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3-02-12岳巧灵
岳巧灵
山东省阳谷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阳谷 252300
鸡沙门氏菌的传播方式是垂直传播,且雏鸡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鸡感染沙门氏菌后可引起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等病症,其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产蛋率等均出现下降的现象,严重者还会引起急性死亡,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鸡感染沙门氏菌病后其死亡率与种鸡场的净化程度、鸡群饲养管理水平以及疫苗免疫效果密切相关。净化种鸡场是治疗鸡沙门氏菌病的基础和核心,除此之外还要选择抗生素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另外,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也至关重要,一般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和接种疫苗来达到有效预防该病的目的。
鸡沙门氏菌感染可分为宿主特异性感染和宿主非特异性感染。宿主特异性病菌包括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细菌,感染宿主主要为家禽、鸟类;宿主非特异性病菌为鸡副伤寒沙门氏菌,包括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其血清型宿主较广泛,能感染人类和动物。
1 病 原
沙门氏菌属有3 种病原,分别为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临床上通常表现为慢性或急性症状,一般成年鸡表现为慢性,雏鸡表现为急性。根据革兰氏染色鉴定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沙门氏菌属的3 种病原皆为革兰氏阴性菌,但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细菌无鞭毛、芽孢和荚膜,不能运动;鸡副伤寒沙门细菌虽不产生芽孢,但带有周鞭毛,能运动。
2 传播方式
该病菌的传播方式包括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其中,垂直传播为产蛋母鸡肠道内的菌群污染了蛋表面,使得沙门氏菌通过蛋壳表面的蛋孔进入蛋内后在卵黄内大量繁殖,侵入胚胎,导致胚胎死亡,大大降低出壳率。若带菌雏鸡出壳会将病原传播至孵化器中,还可间接或直接感染其他雏鸡,造成雏鸡死亡率增加。除此之外,携带沙门氏菌但不发病的成年鸡会通过粪便间接将病菌传染至雏鸡。因此,在沙门氏菌传播过程中,粪便是主要的传染源。
3 流行特点
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均可感染沙门氏菌,四季均可发病,雏鸡最易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30%以上),且呈流行势态。而成年鸡一般为隐性感染,携带病原,但不发病,是造成经卵垂直传播、呼吸道直接传播和消化道间接传播的传染源。除此之外,雏鸡在胚胎时期经蛋感染出壳后,成为该病的传染源。该病贯穿于整个养鸡周期中,严重危害母鸡产蛋率和雏鸡存活率,除此之外还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状况和出栏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 临床症状
感染鸡白痢和鸡伤寒的雏鸡临床症状相似,鸡白痢主要感染破壳雏鸡,而鸡伤寒也会感染部分成年鸡。破壳鸡苗体弱,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粪便黏稠,粘附肛门,出现肛门堵塞,最后因排便困难而导致消化系统受阻,直至食欲废绝,有些病鸡直接死亡。成年鸡感染鸡伤寒后鸡冠缩小变白,不再挺立,羽毛稀松混乱,精神萎靡,食欲减退至废绝,拉黄绿色粪便,病程较急的病鸡在发病后7 d 左右死亡。而雏鸡感染副伤寒后通常还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就死亡,若病鸡在10 日龄以上则出现与鸡白痢和鸡伤寒相似的症状,表现为采食量下降,背毛杂乱,精神萎靡,呼吸困难,拉水样稀便,死亡率较高。
5 病理剖检
5.1 鸡白痢
鸡白痢感染1 周龄以下雏鸡,剖检后发现卵黄变性和吸收不全,脐环愈合不良;1 周龄以上病雏鸡急性发病时心肌上出现坏死结节,结节呈米粒大小的黄白色;肝脏水肿,观察发现肝脏上出现数量较多的灰白色坏死点,呈雪花样;肺部出现瘀血样黄色结节肉变;脾脏出血肿胀坏死。慢性鸡白痢剖检后盲肠观察到柱状“肠芯”,肿大,肾脏苍白肿大。鸡病理剖检肝脏大量出血,腹腔内堆积血凝块,肝脏易碎。成鸡出现卵巢炎等腹腔炎症。
5.2 鸡伤寒
亚急性和慢性病鸡剖检后肝脏呈浅绿色或古铜色,易碎;肺脏出血瘀滞肿大;胆囊胆汁充盈肿胀;肠道有黏液性炎症,肠黏膜溃疡,内有黄绿色稀便;脾脏因出现坏死灶心包积液而肿大。急性病鸡剖检无明显病变,肝脏、脾脏和肾脏红肿。
5.3 鸡副伤寒
