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中职学校民族音乐与舞蹈品牌专业建设研究*
——以骆越舞蹈文化教学探索与实践为例

2023-02-16

大众文艺 2023年22期
关键词:骆越舞蹈动作

吴 丹

(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广西武鸣 530199)

中职学校民族音乐与舞蹈品牌专业建设进一步放大了艺术课程的突出地位,要求学生在扎实乐感的同时,也要掌握舞蹈功底。相对于传统舞蹈教学,与传统民族舞蹈文化的结合能够有效带动专业教育的艺术性与专业品牌的特色性;既能使学生从多角度了解传统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也能兼顾课程教学的“理实”育人要求。而骆越舞蹈文化作为广西地区的特色民族舞蹈艺术,本身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舞蹈文化特征,即延续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的舞蹈艺术特点,后启骆越后裔乌浒、俚、僚乃至壮侗语族的舞蹈艺术。因此骆越舞蹈文化符合上述中对舞蹈专业学生的理实教学增益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骆越舞蹈文化特点优化教学计划,促进学生专业个性化发展。

一、广西中职舞蹈专业教学现状

(一)忽视课堂教学中民族舞蹈引入

我国具有多元民族特征,不同地区民族各有地域特色、人文精神与文化特征等。而中职舞蹈专业教学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与文化人才培育的主阵地之一,是承接舞蹈传统文化启迪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场域。但结合现阶段中职舞蹈专业建设情况看,教师过于重视围靠校本课程开展舞蹈教学,缺乏地区民族特色舞蹈文化导入,导致民族舞蹈同质化、范式化问题明显,自然也失去传承民族舞蹈艺术的育人价值。因此中职舞蹈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发掘地区优秀民族舞蹈艺术元素[1]。另外现阶段存在的另一个问题便是教师惯用“模仿性”教学,对于传统舞蹈文化知识与教学内容融合并不充分,由此致使专业学生对民族传统舞蹈了解存于表象,缺乏舞蹈艺术内化究根的研学动力与引领。而部分教师过于纠结刻板的舞蹈慢动作传授,忽视了其背后文化内涵、内容挖掘,从而阻碍民间舞融入课堂教学。

(二)中职舞蹈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

中职学校舞蹈教学多是延续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专业教学,尤其是乐理与舞蹈动作教学过程中,极少教师会涉及内容背后的民族历史文化与舞蹈文化讲解与导入,更多的是单一的舞蹈动作讲解与模仿教学。这种教学现象便会导致课堂内容单一,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练兴趣的问题。另外,中职舞蹈教学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现阶段教学模式、科目、内容设计偏于狭隘。由于多数学生对传统民族舞蹈的基础为“零”,后天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初期便快速推进开展乐理及舞蹈教学,忽视学生文化兴趣培育,存在应试教育之嫌。因此在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善于发掘地区民族特色舞蹈形式,也要尝试更多的文化、理论、实践教学手段。

二、广西中职民族音乐与舞蹈品牌建设融入骆越舞蹈文化价值管窥

(一)激发教学创新,丰富教学资源

现阶段,中职舞蹈专业教师多是毕业于高校艺术师范专业,在校所学教学方式具有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趋同性,缺乏对地方多元育人内容提取及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把握[2]。而中职民族音乐与舞蹈品牌中发散骆越舞蹈文化教学内容,恰巧能够促进广西中职舞蹈课堂中地方民族舞蹈文化融合,也能使单一的舞蹈教学中接入丰富的骆越舞蹈元素。骆越舞蹈文化形式多样且内容具有多元化特征,其舞蹈内容为中职舞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舞蹈教学优化素材,骆越舞蹈主要是骆越先人围绕祭祀活动展开的,后再长期的祭祀活动中舞蹈动作不断丰富,并延伸出队形、举手、摆手、跳跃等系列舞蹈动作组合[3]。骆越舞蹈对于教师而言,不但能够有效激发教师教学内容及创新意识,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专业育人能力成长。而最重要的便是达到丰富教学资源及目的作用。广西中职舞蹈专业教学内容主要以全国统一中职舞蹈教材为主,缺乏广西地区地域及乡土特征。而骆越舞蹈文化与中职舞蹈教学融合,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设计,骆越舞蹈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其先民的原始舞蹈——巫舞,包括左江花山岩画上的集体拟蛙舞和骆越铸造的石寨型铜鼓上的羽人舞蹈、羽人划舟舞图像,透过这些舞蹈图像,可以了解和重构骆越舞蹈的类型、属性、内涵及风格特征。通过将骆越舞文化融入教学则能有效展示地方舞蹈文化传统与风土人情,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多可发散的教学资源,满足当下中职舞蹈专业品牌建设特色化发展诉求。

