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战略思维考量
2023-02-12许伟虾
许伟虾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2.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这是党对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教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最新要求。战略是从大势、长远、全局上做出决策和判断,战略思维是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和总体趋势上做出具有统揽全局、高瞻远瞩的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基于战略思维视角探讨育人协同路径是实现学科知识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战略思维逻辑蕴涵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3]。习近平高度强调战略思维,重视从战略角度看待党和国家的事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是一项整体性、系统性及开放性的工作,为实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需先厘清内在逻辑,是战略思维引领协同育人的起点。内驱外逼破解两类课程各自为营所呈现的问题,是战略思维引领育人协同的动力逻辑。辩证统一是战略思维引领育人协同的思路逻辑,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内涵式发展。
(一)战略思维指向逻辑:立德树人价值指向协同
课程思政育人和思政课程育人具有共同的价值指向,是构建课程协同的逻辑前提。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共同承担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是可以立足战略思维进行统筹规划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思政课程发挥着主渠道的功能,承担主要责任。根据课程目标的设置按照系统的教学安排,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综合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是非观、道德观、法治观、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另一方面,专业课程和通识课也发挥重要育人功能,根据学科和专业性质设置的专业类课程,深入挖掘其包含的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价值、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渗透和实现价值引领、文化精神激励和思想政治教育。
(二)战略思维动力逻辑:内驱外逼助推协同
谋篇布局,整体为要。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一项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客观事物,这正是首要特点为着眼于全局的战略思维的适用对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体系有自身特定的内驱和外逼动力,推进课程和学科内涵式发展,助推高等教育育人实效。为适应教育变革,课程自身求变是育人协同的内部驱动力。思政课程是为贯彻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应教育部、中宣部等部门要求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课程目标的差异以及教育思维的固化,思政教育存在“孤岛”困境,与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等其他课程较难做到同方向共步调。高校发展的新困境、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国家发展的新特征是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外部倒逼力,也是战略思维应用于育人协同的基础和前提。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调整课程体系,促进行业在创新驱动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突破行业局限,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步伐。
(三)战略思维展开逻辑:辩证统一推进协同
战略思维的核心要义是以正确的战略决策育新机、应变局、开新局。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是保证在不同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下,有着不同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的各类课程共同承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的时代新人的育人任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二者协同育人也应遵循辩证统一思维。一方面,以主导和多样的辩证思维推进育人协同。积极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将分散在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多样、隐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进行准确把握、挖掘提炼,充分发挥其自发、随机的育人功能。另一方面,以外显和内隐的辩证思维推进育人协同。为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应将思政课程外在显化引领与课程思政的隐形渗透有机统一。思政课“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刚强有力、有棱有角,绝对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羞羞答答”的在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中直接系统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相较而言,其他课程思政具有较为间接的思政育人作用,通过合理利用和挖掘隐含其中的诸如道德品格、创新精神、政治认同等思政元素及思政素材,实现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的统一。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战略思维基本内容
“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是习近平对战略思维提出的要求[5]62,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是开展各项系统性工作的切实需要。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一项以贯彻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系统工程,应充分运用战略思维系统,科学指导,贯彻执行,有效发挥协同育人功能。战略思维系统包含战略目标、战略判断、战略决策、战略实施、战略评估等五个要素,各要素有序运行、联动集成,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逻辑体系。
(一)协同育人战略目标思维
战略目标思维是战略思维全过程的主导因素,回答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战略朝哪个方向和目标做的问题,它是一个整体指向性和具体贯通性的统一,指向战略实施最终实现的效果和实施过程中所要完成的具体战略任务。明确战略目标是实施协同育人战略的核心,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高校最基本的要求,贯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战略目标。高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贯彻在教书育人的整个环节。着力于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和价值塑造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正是此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和应有之义。
