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能物流探究

2023-02-12李济民

中国储运 2023年9期
关键词:物流模块智能

文/李济民

1.“互联网+”与智能物流发展的概述

互联网技术迅速的发展,影响到各个经济领域。传统商业在不断整合下,形成两类活动,一类是线上活动,另一类是线下活动,而且不管是信息流还是资金流,通过互联网就能够将其完成,其中为实现产业线下交付,物流成为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智能物流就是利用智能化技术,通过物流系统来进一步模仿,进而在感知和思考、决策和自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为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智能物流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一种趋势。

2.“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能物流发展的特征

2.1 开放性。以往信息系统建设目的就是对自己的资源进行管理,同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开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让信息实现共享,还能向社会合理的公布。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物流企业通常会有“二八法则”,也就是企业为提高服务水平,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尤其是车和人以及仓储等。这时,还难以提升物流企业的层次和服务质量,这就需要建立外部沟通机制[1]。

2.2 动态性。企业为更好地发展,不仅要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还应实现精细化管理。这就需要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进来。这时定位信息非常重要,实际上这主要针对的是时空信息和识别信息,是两个信息之间一个组合,还会成为物流业实现动态化管理的一个信息元。

2.3 集中性。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企业为更好地发展,加快了信息化建设,逐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在这一背景下,集中管理成为最主要的一个方向,同时,信息化逐渐渗透在整合网络资源中,并得到了合理的应用,而且还有了一定的变化。实现集中管理,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处理,还能提高其服务能力[2]。再加上缺少加工服务专业人才,所以应进行集中,以便进行数据中心的建设。当前,集中化是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一个特征。

2.4 关键技术。识别技术就是采集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就是人们熟悉的一些无线通信技术,如3G网和4G网。在物流领域中,智能终端其信息化特有的设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对智能移动终端使用下,逐步实现普及还推动其发展;商业智能技术,在日后发展趋势中,这一技术能否成为热门,取决于企业在加工处理信息时,能够发挥出商业智能技术起到的作用,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2.5 数据中心。以阿里巴巴和苹果为例,发展到一定期间,不管是人才,还是流程和标准等方面的问题,他们会通过构建数据中心的方式来解决。基于此,应注重数据中心的建设。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存在数据中心化经济实体。以物美集团为例,企业为了销售,根据积累完的相关数据制定相应的方案,同时,还策划采购方案和物流配送等方案。这样避免对人过度的依赖,逐步实现智能化[3]。所谓的智能物流就是管控工作流程,不再对现场人员产生依赖,而且这也是物流业日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3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能物流发展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健全完善的智能物流技术体系。当前,数据信息收集与整理信息模块、负责智能物流技术和决策执行的终端应用模块已经成为智能物流功能模块的主要构成部分,比如数据采集通过条形码、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电脑、打印机等,数据传感技术方面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其中,不管是在感知和采集,还是传输、存储和处理信息这方面,信息模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负责对物流数据进行传输,合理加工完数据之后,在物流管理平台上实时共享。对于信息模块传输的物流信息,决策模块接收之后,通过智能技术进行完善,并合理优化,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分析,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通过建模和仿真技术,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信息[4]。在智能物流系统中,终端应用模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加工处理完的一些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之上制定计划,做出相应的决策,促进企业进行物流作业,不断提升作业水平,还能为购货方提供良好的服务。在拥有信息模块和决策模块的前提下,不管是在完善方案还是在做决策这方面,终端应用模块均能够提供相应的支持,提高整个物流过程智能化水平,也就是说能实现智能化。

3.2 注重对互联网和智能化核心技术应用。首先,从政府的视角看,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专利这方面,应让其具有一定话语权,并多分析研究和网络安全方面有关的技术,尤其是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等,提高产业标准,高度重视智能物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智能物流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然后,改进科学成果转化体系,保障充分发挥出信息智能化技术在物流行业中起到的作用,促使物流行业对这项技术有效应用,以便科技龙头企业试点开发,使物流企业在实际发展和工作中,利用好先进信息技术装备和软硬件系统[5]。如果有的企业具备非常强的实力,可和外资物流企业保持一定联系,在具体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应掌握好先进技术和新的理念,引进优秀的人才,进一步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由此,根据国内外发展的实际趋势,完善产业结构,推动传统运输业和仓储业的发展,使其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将现代化物流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最后,智慧物流企业在实际发展期间,需要保护好知识产权,高度重视共性技术,结合物流产业发展情况,巩固产业的相关技术[6]。

3.3 大力推进物流金融的发展。物流金融就是根据物流的相关业务,开展金融活动,注重物流融资,并在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共同开发下,把企业具备的一些物资视为担保物,而且对于担保物,企业承担着监管的重要职责,同时还应向金融机构提供企业相关信息,尤其是担保物信息和企业财务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金融机构结合实际情况,为物流企业下发信用贷款。就当前的情况来看,智能物流对物流金融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要求,一方面,随着物流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物流业向金融服务质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在支付和结算这方面,由于能够合理提供物流金融服务,所以提高了物流业务服务的广度[7]。另一方面,物流金融之所以能促进智能物流更好地发展,主要利用完善的创新模式。在实际创新期间,推动了行业发展,尤其是金融业和物流业等方面。由此,要完善产业结构,加快升级脚步,以增强行业市场的竞争力。

3.4 提高物流信息化服务能力。加快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推动智能物流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促进政府企业之间协作,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促进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利用信息技术,研发新的设施设备;然后完善物流标准化管理体制。为促进物流业务的开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同时通过数据形式,实现物流企业和供应链上节点企业链接。除此之外,还非常有必要制定数据标准,并在多个技术上提高标准水平,尤其是在加密方法和数据接口技术上,以便企业实现信息沟通;最后,完善创新物流技术。这不仅要引入新的技术,还应充分应用新的方法。与此同时,投入关键技术,让其有所突破,强化物流信息化服务能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占据一定地位,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5 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物流企业而言,为更好地发展,应不断提高智能物流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专业化的工作队伍。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物流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资源战略,并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让智能物流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多进行学习,以扩大自身的知识面;然后,结合当前智能物流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以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方式培训智能物流人员,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作为培训内容,进而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后,物流企业应和高校保持一定联系,并多沟通交流,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实践基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促进智能物流的发展,还需要清楚当前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同时还应让“互联网+”和智能物流结合在一起,实现深度融合,进而促进现代物流产业的转型,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引用出处

[1]曹崎宇.物联网下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22(23):133-135.

[2]刘圳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方向研究[J].中国储运,2021(12):193-194.

[3]谢曼.基于物联网发展的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路径创新[J].现代商业,2021(33):12-14.

[4]刘承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物流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1(31):71-73.

[5]吴咏春“.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商智能物流体系研究[J].营销界,2021(30):46-47.

[6]钱炜华.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物流创新应用[J].电子技术,2021,50(07):152-153.

[7]江贝.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8(24):9-10.

猜你喜欢

物流模块智能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选修6 第三模块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s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