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浅析

2023-02-1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新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张松

办公室业务 2023年22期
关键词:润疆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新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 张松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民族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1]。在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爱国主义使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团结互助,形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维护共同利益。在近代中国,爱国主义更是激励无数爱国人士,不惜流血牺牲,换来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内驱力,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强大力量,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生应当将爱国情感转化为青春行动,勇做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的时代先锋,勇担时代使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一、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那天起便团结带领各族儿女,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使中华民族实现了民族独立、祖国统一和人民幸福。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过上幸福生活;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相互团结,形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推进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明的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应该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团结各民族人民的力量,坚守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果实,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断努力。新时代爱国主义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为本质,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社会稳定,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坚守民族独立、社会繁荣发展的成果。

二、爱国主义与“文化润疆”的逻辑关系

(一)爱国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相互交流中,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有的精神标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各族人民心连心、肩并肩,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捍卫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致力于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赋予了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涌现出无数各族儿女,用自己的智慧、汗水,甚至是生命,为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而奋斗。中华民族之所以饱经磨难却越挫越勇,能够实现祖国的统一和人民的安居立业,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关键因素。爱国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都离不开文化的重要纽带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族儿女同呼吸、共命运,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全国各族人民应当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激发出更加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论。“文化润疆”,关键在于“润”。要让文化发挥更大的育人功能,就要立足于文化的特点,把握其发挥功能的规律。“润”同时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润”字本意为雨水下流,滋润万物,“润物细无声”即在悄无声息中滋润万物。一方面,它揭示了文化育人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浸染,进而引导人们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其符合当代青年大学生教育规律,不是大水漫灌,而是在不知不觉中“随风潜入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目前,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更为多元化,加之信息时代、短视频经济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更偏向于以自己喜欢、感兴趣的方式接收外部信息。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育模式仅停留在熟记概念、熟悉课本的层面,很难在实践中指导学生的行为。因此,改进教育方式方法迫在眉睫。“文化润疆”在思想教育方面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就是要通过“润无声”、绵绵用力的方式,达到沁润的目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应当如此,把握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规律,发挥爱国文化的育人功能,绵绵用力、沁润心田,让爱国的种子真正能够在青年大学生内心深处扎下根。

(三)爱国主义教育是“文化润疆”的落脚点。“文化润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推动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是不断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根本在于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挖掘中华民族共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唤醒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通过传承中华民族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凝聚各民族团结力量;通过阐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各族人民建设国家的热情。各族群众应深刻认识中国优秀文化的内涵价值,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对于民族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而培养文化自信。爱国主义对于民族的发展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的内在动力。爱国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因此,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就要以爱国主义为着力点和落脚点,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大力推进民族团结,建立最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为新疆地区的发展及各民族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

三、“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途径

通过“文化润疆”工程,能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深各民族相互之间的了解,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进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认同[2]。新疆高校应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思想保障。

(一)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爱国主义始终是主旋律,维系各族人民团结和谐,建设共有的家园。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族儿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统一、保家卫国,捍卫民族的利益,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始终热爱自己的国家,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惨遭小人陷害,依然心怀百姓、心系国家,当国家被攻破时,毅然负石投江,以明爱国之志;民族英雄岳飞,在开始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前,其母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终生尊奉的信条,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抗金英雄事迹,使得“精忠报国”成为无数爱国人士保家卫国的豪迈誓言;在生死关头,文天祥用生命写下千古名句,他在紧要关头,想到的是国家与民族,毅然舍生报国,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强暴、以身殉国。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悠久,许多爱国志士刻骨铭心的爱国情、矢志不渝的报国志、生死不移的爱国行世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元素,通过生动形象、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同时,要注重同新疆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借助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英雄史诗,深入阐释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是由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使得爱国爱疆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各族人民荣辱与共,为中国梦凝聚力量。

(二)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红色革命文化产生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是共产党的制胜法宝,是激励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支柱。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遭受西方列强的疯狂掠夺和压迫,使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反抗,走上了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在众多革命道路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独立和祖国统一。在众多的流血牺牲中,形成了红色革命精神,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时刻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为人民群众的事业呕心沥血。在社会主义改革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广大农民有自己的田可种。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族人民积极加入社会主义建设当中,艰苦奋斗。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揭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为人民的共同富裕接续奋斗。在改革、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解放思想、艰苦奋斗,形成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大学生的爱国教育,要注重革命文化的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学习红色革命历史、领悟红色革命精神,厚植大学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爱国主义情怀。首先,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先辈们的红色革命事迹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高校教师应充分挖掘典型事迹、典型人物的育人功效,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改革开放的故事、讲好社会主义发展的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产生共鸣、共情,从而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其次,利用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教育。新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各地州、兵团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形成了军垦精神、戍边精神的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各地依托红色资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疆高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应当充分利用新疆当地的教育资源,建立高校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3]。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新疆发展历史,了解新疆各族人民为祖国统一、民族独立所做的贡献。以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增强“四史”教育,能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从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之中。

(三)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4]。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当注重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目标,积极投身到祖国繁荣发展的实践中。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人生追求与民族的振兴相结合,加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吃苦耐劳的高尚品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梦注入青春力量。

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应当积极开展实践教育,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新面貌,感受祖国繁荣发展的新变化,感受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新疆高校应组织学生通过开展志愿服务、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方式,感受新疆的发展变化,感受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景象,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内在逻辑[5],使其加倍珍惜眼前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培育大学生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祖国各族人民及新疆的深厚情感,进而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到新疆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四、结语

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内在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6]。在“文化润疆”的大背景下,新疆高校应当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元素,充分利用新疆当地红色资源,以实践教育为抓手,激发大学生爱国意识。同时,应注意运用现代新媒体手段,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投身到新疆发展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猜你喜欢

润疆爱国主义中华民族
文化润疆内涵要义研究综述*
乌鲁木齐文化润疆出版物的调查研究
推进全民阅读 助力文化润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基于当前环境对文化润疆工程的几点思考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