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机制及对策的实践探究

2023-02-17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年2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融合

戴 华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81)

0 引言

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能力培养、学校转型、社会产业发展来说属于一种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1-3],对于社会发展与人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是提高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4-5]。但是,由于企业管理制度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在当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初期难以达到真正意义的深入发展,企业的主要发展目标仍然是企业生产利润,学校发展本质为培育英才,目前,多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属于短期合作,合作形式及管理制度没有形成规范,虽然相关地方出台了一些合作机制与政策参考,但是目前仅停留在政策方面,缺乏刚性约束[6-7]。

本研究基于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机制相关概念发展意义,分析目前我国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发展现状,并提出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善途径,研究结果旨在为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模式转型,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能力提供理论参考。

1 相关概念与发展意义

1.1 相关概念

1.1.1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根据自身教育情况及体系进行教学方案及人才培养的改革,其人才培养根源主要是“寻求教学与实际生产的紧密结合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生产意识、时间观念及实操能力,主要运行机制如图1所示[8]。

图1 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示意图

1.1.2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基本概念是指学校与企业建立一种人才培养合作方案,采用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法,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加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注重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综合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基于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可以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设备及训练基地,企业也可以弥补自身人才缺失,实现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节约教育与企业运行成本,主要运行机制如图2所示。

图2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示意图

1.2 发展意义

1.2.1 有利于专业建设与发展

校企合作可以加强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紧密配合与共同发展,当社会工业发展与经济建设路径发生改变时,企业能提前预判和第一时间感知到社会变化,企业可以及时将人才培养标准传送给各大高校,高校进行积极响应,保证高等院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与发展。从“单维”管理转向“多元”管理,有助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技术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结构产业调整,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1.2.2 有利于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学生进入社会就业的各项技能都需要通过高校设置的相关课程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企业对技能发展及社会人才需求有全面的了解与认知,能对高校不同专业课程体系设施及教材规划提出详细建议,将岗位职责转化为专业课程设置标准。

1.2.3 有利于提升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校企合作模式下需要高校与企业之间互派人员进行轮岗实训,企业派出技术人员进入高校为教师及学生进行课程讲解,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高校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将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提升自身素质。

2 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前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合作模式较为单一,合作内容深度较差,没有形成全方位、系统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多数高校和企业之间仅限于教学设备的捐赠、提高实习基地与教师培训等,没有建立起校企之间长久的合作机制、约束制度和良性循环机制,距离目前提出的办学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差甚远。

2)校企合作之间合作范围及合作面较窄,目前高校与企业合作仅停留在个别专业发展与实验中,尚未覆盖整体专业发展,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训发展脱节。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后,进入企业的实践教学仍是以学生身份,不能更好地得到企业的培训与专业认可,不能实现学生在校学习与社会就业之间的良好过渡。

3)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合作热情不高,主要是由于企业在实际生产中过分追求自身利益发展与企业前景,认为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共同培养学生会影响企业发展,企业只需要在各个高校优秀毕业生中进行人才选取即可。

4)目前,大多数地方高等职业院校正处于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仍然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无法适应实践性人才培养,更难以与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接轨,“双师型”师资队伍薄弱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发展深度与宽度,影响了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3 改善路径

3.1 校企共同参与教材选择与课程开发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相应课程的教材与课程建设,对学生理论学习及实践学习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为学生完成在校理论学习后进入实践操作提供过渡,企业将先进的市场导向与迫切需求的技能融入学生课程体系开发与教材内容选择中,为学生进入社会更好地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培养更加实用的技能学习,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3.2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加强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或者行业在共同人才培养中的平等互利原则,将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发展,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进入企业内部学习,企业将学生视为正式员工,并且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及经营过程进行人才管理与培训,更好地提升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相关高校教师还可以通过与企业之间共同研究课题,同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为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岗位提供一定的基础。

3.3 建立校企合作下合作激励机制

逐步建立并深入完善校企合作之间的激励机制,提高高校与企业之间的积极性,保证校企合作发挥最大的优势作用。高校应鼓励学生进入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兼职或者实习,企业鼓励本单位技术人员到高校进行兼职授课,形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并且对于在校企合作之间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团体进行奖励,形成激励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入、可持续化发展。

3.4 加强校企合作下专业教研室外向功能策略研究

高校内部的专业教研室必须具有外向功能,高校做到积极与企业联系,进入企业内部,纵观浏览周边企业行业布局及发展运作情况,了解本地区的产业发展与趋势。只有深入到企业内部建立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才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不同专业行业最新科技与最新发展情况,进而不断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安排,对于高校不同专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指导能力。

4 结论

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人才教育模式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技术手段,该运行模式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将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是未来培养“大国工匠”重要基础条件。本研究系统论述了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人才教育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未来校企合作下产教融合人才教育模式优化路径,应加强校企合作在教材选择、课程体系开发及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与研究,研究结果以期为提升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与提升高职院校的竞争力及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优势互补,节约教育与企业运行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04)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