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格局下小学数学任务设计的优化策略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为例
2023-02-18福建省福州市中山小学余奋征
□ 福建省福州市中山小学 余奋征
高质轻负、增值赋能、落实素养,是当前数学课堂教育教学的理想状态,更是一线数学教师穷尽所有的追求。那么,如何将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实现“减负却不减质”?笔者尝试了优化对数学学习效果有至关重要影响的数学任务,从传统小学数学任务设计中的单一、封闭、机械走向新形式下的多元、实践、开放,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通过“思”“探”“践”的过程中完成学习目标、提升能力,以实现减负增值。
一、小学数学任务的内涵要义
本文所指的小学数学任务是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可以参与的、与数学主题有关联的、系列化的问题或者活动。诸多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任务的“质”对学生的“学”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小学数学任务理当强化目标性、适切性及参与性。
目标性应紧扣数学主题。研析教材内容后,教师紧扣数学主题,明确教学目标,并将目标转化为任务,引导学生以任务为导向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在此过程中认知、理解数学知识[1]。如认识“百分数”时,教师围绕“百分数的意义”设置任务:从意义、单位名称两个角度,对比分析百分数和小数,并思考二者还有什么特征吗?学生“懂”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及其与整数、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更为后续要学“转化”和“比大小”的深度思考奠定基础。
适切性应符合年龄特征。针对小学阶段学生个体差异,教师着重选择学生认知共性之中的“异”为突破口,以生活化情境为依托,设计阶梯式的任务群,确保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掌握“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时,若学习对象为后进生,教师设置的数学任务为: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若学生对象为优等生,教师设置的数学任务则为“想一想”与“做一做”两个任务,分别为:百分数如何转化为分数和小数?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和分数是否有规律,大胆猜想后发现这个规律是什么?并结合自己所想与同伴进行交流。
参与性应关注思考与操作。学生,乃任务之主体,因而设计数学任务时,教师必须慎重考虑任务是否便于学生参与,既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时间与空间,又要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平台。如复习“整数、分数、百分数和小数”时,教师围绕数学主题与年龄特征,设置的数学任务为:动手在学习单上将所有的数化成同一类的数再进行比较,动手并观察之后说一说内心的想法,并尝试言简意赅地写出来。该任务兼“思考性”与“开放性”于一身,张扬个性的同时,强化理解与认知。
二、“双减”格局下任务设计的基本理念
1.减负增质,回归教育教学本质
数学任务旨在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促使学习从“浅层”转向为“深度”,但现今小学生“埋首”任务之海,却也难以实现深度学习。如学习“百分数应用”时,教师在黑板上一股脑写出“想一想”“算一算”“探一探”三大任务,具体为:
想一想:(教科书)原来的列车每小时行驶180km,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你想一想百分数的意义。
算一算:拿一条标注着尺度、长为20cm的白色卡纸,如若用红色马克笔将3cm至11cm之间涂成红色,那么红色占白色卡纸的百分之几?
探一探:百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请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生活经验编写一道关于“百分数”的题目。
研析课堂教学实践发现,之所以难以实现深度学习,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①从任务设计者来看,数学课堂的任务来自于任课老师,而各位数学教师的水平因受教学经验、理解能力、学情精准等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所以水平差异而难以掌控;②就学生在完成任务所花费时间长短来看,学生完成任务用时过长而难以身心投入,致使“做任务”沦为形式化;③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过于注重任务的“难”,使优秀生的“优”淋漓展现,而事实上任务服务的主体是全班学生,但过难的任务却明显地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后进生更无法跟进班级整体教学进度,进而加剧了两极分化。由此,数学任务不应该成为每位学生收获知识征途中的“拦路虎”,所以对小学数学任务实行“减负增质”,回归教育教学本质——育人,是一线教师切实落实“双减”政策的首要原则。
2.因材设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是新课标对教师“教”提出的明确要求,其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特征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而数学任务作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极佳方式,理当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关注生生之间的差异性,即切实做到“因材设任”。“因材设任”的落实要讲究“三分”:①分配,教师综合考虑数学学科的特征与班级学生的学业水平等因素,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任务进行分类、分层;②分类,客观分析任务的完成过程与结果之后,对班级学生分类,且要持有一个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确保学生始终身处适当的类别,此外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③分层,简单来讲就是将传统的“套餐式”任务转向为“自助式”任务,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平台与空间。数学任务做到满足不同学生在不同方面的知识需求,对于任何一位数学老师来讲都不是一件易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落实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3.培优补差,给予公平与关爱