(二)协同育人战略判断思维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战略判断思维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战略思维展开的首要环节,围绕诸多可能影响战略目标实现的条件展开,回答战略处境与趋向问题的主观认知活动。是透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杂多表象揭示育人本质规律的追踪寻源。具体而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战略判断思维包含战略形势判断、战略定位判断、战略趋势判断[6]。战略形势判断是指以掌握客观现实为目的,对高校当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状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协同育人建设成果、发展需要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进行基本认知和评判。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中重要战线是抓好教师队伍“主力军”,不断推进课程建设“主战场”,纵深发展课堂教学“主渠道”。战略定位判断是在形势判断的基础上,对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进行科学定位,是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教育体系的关键,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四梁八柱”的核心。思维主体根据形势判断和定位判断,运用建设理论对战略未来进行预测,对经验素材进行加工就是战略趋势判断。
(三)协同育人战略决策思维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战略决策思维是回答战略做什么的问题,在形势研判的基础上,以战略目标作为指引,对实践活动做出科学合理、纵观全局的战略谋划。由决策方针、决策重点、拟定措施等要素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决策过程。战略决策方针是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行动指南,是实施决策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习近平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5]378。这也是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战略决策重点是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协同育人的决策重点是明确课程思政不是把专业课、通识课上成思政课,也不是增加一种活动或者增设一门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创新。发展战略措施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举措,是以实现战略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措施。
(四)协同育人战略实施思维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思维是回答战略如何做的问题,是联结战略思维和战略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对战略实施环节的运行管理、过程组织和详细规划,是实践活动在人脑中的预设和推演。具体包括战略实施准备、战略实施部署、战略执行3 个阶段。战略实施准备是在对既有现实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权衡考虑后,为有利于战略实施所做的前期准备,包括思想、环境、人力方面等。首先思想上需确定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建立目标协同观念,明确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都服务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环境准备主要是创建校园文化及新媒体育人环境,加强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积极构建兼具教育性、思想性和时代性、娱乐性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激励、规范、凝聚功能。建立用于传播优秀文化、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新媒体平台,集服务性、知识性和思想性于一体,更好服务协同育人体系发展。人力准备主要是要打造一支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协同育人师资队伍,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其次,战略实施部署具体包括组织动员和任务分解,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科学规范的协同育人体系,应从教学管理、课程建设、方法途径、教学内容、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入手,进行组织动员和任务分解,使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最后,战略的执行是将思维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是协同育人的具体落实。
(五)协同育人战略评价思维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战略评价思维是回答战略怎么样的问题,是对各个环节实施情况的评估,对实施结果的测评,是对战略思维全过程的考量和重新审视。协同育人战略评价思维是贯彻及时调整战略实施方向的关键,包括评价标准、评价过程和评价反馈三个方面内容。战略评价标准是评价思维有效反馈育人效果的前置条件,包含总体评价标准和具体评价标准两个维度。总体评价标准是结果考核,将协同育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战略目标为标准审视战略实施的结果。具体评价标准则是过程性考核,用战略目标的细化指标来效验实施过程。具体包括学生的学习感、满意度、教师的获得感、教学方式创新度等。评价过程是与评价标准相对应的,是应对多变的战略形式,遵从人认识的规律性要求而所做的行为过程。评价反馈是以把握协同育人规律,实现战略目标为最终目的,对战略思维总体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正、调整。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战略思维实践策略
在深入分析战略思维五大要素的基础上,把握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客观发展规律,以习近平新时代战略思维为指引,增强主观能动实践在谋篇布局中的有效性。战略思维指引优化系统举措保障协同育人的规范性。关注教学实践环节,把握教师和课程两大战略核心,实现协同育人的实效性和超越性。注重结果复盘,增强协同育人的全局性,有力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深入协同发展。
(一)优化系统举措,保障协同育人的规范性
战略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系统工程实现平衡协调、总体最优目标的基础前提是在正确战略决策思维的指导下优化系统举措,构建完善的环境条件,强化条件保障,促进协同育人的规范性与有效性。首先,组织强化领导机制,任务战略的有效完成都依赖于有效的组织机制。为克服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意识差、协同层次低、协同力度弱、协同行动不到位等制约因素,建立协同的组织机制是关键。建立教务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联动、院系教研室落实推进的具备自身鲜明特色的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 从顶层设计上制定“任务书”,谋划“路线图”。其次,制定整合资源规范政策。为推动协同育人有效运行,打破固有的制度障碍和思想壁垒,整合各项资源,需制定相应的政策规范,为协同育人提供制度保障。具体包括完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建设标准、建立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改革制度等。深化育人共同体意识,提炼出专业课程的价值范式和文化基因,反哺于思政课程建设,共同促进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实现。通过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结构、调整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比例,增加通识课的可选择性,适当增加实践类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协同育人。最后,完善资金支持保障,资金保障是战略实施的基础,构建协同育人运行机制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不限于协同活动组织、协同平台建设、师资培训交流等,每一方面的开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因此,提供专项资金保障是协同育人有效运行的关键。建立思政专项经费预算,加大经费支持的广度和力度。
