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文化入课堂实践及其途径研究
——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茶艺教室”为个案

2023-02-17路保俊

闽台文化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云水文学院闽南

路保俊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位于闽南文化核心区之一[1]漳州市的闽南师范大学,将闽南文化作为办学特色之一,长期发挥“闽南文化+”办学特色优势,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效和办学层次等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其中,文学院建设并依托茶艺教室推动闽南文化入课堂的实践探索颇具典型性,在育人成效与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的效果十分明显。

一、文学院茶艺教室建设

源于秦汉、兴于唐宋、发展于明清的闽南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茶经济活跃,茶俗茶事融于日常生活和礼仪教化之中。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重视茶艺教室建设,并通过茶艺教室这一文化空间将闽南文化引入课堂。

(一)文学院茶艺教室

闽南师范大学所在地——漳州市是著名的茶叶之乡,由于具备得天独厚的茶资源优势,这里茶文化盛行且颇具特色,这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建设茶艺教室、开设相关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自2014 年起,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漳州科技学院茶学系开展合作交流,便将茶文化进课堂列为重点项目,由漳州科技学院茶学系派遣专业教师在文学院开设茶学、茶艺等课程;文学院派老师参加漳州科技学院茶学系及云南大益集团茶道课程培训,并联合漳州科技学院、台湾道明大学共同组建培养教师团队,为此后特色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初,茶艺教室(见图1)设置在博文楼东区402 室,陈设简陋,却开启了闽南文化入课堂的新篇章。旨在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与闽南茶文化结合能力的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就在该茶艺教室成立。

图1:闽南师范大学博文楼博东402文学院茶艺教室(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提供)

(二)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

随着对闽南文化“育人培优”认识的深化,茶艺教室亟待改造提升。2018年3月25日,闽南师范大学联合漳州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等单位共同建设的升级版茶艺教室——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在闽南师范大学博文楼东区114 室正式成立。闽南师范大学校长李顺兴教授、漳州市海峡两岸茶叶交流协会刘文标会长共同为茶文化课堂揭牌(见图2),在揭牌仪式上,文学院为茶文化课堂外聘教师颁发了聘书(见图3)。

图2: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揭牌(张金川摄)

图3:向茶文化课堂外聘导师颁发聘书(张金川摄)

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闽南味”浓郁。茶文化课堂大门是闽南传统建筑古厝式对开、红色双扇木门,其上悬挂“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红木匾额,古香古色。走进茶文化课堂,室内前后分别摆放着闽南民间典型的原木雕刻而成的茶桌、条凳和高背木椅,前授课、后会友,用途各有不同(见图4);中间置两排小型单人茶桌高背木椅,是学生上课实践之所;四周陈设各种茶器、茶叶,悬挂有漳州市书法协会主席黄坤生、书法家沈顺乾、台湾书法家陈维德等名家的书法佳作(见图5)。精美的茶具、幽香的茶叶和珍贵的书法作品,再加上绿竹环绕、流水潺潺,使得茶文化课堂品格高雅、自然脱俗,其建筑特色、器物风格、布置格局,无一不彰显着鲜明的闽南地方文化特色(见图6)。

图4: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会友桌(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提供)

图5: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书法作品(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提供)

图6: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全景图(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提供)

(三)校企深度融合与高校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是漳州市茶叶企业在福建省高校开设的首家茶文化课堂,旨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茶文化研究,促进两岸茶文化交流,助力茶文化产业发展。就学校而言,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是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校企深度融合,以文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推动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尝试;就企业而言,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建立的校企交互机制为茶产业从业人员及师生创意成果转化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与应用平台,为漳州茶业的特色发展注入新动力。[2]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的成功举办并迅速成长为校企合作互助互利走出了一条新路,之后,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又与企业合作共建了古琴教室、海丝钟表讲堂等实训教室,龙人古琴村、茶之序文化馆等多个校外综合性艺文实践基地。

无论是最初的“茶艺教室”,还是当下的“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都注重以茶艺促育人,以闽南文化促学科发展。近十年来,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围绕引闽南文化入课堂,不断丰富其育人内涵,逐渐形成了以闽南文化为纽带,促进海峡两岸交流融合、促进地方高校政产学研合作的高效平台。

