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某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实践研究

2023-02-15龚月江

中国医院 2023年2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公立医院高质量

■ 应 锋 龚月江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案例医院)以“上医精诚”为核心理念,构建起医院文化识别系统,推动了医院文化建设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有效凝聚起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力,将高质量发展目标转化为职工的价值取向和自觉行动,保证医院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1]。本文介绍了案例医院通过构建医院文化识别系统推动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和经验,为公立医院加强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1 案例医院文化建设实践

案例医院创建于1941年,是浙江省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2021年,案例医院以建院80周年院庆为契机,联合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开展医院文化识别系统构建工作,探索公立医院新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1.1 医院文化识别系统的建立

20世纪80年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CIS)开始引入我国,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战略手段[2]。CIS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一些医疗机构也开始引用CIS体系。企业的实践表明,CIS的运用需要进行本土化和个性化改造。同时,坚持公益属性的公立医院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在服务目标、服务对象、核心产品及社会责任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更不能直接照搬使用CIS体系。因此,医院文化建设从组织结构相似性上可以借鉴CIS的理念,从功能定位差异性上需要重新构建医院文化识别系统。

根据组织文化四层次模型,医院文化可分为核心层精神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浅层行为文化、表层物质文化。案例医院文化识别系统(hospital culture identity system,HCIS)由4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核心层的理念识别系统(hospital mind identity,HMI)、中层的质量识别系统(hospital quality identity,HQI)、浅层的行为识别系统(hospital behavior identity,HBI)和表层的视觉识别系统(hospital visual identity,HVI)(图1)。医院文化识别系统较之CIS体系,增加了基于中层制度文化的医院质量识别系统,这是由医疗卫生系统的特殊性质所决定。因为公立医院直接面对患者,医疗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医疗质量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生命线。这既符合一般管理的共性,又彰显了公立医院的特性。

图1 医院文化识别系统架构

1.2 医院理念识别系统建设

医院理念识别系统对应核心层精神文化,是全院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共同的价值观,是医院秉持的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医院文化建设的灵魂。案例医院理念识别系统主要由医院价值观、党建品牌、形象定位、发展规划等维度组成。(1)医院价值观。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挖掘整理医院历史、文化特色和名医大家学术思想、高尚医德,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3]。案例医院提炼“上医精诚”作为医院宗旨。“上医”源自中华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成为了全院医务人员的精神指引。(2)党建品牌。案例医院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上医”的时代内涵,将“上医医国”“上医治未病”的中华医学精髓与“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紧密结合,筑起新时代的“上医”精神。医院构建了“上医初心”的党建品牌,要求共产党员成为“上医”的同时,要时刻牢记“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初心和使命。(3)形象定位。建设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职工为核心有温度的人文医院。(4)发展规划。建设成区域核心、政府放心、群众安心、职工舒心的浙东地区领先的现代化综合医院。“上医精诚”的理念特色鲜明,强化患者需求导向,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引起了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内心共鸣和感受共情,铸就了案例医院文化识别系统的核心内涵。

1.3 医院质量识别系统建设

医院质量识别系统对应中层制度文化,是医院关于医疗质量规章制度化的总和,是全院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基石。案例医院质量识别系统主要由18项核心制度和医院等级评审制度等组成。(1)医疗核心制度。为便于医务人员能够更高效地掌握理解和操作,将18项制度提炼出要点,并进行图示化和形象化,设计制作《18项医疗核心制度图示手册》;同时,基于手机系统开发了H5应用场景,不仅方便医务人员学习,还有利于患者的知情监督。(2)医院评审制度。根据浙江省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从医院功能与任务、医院服务、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医院管理等6个维度,建立起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现代医院质量识别系统,注重PDCA管理思维的应用及持续质量改进。案例医院通过构建医院质量文化,树立医疗质量第一的理念,以质量文化丰富医院文化的内涵。

1.4 医院行为识别系统建设

医院行为识别系统对应浅层行为文化,是执行医院理念的行为载体,通过医院组织运作行为的动态展示,得到医院职工和社会公众的认可,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具体规范。案例医院行为识别系统分内部行为和外部行为两个维度。(1)内部行为。一是,员工从入职到退休全职业周期的重要行为,如入院宣誓、青苗计划、进修培训、荣休仪式等。二是,全年重要节点开展元旦迎新、国际护士节、中国医师节以及篮球比赛、歌咏比赛等活动。建立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营造“上医精诚”的文化氛围,增强全院员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2)外部行为。主要指医院的公共关系行为,由公益义诊、志愿服务、新媒体宣传(微信、微博、视频号、抖音)等行为组成,塑造医院良好的形象,增进理解与信任,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1.5 医院视觉识别系统建设

医院视觉识别系统对应表层物质文化,将医院理念、行为规范等具体化和可视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外在表现。物质文化中的环境建设、标识系统和宣传载体等都是患者直接感受和体验的主体[4]。案例医院视觉识别主要由院徽、标准字体、IP形象、标准色彩及办公用品、标识系统组成。(1)院徽设计升级。以“上医精诚”为核心理念对院徽进行升级,选取“鲁迅字体”为医院名称标准字体。(2)IP形象。设计推出医院IP形象“上医天使”,上线“虞小医”表情包,推出抗疫、查房、义诊等应用场景,增强医院文化的传播力和感染力。(3)标准色彩。以“上医蓝”为主色调,整体色调稳重大气。(4)办公用品。以院徽和标准色彩为基础元素,统一设计办公用品和宣传物料。(5)标识系统。根据服务流程和患者的就诊习惯进行设计优化,增强医院文化的感染力。