(二)拓展舞蹈视野,激发学练兴趣

骆越舞蹈文化本身可发掘的文化内容、舞蹈动作资源丰富且颇具特色,同时将骆越舞蹈中的“蛙舞、祭祀舞”等动作进行提取并创设相关舞蹈教学内容,使学生清晰认知传统文化中的舞蹈文化魅力,拓展他们对于舞蹈文化认知的视野。同时除了舞蹈动作教学外,还可通过对骆越舞蹈文化的意涵进行发掘与阐述,揭示骆越舞蹈形态与文化内核之间的本质关联,进而揭示骆越舞蹈文化延传至今的原因。充实学生的精神、情感世界,而非仅存于书本上的理论育人内容[4]。在把骆越舞蹈融入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中职学生对于骆越舞蹈文化以及相关传统舞蹈文化的探索欲也会相应提升。综合来说,通过把骆越舞蹈文化融入广西中职舞蹈课堂,对于促进中职舞蹈专业学生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保护民族舞蹈,发扬传统文化

中职舞蹈教学是发散舞蹈教学的基点,担负着培育舞蹈艺术人才,通过骆越舞蹈文化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吸取传统舞蹈艺术精华,促使传统舞蹈艺术借中职育人平台得以延续、传承、保留,同时其内在文化、舞蹈、艺术元素又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研学能力。引导中职师生沿骆越舞蹈延传思路与形式更多的发掘传统舞蹈形式的内在文化价值。如此借广西中职民族音乐与舞蹈品牌建设之势,将骆越舞蹈文化价值不断融汇于实践,以此被更多的师生群体了解与热爱,达到保护民族舞蹈文化,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目的,推动中职民族舞蹈专业品牌建设有理可依,有实可循。

三、民族音乐与舞蹈品牌专业建设视域下骆越舞蹈文化融入实践

(一)以骆越舞蹈文化巩固舞蹈基本功

骆越舞蹈文化起源于骆越先民原始舞蹈——巫舞,并在后续的延传中经历了漫长发展优化过程。在舞蹈文化不断积累丰富过程中,骆越舞蹈动作被反复细琢,最终促成兼顾舞蹈美学与艺术内涵的骆越舞蹈文化。

随着时代发展,骆越舞蹈文化在延传过程中被不断赋予新的舞蹈元素与文化内涵,流传至今既具备传统舞蹈文化内涵,又兼顾现代舞蹈文化特征,具有较高的舞蹈艺术价值。将骆越舞蹈作为中职舞蹈教学内容,可拆解舞蹈动作用以学生基本功练习,以基础训练着手舞蹈文化融合[5]。如骆越舞蹈中重要分支——蛙舞,其舞蹈动作以曲臂、伸手、转圈等舞蹈动作为主,典型蛙舞动作主要包括“曲肘上举,岔脚屈膝,前后左右跳跃”等。骆越舞蹈发展至现代,其间又增加了一些现代艺术创造成分,舞蹈难度也相应提升。同时铜鼓翻滚、屈伸平地翻滚等动作的融入也增加了骆越舞蹈的观赏性与艺术美感。这类动作与中职舞蹈教学实践融合,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底,也能促成学生舞蹈演绎水平提升。骆越舞蹈中刚劲舞步与极具节奏的锣鼓伴奏均能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于教材的舞蹈艺术特色,从而促使学生在传统舞蹈艺术中领悟艺术魅力、扎实基本功底、树立精益求精的舞者心态。

(二)以骆越文化充实精神世界

舞蹈包含了物质与精神世界两维内容。舞蹈动作能够表达舞蹈所要展现的精神内涵,而缺乏精神内涵的舞蹈则是缺乏灵魂的舞蹈。

骆越舞蹈能够历经千年延传至今,其所特有的精神文化内涵起到重要助力作用。而中职舞蹈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要领外,学生的精神文化教育同样重要,如前文所述舞蹈本身物质与精神缺一不可,而在舞蹈教学中唯有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才能以更为饱满的状态深入演绎舞蹈动作的“精”与“神”[6]。结合骆越舞蹈史料,骆越舞蹈先民是我国早期中职水稻的民族之一,而《插秧舞》又是骆越舞蹈中的代表性舞蹈之一,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此项骆越舞蹈文化特点,在舞蹈教学中融入稻作文化。《插秧舞》意在表达田间插秧的欢快场景,以舞蹈动作体现劳作人民热爱劳动、知足常乐的精神。中职教师在《插秧舞》教学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将骆越舞蹈文化与教学环节融合,在舞蹈练习中引导学生感悟骆越农作文化发展的内在文化含义,从而使学生对骆越文化有一个直观的认知。而学生也能在感悟骆越农耕文化的同时也能在舞蹈动作中感悟劳动精神,培植劳动意识,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念[7]。同时对精神的感知又能帮助学生更富有情感地演绎《插秧舞》。以此实现以内涵联动精神世界培育并带动学生舞蹈技能精湛发展。