二、文学院茶艺教室管理机制

为充分发挥茶艺教室作为闽南文化入课堂基础平台的功能,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把闽南文化的包容性、拓展性、草根性及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融入于茶艺教室管理,形成了科学的茶艺教室管理机制。

(一)茶艺教室管理机构

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作为文学院实训室之一,实行学院和学院云水茶艺协会共同管理体制。文学院依据学校管理制度设置茶艺教室管理机构、制定茶艺教室管理制度,安排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例如,为保障茶艺教室师生及来访人员安全等,文学院成立了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学院书记和院长亲自担任组长,严抓严管。

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负责茶器、茶叶、卫生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协助开展茶会、讲座、论坛等活动。由学生参与茶艺教室的管理工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茶艺的主动性,又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和提高。

(二)茶艺教室规章制度

文学院制定了涵括水电消防安全,师生举止礼仪,茶器茶叶使用、存储以及来访人员管理等内容的《茶艺教室管理制度》(见图7)。闽南的茶道精髓,体现在“和”字之上,它意蕴着风调雨顺的天和、青山绿水的地和以及友好相融的人和。因此,《茶艺教室管理制度》在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尤其注重贯彻以“和”为中心的“和睦、和谐、和美”的管理理念。比如,《茶艺教室管理制度》第三条规定“学生在茶道教室一律脱帽。不准穿短衣、短裤、拖鞋进入茶道教室”;第四条明确要求“保持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训练环境,进入茶艺教室必须保持肃静,不得在茶室内打闹、喧哗”等。茶艺教室是高雅之所,营造的人文环境及室内环境氛围具有合和之美。

图7: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管理制度和使用规范(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提供)

依据学校相关文件,文学院制定有《茶艺教室安全准入制度》《茶艺教室应急预案》等制度。准入制度对进入茶艺教室的师生和来访人员做了详细的规定;应急预案的制定,利于保障危险发生后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等。除此之外,文学院每周五下午都要进行包含茶艺教室在内的特色教室自查自纠安全检查,发现问题立刻纠正,每次自查都有详细记录,以工作留痕、惩前毖后。

文学院茶艺教室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茶艺教室顺利进行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和师生及来访人员的安全。

(三)内培外引优秀师资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充分发挥师资政策优势,重视茶艺教室师资培养和引进。比如,文学院早在茶艺教室成立之初就聘任国家高级茶艺技师陈开梅为茶艺顾问。此外,文学院重视引进聘用台籍师资。闽南师范大学因台而设,被赋予“培养涉台文教人才,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办学使命。闽南师范大学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和办学特色优势,把鼓励台湾高水平师资来校任教纳入顶层设计,通过多种方式,全职引进或聘用台湾优秀师资。[3]比如,文学院长期聘请台湾明道大学罗文玲老师授课讲学。

(四)云水茶艺协会

以茶文化课堂为主要研习基地、伴茶艺教室而生的云水茶艺协会是文学院茶艺爱好者自愿结成的非盈利社团组织。云水茶艺协会包括会长一名、副社长四名和若干会员,内设资源部、艺术部、宣传部三个部门,部门职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社团经费来源于指导单位等的经费支持以及社团在核准的活动范围内参加比赛获奖、开展活动或社会服务的收入,建立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专门的财务人员。

创办至今,云水茶艺协会历届成员累计约300 人,累计举办海峡两岸茶文化教育论坛、林语堂与茶文化传播论坛等文化活动15 场,接待社会各界爱茶、关心茶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人士近3000 人次、来访专家学者500 余人次。此外,文学院定期来此受教的学生近500 人次。在学校的指导下,在文学院及茶艺协会等的精心管理运作之下,茶艺教室蓬勃发展,很好地继承、发扬了包含茶文化在内的闽南文化。

从最初的设想到茶艺教室的成立、茶协的发展,再到茶文化课堂与茶文化活动的提升,文学院茶艺教室硬件建设和管理机制巧妙结合同步发展,打造出今日闽南文化入课堂的高效平台。

三、文学院茶艺教室建设举措和实效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建设并依托茶艺教室,通过茶文化课程、讲座、论坛或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引茶文化入课堂,探索将茶艺教室打造成育人、科研、海峡两岸沟通交流及政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一)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

