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融合发展
2023-02-13刘赛男
刘赛男
(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茶是我国的国饮,流传了几千年,在不断积累融合的过程中,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几千年来,茶的称谓并不是一成不变、自古皆然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在人类不断探索认知世界的基础上才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茶。茶文化在中国是一种文化艺术,自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神农氏尝百草发现了茶的药用价值后,它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在古人眼中,茶是一味能解毒的仙药,之后茶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以茶为题,创作出许多与茶相关的读来沁人心脾的诗词歌赋,可见茶在古人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虽然在不断发展,但是茶在国人心中的位置同样是无法替代,很多有关于茶的制作工艺和炒制流程等的文学作品及现场表演也让现代人对于茶文化有了更加多的了解和喜爱。文人雅士和爱茶人士们持续不断地热爱、重视、宣传和发扬茶文化,带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使之成为中国文化的强力代表。
1 茶文化概述
“茶之为物,生于五岳山灵,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吸天地之灵气,孕日月之精华,再以最清纯洁净的山泉水冲泡,不仅仅是人们解渴的甘露,更能怡神养性,达意传情。”据古人诉说,品茗赏艺、含英咀华,能令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也能令人暂时抛却世俗的功名利禄,忘却尘世的烦恼忧愁。
正是由于茶的自然禀性与人文精神有着深刻的相通之处,国人才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杯茶包含了中国古代哲人文士热爱的天、地、山、水、仁、智等各种元素。茶道“和、静、怡、真”的精神内涵,与中国古代文人推崇的人格品质、精神境界、艺术意境、美学观点更是相互贯通。而茶之于中国古典文学,实在是一个美丽又必然的邂逅。
“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一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上的故事,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说。至今茶史写作,仍多以此为开篇。“荼”字就是古代“茶”字的写法。这一带有浪漫主义气息的故事,不但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在历史层面印证了茶的医学功效。
陆羽是最早的茶叶推广大使。他一生嗜茶,钻研茶学,踏遍了千山万水,考察各种和茶叶相关事情。在他28岁的时候,来到了如今的余杭双溪镇,开始总结自己的茶学知识,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茶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古典茶学的基本构架,成为中国古代茶学的百科全书。陆羽在《茶经•八之出》中,将全国茶叶产地分为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八大区,涉及43个州郡,遍及今天长江流域以南14个省区,达到了与近代茶区相当的局面,可见茶的影响范围与延绵时间之广大与深远。
陆羽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诸家思想融会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饮茶作为进行自我品德修养、陶冶情操的手段和方法,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因此,陆羽是我国茶文化的奠基者,也是中华茶道的创始人。《茶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华茶文化的坚实基础。
陆羽72岁的高龄正是得益于他的“茶补”与“茶疗”,陆羽逝世后不久,他在茶界的地位就渐渐突出了起来。不仅在生产、品鉴等方面,就是在茶叶贸易中,人们也会把陆羽奉为“茶神”,凡是做茶叶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用陶瓷做成陆羽像,供奉在家里。
每个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即便选择的对象一样,但创作手法和风格也会各有千秋,茶文化和文学相遇碰撞后同样如此。在茶文化与我国古代文学的融合上,通过专门的著作来记录意蕴深厚的茶文化,是两者融合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文言题材,如散文或是杂文、游记等对茶文化进行记述,形成茶文化类的文学著作,是名人诗篇的经典之作。
唐代,随着茶叶的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出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1]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的感遇,有的以茶感怀与故人的情感,而广为后人所传诵。又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对茶文化的丰富意蕴给出了许多自己的独到想法与解读。[2]宋代时,读书、品茶、创作,在诗人的相关文学作品中,被奉为三大文人雅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自己的《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中“从来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两句构成了一副极妙的对联。不仅渗透了自己对于茶文化内涵的理解,更进一步的是,苏轼把自己豁达的人生处世哲学,通过与茶文化的链接,进行了相关的意蕴解读,渗透到自己的诗歌和散文中,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文学和人生意义上的内涵。
