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地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2-16修宗武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文│修宗武(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中部,属于典型的农牧结合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既属于世界粮食作物玉米的三大黄金带之一,也属于世界肉牛的黄金养殖带,素有“黄牛之乡”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之乡”之称。故通辽地区充分利用区域优势,把肉牛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点培育行业,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全地区大力推进肉牛产业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在全国肉牛产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2020年牛只的存栏量达260万头,能繁母牛达150万头,每年的出栏肉牛达90万头,农牧民的人均净收入达2600元,说明通辽地区的不同牛只的比例适当,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发展现状
1.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通辽地区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发展养殖业的优势,并且全地区的农牧户有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故使肉牛产业规模在通辽地区不断扩大。肉牛养殖数量从2001年的68.28万头到2011年的150.8万头,再到2018年的208.83万头,总数在不断增长;其牛肉的产量从2005年的94415吨到2011年的100484吨,再到2018年的143037吨,牛肉占总肉类的比重也从2005年的23.3%增长至2018年的32.4%,基本占总肉类的三分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通辽地区的肉牛产业已成为当地畜牧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2.流通体系较为发达。随着通辽地区肉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也要有发达的流通体系,才能够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一般情况下,以活牛或者牛肉两种流通形式为主。而随着通辽地区肉牛产业的发展,建立了通辽市舍伯吐成峰牲畜交易市场、开鲁雨田牲畜交易市场等大型交易市场,主要以活牛的形式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流通,包括活牛的出口以及架子牛交易,每年活牛的交易可达200万头,金额突破了150亿元,形成了“买卖全国黄牛”的活牛市场格局;形成了69家大中小型的屠宰加工企业,主要以牛肉的形式进行流通,全年可屠宰加工肉牛60万头,每个屠宰加工企业的资产规模均在5000万以上,可以将屠宰后的肉牛以高档冷鲜牛肉和普通冷冻牛肉的形式推向消费市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除了上述两种主要流通体系之外,还形成了“大客户订单”,即与一些采购原料肉的品牌合作(麦当劳、双汇等),增加低档肉的流通数量和速度,创造一定的经济收益;形成了品牌直营店、超市专柜、种畜批发市场等多种流通渠道,保证屠宰后的牛肉能够及时销售。
3.饲草料产业良好。具有良好的饲草料产业是保证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降低肉牛养殖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辽位于科尔沁草原的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饲草资源,在适合放牧的季节,可以进行放牧+补饲的养殖模式,既能充分利用天然的草场,减少浪费,又能够节约饲料成本,加快肉牛的生长速度;在限牧的季节,进行全舍饲的养殖模式,保证肉牛良好的育肥效果。另外,除了有天然草场之外,随着国家“粮改饲”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使得通辽地区青贮玉米及其他饲草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作物的副产物秸秆的价格较为便宜,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氨化、蒸汽爆破等)提高秸秆饲料化的利用率,从而保证肉牛养殖过程中粗饲料的来源,减少了养殖户的饲料成本,有力推动了肉牛产业的发展。
4.肉牛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形成了几种适合当地肉牛产业发展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龙头企业带动型。即寻找一个有代表性的规模化的大企业,通过对养殖户进行培训、发放犊牛、提供营养全面的饲料等措施,使肉牛达到的一定的收购标准之后再统一收购,收购之后进行屠宰加工销售等。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的效益,发挥企业强劲的带动作用,又能有效解决养殖户肉牛出栏后的销路问题,降低养殖户养殖过程中承担的风险。
(2)集贸市场带动型。根据通辽地区各地肉牛的养殖数量,分别建立一些大型肉牛交易市场,将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的肉牛集中在市场上进行一定的明码标价,促进活牛的市场流通。例如已经建成的开鲁县、伊胡塔等大型肉牛交易市场,每年肉牛交易数量达30多万头,交易额超过10亿元。这样可以保证肉牛交易价格的公平合理,既能保证养殖户的效益,也能保证买方的效益。
