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我国物流企业绿色发展研究
2023-02-12罗江华
文/罗江华
在互联网经济推动下,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而“双碳”政策的出台对物流企业尤其是货运行业提出了新的考验。在低碳经济下,货物运输的成本将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而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压力又始终限缩着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如何在保证企业收益的同时促进绿色发展,是当前物流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文章拟结合物流企业运营和管理的具体实践,对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的现状和困境进行研究,分析物流企业绿色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从而为我国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绿色发展”是我国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绿色发展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我国货物运输和管理的重要载体,物体企业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和体验到低碳经济的影响,不断关注物流运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共赢关系,努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实现物流运营与环境保护共存发展的目标。与此同时,低碳经济尤其是“双碳”政策的执行,也对物流企业运输的成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如何发掘出绿色发展与经营利润之间的最优解[1],是当前物流企业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1.低碳经济下当前物流企业运营的困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理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推动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做法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发展的需求,低碳经济业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然而,传统的物流企业尤其是运输行业的生产模式与经济效益,与“双碳”政策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因而在适应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发展方面,物流企业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顾虑。
1.1 绿色发展理念认识不足。物流企业的绿色发展理念,主要是基于低碳经济下的被动举措,大多数企业包括物流企业都是有着“商人”的本质,即追逐经济利益,而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发展理念缺乏应有的认知。对于不少物流企业来说,绿色发展意味着需要将传统的燃油车辆更换为电动汽车或者其他节能型运输车辆,在货物包装方面也必须研发和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对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难以得到物流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认同。
1.2 绿色物流技术相对落后。低碳经济下的绿色物流,并不是简简单单地禁止高能耗、高污染设备或者生产运营模式,而是要对传统的物流技术进行改进升级甚至更新换代[2],在尽可能减小对企业正常运营的负面影响下实现绿色发展。然而,我国目前无论是新能源车辆还是绿色包装等技术,都还处于技术探索、研发阶段,即使有些技术投入市场,也因不够成熟而尚未得到客户的充分认可。在物流企业中,绿色节能、可循环技术虽然也在进行着初步探索,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故障频发,上下游的客户也并不完全认可和支持,投入的资金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导致物流企业推进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不高。
1.3 绿色经济模式尚未建立。绿色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其包含了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因而必须进行统筹规划、一体建设,才能够真正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发展。作为连接上游生产领域和下游销售领域的重要枢纽,物流企业的绿色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己之力,而必须与上下游构建绿色经济一体化格局,使绿色经济从产品生产环节起直到送到客户手上,都要符合绿色发展的相关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的绿色发展在企业方面往往依赖于地方政策的规定和企业自身的觉悟,绿色经济模式尚处于相互孤立、零星分散的状态,并没有形成绿色发展的一体统筹,不利于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绿色发展的实施路径
2.1 改进传统物流理念,增强绿色物流认识。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绿色发展对于传统物流的理念尤其是成本与利润的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物流企业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绿色发展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只有积极主动地顺应形势发展,才能够真正抢占市场先机,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物流企业应当加强物联网建设,积极构建线上与线下统筹运营的现代物流模式,努力实现“互联网+物流”的跨越式发展,使绿色发展与网络经济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全新格局[3]。通过电子商务与传统物流的融合发展,物流企业的统筹管理能力将得到更大程度地提升,尤其是在物流运输方面,在电子商务以及大数据运算的支持下,物流企业的运输效率可以不断地优化提升,实现单位时间内以更快的速度、更短的距离实现货物的运输,从根本上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成本的支出,实现绿色物流的良性循环。