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道路客运转型发展对策研究
2023-02-12冯琼
文/冯琼
引言
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也得以优化和完善。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推广和普及更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道路交通行业的纵深发展,受到高铁以及顺风车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城乡道路客运行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面临一定的生存危机。在这种形势下,要想真正践行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任务,推动城乡道路客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联系当前的市场发展实际,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促使整个道路客运得以转型,确定自身的发展道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高铁和民航等交通方式的出现,要求运输服务行业必须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也要获得对应的政策性支持。在大交通融合发展的形势下,道路客运行业要想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赢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和生存空间,就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动调整自己的定位,转变和优化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客运服务水平,进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1.道路客运行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
1.1 综合运输结构体系调整,道路客运业传统的发展空间受限。从现阶段我国城乡道路客运行业的现实发展来看,伴随着高铁、民航等的迅速发展,我国道路运输的结构性格局发生了一定的调整和改变,传统城乡道路客运长途运输的优势不复存在,更是在整个道路运输构成中出现了颠覆性改变,以班线客运为主的道路运输模式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功能性持续缩减,在实际的发展转变中它们开始作为铁路和民航的补充运输方式而存在,无论是在市场的占有份额上还是实际产生的经济效益上,都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1.2 新业态融入短途客运市场,挤压传统客运生存空间。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的影响和作用下,客运行业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模式,滴滴和网约车等迅速占有了原有的客运市场,组成了客运发展的新业态。网约车在互联网的帮助下,对社会的资源正在不断进行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我国传统客运市场的生存空间,特别是对道路客运的短途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3 客运企业区域经营,竞争无序。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的客运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其经营格局正在趋于固化,从市场格局上进行研究分析,客运企业呈现出市场主体多、各地呈现小的运营特点。而且客运企业在实际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中,经营业务存在一定的交叉性,部分营运线路甚至会出现不同形式的重叠,同行之间的竞争呈现的愈加激烈。这就导致城乡道路客运行业在实际发展中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同行之间为了创造更大的经济收入,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逐更是一再减少客运行业的安全投入,使得原本的服务标准日益降低,不但限制了道路客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更是直接阻碍了统一市场网络体系的正式形成。
1.4 运输组织落后、市场意识薄弱,便捷性不足。客运行业在以往发展中的垄断式经营,导致其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在日常的运营实践中也未能及时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对原本的服务范围等进行调整,这就导致其在互联网的广泛冲击下,难以迅速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以往客运行业的运输组织方式相对比较繁杂,购票流程繁琐,对于那些较长的客运线路,旅客只能在固定的停靠点下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乡道路客运的便捷性。整个道路客运的服务供给和现实生活中旅客的真实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伴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网约车等新的运输服务形式的出现,道路客运逐渐丧失了原本的竞争优势,严重束缚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进一步发展[1]。
2.道路客运行业的发展机遇
2.1 国家政策调整,为道路客运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撑。《新客规》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客运行业的转型升级。它在新时期的提出,主要是顺应了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要求客运行业在具体的运营实践中,能够更加满足人们出行的多元化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出行服务。正是在新的政策规范的引导和支撑下,道路客运得以实现创新型发展,和其他的运输方式真正做到了和谐共生[2]。而且新客规在实际应用中,对道路客运运营策略也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和优化,经营者在班次安排以及行驶路线等方面的自主权得以提升,允许车辆类型等级不变的情况下,对经营车辆的下班班次进行动态化调整。与此同时,对道路客运线路班车中途下客的管制和之前相比,也实现了一定的放松和优化,这样对于旅客就能带来更加便捷式的体验,真正提高客运企业的服务标准。除此之外,也明确了客运企业在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可以根据客户的现实需要提供定制性服务,促进道路客运行业的转型升级。
