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方剂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临床观察

2023-02-16程丽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宣肺方剂支气管炎

程丽辉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西 婺源 333200)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是主要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引起感染所致,常在婴幼儿期发病的支气管黏膜炎症。近年来由于空气质量不佳,该病发作情况有显著的增加,且常常并发上呼吸道感染[1,2]。大部分患儿会出现以咳嗽为主的症状表现,且婴儿会有发热、腹泻和呕吐等症状,较为严重。临床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和化痰止咳、平喘及抗过敏等对症治疗,辅以增加饮水量、补充维生素C 等一般治疗,且由于缺乏特效的抗病毒药,使得临床治疗该病存在一定的不足[3]。从中医的角度出发,该病属于儿科“咳嗽”范畴,且中医应对该类疾病经验丰富,同时兼具性价比高,疗效稳定,不良作用小等优点,值得加以发展[4]。为此,本研究提出对小儿急性支气管致咳嗽患儿给予中药方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并实际以婺源县人民医院;2 年内收治的小儿急性支气管致咳嗽患儿为例展开实验,现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单双号法将婺源县人民医院于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80 例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患儿分为对比组和病例组。其中对比组40 例,男26 例,女14 例;年龄1.3~5.5 岁,平均(3.16±1.80)岁。病例组40 例,男28 例,女12 例;年龄1.2~5.3 岁,平均(3.29±1.17)岁。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中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的诊断标准;(2)患儿年龄1~6 岁;(3)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2)合并血液系统疾病;(3)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4)合并免疫缺陷;(5)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对比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上海信谊金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33)与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AstraZeneca Pty Ltd,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475),将2 mL 布地奈德混悬液、0.25 mL 沙丁胺醇溶液与2 mL 生理盐水(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130)混合后雾化吸入,每次5 min,每日2 次,并给予抗菌素静脉滴注,连续治疗1 周。

病例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中药方剂治疗,自拟中药方剂组方包含:桔梗6 g,炒枳壳6 g,北杏仁6 g,瓜蒌皮9 g,黄芩6 g,陈皮6 g,清半夏6 g,茯苓6 g,焦三仙6 g,甘草3 g。根据病情加减。加水煎煮取汁150 mL,早、中、晚分3 次口服,连续用药1 周左右。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1)观察并记录2 组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2)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流涕、恶风,以及舌脉指纹进行评分,分数和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3)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法测量患儿睡眠质量,分数和睡眠质量呈负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咳嗽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睡眠时间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效率评分和日间功能评分)以()表示,t 检验;计量资料以率(%)表示,х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2 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咳嗽、流涕、发热、咳痰、恶风和舌脉指纹)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 <0.05);且治疗后病例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比组更低(P <0.05)。见表1。

表1 2 组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表1 2 组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分)

2.2 2 组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病例组咳嗽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比组(P <0.05)。见表2。

表2 2 组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对比(,d)

表2 2 组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患儿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对比(,d)

2.3 2 组患儿睡眠质量对比 病例组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评分都高于对比组(P <0.05)。见表3。

表3 2 组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患儿睡眠质量对比(,分)

表3 2 组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患儿睡眠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好发于春冬季节,每当天气变化,早晚温差变化大、室内外温度差异大时,婴幼儿便容易受凉感冒,从而引发该病[7]。患儿往往会由于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出现咳嗽、发热、咳痰等症状,不适感严重,且由于患儿年纪小,难以自行排出卡在气管的痰液,故容易引起更严重的小儿肺炎,甚至梗阻,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7]。由于临床常采用抗病毒和对症治疗,而特效抗病毒药物又相对缺乏,故该病在临床的治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发现中医辨证治疗小儿急性肺炎致咳嗽具有良好的效果,以宣肺化痰、疏风解表之药方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减轻患儿不适,加快疾病痊愈的速度。

为此,本研究提出对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患儿给予中药方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以宣肺化痰、疏风解表的自拟中药方剂应对外感风邪、肺失宣肃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病例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较对比组更佳,且病例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睡眠质量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自拟中药方剂由桔梗、炒枳壳、北杏仁、瓜蒌皮、黄芩、陈皮、清半夏、茯苓、焦三仙、甘草组成,具有宣肺化痰、疏风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之症状。方剂中桔梗归肺经,味苦、辛,性平,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效;而炒枳壳味苦、酸,性微寒,有破气、行痰、消积之功,主治胸膈痰滞。配以降气、祛痰止咳、平喘、润肠的北杏仁;润肺化痰、利气宽胸,主治痰热咳嗽、咽痛的瓜蒌皮;泻实火、除湿热,主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的黄芩;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陈皮;辛、温,归脾、胃、肺经,可以燥湿化痰的清半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可治疗失眠的茯苓;可消积化滞、健脾胃的焦三仙;最后加上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甘草,可以起到宣肺化痰、疏风解表之功效,而同时清热不至过寒,宣肺而不助热,调和脾胃,安神助眠[8]。

综上所述,对急性支气管炎致咳嗽患儿给予中药方剂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有效且更迅速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宣肺方剂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
宣肺止嗽合剂辅助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风邪犯肺证患者
甘草在方剂中的作用及配伍规律
疏风宣肺止咳汤对CVA的疗效及对BHR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