(三)以骆越文化触动情感体验

骆越舞蹈文化内容多饱含真实的情感基调。而饱满真实的情感亦是舞者表达舞蹈内在含义的基础与根本所在。

中职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学优化的关键在于触及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以此促使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能够流露真情实感。骆越舞蹈文化即以社会功能为主要舞蹈形式,因其舞蹈元素中多含祭祀内容,因此在舞蹈动作与内容设计中存在诸多真实且复杂的思想、情感内容元素。为此教师在深挖骆越舞蹈文化过程中,应当侧重对舞蹈动作、文化深层情感要素的提取,以文化讲解以及舞蹈演示启发学生所思所想。以《骆越先歌》舞蹈为例,其在传统骆越舞蹈文化基础上整合群舞创作出的一部舞蹈作品。舞蹈动作充分展现骆越舞蹈动作特点,配合群舞流畅的舞蹈动作配合以及面部表情,重现骆越舞蹈所彰显得庄严且充满希望的内在情感[8]。《骆越先歌》舞蹈内在情感即表达骆越先民对自然、神灵等事物的崇拜之情,彰显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因此在舞蹈教学优化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上述具有积极情感的骆越舞蹈内容展开教学融合,以舞蹈所展现的情感引导中职学生了解时下劳动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透过舞蹈感受先民虔诚敬畏之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欢愉,通过教学中对骆越舞蹈动作的拆解以及背后情感的讲述,引领学生真实体会《骆越先歌》舞蹈的情感跳动,触动情感体验。

(四)以骆越文化推动舞蹈创新

舞蹈教学贵在创新,舞蹈创新能力是舞蹈专业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更是时代发展赋予中职教师的重要育人任务,中职舞蹈教学的核心除“理实”融合外,还需发散学生对舞蹈的创新意识与思想教育。骆越舞蹈言传千年至今,在舞蹈、文化等领域依旧具有重要影响,其关键便是舞蹈内容及形式进行创新。其中较为突出的便是在骆越舞蹈基础上研创而生的贵马壮族铜鼓舞(下称“铜鼓舞”),铜鼓文化在广西地区较为普及,并集中遗存于桂西北地区,其铜鼓文化、活动、传承人占全国的85%以上。而骆越舞蹈是最早融入铜鼓的舞蹈形式,更是成为世界铜鼓文化发源的中心。随着舞蹈对铜鼓的使用需求扩大,逐渐延伸出铜鼓文化,并在祭祀中融入铜鼓活动,后发展成为骆越的一大特色。铜鼓舞的前身是丧葬手巾舞,其动作特点粗犷且缓慢,铜鼓舞在此特点的基础上将动作简化,改变了丧葬手巾舞的肃穆之风,形成表现生活情趣的活跃之舞,通过铜鼓舞改编创新,使丧葬手巾舞从传统祭祀舞蹈转变为具有观赏价值的舞台艺术延传至今。同时在时代更迭中,在铜鼓舞基础上依旧在不断融汇舞蹈创新元素。由此演变而来的《铜鼓》便是由铜鼓舞改编的舞蹈剧,《铜鼓》舞蹈作品展现了骆越多元文化,以舞蹈的推进舒展故事情节。另外,铜鼓舞蹈在不断创新过程中甚至融汇了建筑、美工、旅游等多元文化要素,在铜鼓舞丰富的舞蹈内容基础上中职教师可以沿着铜鼓舞创新思路,师生合作对舞蹈进行动作创新与内涵填充[9]。借铜鼓舞改编教学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参与到骆越舞蹈文化创作中,以个人认知理解舞蹈内涵,从而实现对舞蹈内容的创新。

(五)以骆越文化铸就中华舞魂

骆越舞蹈文化是我国舞蹈文化历史中的重要分支,更是承载着历来先人的舞蹈智慧与情感。在新的教改发展背景下,中职舞蹈教学要更为注重学生的思想素养教育,赋予舞蹈教学更多的精神育人内涵以根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在骆越舞蹈文化影响下,中职舞蹈教师可借传统舞蹈艺术树立学生文化传承思维,铸就学生坚定的中华舞魂。例如骆越点兵舞作为较为著名的骆越舞蹈形式,通过舞蹈设计将骆越古国的国风民情重现在世人面前,骆越点兵舞以强烈的视听冲击展现古代骆越战士保家卫国的浴血精神与场景。而骆越点兵舞本身强烈的精神与视觉冲击特点也使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中职教师通过骆越点兵舞融入教学设计,以舞蹈带动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教育,以舞为引使学生承担起传统文化意识,教师要灵活借助骆越舞蹈丰富的情感内涵铸就学生坚定的中华舞魂。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职舞蹈教学与骆越文化的融合能有效带动传统舞蹈教学模式改革,在夯实学生舞蹈文化主体地位同时,教师也可运用骆越舞蹈文化基于课程、舞蹈赋予专业教学新的育人内容设计,在骆越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整合不同舞蹈,强化学生思想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悟骆越舞蹈风格与精神的同时强化学生精神教育;同时在骆越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汇骆越舞蹈特征,使学生在初步了解特色舞蹈文化魅力的同时,创新传统舞蹈教学内容与形式,在有限的课程内容中增设更多的民族文化、民族舞蹈育人内容。另外,教师在融汇骆越舞蹈的同时,也要注重传统音乐与舞蹈教学融合,以此强化专业教育实效。

猜你喜欢

骆越舞蹈动作
学舞蹈的男孩子
骆越•印象系列设计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南宁市博物馆馆藏西周铜盘赏析
骆越花山岩画的稻作文化解读
我和舞蹈
西瓯、骆越的出现、分布、存在时间及其它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