其次,物流企业应当弘扬生态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和企业生产运营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来推动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物流企业经营者来说,必须摒弃“唯利益论”的错误导向,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统一起来,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第三,物流企业不能满足于成本压降或者薄利多销等传统经营思维,应当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绿色物流技术,主动研发更加节能的运输方式和更加环保的包装材料,在满足客户需求与促进绿色发展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从而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2 改进物流运输技术,提升绿色物流水平。在绿色物流发展格局中,绿色物流的技术水平是促进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引导物流企业积极顺应时代需求的客观保证。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社会责任,利润空间相对十分有限,并没有足额的资金用于高昂的环保支出。例如,物流企业目前的运输车辆主要由能够长距离、长时间、高载重进行运输的燃油车辆组成,强行将其更换为电动汽车,不仅严重影响了物流运输的效率,降低了车辆运载的货物重量,同时也很难实现长途的运输。因此,物流企业的绿色运输必须坚持技术优先、循序渐进的标准,加大力度研发能够承载更重货物、实现长途运输的环保车辆,借助油电混合汽车进行过渡,从而既有效降低了车辆的化石能源消耗和废气污染排放,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运输活动的干扰。提升绿色物流水平,还应当体现在货物包装的材料方面。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每天运输的货物都需要投放大量的包装材料,目前通常都是由塑料、硬纸板等材料构成,用户在收到货物外一般都会丢弃在垃圾箱中,最后集中到垃圾回收站进行销毁,不仅造成包装材料的严重浪费,还会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或者固体废物颗粒,对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威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快递垃圾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93%,中国快递协会甚至向行业发出“绿色双11”的号召。对此,物流企业可以加强与研究院所或者高等院校的合作,研发出既经济又环保的包装材料,或者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尤其是要大量减少塑料类和泡沫类的包装材料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可降解物质再进入自然界。在原材料获取上,一般宜选用自然界可以直接获取的木材等天然资源,制造出相对环保、易降解的瓦楞纸。目前,我国一些物流企业和电商平台已经开始探索运用智能算法进行打包规划,以提升纸箱空间利用率的方式实现减量包装,有的还探索采用循环盒的方式,即将快递循环盒作为回收物直接收回,减少进入客户手中的垃圾数量。全生物降解纸袋,在短途、小件物流运输方面,也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市场,需要物流企业与客户一齐进行研发和使用,力求从根源上改进物流运输的绿色模式。
2.3 改进物流管理能力,构建绿色物流体系。物流企业的管理能力尤其是低碳管理能力,对于物流行业的绿色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各行各业都在“双碳”政策影响下探索着各自的生存和发展路径,而单打独斗必然意味着容易“走弯路”。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可以极大程度地改进物流管理能力,使物流企业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货物生产商,以及下游的货物销售商、终端客户等,在绿色发展方面达成共识,在环保措施方面寻找到共赢的路径[4]。例如,物流企业在货物供应过程中,可以联合供销双方打造绿色仓储模式,对仓库的空间和枢纽作用加以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利用,对商品按照不同的功能、性能以及需要提供的外界条件进行分门别类地存放,减少货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污染。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除了不同企业之间构建绿色发展链外,物流企业自身也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技术,积极探索内部的绿色物流体系。例如,大型物流企业可以借助自有的仓储系统,运用大数据测算货物的运输路线,发展货物供、销之间的共同点,在供货和出货地点之间选取一些转运点进行一定数量的货物囤积,当接到运输指令时不再需要从始发点长途跋涉进行运输,而只需要从囤货点进行提货运输即可,从而大幅缩短运输的距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降耗。
3.结束语
低碳经济对国内外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物流企业作为现代生产和运营的重要枢纽,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顺应趋势推动绿色物流发展,使物流企业的运营与绿色发展的理念相契合,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愈发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赢得生存和发展的先机。
引用出处
[1]谢泗薪,陈佳旭.碳中和目标下物流业绿色化改造与发展策略研究[J].改革与战略,2022,38(03):130-140.
[2]徐松.低碳背景下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J].南方农机,2020,51(10):77+181.
[3]柳键,涂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低碳物流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超效率DEA低碳物流效率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12):130-133.
[4]范荣华.低碳背景下我国煤炭物流业发展现状与“绿色”路径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15(1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