破坏;③拔出破坏(不产生裂缝),该破坏模式主要发生在保护层较大或锈蚀率较低的试件中。

(2)保护层厚度较小时,最大拉力随着锈蚀发展逐渐减小。当保护层达到一定厚度后,最大拉力随着锈蚀发展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各保护层厚度下,最大拉力对应的滑移量均随锈蚀率的增大均减小。

(3)相同锈蚀率条件下,粘结强度和滑移量与保护层厚度成正相关。并且,随着锈蚀的发展,保护层厚度越小,最大拉力和滑移量降低得越快,代表粘结性能损失越快。

(4)粘结应力分布表现为靠近端部位置到达峰值,中间粘结段分布均匀。随着拉拔力的增大,粘结应力分布的单峰曲线峰值现象越明显。随着锈蚀率的增大,粘结应力峰值逐渐下降,且粘结应力峰值由自由端移动到加载端。

猜你喜欢

粘结性保护层拉力
不同截面类型钢管RPC界面粘结性能对比研究
基于CFD的螺旋桨拉力确定方法
海南地区超薄磨耗层层间粘结性能研究
石灰石粉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性能研究
自不量力
寻找空气保护层
跟踪导练(三)(3)
等动拉力和重力拉力蝶泳划臂动作生物力学分析
持载和冻融循环对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