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结果的教育理论在内科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2023-02-17沈旭君冯晓红王灵聪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评价能力

沈旭君 冯晓红 王灵聪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科技的进步以及人口构成、疾病谱、患者就医需求的快速转变,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传统医学教育通常采用教师讲述的方式,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填鸭”状态,很少主动参与,这无益于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诊断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基于结果的教育理论(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种以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为指导的教育模式,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实施[1],以学生获得的能力与成果为主要目标[2,3]。本次研究将OBE 教育模式引入到高等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内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并将该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教学实施对象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本科2017 级(2 个班,共60 名)、2018 级(2 个班,共58 名)中医学专业学生。以年级为单位分为两组,2017 级作为对照组,授课时间为2020 年2 月至2020 年6 月;2018 级作为实验组,授课时间为2021年2 月至2021 年6 月。两组学生所修必修课课程名称和学时数完全一致,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已修学分和年龄见表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表1 两组学生基本信息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进行理论教学。对照组采用多媒体课件理论讲述的授课模式。实验组采用OBE 教学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汇报和课后巩固三个部分。课前,教师根据本课程大纲设定该章节的预期学习目标,设计具体病例、提出讨论内容,学生分组分工完成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摸底(采用提问形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情况进行评估);然后每个小组代表汇报对病例的分析和诊断,并联系本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其他小组成员在代表汇报后进行提问,展开充分的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课堂小结,针对学生汇报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梳理。课后复习题,进行课堂后巩固。

1.3 效果评价 制定学习成效评价表,包括10 个条目(对教学形式满意、对教学内容满意、有助于掌握知识广度和深度、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有助于提高沟通交流能力、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增强学习自信心、有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每个条目设定1~5 分的5 级评分(分值从低到高对应的评价依次为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不确定、同意、非常同意)。学期末下发给所有学生,统一填写成效评价问卷,并进行统一的闭卷理论考试。两组学生所用试卷为同一份,满分100 分,其中基础理论部分60 分,病例分析部分4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成效评价问卷结果 两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分

由表2 可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实验组学生对OBE 的教学形式更为满意(t=7.94,P<0.05);并普遍认为OBE 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t分别=3.13、3.71,P均<0.05),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更有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t分别=7.27、6.94、8.02、8.06、5.44,P均<0.05);而在增强学习自信心方面,两组学生评分无明显差异(t=1.40,P>0.05)。

2.2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教学模式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分

由表3 可见,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总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2.03、2.84,P均<0.05);两组的基础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t=0.83,P>0.05)。

3 讨论

OBE 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产出为指导的先进教育模式,密切围绕学生需要获得的能力目标来构建、实施和评估教学[4,5]。作为许多欧美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 对培育适宜新时代的具备综合能力素养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尚未得到重视和普及,尤其是在医学院校的教育,这方面的实证性研究并不多见。

现今医学院校培养的目标已与以往不同,需要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自主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临床技能、人际沟通技能的“准医生”。内科学对于刚接触临床课程的医学生来说,疾病概念特点抽象,知识点繁多,学生难以消化应用,而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重教轻学”“重知轻行”,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本次研究前期已尝试将“导学互动的加式教育”应用于医学专业的教学,取得一定的成效[6,7]。但在医学教学中并非一种教学方法就能在实际教学中解决所有问题。OBE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即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要求为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注重学生沟通、运用及创新等能力的培养[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对OBE 的教学形式更为满意;并普遍认为OBE 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更有帮助,也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的提高(P<0.05),表明OBE 教学模式可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分析原因:首先,OBE 教学理念的新颖之处在于反向构建教学体系开展教学[9],以结果为导向实施教学[10],并在过程中不断向最终目标靠拢。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述为主,师生互动不够,以致教师很难在授课过程中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而OBE 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就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与学习能力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授课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OBE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主流的能力进行培养[11],更与现在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接轨。在OBE 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能够有效掌握基础知识,而且学习了对于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对之后进一步的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实习起到桥梁与延伸的作用。当然,该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在新时代的医学教育要求下,高校教师对自身综合素养不断补充、提高,也是必不可缺的。此外,本次研究显示,OBE 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惰性,对于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不适应,感到有难度甚至力不从心。这也提示教师需要继续着力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优化,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OBE 教学模式有益于提高内科学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提高学生沟通、解决问题及临床诊疗思维等各方面能力,值得在医学专业的教学中推广。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评价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