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的应用*

2023-02-16李秀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雁阵考核成绩实习生

李秀荣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病房管理部特需门诊,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9)

临床教学工作是护理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对于护理专业人才基本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及操作技能的掌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我国医疗系统中临床带教团队的层次并不清晰、设计并不科学,仅仅安排高学历或者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或者仅有护理管理能力的人员承担带教工作,不利于激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也不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人员的岗位胜任力,更不利于实现临床护理师资队伍的健康、良性发展。

护士分层级管理是现代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1]。1964 年,Creighton 首次提出有关护理层级管理(Nursing clinical ladder program)的概念,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开始实施护理层级管理。2005 年,卫生部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 年)》[2]中提出,将护理岗位工作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次管理有机结合,广东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于2005 年9 月首次将层级管理理念应用到临床护理管理中。《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3]中提出,建立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可见这一管理模式的重要性。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经过10 多年的发展,护士分层级管理已应用到了临床护理的各个领域,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ICU、神经科、手术室、烧伤科、老年科、体检中心等。目前国内护理人员管理模式存在有三层管理模式、四层管理模式、五层管理模式。能级对应原理在护理人员分层管理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趋向能级对应五层管理模式[4]。2012 年黄裕首次将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提高了临床带教的质量[5]。

“雁阵效应”是管理学十大心理效应之一,它揭示了团结协作能够实现1+1>2 的效果,使团队飞得更远,该模式也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雁阵效应”模式应用于我国临床护理管理的研究非常少,王楠等[6]通过挖掘“雁阵效应”的内涵及其启示,将其运用于呼吸科护理团队管理中,以建立群体共识,促进护士个人、护理组织、护理学科的发展;谢红芳等[7]在雁阵效应理论的指导下,从“人员、目标、定位、权限和计划”护理团队五大要素改革临床护理教学团队;张绪英[8]将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模式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核心工作能力及患者满意度。

本研究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中应用分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00 名2020 年7 月—2020年9 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本科生),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 名。2 组实习生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按照模式重组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临床教学。实验组按照分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模式重组后的教学团队进行临床教学。

层级化-梯队化教学团队的重组。改变原有的临床护理教学团队结构,基于分层级-雁阵结构建构临床护理教学专业团队。基于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胜任力和护理教学管理能力,制订师资准入标准:本科及以上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在本专科工作5 年及以上、具有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胜任力和护理教学管理能力[9]。第一梯队纳入标准:按职责由护士长、硕士生导师、主任护师担任,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随时灵活地变换领头雁,使团队始终保持高效与灵活。第二梯队纳入标准:教龄5 年以上,岗位胜任力总均分4.5分以上,具有优异的教学绩效考核成绩,教学与临床操作在区级以上比赛中获奖者。其余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纳入第三梯队。完善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护理师资分层培训制度、护理教学师资准入制度、护理教学师资考核制度等。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 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核成绩,评价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度、护理操作成绩、护理工作制度掌握度、护理工作流程掌握度。

1.3.2 护理实习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及对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价 评价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对实习的满意度、对不同层次专业能力自我评价及对带教老师教学方式、教学态度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х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实习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及对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价比较 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对实习的满意度、不同层次专业能力自我评价及对带教老师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的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或P <0.01)。见表1。

表1 2 组护理实习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及对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价比较 (名)

2.2 2 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 或P <0.01)。见表2。

表2 2 组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 (,分)

表2 2 组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 (,分)

3 讨论

3.1 分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模式构建了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教学团队 促进了团队的健康、良性发展 因为护理人员每日的工作量较大且繁重,这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倦怠心理、负性心理,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所以无法将护理工作由被动护理服务向主动护理服务转变[10]。通过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的实践,使临床护理教学团队结构更加科学,形成了分层级-雁阵结构的人才梯队。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态度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可见分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模式通过科学、灵活、完善的团队结构及奖励机制,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责任和职业认同感,激发其教学热情,增强教学积极性,激励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归属感和工作满意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团队的生命力、创造力,促进了团队的健康、良性、持续发展。

3.2 分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模式提升了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在此种模式下,由上层级护理带教负责对下层级护理带教进行业务指导,并督促其开展各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11]。为保证各层级护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掌握护理操作技能,特对其进行层级培训工作,以确保该模式的科学性,且在对其进行培训时,加强对各护理人员自身成长目标的关注[12]。该种教学管理模式可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教师的岗位胜任力,包括临床教学技能、临床操作能力、教学态度、人际沟通能力,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表2 中实验组护理实习生不同层次专业能力自我评价高于对照组(P <0.01),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该种模式具有巨大的团队优势,能够克服能力和年资相对薄弱的带教老师的缺陷,达到时刻跟随团队的特点,使之超越自身能力,不断追赶,极大地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通过引导,使低层级护理人员能够明确上升通道及今后护理发展情况,鼓励其提高层级[13];而对于资历高和素质高的带教老师,能够过滤掉其职业疲惫感,使之重新恢复活力,提升核心能力;对于中青年梯队[14],使之增强了紧迫感和压力感,努力追赶领头雁,发挥中流砥柱的特长和作用,该种模式达到了1+1>2 的效果[15]。

3.3 分层级管理联合雁阵效应模式可显著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临床实习的满意度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及对实习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 或P <0.01),该种教学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成绩,并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其娴熟进行技能操作,降低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16],促进实习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为实习生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增强实践能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护生对临床实习教师的满意度,促进护生有效实习,提高护生对护理行业的择业信心[17]。

猜你喜欢

雁阵考核成绩实习生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构建人才“雁阵格局”——基层干部谈人才的聚集效应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寻找童话的世界——读雁阵《我的白雪公主》
咏菊
雁阵的秘密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