2 初步成效

医院文化力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形成的文化综合力量,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等多个维度的文化所集聚形成的合力[5]。构建医院文化识别系统,既符合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的要求,又有利于医院文化建设的系统化和规范化,从而凝聚起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力。

2.1 文化铸魂,筑起全院员工的精神坐标

医院文化识别系统的建设必须根植于医院的人文积淀,弘扬我国优秀的医学精神。实践表明,案例医院以“上医精诚”为灵魂构建起医院文化识别系统,增强了医务人员自豪感和使命感。“上医治未病”和“上医医国”的传统医学精髓彰显了预防为主的“大健康”理念和医务人员的家国情怀,与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相得益彰,构筑了全体医务人员的精神坐标,激发了服务党和人民健康事业的强大动力。2021年12月,绍兴市上虞区发生新冠疫情,医院先后出动医务人员约1.79万人次,完成核酸采样近300万人次。疫情期间,还承担着1 000多位住院患者的医疗工作,受到了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的肯定。

医院大力实施“党建+文化”工程,不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汇聚改革发展的先锋力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党委扛牢主体责任,将清廉教育融入日常业务工作,以风清气正的行风、清正廉洁的院风、崇德博爱的医风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坚持行政查房、廉政查房、行政早交班制度,找不足、补短板,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推行医药代表登记备案、疗效评价制度,对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和科主任“一岗双责”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做到日常医疗监督关口前移,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医院,提升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在近年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中,案例医院的员工满意度排名稳步上升。

2.2 文化赋能,凝聚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在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医院要提升重塑变革能力。案例医院文化识别系统的构建,对内发挥了引领、凝聚、约束的作用,对外树立新形象、增强竞争力,成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医院注重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引进、科教研协同发展,建设院士工作站、名医工作室,实施上级医院专家“双下沉”,全面提升医院健康服务能力。

截至2022年第3季度,全院门急诊人次同比提升8.5%,出院人次同比提升20%,平均住院日同比下降14.4%,CMI值同比提升1.7%。全院手术人次同比提升9.8%,三四级手术占比在全省三乙医院排名第5位;12个重点术种进全省79所三级医院前30位,其中射频治疗等5个术种排进前20位。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加,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3年位列绍兴市同级同类医院第1,浙江省“三乙”医院综合CMI(疑难病例诊治能力指数)排名稳步上升。浙江省DRGs数据显示,医院13个重点术种进入全省前30位,RW≥2病例数、三四级手术占比在同级同类医院中位居前列,业务总量在绍兴市同级同类医院中排名首位。

2.3 文化变革,引领医院管理转型升级

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3个阶段,其中文化管理是最高境界。医院文化识别系统的建立,引领医院从科学管理逐步迈向文化管理。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改变过去医院发展过度依靠规模扩大和设备更新的模式,变成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文化管理,最终实现文化管理的发展模式。医院大力开展“五星示范、三名强医”创建活动,通过“党建星、创新星、服务星、医术星、医德星”的争创,促进医院“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

医院坚持健康优先战略,扎实推进医共体建设,通过精准帮扶、同质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医院共计19个专科下沉分院,在带动传统科室医疗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医技科室业务创新与质量提升,形成“成分输血”叠加“重建造血”效应,医共体分院门诊、住院人次得到增长。医院大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医共体所有基层分院全部达到推荐或基本标准。

3 讨论

医院文化识别系统基于组织文化四层次模型,通过系统分析和整体策划,借鉴CIS理念,构建医院理念识别、质量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等4个子系统,提炼清晰的文化理念,塑造鲜明的医院形象,形成强劲的文化力,从而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的医院文化建设战略。医院文化识别系统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握时机、因地制宜和持之以恒。

3.1 探索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的路径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建设医院新文化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与实践。案例医院以建院80周年为契机,以组织文化学理论和CIS理念为指导,建立了“上医精诚”的医院文化识别系统,将医院文化与制度流程、行为规范、物质环境融合贯穿,彰显了医疗卫生机构的特性,成为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实践表明,建立科学规范的医院文化识别系统,有利于改变医院文化建设“各唱各调”的状态,成为可供公立医院建设新文化借鉴的范式和路径。

3.2 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的方向

医院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文化识别系统构建首先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强化患者需求导向,不忘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提炼医院院训、愿景、使命,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医务人员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要全职业周期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激发主观能动性和职业荣誉感。

3.3 积极稳妥推进医院文化识别系统建设

案例医院文化识别系统建设顺利推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益于把握3项原则:(1)迭代升级,不推倒重来。文化需要积淀与传承,如理念识别系统,提炼了“上医精诚”作为医院宗旨,院训、形象定位、发展规划等延续不变。(2)通俗易懂,不增加负担。策划设计18项核心制度图示手册和手机H5页面,制作文化识别系统小视频,通过创意设计让繁杂难记的制度直观化、图像化、趣味化,受到了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的欢迎。(3)融会贯通,不搞“两层皮”。让文化建设与医院业务立体融合,与医院等级评审制度相结合,大力弘扬质量文化,推进医院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公立医院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