为实现传统艺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从2013 年开始实施“艺文结合”教学改革,志在通过文学与艺术的结合,帮助学生觉醒内在高雅的精神趣味,培育创新能力。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文学院已开设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本科通识课程110 门次,开发闽南文化特色硕、博士研究生课程42 门次,编撰《古代茶诗选析》《茶经》《云水茶心——茶艺编创和人文解读》等闽南文化特色教材20余部。[4]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进而言之,文学院已经构建完整的艺文结合特色美育课程体系,开设了茶艺、戏剧等七门传统艺能研习课程,形成艺文结合、以文化人、德才兼备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一方面打破了学科间的专业壁垒,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人文素质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充分挖掘了闽南地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实现了闽南文化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学生社团建设

为促进闽南文化艺文结合,以美育人,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构建特色美育课程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茶艺、古琴、戏剧等社团的组建,除云水茶艺协会外,还创建了芝山剧社、泠音琴社等八个第二课堂实践平台。这些实践平台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现了茶艺、诗文等艺能训练与传统经典阅读的融合,促进了第一课堂传统文化的学习与贯通。

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既承担知识教育的任务,又为美育熏陶、提升生活能力提供助益。聚焦闽南茶文化的茶艺协会旨在让学生从沏茶、品茶、敬茶学起,在茶艺中感受中华文化、渗透礼仪教育,潜移默化地涵养做人道理。比如,仅从2022 至今,文学院就承办了“跟着诗人喝茶去”系列活动,从“寒露赏茶”到清明诗会、端午诗会、大地茶会等。在活动中,云水协会成员展示茶艺(《闽南功夫茶操》《一字至七字茶诗》)(见图8)、表演茶戏(《遇见东坡遇见茶》)(见图9),将茶艺与诗篇、戏剧巧妙结合,促进了闽南茶文化的传承弘扬。

图8:清明诗会(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提供)

图9:大地茶会《遇见东坡遇见茶》(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提供)

(三)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着力创新提升茶艺等艺能课在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文学院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就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在茶艺等七门课程中选修艺能课。此举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还能增长知识,增强其未来的就业竞争力,拓宽了就业渠道,有利于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汪曾祺说,“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5]传统艺能教学将茶文化研究与诠释相结合,在表达方式上更加直观生动,作为一种在师范类教学中解读传统文化的示范,有利于拓展延续茶文化功能,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6]该模式已经延伸至本硕博各培养阶段。无疑,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是校企深度融合,以文学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尝试。

(四)特色育人和特色发展

闽南师范大学依托茶艺教室等平台围绕特色育人和学校特色发展目标引闽南文化入课堂,持续打造闽南文化特色教育教学。文学院始终致力于闽南文化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比如,文学院从文学、历史、新闻、经济、管理等专业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进行跨专业学习,以培养具备多学科专业基础的闽南文化人才。

此外,闽南师范大学充分发挥对台区位优势和办学特色优势,积极对接服务两岸融合发展、祖国统一大业等国家战略需求,坚持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并举,形成了“闽南文化与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特色发展模式。目前,闽南师范大学已形成国内外唯一的从本科到硕士、博士齐备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特色人才培养体系,获批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相关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在闽南文化与涉台研究、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7]

(五)推动两岸融合发展

闽南师范大学设置茶文化课堂以凭籍茶文化推动两岸沟通交流。台湾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祖籍在漳州、泉州及厦门,台湾的文化与闽南文化一脉相承、不可分割。闽南文化作为维系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具有促进两岸交流合作的独特作用。

在学术交流方面,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邀请台湾著名茶人李阿利、台湾明道大学罗文玲教授等近十位茶专家莅临讲学(见图10、图11),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茶文化教育论坛等多场文化活动,获得社会各界好评,影响深远。诚如一台籍教师所言,“通过艺文结合的活动将‘茶’联结到写作,让优雅且有力量的茶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茶为媒介’,达到‘茶和天下’之效”。[8]海峡两岸茶文化课堂作为闽南传统茶文化传播发展的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的传承交流和创新发展。

图10:台湾著名茶人李阿利老师开设讲座(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提供)

