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COX-2的影响
2023-02-16樊春华胡瑾君陈文剑
樊春华 胡瑾君 陈文剑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脾胃病科, 广东广州 51000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导致该病的因素较多,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力差、饮食不规律、不良的生活和作息习惯等均有可能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1]。此类患者伴有上腹胀痛、烧心、嗳气、反酸、食欲减退等症状,并且患者的病程长、病情迁延不愈且呈现反复性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发生癌变,危及生命。西医临床上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采用对症支持治疗,除对症治疗外尚无更好的治疗方案逆转胃黏膜腺体的萎缩及肠上皮的化生,治疗效果欠佳[2]。近年来,中医学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医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上也得到广泛运用[3]。为突出中医疗法和中医药的治疗特色与优势,现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配合穴位贴敷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男24例,占53.33%,女21例,占46.67%;年龄21~64岁,平均(42.56±3.28)岁;病程11个月~18年,平均(7.94±1.32)年。对照组男25例,占55.56%,女20例,占44.44%;年龄22~63岁,平均(42.78±3.02)岁;病程1~18年,平均(7.98±1.5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批准号:2020NK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电子胃镜和病理检查,综合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表现,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属脾胃虚弱为主,或兼脾胃湿热、或兼气滞血瘀型,符合相关诊断标准[4-5];②患者各项基础资料完整,且诊疗信息完善、正确;③所有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体现出的依从性良好,可积极配合完成治疗,且可顺利完成随访;④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到本研究中,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⑤年龄范围20~65岁。排除标准:①合并胃溃疡、胃息肉、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②合并心、肝、脑、肾、肺等重要脏器严重病变;③处于妊娠期或是哺乳期的女性;④因个人原因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治疗的患者,随访丢失。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03,规格:150片/瓶)。口服给药,3次/d,每次4片,于三餐后1 h服药。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穴位贴敷治疗:①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方剂组成有党参、白术、厚朴、蒲公英及白花蛇舌草各15 g,茯苓20 g,木香(后下)、砂仁(后下)及陈皮各6 g,法半夏、延胡索各12 g,枳实10 g,柴胡、炙甘草各6 g。取汁300 ml,以300 ml为1剂,分两次服用,早饭后1 h和晚饭后1 h各服用150 ml,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②穴位贴敷疗法:取木香10 g,砂仁10 g,花椒10 g,延胡索15 g,丹参15 g,香附15 g,使用制备室的粉碎机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并使用适量的蜂蜜和姜汁将药物调成糊状,制作成规格为1 cm×1 cm的药块。剪成规格为4 cm×4 cm方块的胶布,在胶布的中间放置药块,并敷贴在双脾俞、双胃俞、中脘及双足三里穴位上。每次敷贴2h,以患者皮肤出现微潮红为适宜,隔日敷贴一次,如果患者的皮肤敏感则适当减少每次的敷贴时间。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判定临床疗效标准[6]。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在95%以上;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65%~94%;无效:治疗后症状好转未达到6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评价临床症状积分的标准[7]: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进行评价,评分范围是0~48分,所得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临床症状越严重。
观察指标:①T淋巴细胞亚群: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采取患者3~4 ml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7 min,离心速度为3500 r/min,分离血清后,使用流式细胞仪按操作方法检测,并将两组的CD3+、CD4+、CD8+、CD4+/CD8+检测结果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②胃黏膜COX-2蛋白表达的检测:取胃窦处的组织病理切片,采用S-P免疫组化标记。实验试剂鼠抗人COX-2多克隆抗体,试剂盒均购自福州市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KIT-5030)。操作步骤及方法严格遵循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并将两组的COX-2表达水平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积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45 24.15±2.88 8.59±1.34 32.860 0.000对照组45 24.27±2.46 15.45±2.62 16.436 0.000 t值 0.213 15.637 P值 0.832 0.000
