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体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

2023-02-14张琼朱趁红孙静高苗苗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1期
关键词:个体化负性白血病

张琼,朱趁红,孙静,高苗苗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血液科,河南 郑州 450099)

白血病是由于造血系统功能出现异常而发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出血、感染、贫血等临床症状,目前最佳治疗方式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患者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限制而选择化疗,虽然化疗能够使白血病患者症状得到控制,延长生存期限,但化疗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容易给患者身心整体状况、免疫功能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1]。 研究[2]表明, 白血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依从性较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风险较高,而人文关怀护理主要从患者角度出发,对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结局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体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化疗的6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4~57岁,平均 (32.13±3.51)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5~54岁,平均(31.94±3.35)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血小板水平检测结果符合诊断要求;②知晓研究目的,意识功能正常,自愿参与;③可积极配合完成研究各项目评估。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血液系统疾病;②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③预计生存期限不足3个月;④对化疗用药极度不耐受;⑤存在严重精神或神经类型疾病;⑥病历资料缺失。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身体状态监督、病房环境护理及疼痛干预等,各护理措施按照科室要求规范执行。观察组实施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体化护理,采取护理措施前对患者既往史、心理状态、疾病状态、身体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并结合患者家庭状态、文化程度等条件对护理方案予以相应调整。化疗前护理措施包括:①强化心理干预,结合患者消极情绪类型及出现原因开展早期一对一心理疏导,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保证其日常有效休息。②告知患者与家属疾病发生原因及治疗的必要性,并阐述后续治疗方式方法,告知后续化疗可能出现的药物毒副作用及基本应对方法。化疗中护理措施包括:①化疗期间告知患者与家属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外渗现象与具体症状反应,通过增加对患者用药期间巡查以避免此类情况发生。②化疗期间鼓励患者饮水,通常情况下为2.5~3.0 L/d,并结合其自身状态制定日常饮食方案。③重点关注患者出现的各类型胃肠道不良反应,并通过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来缓解不良症状,维持患者机体营养状态平衡。如日常饮食选择清淡、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化疗后则需增加查房频次,积极预防感染与出血反应,并密切监测患者血常规,若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主治医生,积极进行后续护理处理。

1.4 观察指标①于护理前后采用我院自制问卷表调查评估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包括理解健康内容、知晓注意事项、用药前准备、知晓食物类别、知晓化疗药物原理、预防不良反应、知晓辐射危害、知晓隔离辐射时间、疼痛自我管理、日常饮食需求、知晓复查周期等项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越好。②于护理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各量表评分因子为20个,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③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感染、胃肠道反应、静脉血栓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30 37.84±4.16 75.28±7.50 23.911 0.000对照组 30 38.15±4.33 63.46±7.16 16.568 0.000 t 0.283 6.244 P 0.778 0.000

2.2 负性情绪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SAS SDS护理前 护 51.2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30 71.37±6.479±5.60 74.58±5.93 52.04±5.41对照组30 71.80±6.32 59.33±6.04 73.91±6.15 60.11±6.25 t 0.260 5.347 0.430 5.347 P 0.796 0.000 0.669 0.000

2.3 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白血病患者病情危急程度较高,疾病持续性进展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对白血病患者多实施化疗,化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存期限逐渐延长,但化疗药物本身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患者治疗期间可能存在诸多不良反应与并发症[3]。白血病化疗患者治疗周期较长,且伴随严重的情绪变化,进而导致其治疗依从性降低,临床治疗难度随之增大。研究[4]表明,人性化护理能明显提高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依从性及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降低并发症风险。人文关怀理念使各项护理措施以患者为中心,而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身心状态制定的护理措施更具针对性与个体性,使科室护理质量显著提升,缩短患者病情改善时间,降低治疗期间风险。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体化护理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更好,在改善心理状态的同时明显提高治疗意愿。分析原因为,与常规护理比较,人文关怀理念更注重对患者身心状态的改善,以此为基础制定的个体化护理方案针对性更强。结合患者家庭状态、文化程度调整并实施的后续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方案可促使患者负性情绪显著改善,提升其健康知识接受度与治疗意愿。白血病患者患病期间本身身体状态较差,加之化疗对其机体功能有一定程度损伤,故化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也明显增加[5]。田金满等[6]认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案应以减少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感染、促进生活质量持续性提高为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体化护理能提高患者化疗安全性,为疾病的持续性恢复创造有利环境。

综上所述,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个体化护理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其负性情绪,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个体化负性白血病
白血病男孩终于摘到了星星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大学生孤独感、负性情绪与手机成瘾的关系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