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形成

2023-02-15程中原

领导文萃 2023年3期
关键词:于光远闭幕会讲话稿

程中原

邓小平1978年12月13日下午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的“主题报告”,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胡乔木是邓小平这篇讲话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他自始至终参加了讲话稿的起草工作,不仅邓小平多次谈话在场,而且不止一次地亲自对讲话稿进行了修改。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在1978年10月就开始酝酿起草了。

关于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主题,邓小平亲自确定:实行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1978年9月17日,邓小平在沈阳军区讲话,针对“抓纲治国”要搞好几年的方针,指出:揭批“四人帮”运动总有个底,总不能还搞三年五年吧!并强调:要及时结束运动,转入正常工作。10月3日下午,邓小平同胡乔木、邓力群、于光远谈话,商议对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祝词的修改问题,谈话中重申了这个意见。胡乔木为邓小平起草了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提出“经济战线不仅需要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革,而且需要进行制度上、组织上的重大改革”。邓小平亲自加写了一段话,强调“进行这些改革,是全国人民的长远利益所在”,“中央相信,为了四个现代化的利益,全国工人阶级一定会在这些改革中起大公无私的模范先锋作用”。

重点转移,在当时是一个新的提法、新的战略。邓小平要求先按这个主题和思路起草他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谈话以后,胡乔木即带领人搞讲话稿。11月8日稿成,送邓小平处。11月14日,邓小平回到北京。看过稿子以后,于16日上午把胡乔木找到家里,谈讲话稿的修改意见。胡乔木按邓小平的意见,经过三天修改,形成讲话初稿,让秘书抄清,发给邓小平阅改。

11月19日完成的初稿,是根据邓小平确定的主题和提出的要求起草,按照邓小平的意见修改写成。主要内容是结合当前实际论述重点转移的战略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中央工作会议开始以后,形势发生了出乎意料的好的变化。不仅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意见比较一致,没有什么阻力,重大历史问题的解决也较顺利。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原来准备着重讲的重点转移问题不需要特别加以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问题原来的讲法显得不够,可以进一步结合现实存在的问题讲得更加深透;同时,在历史转折关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突现出来,需要党的领导人抓住时机,及时提出,进行分析,做出回答,指明前进方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决定,他的讲话稿要重起炉灶。

1978年12月2日,邓小平为重新起草讲话稿约见胡乔木。胡乔木当时正忙于修改要提交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的加快农业发展和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文件,就邀于光远一同前往,以便让于光远了解意图,先行组织人着手起草。

谈话前,邓小平已经写就三页“讲话提纲”。除“对会议的评价”之外,列了七个问题。邓小平按提纲谈了他重新考虑过的在会上讲话的内容。谈话后,胡乔木即要于光远同林涧青先组织人起草。

大约两天以后,按邓小平所写“讲话提纲”和12月2日谈话起草了一份讲话稿。稿子没有标题。它的结构,与邓小平的“讲话提纲”相一致,七个问题加上“对会议评价”共八部分:一、对这次会议的评价;二、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三、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四、讲讲向前看;五、克服官僚主义;六、要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社员先富起来,生活先好起来;七、加强责任制;八、要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采取新措施。

在这份手写的抄清稿上,胡乔木作了二十多处删改。

对重新起草的这份稿子,邓小平不满意。12月5日,又找胡乔木谈话,讲他对讲话稿的意见。胡乔木带上组织起草这份稿子的于光远、林涧青一起前往。这次邓小平谈话,胡乔木在这份手写稿最后一页(第30页)的背面做了记录。从中可以看出邓小平思路的发展和思想的深化。

谈话一开始,邓小平说了总的意见:语言过多砍掉一半(第1行),全文组织不贯串(第2行)。还说:不要过于锋利,不要论战语言(第5行)。12月5日谈话是12月2日谈话的继续。对于讲话稿应该突出讲什么和怎么讲,几天来邓小平有了不少新的想法,产生了不少新的观点。

按照12月5日邓小平对讲话稿新的构思和对许多问题新的观点、新的提法,参加起草的人员连夜重写,并把写成的稿子立即铅印出来。铅印稿加上了一个标题:“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五日稿)”。主题进一步明确:“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机器,一切向前看。”整个讲话的结构也按邓小平的意思确定下来。稿子的内容,按邓小平当天的谈话的观点甚至语言重新写过,对涉及的重要问题一一做了深刻、明快的剖析和论述,与后来的定稿本已经差别不大了。

对12月5日讲话稿,写作班子又进行讨论,做了修改,在12月7日先后印出两稿。12月7日,第二稿送到了胡乔木手里,他开始考虑修改。在这个稿子上,胡乔木作了二十多处文字修改,同时写了三十多条批语,指明这些地方需要修改、加工。

邓小平看了经胡乔木仔细修改过的稿子,比较满意。12月9日,又约胡乔木、于光远、林涧青面谈。邓小平认为,这一稿基本上可以了,还需要加加工。他谈了一些具体的修改意见。按12月9日邓小平谈话,10日对讲话稿又做修改,没有排印清样即送邓小平。邓小平亲笔做了修改,于12月11日又找谈话。当天,邓小平的讲话稿基本完成。在讲话稿标题“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稿)”下面,署上了“邓小平”的名字。

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预定在12月13日下午举行。在闭幕会上,邓小平将在叶剑英、华国锋之前讲话。据胡乔木当年的秘书朱佳木说,12月13日午饭后,胡乔木关起房门,对邓小平的讲话稿进行最后的修改加工,直到下午两点钟才脱手,立即让朱佳木直送邓小平家里。邓小平审阅改定后,在下午4点钟中央工作會议闭幕会上发表了这一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讲话。

(摘自《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猜你喜欢

于光远闭幕会讲话稿
陈毅的讲话稿没有字
于光远的独门秘诀
鼓掌
2015全国政协会议闭幕
表决
领导的讲话稿
一玩就是98年
讲话稿写作应重视对中国传统写作技巧的借鉴
于光远打倒于光远
起草领导讲话稿须念好四字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