2 茶文化与古代文学的融合发展
早在先秦时期,一些关于茶文化的古籍记录就已经出现。先秦经典之作《诗经》中关于茶的诗歌先后有七篇,“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周原瞧膝,堇荼如饴”(《大雅•绵》);“出其圈阅,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郑风•出其东门》);“予手拮据,予所捋荼”(《国风•鸐鹗》);“其铸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周颂•良耜》);“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诗经》汇集了当时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的诗歌,引领潮风,时至今日,仍然被文学爱好者奉为圭臬。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立。”这里的“荼荈”就是后世的茶。诗歌描写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小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其憨态可掬表现的淋漓尽致,茶文化也应运而生。西汉王褒《僮约》中有“武阳买茶”的记载,说明当时在集市上已有商品茶叶出售。汉魏六朝时期,茶叶的加工主要是粗放的晒干或烘干,北魏张揖《广雅》中提到了“荆巴间采茶作饼”,即是中国关于饼茶的制法的最早记载。
秦汉以前,茶的应用主要是作为菜食或者药用或被用作祭品,茶的饮用是在食用和药用的基础上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东晋杜育《荈赋》记载:“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晋代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云:“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这说明到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习俗已传播到国内大部分地区,饮茶已从上层社会逐渐发展到民间。
汉魏六朝时期,茶开始与道家、儒家的思想发生联系,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开始萌芽并逐渐推陈出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被认为具有养生、延年益寿的神奇作用。《陶弘景新录》记载:“荼茗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茶作为可以延年益寿的药饵服食,表达了当时人们希望健康长寿的愿望,后来则慢慢发展为追求身心的和谐状态,即所谓修身养性。饮茶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生理上的需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更多的精神需要。
儒家重在提倡温、良、恭、俭、让与“和为贵”,修养途径是穷独兼达、正己正人,既要积极进取,又要洁身自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及士人皆以夸豪斗富为美,对于这种奢靡的社会风气,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养廉”的问题,茶与俭这样一种品德建立了联系。陆纳的以茶养廉,桓温的以茶下饭,南朝齐武帝萧赜遗诏要求以茶祭祀,除表示生活节俭,也有洁身自好的意味。这使茶从另外一个角度超越了其自然功用的范围,从而进入到了人类精神生活领域。
之后,茶在社会生活中的功用逐渐加大,在人际交往中、祭祀祖先活动中都少不了茶,客来敬茶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礼俗。同时,茶开始进入文学创作领域,《搜神记》、《神异记》、《搜神后记》、《异苑》等志怪小说集中均有关于茶的故事,孙楚、左思、张载等拥有涉茶诗篇,杜育等撰有《荈赋》等以茶为题材的散文。
唐朝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阶段,唐朝统治者包容开放的心态,促进了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对外传播。《旧唐书•李钰传》:“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于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甚。”唐代茶叶消费的兴盛,极大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种茶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展,茶产业趋于发达。[3]茶叶作为饮品,也正是从唐朝时期,开始走入千家万户,成为老百姓日常饮用的佳品。尤其是茶叶的文化内涵被进一步提升,提炼出清心宁神、高洁淡雅的文化特性,深受读书人的喜爱。唐朝诗人才子大多爱茶,因此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茶诗词。白居易写过《山泉煎茶有怀》:“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麹尘。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萧员外寄蜀新茶》:“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满瓯似乳堪持玩,况是春深酒渴人。”等。据统计,白居易一生写过50多首茶诗。
