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价值

2023-02-15刘华德葛敏恩黎健东

广州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根型颈椎病颈椎

刘华德 葛敏恩 黎健东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肇庆 526060)

颈椎病属于一种颈椎组织病变,大部分是由椎间盘病变而造成,累及到交感神经、脊髓、椎动脉等,引起颈椎疼痛症状、颈椎功能障碍活动受限、脑供血不足,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1]。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作为其常见、高发性类型之一,临床治疗以推拿等手段为主,但后期复发几率较高。悬吊运动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有利于激活颈部功能不良,调节颈部肌群力学指标,以实现疾病治疗的目的[2]。本次研究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样本对象,着重评估悬吊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遴选2020年1月—2021年7月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参考“数字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n=50)。对照组:男女分别有20例、30例,年龄线低至42岁、高至68岁,平均(58.63±4.05)岁;病程周期6个月~10年,均值(5.32±1.36)岁。观察组:男女分别有17例、33例,年龄线低至40岁、高至69岁,平均(58.87±4.58)岁;病程周期5个月~11年,均值(5.68±1.58)岁。2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满足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范围界限20~70岁;③此次研究内容及所涉风险性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认同并配合;④此次研究已获取到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3]。

排除标准:①发现有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问题;②患有脊髓型等其他类型的颈椎病;③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④骨质疏松、严重外伤、肌肉萎缩、脊柱畸形;⑤并发肩周炎、腕管、肘管综合征;⑥存在明显皮肤外伤,或体质差较虚弱[4]。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推拿治疗,取坐位,双臂自然下垂,保持放松状态,双眼前视,治疗流程:①放松。根据肌肉走向采取滚法、揉法,对颈肩部紧张肌肉进行放松,力度适宜,逐步加重力度直至患者无法耐受,频率80次/min,放松8~10 min左右,改善肌肉痉挛状态,使其放松。②治疗。选择风池、阿是穴、合谷、天宗等穴位进行按揉,直至出现局部肿痛酸麻感时停留5 s,轻轻抬起,对以上穴位进行顺时针轻揉1 min;对颈肩部肌肉应用弹拨手法进行弹拨,重点部位有压痛点和条索状硬结处加大弹拨力度,每个部位5~10次,频率30次/min,弹拨8 min左右,出现透热感;实施颈椎旋转扳治疗,如朝左旋,患者头部微微前屈15°左右,治疗师左手握患者颌下,左手托枕外隆突,参考患者颈椎垂直轴对颈部进行左右旋转,旋转3~5次,患者放松后,向左旋转患者颈部直至病理位置或出现固定杆,左臂加力使患者颈部左旋,直至出现弹响声,再恢复颈部正中位;对颈部另一侧实施同样手法治疗。③放松。从风池—肩井,从上到下进行摩擦,双上肢牵抖,频率每分钟200次,每日治疗时间15 min左右,每日进行1次,一个疗程共计10 d,共持续实施3个疗程。

观察组:在常规推拿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悬吊运动疗法,利用Redcord训练系统,测试深层肌肉弱链,患者取仰卧位,选择枕骨隆突部位应用悬吊绳、悬吊中分带进行头部悬吊,头颈部进侧区、行旋转运动,在侧卧位下,实施头颈部屈伸活动,在出现疼感、双侧完成动作不对称、动作中断无法进行,证明该操作所涉及肌肉失活。对患者头部枕外隆突予以固定,用弹性绳、宽带对胸椎、骨盆进行固定,将一个滚筒置于患者膝关节下,在上半身伸直并悬空的状态下,对测试肌肉进行闭链训练并松解硬结。在仰卧位下,实施头颈部侧区、旋转活动,并在侧卧位下,开展头颈部屈伸活动,实施闭链训练,上述活动训练5次,控制5 min左右,以头长肌、多裂肌、颈长肌、半棘肌为主要训练肌群,反向牵引失活肌肉;找到压痛部位和存在条索状硬结处,进行弹拨(力度大),各部位各5~10 min,频率每分钟30次,进行10 min左右,直至出现局部温热感;最后应用叩击手法、揉搓手法进行放松,治疗时间45 min,每日进行1次,1个疗程为10 d。共持续进行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总疗效的判定标准为: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全部消失,头颈部可正常活动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疼痛减轻,颈椎活动轻微障碍判定为有效;与上述标准均不相符判定为无效[3]。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100%。