图11:台湾明道大学罗文玲教授开设茶道系列讲座(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水茶艺协会提供)

四、文学院茶艺教室建设提升措施

回望过去,闽南文化入课堂对闽南师范大学高质效育人,特色化发展贡献甚巨。展望未来,闽南师范大学应围绕“东南亚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发展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目标,依托茶艺教室这一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探索闽南文化入课堂的建设措施。

(一)促进第一、第二课堂协同发展

在引闽南文化入第一、第二课堂的基础上,依托茶艺教室促进闽南文化在两个课堂上的进一步协同。首先,可以量化记录学生参与的、涵括闽南文化的第二课堂活动经历,为学校、用人单位等提供客观、科学的学生第二课堂表现,以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显性指标。其次,可以围绕促进德才兼备人才培养和学校特色化发展目标,依托茶艺教室在科学设计第一、第二课堂学分比例,注意第一第二课堂内容衔接的基础上,构建闽南文化全面入课堂的系统化方案。最后,积极引导第一课堂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人、物等资源上的适度共享,促进闽南文化资源基础上的第一、第二课堂深度协同发展。

(二)拓宽“请进来”“走出去”方式

就闽南文化入课堂而言,学校应在丰富已有的“请进来”宣讲主体名单的同时,开拓普通人走进课堂的路径,助力闽南文化入课堂。目前学校“请进来”的群体主要为闽南文化研究者,“请进来”宣讲的主题多是闽南文化的研究性成果,偏重学术性,这在客观上与学生存在一定距离。后续可以考虑邀请普通闽南人,例如种茶人、制茶人等走进茶艺教室,讲述普通闽南人日常生活中的闽南茶文化以及他们对茶文化的感悟、体会,缩短已有“请进来”的距离感。

同时,学校也应在探索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师等接受闽南文化熏陶的“走出去”路径方面做出新的尝试。教师是闽南文化入课堂最直接、最常规、最主要的教育主体。目前,思政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师等对“走出去”接受闽南文化熏陶的重视不足,“走出去”的教学实践还不够系统,这使得闽南文化入课堂的成效打折扣。基于此,笔者认为:探索轮训式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师定期下基层等举措都是可以尝试的创新路径。综而言之,持续开拓学习和践行闽南文化的实践路径,是学校实现“请进来”与“走出去”融合的必由之路。

(三)利用现代技术开发传播闽南文化

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介工具为闽南文化入课堂提供了便利的手段和平台。近年来,融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普及性教育渠道被广为应用。这种新的教育渠道亦是闽南文化入课堂不可忽视的重要路径。因此,在开发闽南文化入课堂的教学内容方面,应该考虑充分利用融媒体中已有的优秀闽南文化作品,适时将其纳入教学体系。例如,可以通过校内项目等方式支持以闽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音视频作品制作,纳入课程思政,美育德育以及实践教学等内容,促使闽南文化更便捷、更生动地潜入课堂。

依托现代科技传播闽南文化促进对外交流,也是闽南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闽南文化核心区是漳、泉、厦三地,传播集中地区是台湾,辐射区包括福建省内、潮汕、浙南、雷州半岛、海南岛及港澳等地,延伸至东南亚许多地方甚至欧美。[9]东盟闽籍华侨华人达1200 万人,大部分是“下南洋”的闽南人,闽南文化独具东盟国际中文传播融合力、亲和力和实效性。[10]建议进一步依托茶艺教室推进闽南文化系列精品课程建设,免费对包括东盟等地的公众开放,以供公众便捷浏览、自主学习,促进闽南文化交流互鉴。

五、结语

闽南师范大学始终坚持“闽南文化+学科/专业+教师教育”特色育人新体系,文学院更是创新性地依托茶艺教室多举措引闽南文化入课堂,打造出极具特色的闽南文化教学与茶文化活动。这既是通过茶文化教学理解闽南文化、感悟闽南精神的育人过程,也是政产学研各主体通过茶艺教室平台,切实践行闽南精神、协力发展的过程。相信,立足已有基础,进一步探索闽南文化入课堂的有效路径,必将更好地助力根植闽南的闽南师范大学成为“东南亚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云水文学院闽南
云水禅心
文学院学人新作
闽南文化传承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云水谣
咏 河 大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