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3-02-12罗琳
文/罗琳
针对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现有问题,教学团队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线下式混合教学方法,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还原实训场景,将理论学习、虚拟仿真、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构建了“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体验感,激发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为其他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主要为国际知名邮轮公司输送服务型人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正朝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邮轮行业脱节严重。在此基础上,教学团队提出了“理虚实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1],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也有利于培养出适应邮轮餐饮服务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服务于新兴产业的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至今才十年建设历史,教材数量相对较少,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与行业对邮轮人才能力的需求脱节。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书籍,但由于邮轮乘务管理专业的独特性,迫切需要适用于课程的高质量教材和教学资源。
1.2 实践教学投入有限。由于邮轮在海上运行的特殊性,学生在上岗之前很难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来增加体验和积累经验,因此,在校内实训课程的教学中,模拟仿真环境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通过实训室还原邮轮的真实场景,面临前期投资大。后期消耗大。场地占用面积大和功能更新困难的问题。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涉及中西餐厅、酒吧和咖啡厅的设施设备和耗材数量多,有的学校实训室规模较小、设施设备数量有限、设备陈旧,与豪华邮轮真实的环境差异大,难以保证学生足够的训练机会,影响了实训教学的开展。
1.3 教学模式有待创新。在现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实践技能的传授以现场演示为主,无法检验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知识内化情况。由于缺乏真实企业环境,实训教学实施环节组织的程式化和简单化造成了课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调动。
1.4 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深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1+X证书制度涉及课程改革和学生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这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邮轮行业经验,能够开展实训技能指导工作。大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在邮轮企业的实践经验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因而对邮轮岗位不熟悉、对工作标准不理解,对行业前沿知识和发展方向不够了解,在指导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参照1+X证书标准转化课程内容的能力不足,教学实施有效性低,无法完全满足专业实训教学的要求。
2.“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策略
根据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学团队积极探索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软件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理”是指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开发的专业理论在线课程教学,“虚”是指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虚拟环境中开展的沉浸体验式实训教学,“实”是指在实训室真实环境中利用实物开展的实操技能训练。
2.1 建设网络平台理论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思路,教学团队在智慧职教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平台搭建了“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以精心设计的教学视频和数字化资源为核心内容,整合优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音频、知识链接、项目案例、试题库、作业、测试等,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利用电脑、手机或iPad等多类型终端登录在线课程进行自主学习。
2.2 应用虚拟软件创新教学模式。校内实训室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建设了由“邮轮全景虚拟VR”“邮轮虚拟仿真数字展馆”和“邮轮服务虚拟仿真实训”组成的邮轮虚拟全景实训中心,构建了由主餐厅、自助餐厅、酒吧和咖啡厅组成的邮轮餐饮工作场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实验空间的课程,创造了身临其境的教学和实践体验,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实操教学做好了准备[2]。
2.3 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基地。作为培训学生技能的主要场所,学校与邮轮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了集教学、实训、考证、大赛于一体的邮轮乘务管理综合实训室,购置了邮轮运营管理系统,师生可采用系统配备的移动终端设备,模拟邮轮网络系统环境,实施接收、处理和维护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任务,在课堂教学场域中最大限度地还原真实的工作过程。校内实训室功能完善,设备先进,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数字内容与真实世界、学校学习环境与企业工作场景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融入的立体多维教学空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3 “.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实施
线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虚拟仿真软件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原理;线下再对重要的知识点和困难的操作点进行讲授、答疑和演示,使学生加强对任务和操作步骤的理解;最后,在实训室操作真实的产品和设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
3.1 理论知识讲学,明确任务要求。教师制定课前学习计划,将教学课件和测试等资源上传智慧职教平台,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熟悉操作流程和知晓学习评价等方面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线上自主学习和讨论。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对章节内容进行在线自学,并完成相应的测试,发现并记录理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中,针对线上平台的反馈数据,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加强重要知识的教学。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课内容查漏补缺,为后期的实训任务做好理论准备。
3.2 虚拟仿真体验,发现解决问题。教师将虚拟现实软件的学习资源发布在平台上,学生按照要求在虚拟现实情境下进行技术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了理论链接、虚拟实训、技能考核等功能模块,学习任务以游戏通关的方式呈现,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按照系统提示进行训练,每个环节由系统自动评分,会显示操作中的错误,并允许重复训练。教师在机房通过后台实时观测学生的操作,讲解重难点并鼓励学生演示操作和分享经验。具有沉浸式场景的虚拟仿真系统,与工作完美结合的良好互动体验,可以提高专业课教学的有效性。
3.3 实物操作训练,拓展实践应用。经过理论学习和虚拟仿真操作,学生具备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物操作训练的基础。教学内容选取宴会服务、侍酒服务等技能项目,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操环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在实训室进行,教师对学生实践操作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点评、示范和总结,学生视自身情况针对性练习,强化实训效果;另一部分是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在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下,企业教师根据现场的条件和要求定制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效果
4.1 线上线下构建智慧教学模式。线上教学具有开放性、可重复、学习资源丰富、易于获取、远程交互、全过程记录、支持碎片化学习和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等优势;线下教学的特点是标准化、强烈的体验感、丰富的情感交流、实时互动、约束力强。在学习任务的分配上,线上学习适用于资源检索、远程互动和数据记录的学习任务;线下学习适用于现场交流、深入讨论、实时互动和情感交流的学习任务。线上和线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构建开放共享的学习空间,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知识。
4.2 虚实结合提升实训教学效果。虚拟现实技术对危险性大的操作如邮轮餐厅应急管理项目进行了虚拟化设计,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实训的安全性。虚拟现实教学能够使技能训练不再受制于实验场所和教学设备,满足了学生对实训时间及场地的要求。虚拟仿真资源可以重复使用,能够延长邮轮餐饮服务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实训耗材。虚拟现实交互系统提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指导,给予学生即时的反馈与评价,解决了职业教育实训师资短缺的问题。在人力和物力方面,虚拟现实教学大大降低了教学成本。在虚拟环境中操作,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节奏反复练习,再结合真实的操作,可以减少失误率,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构建逼真的场景,使学生沉浸在邮轮的工作环境中,了解不同部门的操作流程与服务标准[3],模拟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弥补了学生难有机会登上邮轮获取实际经验的不足。系统中灵活多样的互动环节及学习内容,使专业知识更加形象化,相比传统教学更具趣味性,能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并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引用出处
[1]何雨辰.MOOC背景下电路分析基础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01):21-24
[2]王云.基于“理虚实一体化”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22,42(03):85-89.
[3]刘利娜,程芸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06):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