2.3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CD4+/CD8+均大于治疗前,CD8+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大于对照组,CD8+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表3 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s)
注 CD3+:分化簇3;CD4+:分化簇4;CD8+:分化簇8
组别 n CD3+ CD4+ CD8+ CD4+/CD8+观察组 45 治疗前 64.22±5.71 28.12±4.74 42.58±5.82 0.71±0.15 治疗后 82.35±4.15 39.63±4.22 28.51±5.63 1.24±0.25 t值 17.229 12.166 11.656 12.195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对照组 45 治疗前 64.77±5.76 28.47±4.78 43.02±4.78 0.74±0.32 治疗后 67.74±4.62 31.38±4.55 37.12±5.98 0.91±0.31 t值 2.698 2.958 5.169 2.559 P值 0.008 0.004 0.000 0.012 t两组治疗前比较值 0.455 0.348 0.392 0.569 P两组治疗前比较值 0.650 0.728 0.696 0.571 t两组治疗后比较值 15.782 8.918 7.032 5.558 P两组治疗后比较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4 两组COX-2表达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COX-2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COX-2表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OX-2表达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COX-2表达比较(分,±s)
表4 两组COX-2表达比较(分,±s)
注 COX-2:环氧化酶-2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观察组 45 4.87±1.06 1.01±0.45 22.485 0.000对照组 45 4.90±1.24 3.12±0.27 9.409 0.000 t值 0.123 26.972 P值 0.902 0.000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消化科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疾病,多是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展而来的一种疾病,病理表现为胃黏膜萎缩、固有腺体减少,且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肠化生、幽门腺化生、不典型增生[8-9]。
近年来,中医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且取得显著性进展[10-13]。中医上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为“胃脘痛”“纳呆”“痞满”“嗳气”等范畴,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素体虚弱、劳倦过度,主症表现为胃脘胀满或隐痛或痛有定处、胃部喜温或喜按;次症表现为食少纳呆、大便稀溏或黏滞、疲倦乏力、气短懒言、食后胃脘胀闷、口苦口干或口中异味、恶心或呕吐、胃脘灼热、面色暗滞、舌质淡或淡暗[14]。脾主运化水谷之精微,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居于中焦,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之中枢。本病的病机特点以脾胃虚弱、肝郁气滞致病之本,贯穿本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湿、热、瘀、毒为发病之标,瘀毒是病程进展甚至恶性变的主要标志。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所言:“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二脏关系十分密切。
香砂六君子汤源于《古今名医方论》,方中党参甘温性平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君药;白术性温味甘苦,能燥湿化痰,可加强健脾补气,助脾胃运化之力,为臣药;厚朴可燥湿消痰、下气除满;蒲公英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白花蛇舌草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茯苓可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木香可抗菌消炎、健脾消食;砂仁可行气调中、和胃醒脾;陈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法半夏可燥湿化痰、消肿散结;延胡索可活血行气;枳实可行气导滞;柴胡可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均为佐药;炙甘草可养血益气、通阳复脉,调和全方药性,为使药。诸药合用,有益气和胃、清热解毒、健脾补中之功效。此外,穴位敷贴治疗的优势在于操作简单、副作用少、价格低,通过选择相应的穴位,使用药物进行敷贴治疗可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益气和胃、理气止痛。T淋巴细胞亚群是构成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系统的重要因素,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水平。COX-2是环氧化酶的一种同工酶异构体,是炎症过程中重要的诱导型酶,其由炎症、组织损伤等病理反应诱导产生,在正常胃黏膜中几乎未见表达,并与胃黏膜炎症程度正相关性。本研究显示,经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的患者其总有效率更高,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T淋巴细胞亚群和COX-2表达均有显著性改善,说明将两种方法联用可发挥各自优势和协同作用,治疗优势更加突出。
综上所述,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修复损伤的胃黏膜,还可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的病理改变,降低向癌症转变风险,具有很好临床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