如果把“数学任务”当作一桌美食,那么任务设计者则是这桌美食的主厨,如何让每位学生“吃得饱且吃得好”,“培优补差”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培优补差的主旨就在于“公平”二字,具体来说,“培优”则是具体数学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关注“优秀生”,为他们提供表现自己的平台;“补差”就是对“做”数学任务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偿,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教师“放水”完成任务,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以帮助他们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但在区别“百分数与分数”时,教师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数学任务,该任务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且学生做任务的参与率非常高,正确率与参与率都约等于100%,但却也发现,“优秀生”歪着脑袋望向窗外。通过课下“谈心”发现,“优秀生”东张西望的原因确是:任务简单,无所事事。因此,“双减”格局下任务设计理当贯彻“以学生认知为中心”,具体体现:①优秀生,彰显任务的难度与深度;②中等生,巩固基础之余适当拔尖;③学困生,巩固数学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数学任务,看人下菜碟,并无背离教育的公平,且正是任务精准性、适切性的体现,进而走向更有效的教育公平。
图1
三、“双减”格局下任务设计的优化策略
如何让小学数学任务“减量”却“提质”呢?这需要老师立足数学任务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地优化任务设计的策略,注重贯彻“减负增质”“因材设任”“培优补差”的理念。众所周知,语言的说服力远低于行动,对此,下文以“百分数”为例,提出了“双减”格局下小学数学任务设计的优化策略,具体如下:
1.以激发动机为导向,变被动任务为主动任务
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任务或者是为了获取高分,就会使数学任务成为额外的负担,尤其在实践中,教师需注重防范“好像瞄准目标”的任务,实际却瞄准“低端”的目标,如为了加深印象而机械地读、为了掌握知识而被动地做、为了考查知识获得而查看任务单……让学生侧重于关注“做什么”,而忽略了“为何做”“有何用”“还能如何做”等问题,致使学生沦为知识容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保持学生原本就不浓厚的兴趣,更遑论激发学生构建、追问、反思的动机[3]。面对减负初衷,数学任务以激发动机为导向,从被动转向为主动,给了小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按需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餐”,使学生在“就餐”中获得个性发展。如“百分数的意义”的数学任务一般为:图2中的20%表示什么意思?该任务因有直观的图形支持,仅需要被动的“做”,致使学生犹如“贩卖机”一般复述教材内容: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所以实践中,教师切中百分数的本质——倍比关系,设计了数学任务:画图填50%、25%、12.5%,看图思考百分数为何无需单位?该任务需要主动观察百分数的特征,思考图中50cm2、25cm2、12.5cm2与50%、25%、12.5%的对应数量关系,这个过程中观察百分数、联系分数、图形构建皆为主动,使学生见到多元化的画法。通过对比多样性的图形,学生领悟到“数”与“形”之间的关联,认识到“数转化为形”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的,更重要的是,观察、构建、对比、思考的过程中明确百分数的本质——倍比关系。
图2
2.以高阶思维为培养目标,变封闭任务为开放任务
发展学生对数学概念及不同概念间关系的本质理解,这是现今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没有在适度范围内被应用,也就是一味地强调数学知识的识记、应用技能的训练,如题海卷山、机械抄写、播报式读……侧重于过程与答案的唯一性。在短时间内,课堂教学应用这种方法可能利于快速完成任务,若这类知识大都是陈述性的,且该任务的完成过程难以引发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则不利于落实“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更难以促进学生分析、批判、创新及评价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双减”格局下,数学任务应着眼于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的需求,致力于变封闭为开放,为学生提供表现自己“闪光点”的机会,以及促使学生形成高阶思维、实践中创新的平台。如学习完“百分数的意义”之后的数学任务一般如上图1所示,这些练习虽有“留白”,但学生思维被限制。在“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区别”的过程中,该任务是一个封闭性的任务,学生思维过程呈现出唯一性,虽然学生练习的熟练程度与正确率高,但却并未引发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因此,实践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数学任务如图3,该任务引领学生从“知识”看向“生活”,促使学生多维度分析与思考,且举例说明的过程中能够一清二白地暴露出学生的认知及思维习惯等情况,这个过程中区别维度、生活实例都不是唯一的,给了学生展示思维过程与水平的平台,更为高阶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图3
3.以生活实例为支撑,变单一任务为多维任务
就小学数学学科而言,任务设计的“变”不能仅体现于内容上,还需要体现于形式上。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另一方面注重挖掘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加强生活实例在数学任务设计的应用,让数学任务从单一变为多维,促使数学课堂具体内容从基础知识、技能训练拓宽为数学知识的产生背景、构建方法、意义价值等。如“百分数应用”的数学任务,教材中呈现着“原来的列车每小时行驶180km,现在高速列车的速度比原来的列车提高了50%。”结合情境引出百分数的意义与计算。该任务侧重于百分比的概念与计算能力,是一个单一性的任务,这无法满足“减负却不减质”的落实需求。因而,课堂上教师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水冻结为冰,设计了数学任务——探究水的奇妙变化,具体为:将体积为45cm3的水放置于带有刻度的透明塑料杯中,结冰后体积约为50cm3,请问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大约增加了百分之几?贴近于学生的生活,驱动学生动手操作,“做”的过程中看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觉地联想科学课上学到关于“水”的知识——液态、固态、气态的变化,通过自我深思、合作探究便可从现象中寻到本质,顺顺利利地完成任务[4]。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上发生了矛盾碰撞,知识上实现了内化构建、灵活应用,且课堂的学习目标更清晰、更明了,学习效率与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真切地达到了“减量提质”这一预设目标,推动了“双减”的落实。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任务设计的优化与实践,既要贯彻落实“学为中心”的基本方针,又要坚持“减负增效”“因材设任”“培优补差”的课堂教学理念,因而决定了“双减”格局下小学数学任务设计也势必踏入有层次、实践性、联动性及思维化的新时代[5]。对此,教师应认真研析教材内容与学生学情,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与数学知识两者之间的关联,巧妙地借助奇妙又熟知的生活实例,从内容与形式上对数学任务进行优化,是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数学任务设计的基本路径,更是切实落实“减负却不减质”的关键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