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高职铁路专业学生为例

2023-02-12杨志鹏刘雪雪

中国储运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华育人政治

文/杨志鹏 刘雪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基因的积淀和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密切相关,二者深度融合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成效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路径,为高职院校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二者融入也存在被动灌输、针对性不强、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自觉提升高职学生基本素养,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表现

(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牢固树立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见证了华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文化历程的发展及文化变迁的轨迹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文化自信、价值体系、制度形成的主要来源,也是大学生明确国家利益至上,形成强烈国家荣誉感和自豪感的重要内容。(二)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塑造高尚人格。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塑造理想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尚和合,求大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人为善,为人之本”“胸怀天下,兼济苍生”的理念,让古老的传统美德根植于大学生内心,引导日常行为规范,自觉肩负时代使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提升人文素养,推动文化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文运带动国运,文脉牵连国脉。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各个领域。[2]年轻一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精神,以先贤为重,肩负新时代的使命和责任,自觉奉献青春和知识,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力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借助新型媒体传播矩阵,构建思政育人新模式。打造“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智慧思政平台。通过理论教学、实践考察、新媒体VR体验等多种信息教学手段,打通“线上”“线下”教学“两张皮”的堵点痛点,力争做到传统文化知识灌输有理、有情、有趣;搭建“历史上的今天”“中华魂”“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纪念活动平台,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树立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二)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育人新元素。积极开展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当地博物馆、纪念馆、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基地等,将书本和课堂教学内容迁移到实地场景,深化大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学习体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推崇、对革命文化的铭记传承,不断增强大学生学习和做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投身到建设祖国,复兴民族伟业的实际行动中。(三)加强校园传统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新环境。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切口,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实践,充分利用校园网、电影、宣传栏、板报、宿舍标语、电子屏等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开设校园社团国学社、传统汉服日、优秀传统文化讲座,提升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通过校园广播宣传、二课活动开展,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助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三、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源泉,高职院校围绕高校“立德育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才能不断培养出党和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

引用出处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2).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01-25.

猜你喜欢

中华育人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