宋朝是我国古代茶叶发展的高峰期,再加上宋朝商品经济发达,茶叶贸易往来兴盛,随之而来的茶文化也蓬勃发展,表现出逐渐成熟并繁荣起来的态势。[4]总体而言,宋代文化发展求新求变,反映到诗词方面,主要是在唐诗基础上,开拓创新,走出了诗歌史上的另一条康庄大道——宋词。根据《全宋诗》的统计,宋朝诗人中以陆游所作茶诗最多,达到300多首,苏东坡也有80多首。宋朝诗人创作大量茶诗,也反映出宋朝茶文化的兴盛。王安石在《议茶疏》有云:“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大变革的时代,文学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出现了更多体裁和题材的文学作品,戏曲和小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最爱的文学形式。当然诗词和散文等也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的戏曲作品包括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洪昇的《长生殿》等。在小说方面,《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古典四大名著全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另外还有《聊斋志异》及《三言二拍》和《儒林外史》等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茶叶、茶道及茶艺等茶文化始终贯穿其中。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就被人称之为“满卷茶叶香”,因为在这本古典小说中,其所涉及的茶事活动之多,涉及的层面之广、涉及的文化内涵之深,皆可谓古典小说之最。根据统计,《红楼梦》中提及的茶事内容有262处,吟咏茶道的诗词楹联23处,出现“茶”字456次。小说中到处都是茶,比如怡红院里有普洱茶,贾府老祖宗喝的老君眉,林黛玉喜欢的西湖龙井,给贾宝玉消食的女儿茶以及贾母不喜欢喝的六安瓜片等等。
在很多明清章回体小说中,特别喜欢将“茶联”、“茶诗”作为小说回目或开篇词。比如“吃花酒猜拳行令,打茶围寻事生风”,就是明末清初小说《风月梦》的一章回目。除此之外,随着明清时代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民间出现了众多茶俗和茶风,成为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再加上朱权《茶谱》、张源《茶录》和许次纾《茶疏》等茶文化专门著作的风行,更进一步促进了明清文学与茶文化之间的完美融合。
在传统诗词方面,明清继承了唐诗宋词的特点,并进一步完善和成熟。虽然咏茶诗词不及唐宋盛世,但也留下了众多有关茶文化的作品。比如明代有黄宗羲《余姚瀑布茶》、陈继儒《试茶》、文征明《煎茶》和陆容《送茶僧》等,而清代也有诸如郑燮《竹枝词》、陈章《采茶歌》、袁牧《谢南浦太守赠雨前茶叶》等。另外,号称一生作诗四万首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多次写过茶诗,包括《观采茶作歌》、《坐龙井上烹茶偶成》和《再游龙井作》等作品。
清朝灭亡以后,民国政府仍然无力扭转中国外受人欺辱、内民不聊生的现状,茶叶种植因战乱频发而陷入了历史的低谷,茶叶产量锐减。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坚强的茶文化在乱世中,发挥出了无穷的活力,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众多学者教授作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朝以后,民间茶馆盛行,有清茶馆、大茶馆、书茶馆、酒茶馆和园林茶馆等几种。其中书茶馆最多,边喝茶边听说书先生古代故事传奇,后来有衍生出相声和梆子等曲艺形式,更加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汪曾祺喜欢喝茶,写过多篇与茶有关的散文。在《寻常茶话》写过:“我不大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老舍先生一生最爱喝茶,创作话剧《茶馆》。他在《多鼠斋杂谈》说:“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周树人和周作人两兄弟都爱茶,鲁迅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知堂老人也说:“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同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梁实秋在《喝茶》中说,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饮茶文化之所以得到了良好的传承,除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一定联系之外,还与茶文化自身的价值与精神内涵有必然的联系。[5]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茶文化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重新进入到发达时期。这不仅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类型的丰富上,更体现在茶文化内容的扩展上。当今的茶文化,已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悠悠千载茶香,融合传承发展。
茶的药用价值被发现后,陆续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直至成为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之后逐渐又发现了茶的香味及养生等价值,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国人对茶文化的认可度颇高,骚人墨客相会讨论文学时,茶是场上必不可少的存在之一。长此以往,文人们开始注重挖掘茶叶的文化内涵,逐渐将自己一些高雅的情操融入到对茶的品味之中,可见它是体现自我价值和修养内涵的重要途径,品茶就成为了一种文雅的象征,越来越多的文人开始发掘茶文化的文学内涵。茶文化的存在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而且结合诗词后,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融合,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提升了各个时代的人文情怀和知识底蕴,促进了茶文化文学创作的持续发展,也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开辟了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