②疼痛程度: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参照,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评估,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分值低表示疼痛轻[6]。

③颈部肌群力学指标:参考Biodex system等速侧测试系统,颈部后伸时,角速度120°/s等速度运动时,测定峰力距(peak torque,PT)、平均功率(average power,AP)、屈肌峰力距/伸肌峰力距(flexor peak force distance/extensor peak force distance,F/E)值[7]。

④颈椎功能:参考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实施测评,总项目共计有10个,涵盖2个项目,如颈痛及相关症状、日常生活能力,0~5评分标准,评分与功能改善情况呈反比。应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涉及生活、主观症状等3个方面,总分值记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病情越轻[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用药总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7例,对照组显效26例、有效1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80.00%明显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50,n(%)]

2.2 2组VAS评分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P>0.05),经治疗1个月后2组VA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VAS评分比较 分)

2.3 2组颈部肌群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120°/s等速度运动状态下2组颈部肌群力学指标(PT、AP、F/E)组间比较(P>0.05),经治疗后2组颈部肌群力学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P<0.05),且观察组PT、AP高于对照组,F/E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颈部肌群力学指标比较

2.4 2组NDI评分、CASCS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NDI评分、CASCS评分组间比较(P>0.05),经治疗后,2组ND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CASCS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NDI评分相比照组更低,CASC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2组NDI评分、CASCS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突出而压迫神经根致椎间盘结构发生改变,患者多存在颈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等表现[9]。现阶段,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多采取非手术及手术方法,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物理疗法、按摩、牵引等,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机有:①机械压迫影响神经血供及营养供应而引发疼痛;②突出或增生的颈椎间盘组织释放大量炎症因子,对敏感神经传入纤维造成刺激,而神经根在刺激下引发神经痛;③突出颈椎间盘髓核基质中含有糖蛋白成分,接触机体后,形成抗原,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进而引起神经多肽物质释放,引起疼痛[10]。中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机为营卫两虚、腠理不密,脾肾虚弱,受风寒湿侵扰,正气受阻,客于筋骨,导致血气不通;或因久坐低头,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疼痛[11]。

利用推拿治疗,可使颈部紧张肌肉松懈,经络疏通,气血运行畅通,能够缓解神经根受到的椎间盘突出物压迫作用,恢复及维持局部血运行通畅,促进炎症吸收,减轻水肿,对疼痛症状加以改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正常[12]。因此,本次研究中实施推拿治疗,患者疼痛症状减轻,颈部功能得到恢复。

以往研究发现,颈部肌肉作为支撑及维持椎体稳定的重要组织,其是整体运动肌、局部稳定肌组成,其中局部稳定肌,处于关节临近、较深处,可维持节段性稳定性,整体运动肌负责运动,如果颈部在不稳定平面状态下,局部稳定肌可收到信号并收缩,以维持颈椎稳定性。一旦稳定肌功能异常,将直接影响颈椎的稳定性,由运动肌发挥代偿作用,整体运动肌代偿,长期以往出现硬结节,出现一系列炎症反应及机械压迫症状[13]。悬吊运动疗法最早源于挪威,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运动治疗手段,其主要是通过Redcord工作站并在神经肌肉激活技术的原理下发展而来,在临床广泛开展。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00%较对照组80.00%明显高(P<0.05)。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120°/s等速度运动状态下2组PT、AP、F/E比较(P>0.05),经治疗后2组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PT、AP、F/E指标较对照组均更优(P<0.05)。2组治疗后NDI评分、CASC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NDI评分更低,CASCS评分更高。从数据中可得出,推拿+悬吊运动疗法,一方面促进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另一方面对减轻疼痛、提高颈椎功能发挥显著作用[14]。分析如下,通过悬吊运动疗法促使稳定肌功能得到改善及恢复,有效改善其运动模式,且显著提高神经控制能力,治疗后为颈部提供一个不稳定平面,开展闭链训练,通过对运动感受器实施训练刺激,改善局部稳定肌功能,提高稳定肌稳定性来抵抗外在负荷,促使稳定肌功能恢复[15]。

综上,悬吊运动疗法+推拿实施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可增强临床整体疗效,在实现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的基础上,对颈椎功能的恢复发挥理想效果。

猜你喜欢

根型颈椎病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