(3)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将散养户的肉牛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买卖、统一防疫,而广大养殖户充当工作人员的角色,肉牛买卖之后进行相应的分红。使用专业合作社的产业模式,有助于最大地发挥人才、技术、销售等方面的优势,节约养殖户的时间成本,并且通过公牛、母牛、犊牛分群饲养可以最优化的供应饲料,保证肉牛生长发育的整齐度。除了形成基本的产业格局外,当地的肉牛养殖的良种化程度、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382个肉牛专业村,养殖规模在10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121户,这些均促进了通辽地区肉牛产业的发展。
5.饲养品种符合地理条件。通辽地区被称为“黄牛之乡”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之乡”,本土黄牛经过40多年的品种改良,一直朝着肉用牛品种西门塔尔牛的改良方向发展,在改良过程中也不断改善西门塔尔牛对当地环境气候的适应性,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培育出了适合通辽地区养殖的科尔沁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类群,有效改善了本土黄牛的生长发育性能,提高了胴体重、屠宰率等生产指标,为广大养殖户创造了更多的养殖效益,并成为全国西门塔尔牛的核心产区。
二、提升对策
虽然通辽地区的肉牛养殖业发展较好,但是仍有提升空间。
1.用金融服务,筹集发展资金。由于养殖户的自身条件有限,故在筹集资金方面面临严峻考验。政府应该适当调整通辽地区肉牛养殖业的贷款方式,解决散养户以及中小型企业缺少抵押担保物、资金到位时间太长、资金链中断等问题;加大补贴力度,适当放宽补贴的条件限制,扩大补贴的覆盖面,以保证每个养殖户都能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组织各种各样的国有商业银行、地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联合建立肉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确保发展资金的有效供给,以不断提高肉牛养殖业的基础建设;加大肉牛养殖政策性保险的实施,提高养殖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2.全方位激发养殖户的积极性。养殖户是肉牛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和专业素质的基础上,才能推进通辽地区先进肉牛养殖技术的发展,如精准饲养、性控冻精、同期发情等技术。因此,可以通过发展相对稳定的龙头公司、养殖基地、屠宰加工企业等,让广大养殖户充当饲养员的角色,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红,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既能保证养殖户的效益,又能减少养殖户养殖、销售过程中承担的风险,可以极大地促进养殖的积极性。另外,在养殖过程中均使用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如自动喂料系统、自动清粪系统等,提升各环节的工作效率,降低养殖户的劳动强度和养殖成本,也可有效促进养殖户的积极性。
3.加快品牌建设与质量安全体系。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肉牛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根据市场需要,建立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牛肉品牌,进而形成品牌效应,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通辽地区肉牛产业在国内外肉牛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且能够推动本土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起到引领带头作用。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可以保障牛肉的安全与品质,加强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及时淘汰牛肉加工场落后的设施设备,引进先进的设备,而且能够确保加工流程的规范性,增加牛肉产品的多样性,提升整个地区肉牛市场的竞争力。
4.培养专业人才,加强科技投入。广大养殖户的专业水平有限,甚至有些依靠多年的养殖经验进行饲养,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导致养殖过程粗放,不能根据营养需求提供饲料,既造成了饲料的浪费,也不能充分发挥肉牛的生产性能,甚至增加疾病的发生率。因此,要对养殖户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邀请肉牛领域的专家传授科学饲料配方的搭配、各阶段肉牛的营养需求以及先进设施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快速提高养殖户的专业素养。也可以通过引进青年学生从事基层养殖工作,促进通辽地区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牛肉的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含量较低,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求,故肉牛产业发展处于黄金时期,牛肉也将逐渐替代猪肉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肉类。虽然通辽地区的肉牛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通辽本地的政府部门可以充分调动养殖户积极性以及适当放宽政策要求加快本地区肉牛产业发展。广大肉牛企业与养殖户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与提高质量安全体系以及提高专业素养来推动本地区肉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