(二)把握战略核心,实现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战略思维就是方向、聚焦、要务等核心工作,为有效实施协同育人战略,首要任务就是在全局中找出最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动作。教师作为育人主体,是学生思政教育的“第一负责人”。为把握协同育人战略核心应抓住教师这一主体,明确“教师共同体”概念,伴随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育人工作的承担者已不仅仅局限于思政课教师,而是高校内所有科任老师及行政管理人员,打造和建设一支跨学科协同运行的教师“团队”是高校贯彻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思想上强化“育人共同体意识”,行动中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目标,构筑协同育人共同体战略定位。以此推动教师队伍育人方式和目标的拓展转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7]。教师团队应在强化思想自觉和教学能力上双管齐下,较为一致的思想价值理念是协同育人行动的基础,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是高校实施协同育人的关键。一方面教师团队应强化协同育人意识,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类型,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提升教育成效。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教师应自觉、系统、全面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正确把握与思政教育的关系,根据行业发展实际,切实增强协同育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贯彻“课堂育人”“科研育人”“发展育人”为一体的教育观。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经验交流、实践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提升教师对学生专业背景的深度挖掘能力,精准把握学生认知需求、学习规律,深度开发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资源,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不同课程的教师需强化课程思政的渗透作用,汇集畅通何种思政资源。科学利用新媒体媒介,以学生的切实需求为切入点,多形式创新课程设计,不断提高协同育人的实效性。打造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其“领头羊效应”与“头雁效应”的标杆作用,使思政课名师做人治学、教学科研上的丰富经验和严格要求的品质敦促、指导青年教师,传经送宝,增强教师团队思政教育能力,通过教师之间定期互助,逐渐形成常规化机制,实现协同育人。
(三)统筹示范阵地,把握协同育人的超越性
战略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战略是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抓住战略核心,除了教师团体这一主观载体,另一客观载体就是优质课程。构建全面覆盖、相互支撑、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的课程体系是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同向同行的关键,尤其注重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中心等建设,其发挥着操作示范和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带动各级各类学校实时调整改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方向。具有思政目标导向的“金课”和课程思政示范中心是建设课程载体的核心。“金课”是具有高度知识性、学术性、价值性、政治性、实用性的优质课程,以“高阶性、挑战性和创新性”为衡量标准[8]。高校应结合自身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思政校本课程,着力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由泛在化向体系化、特色化、品质化发展,发挥更大的思政教育效能。例如航天航空类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建立行业特色校本思政课程,开发“航空航天发展专题”“航空航天概论”等课程,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史”教育、创新精神培育等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行为习惯、认知特点,结合不同专业价值理念、思维方法、课程特点的差异进行专业课程开发,将思政元素合理、自然、有效的嵌入专业课程建设中,进行系统的“课程化”设计,将协同育人机制落到实处、细处。
打造课程思政示范中心是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示范区”与“试验田”,是各方面教学科研人才深耕与向往的教学科研高地。高校在贯彻协同育人战略时应发挥各种资源优势紧紧抓住这一核心,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以理工类高校为例,立足于自身行业专业特色优势,诸如理工科事业特征、科技发展史、科学家精神等资源,对它们按照历史、人物、事件、文化等不同维度脉络进行整理筛选和提炼归纳,营造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切实推动工匠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进课堂、进脑、入心、化行。依托课程思政示范中心载体,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通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借助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实效。
(四)注重结果复盘,增强协同育人的全局性
战略评价思维是战略思维的要素之一,是对战略思维全过程的考量和重新审视。教育作为一种能动性活动,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是一项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教育效果无法一蹴而就,更应建立系统完善、导向明确的战略评价体系,突出各高校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注重协同过程的反馈环节,强化教育效果。一方面注重前期协同结果的总结推演。借用围棋术语--“复盘”,抓准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战略实施中成功的关键和失败的原因。正视实施过程中的偏差、能力的提升和经验的传承,通过对协同过程进行总结推演,固化协同流程,总结协同规律。具体而言,对协同目标实现程度以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包括学生满意度、学生获得感、课程体系建设质量等,注重对演绎过程、关键资源要素和重要时间节点的总结,对育人协同行为和结果进行分析、描述和归纳。建立检查和督导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管理组织、协同活动、课堂教学、师资交流等过程的督查。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引导等。此外,需预测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情况,对未发生的行为进行虚拟和探究,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协同效能。另一方面加强后期协同规划的调整优化,这是战略评价思维最直接、最主要的目的。要贯彻协同育人战略应明确协同的持续性和常态化,保证育人效果需要对战略进行不断的反馈和调整。以行业特色高校为例,因相近且集中的学科生态,素材和逻辑的相通性决定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目标上的一致性,但由于学科专业的具体不同,要求对协同的具体目标策略和具体细节进行调整,真正实现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