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铁汉
2023-02-13陆其国
文/陆其国
晚清孙宝瑄《忘山庐日记》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初五记载:“新吾言,安晓峰事,天子实为援手。盖上见其奏大惊,急召见大臣,拟旨毕,始并其奏呈太后览。太后怒曰:即此足了事耶?毋乃已轻?恭邸跪奏曰:本朝开国三百年,从未杀谏臣,乞太后原之。太后意始为稍解。”这段文字不算多,但信息量很大。新吾全名李新吾,是孙宝瑄的朋友。孙记载李新吾所说的“安晓峰事”,当年可是一起震惊全国的大事件。这里的“天子”即指光绪皇帝,太后就是慈禧。能惊动两者的事,肯定不会是小事。
安维峻,字晓峰,甘肃秦安人。光绪六年(1880)中进士。光绪十九年(1893)转为御史。翌年即甲午年,中日海战爆发。就在大战爆发前,清廷出现主战与主和两派。安维峻不想尸位素餐,当个平庸的御史,更愿在其位谋其政,尽御史之责,当说则说。安站队主战派,从他当上御史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一年间,即一连上了六十多道奏折,积极参与国事,从中不难看出他作为御史的强烈责任心。当时主战派代表是光绪,主和派代表是慈禧,为慈禧站台的,有当时权势正炙手可热的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及大太监李莲英。战争爆发后,面对败局,安即上奏弹劾李鸿章媚外求和、李莲英太监干政。除此之外,更指陈慈禧专权,误国卖国。《清史稿·安维峻传》记载,安在奏折中指出:“李鸿章平日挟外洋以自重,固不欲战。有言战者,动遭呵斥。淮军将领望风希旨,未见贼,先退避;偶见贼,即惊溃。”安因此痛斥这已不是议和,而是将国家利益拱手予敌。接着他又指出,太后既已归政光绪,“若仍遇事牵制,将何以上对祖宗,下对天下臣民?至李莲英是何人斯?敢干政事乎?如果属实,律以祖宗法制,岂复可容?唯是朝廷受李鸿章恫喝,不及详审,而枢臣中或系私党,甘心左袒,或恐决裂,姑事调停。李鸿章事事挟制朝廷,抗违谕旨。”安因此要求朝廷对李鸿章“明正其罪,布告天下”,认为这样方能扭转当下困境和危局。
安的这道奏折当时可谓震惊朝野。首先光绪“见其奏大惊”,他知道慈禧览奏后决不会放过安维峻。“天子实为援手”,即指光绪有心回护安。于是便先颁发一道谕旨:“近因时事多艰,凡遇言官论奏,无不虚衷容纳,即或措词失当,亦不加以谴责。其有军国紧要事件,必仰承皇太后懿训遵行,此皆朕恪恭求治之诚心,天下臣民,早应共谅。乃本日御史安维峻呈递封奏,托诸传闻,竟有皇太后遇事牵制、何以对祖宗天下之语,肆口妄言,毫无忌惮。若不严行惩办,恐开离间之端。安维峻著即革职,发行军台效力赎罪,以示儆戒。”这样的处置虽然不轻,但毕竟可以使安得免杀身之祸。果然,慈禧览奏,勃然大怒,觉得仅惩处安流放太轻:“即此足了事耶,毋乃已轻!”恨不得立马处死安才解气。但一则有大臣跪奏不该杀谏臣,乞太后宥之;二则安直言谏诤并没有罔顾事实。接下来发生的情景慈禧也看到了,安维峻敢于在国家危难之际“犯上”发声,赢得了无数百姓的尊重。因为他是甘肃人,甘肃又称陇,所以人们称他为“陇上铁汉”。在他被流放到张家口外役所临行之际,但见“人多荣之。访问者萃于门,饯送者塞于道,或赠以言,或资以赆,车马饮食,众皆为供应”。所谓声震朝野,就是“陇上铁汉”影响力的绝妙写照。更耐人寻味的是,即使在流放地,那些地方官员非但没有落井下石加害安,还对他“敬以客礼”,并利用他的文化专长,聘请他到书院给大家讲课,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从中亦可见,民心向背即是对一个政府官员是否真正为国为民着想的精确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