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河道治理工程效益分析与社会风险评价

2023-02-14王益民

海河水利 2023年1期
关键词:屯河征地防洪

王益民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145)

河道治理工程是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治理内容包括清淤疏浚、岸坡防护、堤防修复、新建拦水堰等。河道治理工程实施后,既能加速河道水体流动,大大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有效消除河道下游地区受洪灾风险,保护河道两岸的村庄、道路和耕地,还能有效提升河道水质,改善沿河水环境和当地的人居环境,对建设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使河道整治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彰显,日益体现出河道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1-5]。同时,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治理成果,把“河长制”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加大管护巡查力度,定期巡查巡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治到位;加强宣传、多措并举,动员群众共同参与流域环境保护工作,共享生态福利[6]。总之,通过河道治理,可以提高河道防灾减灾能力及水资源利用率,改善河道交通条件及生态环境,使其成为造福群众的保护河、生态河、幸福河[7-10]。

1 河道治理工程概况

1.1 河道概况

头屯河全长190 km,流域面积2 885 km2,流经乌鲁木齐市、昌吉市、兵团第十二师、兵团第六师。头屯河流域地处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五家渠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州府昌吉市位于流域,流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多民族聚集,自然资源丰富。头屯河末点流入猛进水库,猛进水库是一座兼具防洪、灌溉功能的平原引水注入式水库。猛进水库建成运行后,头屯河大部分洪水被引入水库,原古河道的行洪时间愈来愈少,平时河道水量较少甚至干涸,而岸线具有水陆特性,利用价值较高,两岸的居民将古河床开发成鱼塘或填平造房,造成头屯河古河道断流并被完全侵占。目前,昌吉市沙梁子村段头屯河老河道被完全侵占,河道沿线布满农田和鱼塘,导致上游河道下泄的洪水和生态基流水量不能正常下泄,上游来水全部进入猛进水库,当上游下泄洪水超标准时,猛进水库不能完全调蓄,多余的洪水没有下泄通道,给当地居民、耕地和公共设施带来危险,老河道恢复势在必行。头屯河桩号0+000—5+638.04段穿过昌吉市沙梁子村,通过工程措施对该河道进行恢复治理,很大程度上改善水质,河湖面貌的提升为当地水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大大促进了河道周边旅游观光、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产业发展,有助于推进当地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基于此,本文对新疆头屯河流域等河道治理工程的效益与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1.2 河道治理方案

本工程属于河道治理工程,保护五家渠市人口14.3万人、昌吉市沙梁子村人口0.22万人、耕地2.16万hm2;设计防洪标准为10~50 a一遇,洪水流量为16.0 m³/s。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工程等别为Ⅲ等,其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根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工程使用年限为30 a。通过项目区现场踏勘、询问当地居民、查询项目区20世纪90年代的地形图,初步探明头屯河古河道从现有末点向东北穿过乌五公路,从沙梁子村庄东侧向北穿过五家渠市迎宾路后在丰桥驾校现址处形成滩地,然后向东北入现在的沙山子水库引水干渠,沿沙山子水库引水干渠在101团5连附近入二桐枯沟,消没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根据头屯河古河道现状情况,综合考虑方案可行性,提出以下治理方案:治理段总长44.11 km,起点位于现状头屯河沙梁子村南1 km处,此处新建引水渠首,河道向东北穿过沙梁子村的鱼塘然后向西北方向穿过耕地入下三工干枯沟。河道沿干枯沟行进2.0 km后,向北跨过耕地,在十三户村西北侧入二桐枯沟。河道沿二桐枯沟向北,在桩号13+454处与沙山子引水干渠汇合,沿沙山子引水干渠向北穿过甘莫公路,利用已建防渗渠,在梅花工业园北侧弯道桩号25+547处新建渠首分水闸,向沙山子水库分水,恢复河道向北利用枯沟并占用部分耕地,在沙山子水库西侧入水库泄洪渠,利用泄洪渠流入邓家大沟,再沿邓家大沟向北8.82 km,到达恢复终点。其中,位于昌吉市河道长度约13.46 km,位于五家渠市河道长度约30.65 km。全线共新建建筑物40座,其中渠首闸2座、桥涵38座。

