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PCT、CRP及NLR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诊断中应用研究
2023-02-14孙天文
孙天文 杨 柯
周口市中心医院检验科 (河南 周口 466099)
细菌性血流感染(BSI)为临床危重疾病,多由病原菌侵袭入血所致,可引发发热、呼吸急促、肝脾肿大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导致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考虑BSI具有病死率高等特点,临床多以早确诊、早治疗为原则,以控制感染持续扩散,挽救患者生命。血培养为当前细菌性BSI诊断重要手段,通过采集血液开展病原菌培养,能够明确临床诊断及病原菌类型,但该方法具有检测周期长等局限性,不利于早期抗感染工作的开展。而血清学指标检测则具有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出结果快等优势,当病菌侵入血液引起感染后,可促使相关指标发生明显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参考。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蛋白质,当机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后,血清内水平明显可见升高,且病毒感染不会致使其升高[3-4]。C反应蛋白(CRP)则为炎症标志物,当机体损伤或感染后可由肝脏释放入血,反映炎症活跃程度[5-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也是早期感染常见指标,细菌感染后水平明显升高。但单一指标检测仍存在特异度低等局限性。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PCT、CRP及NLR联合检测在细菌性BS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52例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细菌性BSI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50例局部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组。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28例,女24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46.89±4.23)岁;体质量指数19-28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6±2.05)kg/m2。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47.05±4.29)岁;体质量指数18~28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09±2.02)kg/m2。健康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6.92±4.32)岁;体质量指数18~27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02±1.98)kg/m2。三组基础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血流感染患者伴有高热、寒战等症状,且存在昏迷或皮肤黏膜出血,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精神状态正常;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采血前使用过抗菌药物;合并恶性肿瘤;存有病毒等感染;存有肝肾衰竭。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均于采集3mL清晨空腹血液标本,先以3000r/min速度离心处理10min后,获得血清待测。PCT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Roche cobas e 801)检测,方法使用免疫夹心法,当PCT水平超过0.5ng/mL为异常升高;CRP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Roche cobas c 502)检测,方法使用免疫比浊法,当CRP超过5mg/L则为异常升高。NLR则以迈瑞BC-6900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再计算获得。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实验室标准及试剂盒要求进行,确保最大限度降低误差。并采集细菌性BSI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开展病原菌培养及分离,并采用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全自动细菌支杆菌培养检测系统及安图Autof ms1000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依据病原菌种类分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革兰氏阳性菌感染,血培养期间注意避免标本污染。
1.3 观察指标
(1)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变化:比较三组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变化。(2)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变化:依据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比较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感染BIS患者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变化。(3)诊断效能: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及NLR单独及联合检测在细菌性BSI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用F、t检验;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AUC值>0.9表示诊断效能极高,0.71~0.90表示诊断效能良好,0.5~0.7表示诊断效能较差;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变化
观察组PCT、CRP、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变化对比
2.2 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变化
血培养结果显示,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BSI有38例,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BSI有14例;革兰氏阴性菌感染BSI患者PCT、CRP、NLR水平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及NLR水平变化对比
2.3 诊断价值
绘制ROC曲线显示,PCT、CRP、NLR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BSI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0.739、0.713、0.914,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见表3、图1。
表3 诊断价值分析
3 讨 论
细菌性BSI病因复杂,当机体免疫力下降、存在侵入性操作等,毒性较强的病原菌会大量增殖,进入血液循环,并释放多种毒性代谢产物,诱发全身性严重感染[7-8]。而血流感染病情进展迅速,发生后若未能及时控制感染扩散,易引起全身强烈炎症反应,导致多器官组织炎性损伤,甚至诱发感染性休克,增加患者死亡风险[9-10]。近年来抗菌药物广泛、介入治疗、透析治疗等大量应用,BSI发病率逐年升高,临床需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开展抗感染治疗,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血培养为当前诊断BSI的金标准,通过开展病原菌培养,能够明确了解感染病原菌种类,以便于针对开展抗感染治疗。但血培养周期过长,不利于早期治疗工作,故还需寻找有助于早期诊断的重要方式。
血清学指标则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当机体出现感染后,可促使炎症相关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故通过采集血清检测该类指标变化,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PCT为细菌感染重要标志物,正常情况下在健康人体内含量极低,一旦机体受到细菌、真菌等感染后,可于数小时内迅速升高,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够较为良好反映全身炎症活跃程度[11-12]。同时PCT在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中特异性高,仅出现严重细菌感染后才会升高,故有助于细菌性BSI的早期诊断。CRP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当机体损伤或感染后可由肝脏组织大量合成并释放入血,从而激活补体及提高吞噬细胞吞噬作用,以促进体内病原菌清除,且CRP水平与炎症反应程度呈正比,炎症越重则CRP水平越高,并于感染数小时后即可检出,利于早期诊断[13-14]。NLR内中性粒细胞能反映体内炎症状态,淋巴细胞能反映免疫调节状态,故NLR能够更好评估炎症活跃程度,且该指标为早期可获得的最快速、简单的感染指标,甚至比白细胞计数更能够真实反映感染状况[15]。但血清学指标单一检测均存在其各自局限性,在疾病诊断特异性方面欠佳,故仍需联合检测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PCT、CRP、NLR水平高于对照组、健康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BSI患者PCT、CRP、NLR水平高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绘制ROC曲线显示,PCT、CRP、NLR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BSI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0.739、0.713、0.914,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最高。提示血清PCT、CRP、NLR在细菌性BSI诊断中应用价值良好,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灵敏度、特异度,且革兰氏阴性菌诱发的BSI感染更为严重,利于早期抗感染方案制定。其原因为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联合检测能不仅能够更为准确的鉴别细菌感染,还能判断炎症活跃程度,且三项指标均可迅速获得,可节省临床诊断时间,为细菌性BSI患者及时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综上所述,血清PCT、CRP及NLR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BSI临床价值更高,能提高早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避免漏诊、误诊发生,从而及时、合理指导临床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