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本溪高质量发展的探究
2023-02-12杨青利
杨青利
(辽宁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过去五年重大成就与新时代十年工作三件大事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议的主题和党在新时代的中心任务,并明确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重申科教兴国战略,创新发展方式,强化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能力,意义重大。
1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解读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概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提出了党的二十大主题,明确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阐述了要实现党的二十大主题的两个抓手:一个是中国式现代化,一个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二十大报告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如何实现战略谋划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新的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确立了行动纲领。
1.2 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
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经济建设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高质量发展上升到了非常高的地位:高质量发展不再只是一个发展阶段,而是发展的首要任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高质量发展是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进行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并且“新发展理念”每一次的提出后面一定跟着“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1]。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解决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均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格局、根本目的五个问题。
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加快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体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要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五个方面入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2]“四链”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微观操作的重要抓手。产业链由相关产业组成,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链;创新链是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设计开发等环节,为产业链注入创新成果的链式组织;资金链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及各投资部门为整个产业环节提供不同资金支持的链状功能组织;人才链是指围绕着产业链对不同环节所需要的研发人才、产业人才、社会服务人才等的集聚。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才,所以“四链”中人才链是最活跃、最为关键的因素。“四链”融合的实质是围绕着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产业链良性发展的循环体系。“四链融合”中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能够重构研发平台,支撑产业的升级;资金链与创新链的融合,能够提升资金收益率和激活创新的效能;资金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能够壮大产业发展和提高投资回报率;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融合,能够实现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强的良好局面。
2 本溪市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瓶颈分析
2.1 本溪市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近几年,本溪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振兴发展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生态立市”发展战略,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3]。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本溪统筹抓好增长、改革、稳定、民生等方面的工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生物医药、钢铁深加工、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依据本溪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作为不沿边也不沿海的本溪市发展状况从具体新发展格局实现的角度,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特征。
2.1.1 经济体制机制改革要全面深化加强
“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活力有效激发。近五年,本溪市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和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改革,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明显改善,市场主体新增七万余户、“个转企”近三千家。2021年鞍钢、本钢完成重组,双方建立形成了有效的合作机制,议定事项得到有效落实,合作成果不断扩大,为下一步致力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助力东北振兴和辽宁振兴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
2.1.2 倾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取得初步效果
通过强产业、调结构,实体经济可以提质增效。“老字号”聚焦转型改造升级。华岳精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正兴车轮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银龙预应力、东铄新材料等民营头部企业做优做强;恒达物流园、工具公司等5G智慧工厂及示范项目投入使用;“原字号”合作突出深度开发,发挥本钢带动作用,深化钢地合作,293家地方企业与本钢建立合作发展机制。“新字号”借力创新培育壮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推进,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及疫苗、高端仿制药以及医疗器械、康养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2.1.3 提档升级,乡村文旅产业服务业态不断丰富
依托本溪水洞、东北抗联遗迹、红叶、温泉等资源优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品牌建设持续加强。关山湖、大峡谷成功晋升国家4A级景区,南芬区思山岭街道和桓仁满族自治县普乐堡镇成功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4处旅游资源入选国家“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2.1.4 深度融入沈阳经济区,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了与沈阳经济区各市实现“全覆盖”“手拉手”,形成优势互补,2020年本溪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推进沈本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涵盖了市所有优势产业和资源的38个相关单位;成立了科技创新、金融服务、人才交流等10个会商推进组,将重点任务、合作项目列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这些年来,通过建立会商机制、强化考核监督、建立奖惩机制等多项保障措施,本溪市在高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旅游等领域加快融合进度,为提升沈本资源整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2 本溪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023年本溪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本溪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全年重要经济指标未完成预期目标,稳增长基础仍然不够牢固;持续受疫情冲击,物流保通保畅面临巨大压力,企业生产运行受到影响,工业经济恢复动力不足;项目谋划包装储备质量不高,大项目少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破解;科技型企业数量少,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基础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建设突出问题还没有在制度、机制上得到根本解决。“四链”融合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微观操作的重要抓手,上述问题形成的原因从“四链”融合的角度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2.2.1 从产业链来看,结构性矛盾导致内生动能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还存在“一柱擎天”和“二人转”问题。“一柱擎天”是能源工业比重过大、结构单一,“二人转”是“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4]。一是工业结构比较单一,重化工业比重大。2022年本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行业构成中以本钢为主的冶金制造业的占比达到三分之二。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主要集中在铁矿石原矿、铁矿石成品矿、生铁、粗钢、钢材、水泥、合成氨、平板玻璃上。二是所有制结构不平衡,民营经济比重不高。2022年,本溪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9%,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7%,集体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9.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4%,外商及中国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6.5%,私营企业增加值下降9.7%。民营经济增加值下降最大。传统的重化工业附加值没有新兴工业高,民营经济参与经济的活跃性不强,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内生动能不足。