急性患病鸡死亡后剖检发现无明显变化。慢性病鸡剖检后发现肠道呈古铜色肿胀,表面出现密集灰白色点状坏死灶;肺脏、胆囊、脾脏肿大;肠道黏膜出血水肿,成鸡出现卵巢炎等腹部器官炎症。
6 实验室诊断
由于感染沙门氏菌3 种病原而表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结果也有相似之处,且沙门氏菌会和大肠杆菌等其他病原混合感染引起发病,因此仅通过这些症状无法进行准确判断,需进行实验室鉴别诊断。实验室对该病原的检测方法有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及动物致病性试验[1]。
7 预防措施
7.1 疫苗免疫
沙门氏菌病原疫苗包括传统型和新型2 种。传统疫苗包括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新型疫苗包括亚单位疫苗和重组疫苗[2]。97A 疫苗株弱毒试验证明,给1~14 日龄的鸡接种冻干苗后,免疫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好[3];鸡沙门氏菌外膜蛋白亚单位疫苗,对鸡白痢沙门氏菌或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显著的免疫保护力[4]。除了单价疫苗外,还研发了与其他沙门氏菌病原联合应用的二价或三价疫苗,在田间也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如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双价苗等。沙门氏菌灭活苗的免疫保护率达不到理想状态,而弱毒苗可以达到较高的免疫水平,给鸡群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但活疫苗存在毒力返强的缺点,临床安全性低于灭活苗,因此疫苗研发者致力于开发免疫效果较好的灭活苗。新型疫苗可以产生较高的临床抗体水平,疫苗安全性高,但由于其经济成本较高,稳定性不如传统疫苗,因此未能广泛应用。
7.2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
场区应设生活区和饲养区,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区时需要经过臭氧、紫外或喷洒消毒液消毒后方可进入,饲养员进出饲养区前需要洗澡消毒,防止将病原带入和带出饲养区。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消毒,保证人员和用具全进全出,定期检测水源微生物含量,监测饮水安全。及时更换饲料配比,合理安全储存饲料。合理调控鸡舍通风、湿度和温度,保证环境稳定,减少鸡群因过热或过冷而出现应激性疾病。对于清理出的鸡粪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一般采用堆积发酵的方式。针对沙门氏菌病原,应定期检测体内抗体水平,动态监测抗体变化,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制定并执行合理的防疫程序。当饲养员发现病死鸡后立即进行采样、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之后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做好环境的消毒工作,以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8 治疗措施
目前,养鸡场通常采用抗菌药物、种鸡和雏鸡的净化来控制和治疗沙门氏菌的感染。抗菌药物一般为抗生素,如氧氟沙星、喹诺酮类药物等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而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需要联合其他抗菌药使用,其单独使用抗菌效果较弱。临床上沙门氏菌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等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已不适用于治疗该病原。另外,沙门氏菌在鸡群中的垂直传播不是药物治疗能够完全阻断的,要对种鸡场进行严格管理,进行病原检测和鉴定,定期对孵化间和种蛋进行消毒,一般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5],对感染雏鸡或病死种蛋及时淘汰。除此之外,重视鸡群的肠道保健也是一个良好的预防措施,益生菌等制剂能够改善肠道微生物内环境,有效控制沙门氏菌感染,将具有该类作用的益生菌添加至饲料或饮水中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9 结 语
由于沙门氏菌经蛋传播的特性,普通的疫苗免疫和抗生素药物治疗并不能完全杀灭该病原,该病原容易造成鸡群流行态势,且发病未死亡的鸡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因此种鸡场和雏鸡的净化为该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对种蛋进行杀菌消毒外,种蛋的抗原普查也非常重要[6]。对病原阳性的种蛋及时淘汰,除了控制垂直传播外,对于成年鸡群的控制也尤为重要,定期进行病原血清监测[7],淘汰阳性鸡,定期进行环境消毒,是切断水平传播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