2.2 交通运输大环境深刻变化,为道路客运发展带来良好机遇。我国综合运输体系正在不断优化和完善,这一背景下,互联网和运输服务的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以网约车为主的交通客运新形态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使得其在现阶段的生活发展中更加追求舒适的物质体验,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持续增长的多元化出行需要,道路客运行业也要结合市场的发展变化对以往的经营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交通运输部门积极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等,要发挥客运行业的示范性作用,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加快农村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为道路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具体的工作展开中,应该加强在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从而有效发挥道路交通的先行作用,增强道路运输服务能力的同时,使其可以更加适应现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客观需要[3]。
3.道路客运行业转型的发展对策
3.1 拓展客运业务,打造真正的定制客运。现阶段道路客运行业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对自身的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供定制性的客运服务,真正提高自身的服务性能,确保人们可以获得更加极致的出行体验。如今人们对安全、舒适、个性化出行的需求正在不断提升,因此客运行业在实际进行功能调整和优化的时候,需要以旅客出行市场为导向,从而真正响应公众的个性化出行需求。例如在城市之间可以实行公车公营线路公司经营,在县域之间也可以开通门到门直达的县际定制班线[4]。
3.2 转换角色,主动融入综合交通体系,融合发展。从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传统道路客运在整个客运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正在不断被取代,在这一背景下,客运行业要想获得长久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定位,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实现和高铁航空的融合发展,真正发挥自身的基础性作用,成为以上几种交通运输手段的发展和延伸。在具体的运营实践中,要切实从旅客的出行体验出发,减少换乘,满足群众的基本出行需求。与此同时在客运行业的发展改革中,也要积极加强信息化服务型平台的建设,实现购票方式的智能化,在这一过程中做好和高铁以及航空的配套衔接,真正展现出自己的显著优势,满足客户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要[5]。
3.3 转变模式,整合资源,集约化发展。公路客运要想在现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就必须推进行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建设,通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服务链的一体化建设,从而有效提升客运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助推行业的高效稳定发展。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可以加深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实现企业重组等,构建真正的线上沟通和交流平台。管理部门也要增强责任意识,在具体的工作展开中,积极推进客运企业的兼容合并,实现企业之间的集约化管理,降低道路营运风险,推动班线资源的积极整合,从而全面提升客运运输效率,为班线车辆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6]。
3.4 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伴随着乡村振兴效率的不断深化,现阶段在发展城乡道路客运行业的过程中,也要从农村地区着手,全方位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客运服务水平。在具体的转型和改革中,首先相关部门要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给予农村客运保险以及营运补贴扶持政策等,真正提升企业发展农村客运的动力。而且在模式的选择上也要打破传统班线经营的限制,真正推动城乡公交的一体化发展,可以结合人们出行的现实需要,不断探索预约经营以及专线经营等发展新模式,真正实现城乡区域的有效联动,满足乘客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出行需要,做到零距离换乘等。除此之外,在发展城乡道路客运的过程中,也要综合统筹多种因素,不但要在服务内容上进行拓展和延伸,也要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显著优势,进一步提升客运服务水平,使其得以实现更加稳定的发展[7]。
4.结束语
随着人们出行需要的不断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道路客运行业要想得到更加稳健的发展,就要结合时代需要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调整,真正不断推动服务的优化升级,从而提升营运水平。具体工作展开中,可以积极寻求和高铁航空等领域的合作,发挥自身的辅助性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客运换乘,从而提供给乘客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通过点对点的无缝衔接,为客运行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一定贡献,借助定制化的客运服务策略,全面提升客运企业的经营收益,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引用出处
[1]朱兴林,刘泓君,姚亮.乡村振兴视角下县域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22,43(05):120-129.
[2]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际道路客运班线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J].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22(15):11-16.
[3]庄晓生.共享模式下泉州市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发展研究[D].福建工程学院,2022.
[4]吴群琪,王睿,王佳彬.旅客出行选择道路运输服务方式的机理研究[J].综合运输,2022,44(08):29-34+49.
[5]李光,李若珩.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破产重整的探索和启示[J].交通企业管理,2022,37(05):24-26.
[6]蔡筱懿,郭一麟.提供个性灵活服务汇入道路客运大河[N].中国交通报,2022-08-24(005).
[7]罗清艺.Y公司非急救转运项目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