2.2.2 从人才链来看,老龄化严重导致整体活力不强
适度的人口不仅提供了生产中的劳动力,同时也为产品提供了消费对象,特别是人口中的年轻高技术人才,为创新提供了最活跃的因素。《本溪市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公布了本溪市的人口现状:人口总量稳步提高,2015年常住人口171.9万人,比2000年增长9.4%。人口结构不断变化。2015年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比69.3%,比2000年减少1.7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21.8%,比2000年增加10.2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比8.9%,比2000年减少8.5个百分点。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本溪适龄劳动力减少,老龄化加速的压力增加。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49年,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占比持续增长。本溪近年来虽发展速度较快,但就业机会、薪资待遇等方面仍与国家、省中心城市和沿海城市存在差距,青年人才回流和高层次人才流入不足问题亟待解决。
2.2.3 创新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本溪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科技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科技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县(区)科技工作相对薄弱,影响城乡协调发展。二是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自主研发动能不足,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高,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整体体量小,高新技术产业密度较低且产业总量不大,科技贡献率不高。三是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科技管理人才匮乏流失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2.4 从资金链来看,社会大局平安稳定,重点领域风险不容忽视
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辽宁省定目标,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为零。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完成了养老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养育等工作。政府带头过“紧日子”,2022年分别压减一般性、三公经费支出20%和30%,统筹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解决了一批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社会大局平安稳定,重点领域风险不容忽视。据本溪市政府网公布的最新政府债务数据看,本溪市2020年政府债务余额限额为3 358 5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 254 800万元,专项债务1 103 700万元)。2020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 034 548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 093 608万元,专项债务940 940万元)。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存量,防止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3 本溪市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探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高质量发展思想给出了实现本溪高质量发展答案:一是立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强链补链,盘活、提升存量产业。二是从人才引入—创新驱动—资金支持—产业升级做好新的“四链融合”。三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形成。
3.1 对内,构建“四链融合”网状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最根本和核心的问题,是一个关于产业增长的标准的方程式[5]。这几年,本溪市坚定不移地调结构,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态势,持续集聚发展要素,发展新动能不断壮大。钢铁冶金及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做优做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文化旅游、特色优质农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活力有效释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问题值得注意:本溪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融合主要是在校企合作阶段,“四链融合”围绕着项目纵向展开,缺少不同项目间的横向融合。其表现为:人才培养、产业需求的脱节,创新技术、资金服务衔接不紧密,学校间、企业间、金融机构间互动不足、合作不强等。推进“四链”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需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服务机构等主体多重互动、深度整合构成良性的生态系统。这就需要政府出面打造多方共同参与、打通四链间融合障碍的“四链融合”网状信息服务平台。在这个服务平台里,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创新流、资金流和人才流可以围绕着不同的产业链自由移动,资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实现有机衔接。具体做法包括:构筑企业间网络化合作集群,建立大学、企业、服务机构一体化合作组织,构建满足不同需求的投融资体系和建立互认互通共享的人才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相互贯通、环环相扣,形成综合性的共享、共赢“四链融合”网状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内部高质量发展。
3.2 对外,以旅游业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塑造本溪形象,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项目
近两年,本溪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为历史的原因,本溪的产业是以资源开采、精加工为主的重工业,新型产业培育不足,科技型企业数量少。高质量的发展需要产业、创新、资金等要素聚集在一起产生的综合效应,而吸引大项目、留住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本溪有自身的禀赋优势,比如,以本溪水洞为代表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完全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大力提升旅游业水平。一方面,可以优服务、提效能,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本溪故事,打造健康良好信用环境,多渠道开展宣传推介,不断提高本溪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此为本溪的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项目。
3.3 内外联动,主动把握“双循环”重大战略机遇
本溪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依靠自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效应,同时也需要借助本溪外部相关发展要素。因此,本溪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双循环”,利用外部力量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一方面,要结合本溪优势,加强与沈阳都市圈其他城市的合作。沈阳都市圈由辽宁中部的七市一区构成,与其他国家级都市圈相比较,沈阳都市圈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基础较好、城市化率较高、一体化建设较快、各城市产业联系度较高。从当前沈阳都市圈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来看,沈阳都市圈建设的重点方向是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并重。这和本溪强产业、调结构,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方向一致。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本溪所处东北地区的地缘区域优势,加快对外开放。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接壤,是东联亚太、西通欧洲的重要枢纽。本溪应抓住“一带一路”的重要机遇,提升与东北亚地区各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合作。
4 结语
虽然本溪市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抓实干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现阶段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对人才引进、产业发展和区域协调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四链融合”给出实现本溪高质量发展答案:人才引入—创新驱动—资金支持—产业升级。具体来讲,一方面,把人才引进作为重点和关键。以本溪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打造宜居本溪,广交天下朋友,制定优厚政策留住人才,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利于新产业、新项目的落地。另一方面是盘活、提升存量产业。立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强链补链,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和优化供给结构,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