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和爱党是否一致

2023-02-16潘文龙

科学导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爱家爱党爱国

201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高速发展,使得人民爱国情怀高涨。在爱国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有人提出,爱国是热爱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爱国与爱党没有关系。爱国不一定要爱党,爱党也不一定表明爱国。这是一种脱离实际且片面的说法。邓小平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本文从历史维度、中西方对比维度、因果维度,辩证地分析爱国与爱党之间的关系。

先秦时期,国指的是诸侯国,人口和地理面积都较小。形成了初步的爱国精神。由“爱家”发展而来。家此时就是人民团结的基本单位,对外协同。《诗经·小雅·棠棣》中记载:“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家庭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侵略。

秦朝统一之后,国家首次在政治上和制度统一,地理面积和人口迅速增大,国不再是诸侯国,而是具有多个民族的国家。秦建立的政权都注重在思想上强化“爱国”与“一统”意识,人们将爱国放在爱家之上,爱家与爱国逐渐统一。

近代中国对“民族”与“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思考,但仍具有一定局限性,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怀,具有浓郁的乡土情结,仍以忠君爱国角度来认知。具有地域局限性,和忠君的片面性。清末时期,中国面临国破家亡危机,民族矛盾凸显,中国共产党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保家卫国、团结各民族力量抵抗侵略者的爱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情怀是在全面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完善的。“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党和爱国、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總书记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公元1世纪基督教出现,西方公权力社会基于基督教,基于《圣经》的法治。教皇制度延续至今,虽然当今西方社会宗教的公权力逐步减少,但经过上千年的演化,他的价值观以及对宗教的信仰已经根深蒂固在西方每一个人。《圣经》中说:“在耶稣正与众人说话时,他的母亲和兄弟等在外边要和他说话,有人进去告诉了耶稣,但是,耶稣却对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兄弟?”然后,他伸手指着信徒们说:“看,他们才是我的母亲,他们才是我兄弟、凡按照天父旨意行事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都是我的母亲。”由上帝的信徒组成一个大家庭,代替小家庭,通过千年的演化,已经潜意识地影响着西方人民,坚信:“帝面前人人平等”,使得西方民众具有较为统一的价值观和信仰。

家族制度对中国影响较深。《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指出:“中国的社会制度便是家族制度。在古代将社会关系归纳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种”中国社会家族观念太重,国家观念太轻,如2021年女法官拒“打招呼”,遭同乡报复杀害,说明中国把关系、人情看重,大于法律。中国古代至今一直没有出现统一的宗教传统,国家主要基于血缘的家长自治。强调家教,家庭的价值实现,公共生活和公共自律性弱。民众统一的价值观和信仰,有利于产生统一的爱国和爱党情怀,而在中国,因为爱国是由爱家产生,导致当社会治理的主体是政党,而非家庭时,出现了爱国与爱党理解上的分歧。从中西方人民价值观的形成可以看出,由于文化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的爱国和爱党的关系,与西方等同,要根据具体文化、具体国情进行辩证的分析。

从因果的维度为理解。国家是通过党政来开展治理,而国家是党政活动的产物。党是社会的组织核心,是国家的领导核心。随之而来,为何是中国共产党,其他党派是否同样可以治理中国?

要从实际出发,分析中国当时面临得怎样的困境。1900年以英、俄、日、法、意、美、德、奥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中国的武装侵略战争。近代中国来到了至暗时期,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面临国破家亡的危机。无数有志之士开始探索救国之路,如梁启超提出的“大民族观”,孙中山主张的“三民主义”的政治观。他们都推动了中国的改革,但最终无法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1992年邓小平发表的南方谈话中,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面对国破家亡的危机,是中国共产党解救的中国,面对中国夹缝中发展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奋斗产物,爱中国不能脱离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之功和发展之绩。

为何中国共产党可以解救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党”英文为“the party”,含有“部分”之意,代表着社会的分化与多元。“党”是用来治理国家的最科学的手段,那就要研究,一个政党的好坏就要看它是如何促进国家的统一发展。一个国家的执政党是否代表人民意志。

从代表自身所属群体角度,中国共产党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表明了他代表着中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对国家的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致。从依法治国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历史维度,中国从先秦时代到新中国成立,爱国思想由爱家思想逐步形成,直到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情怀。中西方对比维度,西方公权力社会基于基督教,基于《圣经》的法治。中国受家族制度影响较深。强调家教,公共生活和公共自律性弱。因果维度,国家是通过党政来开展治理,而国家是党政活动的产物。面对国破家亡的危机,是中国共产党解救的中国,面对中国夹缝中发展问题,是中国共产党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奋斗产物,爱中国不能脱离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之功和发展之绩。

(作者单位: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潘文龙)

猜你喜欢

爱家爱党爱国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爱党颂国 喜迎廿大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我爱家乡
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听红梅赞歌,闻警钟长鸣
引领核心价值观:寻找“最美家庭”激发爱岗爱家
爱家者,天下人定爱之
加强党史教育让学生知史爱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