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α-烯醇化酶检测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价值
2023-02-17都燕,代佳
都 燕,代 佳
(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 延安 716000;2.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的一类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女性,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外科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最常采用的方案,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这与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确诊时已经进展为中晚期等有关。以往多采用B超检查、分段刮诊等诊断,但敏感度及检出效率均较差[2]。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目前肿瘤筛查、监测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但以往使用的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CA19-9等肿瘤标志物对子宫内膜癌的检测敏感度和准确度仍较低[3-4],因此有必要继续寻找更加理想的子宫内膜癌筛查血清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5]、α-烯醇化酶(α-enolase,ENO1)[6]已经在其他肿瘤中被认为是良好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指标,但目前未见其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行手术切除治疗的8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子宫内膜癌组,患者均于术前行宫腔镜检查及分段诊刮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年龄34~74岁,平均(56.28±9.64)岁;病理类型:腺癌61例、鳞癌13例、透明细胞癌5例、混合性癌4例;临床分期:Ⅰ期23例、Ⅱ期32例、Ⅲ期19例、Ⅳ期9例;组织分化程度:低度分化34例、中度分化28例、高度分化21例;淋巴结转移17例。选择同期因子宫异常出血或腹部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异常后行宫腔镜检查及分段诊刮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子宫内膜疾病95例为良性子宫内膜疾病组,年龄31~76岁,平均(57.43±10.02)岁;疾病种类:子宫内膜炎18例、子宫内膜增生31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34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32~75岁,平均(55.97±10.84)岁。三组平均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未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无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及内分泌疾病,参与本次研究前未进行任何子宫内膜治疗。
1.2 研究方法
1.2.1 标本采集:子宫内膜癌组和良性子宫内膜疾病组患者在术前或治疗前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对照组于体检当天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室温静置30 min后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保存在-80 ℃冰箱待测。
1.2.2 标本检测:采用上海梵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CYFRA21-1、ENO1水平,检测设备为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RT-6100型全自动酶标仪,所有样本均重复检测3次,以平均值作为该样本检测结果。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1.2.3 资料收集:记录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雌激素(ER)、孕激素(PR)、术后1年内复发、术后1年内死亡等基本资料。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均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标准。术后出现以下情况判断为复发:①妇科检查或者影像学检查发现腹盆腔或者盆腔外脏器发现转移病灶;②胸腹水中检测到癌细胞。
2 结 果
2.1 三组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比较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子宫内膜疾病组和对照组,而良性子宫内膜疾病组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比较
2.2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与病理特征参数的关系 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类型,鳞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显著高于腺癌和混合性癌(均P<0.05)。Ⅲ期和Ⅳ期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均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均P<0.05);Ⅱ期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高于Ⅰ期患者(均P<0.05)。不同分化程度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分化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最高。肌层浸润≥1/2、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显著高于肌层浸润<1/2、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0.05)。见表2。
表2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与病理特征参数的关系
2.3 术后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比较 复发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术后复发与未复发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比较
2.4 术后1年死亡与存活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比较 术后1年内死亡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见表4。
表4 术后1年死亡与存活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比较
2.5 血清CYFRA21-1、ENO1水平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效能 以血清CYFRA21-1、ENO1水平作为自变量,以是否为子宫内膜癌作为因变量做ROC曲线,血清CYFRA21-1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为0.939(95%CI:0.912~0.965),以≥4.8 ng/ml作为诊断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5.18%、75.90%和71.08%;血清ENO1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为0.879(95%CI:0.839~0.919),以≥482.5 pg/ml作为诊断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85.54%、76.92%和62.47%。见表5(图1)。
表5 血清CYFRA21-1、ENO1水平诊断子宫内膜癌的ROC曲线参数
图1 血清CYFRA21-1、ENO1水平诊断子宫内膜癌ROC曲线
3 讨 论
血清生物标志物是目前早期发现肿瘤、辅助诊断、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在各类肿瘤中均广泛应用,具有无创、检测快速等特点,在肿瘤筛查、治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7]。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CA19-9、CA125以及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等在子宫内膜癌筛查、预后评估中最为常用,但其筛查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8-9],临床上仍在努力寻找更为有效的血清标志物以提高子宫内膜癌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本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组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子宫内膜疾病组和对照组,良性子宫内膜疾病组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CYFRA21-1、ENO1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和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属于中间丝蛋白家族,是真核细胞骨架中重要成分,在裂解过程中CK19产生水溶性片段释放到循环系统中,即CYFRA21-1,因此在临床中常常将CYFRA21-1作为CK19的有效检测片段[10]。CYFRA21-1常存在于上皮细胞起源的肿瘤细胞的细胞质中,如食管癌[11]、肺癌[12]等。鳞状上皮细胞癌变后,细胞骨架中间丝发生断裂和降解,其中CYFRA21-1被释放入血中得以被检测[13]。ENO1是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限速酶,负责将2-磷酸甘油酸催化脱水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此过程中释放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来提供能量。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对氧消耗巨大,其代谢与正常细胞差异显著,主要依靠糖酵解途径供给能量,这是由于肿瘤细胞为适应过快增殖造成的低氧和低糖微环境有关[14]。ENO1作为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其高表达能够提高肿瘤细胞糖代谢水平和供能,增强肿瘤的无氧适应能力。ENO1与肿瘤发生发展存在双向作用的特点,细胞核中的ENO1能够被翻译为c-myc启动子结合蛋白1与c-myc结合,下调c-myc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生长;而定位于细胞膜表面的ENO1能够作为纤溶酶原受体,促进激活纤溶酶原激活,加快细胞外基质降解,使肿瘤细胞发生迁移[15-16]。目前已经发现ENO1在乳腺癌[17]、肝癌[18]、胃癌[19]等多种肿瘤中呈高表达状态。
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分期越晚、分化程度越高、肌层浸润越深、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越高,另外透明细胞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类型,鳞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显著高于腺癌和混合性癌,这是由于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也说明血清CYFRA21-1、ENO1对子宫内膜癌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作用。本研究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发现术后1年内复发和死亡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和未死亡患者。王亚玲[20]研究也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K19水平与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有明显相关性,术后复发和死亡患者血清中CYFRA21-1、ENO1水平显著增加,这可能与血清CYFRA21-1、ENO1水平增加和疾病恶性程度越高,患者预后越差有关。进一步采用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CYFRA21-1、ENO1诊断子宫内膜癌的AUC分别为0.939,0.879,分别取≥4.8 ng/ml,≥482.5 pg/ml作为诊断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5.18%、75.90%和71.08%,85.54%、76.92%和62.47%,相较于目前使用的几种肿瘤标志物有明显的提高,说明血清CYFRA21-1、ENO1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综上,血清CYFRA21-1、ENO1水平提高与子宫内膜癌多种病理特征相关,术后复发和1年内死亡患者血清CYFRA21-1、ENO1水平增加尤为明显,可通过检测这两个指标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对病情进行评估。本研究纳入样本量较少,结果可能存在一些偏差,且随访时间较短,未能探讨这两个指标与患者长期生存状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