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高阶思维培养提升学生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

2023-02-15董蔚

教育家 2023年6期
关键词:初中生创设情境

董蔚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意义的学科,同时也包含许多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具有时代意义的实例和当下的社会热点为抓手,加深学生理解、强化学科素养。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是善于思考的能力,还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高阶思维培养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教学情境的创建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认识世界、形塑“三观”的重要时期,但中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到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实践的能力不强,对法律背后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有所欠缺,因此这一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将所学与自身经历相结合,深刻地认识真善美、假恶丑,并自觉学习和发扬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为此,教师须着力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其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型课堂模式,创设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养成的教学情境。在创设思辨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发展状况,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思辨情境的真实感和生活感,要做到自然而然地生成情境,而非刻意设置与学生学习、生活毫不相关的“假设”,避免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疏离感和割裂感。

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思辨情境的多元化表现为思辨内容的多元化,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可以适当选取社会热点议题创设思考情境,例如:通过某个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公平和效率哪个更重要,并依据个人观点选出正方、反方及裁判,设定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适度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方法,公平地表达对辩论结果的看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其学习能力。

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学以致用才能真正体现出知识的价值,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思辨能力,就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把思辨活动和学生的喜好、生活联系起来。例如,课堂上,教师可组织思考竞赛,这一活动往往设置在讨论后的展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发言人”、一位“传话者”,其他学生则作为“智囊团”。对阵开始后,先由“发言人”抛出论点开启辩论模式,针对对方观点,“传话者”可以为“发言人”传递“智囊团”的思考结论,由“发言人”进行总结和反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对方观点、辩证思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具体策略

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他们的思维发展情况和年龄阶段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初中生的学习行为往往受兴趣驱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增加一些趣味性教学活动;同时,初中生抽象理解能力较弱,教学设计应贴近初中生的真实生活。以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一课为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初中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创新”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呈现有关创新的影片、新闻,创设生活情境,以任务驱动学生思考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理解创新与生活的联系。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生认知能力有限,教师应适当转变教学方式,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减少教学用语,帮助学生逐渐培养起逻辑思维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重中要多用直接理解、亲身体验代替抽象解读,如适当增加图片、影音内容和实践活动等。例如,在《正视发展挑战》一课中,教师可在新课引入环节播放环保公益电影和宣传片,或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开展垃圾分类活动等,让学生体会人口变迁给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如:目前我国的人口状况如何?发展中国家在应对人口问题时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国策?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重视整体提高综合思考能力。教師要树立大教育观,积极转变教育方法,立足整体教学帮助学生不断完善思维结构、提高思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九年级《生活在民主国家》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为目标,开展整体教学、大单元教学,将整部教材关于“民主”的重点和要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如班干部选举、业委会代表选举等真实事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就有关民主的知识进行自由讨论,以提高学生对政治的认识,充分了解“民主”的含义。

激发兴趣,鼓励思辨行为。学生一旦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深入地思考,教师在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有目的地推行批判性思维教育,重点培育学生的三种能力:批判性阅读、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批判性理解。例如,在《走向共同富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就“经济与环保能否同时兼顾”这一话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其中,正方持“对于公司来说,经济效益和环保是可以同时进行的”观点,反方持“对于公司来说,经济和环保是不能并行的”观点,各参赛队伍须从必要性、实用性、现实可行性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思考。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学生们逐渐认识到技术创新与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的辩证关系,同时也培养起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良好习惯。

独立思考,奠定思辨基础。思辨的前提是独立、自主,教师必须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养成提供空间,通过合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我们的梦想》一课为例,教师可将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结合,设计一个“美丽中国”的教学环节。首先,由教师提问:“你认为美丽中国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以问题为基础,引发学生思考,再鼓励学生列举真实生活中的案例,总结出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等特点。接下来,可以安排“记者采访”,以“美好的社会引导我们成长”为主题,鼓励“小记者”们开展采访活动,可以采访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可以走进社区、菜市场,挖掘平凡“小人物”的奋斗故事,最后引导他们对访谈中的事实进行总结、反思,使其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领悟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总的来说,将思辨教学应用于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有助于学生思维、分析、论证等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有独立的价值判断,不盲目跟风。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指导,在设计教案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责任编辑:曹霁

猜你喜欢

初中生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