2 工程效益分析

2.1 社会效益

该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打通了行洪通道,避免因防洪工程失事而危及下游灌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同时,工程的实施可减少河道维修费用,减轻工程区人民负担,促进工程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洪水危害,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促进当地人心稳定、安居乐业[11]。

2.2 生态效益

在河道治理工程实施的同时,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通过加强河道防洪护岸综合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流,提升流域生态效益,让广大群众分享河道治理生态福利[12,13]。通过对水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五家渠市的水体水质,增加了五家渠市的河道生态护岸长度和水面面积,使五家渠市的城市整体面貌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从而提升了当地旅游和房地产等产业的收益[14]。

2.3 防洪效益

河道治理项目的防洪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减免农、林、牧、副等各业的损失;减免国家、集体和个人房屋、设施、物资等财产损失;减免交通输电、输水中断等损失;减免防汛费用。防洪工程投运后,流域内防洪体系将基本形成,达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保护区内遭遇洪水灾害的频率降低,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免受洪灾袭击的保障[15]。同时,扩大现有河道的排涝防洪能力,增加河道排水、引水、蓄水能力,显著提升河道防洪能力,稳步推进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本工程的实施将保障五家渠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城镇建设条件,避免人员伤亡,减轻人民心理压力,稳定社会局面,减免洪水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推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防洪效益[16]。

3 社会风险评价

新疆头屯河下游某河道治理长度为45.162 km,共修建建筑物50座,其中渠首闸2座、涵洞19座、公路桥4座、气盾坝11座、过路通道14座。本次工程通过“岸线恢复、防洪治理、生态修复”三大措施系统地治理河道,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治理目标,达到水资源互调、安全泄洪和恢复生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目的。

3.1 国民经济评价

3.1.1 评价指标

经计算分析,头屯河下游某河道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00%,经济净现值为4 786.32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25。根据规范的要求进行评价,河道治理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00%,大于社会折现率6.00%;经济净现值为4 786.32万元,大于零;效益费用比为1.25,大于1,说明该项目满足国民经济效益的要求。

3.1.2 敏感性分析

估算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为了检验国民经济评价结果,通过对投资增减10%和效益增减10%因素变化分析国民经济评价指标,所得成果详见表1。计算结果表明,本工程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

表1 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结果

3.2 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

本项目属老河道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存在新增征地问题,但仅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占用小部分耕地,不存在新增永久征地,不影响农民正常生活生产,因此社会稳定风险较小。同时,本项目经过充分可行性论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用地征地手续,程序合法,手续齐全。

3.3 风险防范措施

该项目征地引发的对社会稳定不利的风险程度不高,但仍要加强防范施工过程中的潜在争端和冲突。具体而言,应落实好如下措施:①加强征地政策的宣传,通过新闻媒介大力宣传新疆头屯河下游河道恢复工程,使五家渠市民充分认识到本项目对保障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支持本项目的建设;②创新思路,采用科学的征地方式方法,通过一系列优厚条件让群众积极配合征地工作;③加强风险预警,做好征地现场维稳工作;④重点保护被征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偿方案;⑤做好安全文明施工,尽量减少施工期间产生的噪音、扬灰对周围群众正常生活的打扰;⑥妥善保护生态环境,主要包括临时施工用地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植被恢复和复垦,环境友好地处理施工期产生的垃圾及废弃物,注重对骨料场、渣场等场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4 结语

(1)本文通过对河道治理工程效益的分析与社会风险的评价表明,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将有效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并改善河道生态环境,推动人、水、自然和谐共处,助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社会、生态和防洪效益。

(2)改善水生态环境,打造穿城水系廊道,后期在五家渠市段河道两岸配套园林景观设施,增强沿线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大幅提升该区域周边用地的环境品质,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展现城市新形象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3)下一步工作中,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应统筹规划布局,科学设计施工,借鉴先进经验,最大限度发挥河道治理工程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整体推进工程建设,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利支撑。

猜你喜欢

屯河征地防洪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气候变化对头屯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研究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乌鲁木齐头屯河地区多药耐药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阜东斜坡带侏罗系头屯河组地震沉积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水力筛网多重分沙装置在头屯河上的应用
主流征地制度改革观点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