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生活物资无接触配送研究
2023-02-12李雅澜刘美岐马峻鹏
文/李雅澜 刘美岐 马峻鹏
文章从应急生活物资供应入手,针对应急生活物资配送存在的问题,结合对新兴技术的需求提出建议,为应急生活物资无接触配送问题提供更好的思路,为最大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一、引言
针对突发情况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迅速有效地做出决策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最有效的途径。应急生活物资具有局限性,比如种类复杂,配送时效缓慢等。因此,突发情况暴发时,有一套完整、科学、合理同时满足生活物资应急以及无接触配送等特殊要求的方案,对于应急管理有深远的战略应用意义。目前学者们对应急物资调度不断深入研究的趋势已初步显现。例如,国外Wang等[1]对二维的物资调配和运送过程中多目标、最短时间、最低成本的优化模型开展了深入研究。Hu等[2]考虑租金波动和路网状况等,建立多阶段随机规划模型,用递进对冲算法(PHA)求解。在国内,曲贝贝等[3]给出了能最大满足受灾点需求(物资量以及送达时间需求)的物流配送方案路径优化模型。刘长石[4]等建立以最短时间为目标的模型,利用混合式启发算法缓解了灾后多种渠道动态调度物资的困难。在实践方面,应用无人车[5]、无人机等配送的研究也有先例。时代的前进给应急物资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精准的解决手段。
二、应急生活物资局限性及配送现状
应急生活物资配送问题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一)采配效率不高。相关部门在物资采购时对实际情况判断失误,调研、管理不到位等,导致盲目采购物资,采购的物资到不紧要,但实际需要的物资紧缺。(二)生活物资供应节点网点严重短缺,供应不及时。一般受灾区域或是受封控区域面积广泛,生活物资配送存在一定困难。想要配送到特定区域可能会经过很长的路程,并且传统交通工具速度慢,会导致应急生活物资供应不及时,无法充分保障民生。(三)保供人力物力严重不足。当突发情况发生时,在特定区域的居民受影响最大,此时保供人力物力严重不足。另外,用于配送的物流系统,物流设施同样供不应求。(四)物价违法违规案件层出不穷。另外与一般物资相比,应急生活物资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不确定性。自然灾害以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往往是突然的,很难预测,故而一经出现就会给一定范围内群众生活造成重大干扰,这时生活物资的需求种类及需求量激增,具有不确定性。(二)时效性。突发事件的突然和破坏性使得特定时期内群众对生活物资的需求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应急物资配送时,只有在需要的时间范围内送达,才得以发挥作用,如果滞后,将会大程度降低配送效率,造成巨大的损失。(三)不可替代性。应急生活物资使用方式与普通物资不同,而且特定人群对特定的物资有特定需求,该类生活物资存在着不可替代性,必须得到满足,如果供应不足将会影响下一步民生保障工作正常进行。(四)弱经济性。自然灾害以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暴发时期工作带有社会性和公益性,需要将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挽救生命,恢复生产。在开展应急生活物资配送时,首要目标并不是成本,应是怎样科学高效地将应急生活物资合理配送到需要的人的手里。(五)阶段性。各种突发情况都是分阶段的,应急物资配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及时对方案进行调整。此外,物资的需求状况和紧急程度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每个阶段都需要根据最新的需求开展工作。
三、应急生活物资配送建议
(一)发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作用。突发情况发生时,政府应迅速反应,站在民众角度思考解决问题。基层(居委会,业委会等)也应发挥作用,及时了解并汇总需求,全力保证日常生活需求。(二)增加生活物资供应节点网点。严格按照区域面积和人口数量,在受灾区域周边配备生鲜店、连锁超市、药店等,并达到关门不歇业,集订集送等要求。无论是配置网点位置、安排开店总量,还是确定上岗人员数量都需科学合理,并按规范做好防护。(三)增加保供人力物力。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允许无恙的保供人员回到岗位,整合物流资源,对接电子商务平台,补充配送力量,以此来完成交到群众手里的生活物资配送服务。(四)与物流公司合作。政府应与专业物流公司合作,运用专业物流系统,提高配送效率,避免系统瘫痪;鼓励使用新技术、新工具,创造新业态。在交通不便地区使用合理的配送工具,如飞机空投,以及使用无人机,无人车等先进工具实现无接触配送,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五)加大物价监督。政府要抓好价格监测关卡,综合运用行政处罚等管理手段,进行督促提醒预警。坚决打击物价违法违规行为,迅速严厉查处违法案例,强化执行力度,适当对性质恶劣案件曝光。实现产品产销对接,从而稳定货源、顺畅产销。
四、结语
本文针对应急生活物资局限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急情况下怎样完整、科学、合理地满足应急生活物资无接触配送需求,更快做出决策,减少行动反应时间,尽可能挽回损失,能够为之后的应急生活物资无接触配送提供有用的建议、思路与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