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构建

2023-02-12吕海宁李雨珂

航海教育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常态党史

吕海宁,李雨珂

(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一、引言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各级党委(党组)要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要“积极探索适合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深入学党史的方法途径”[1]。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是高校党建的一项重点工作,高校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神圣职责,结合《意见》要求,探索推进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党组织的新命题,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资源丰富,但存在着组织领导不足、学习时长不够、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本文从思政课程与组织生活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统一、制度落实与精细管理相配合、校园文化与网络环境相和谐、考核评价与调查反馈相结合五个方面,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这对于提升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实践意义。

二、推进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意义

(一)高校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其立身之本、办学之基在于立德树人,高校育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高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搭建广阔的育人载体,采取丰富的教育形式,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团队,让学生深刻领会党史这门课的政治内涵,真正做到认真学好党史。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针对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围绕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的实际需求,在总结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可以让学生党员多学一步、悟深一层、做实一些,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强化紧迫意识、服务意识、模范意识、责任意识,凝聚高校合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中扛起时代责任,以坚毅的品格、创新的精神、为民的决心投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创新创优。

(二)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党史就是一部鲜活的思政育人教材,同时也是培育高校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当今青年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具有思想和政治教育属性。党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和催人奋进的能量,对大学生的人生具有重要指引作用,也能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学生在学习党史过程中能够升华思想、汲取力量并持续奋斗。学生党员具有“学生”和“党员”双重身份,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以及思想方面一般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党员身份对这些学生而言,是对其各方面的肯定,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是一面颜色鲜明的旗帜。常态化学习党史有利于“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作用的发挥,高校通过把稳学生党员思想之舵来引领其他学生的思想航向。

(三)高校培养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共产党人只有树立了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校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沃土,大学教育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高校学生党员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党员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更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伟大建党精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深刻的教学内容,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使师生在悟思想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3]。百年党史是最珍贵的教科书,反映了一批批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感人事迹,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气魄,值得高校学生党员持续深入学习,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推进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基本要求

(一)增加党史学习教育学时

党史本身的时间性涵盖许多重要的时间阶段和时间节点,包含了众多关键性的历史事件。要想深入系统学习党史,就要基于历史实际,沿着党史本身的时间脉络和发展走向,既系统性把握每个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的决策部署和工作重点,又从重要时间节点的角度细致还原史实,深入领会在漫漫时间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和坚定的使命。[4]因此,高校学生党员的党史学习教育必须是一种持续性、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必须与“三全育人”中的全过程育人相统一,真正贯穿高校学生党员在校学习时间的始终,使其成为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管理的日常性工作,体现在规划每个时间阶段对应的百年党史的理论学习要求和社会实践目标,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学生党员的“常态”,保证党史学习有“长效”。

(二)拓宽党史学习教育空间

《意见》强调,“加强对象化、分众化理论宣传,用好新媒体新平台,推出更多通俗易懂的理论读物,讲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哲理、道理情理”[1]。保证高校学生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能够得到长效化推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进一步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空间。围绕高校学生党员这一具体对象,其特点是学习生活环境大多集中在校园,同时是互联网深度用户,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空间要在环境营造和新媒体平台建设上下功夫。这就需要突破课堂教学的环境限制,让理论课专题教育向“沉浸式”实践教育方向扩展,在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校园氛围上下功夫,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载体选择,让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使之成为生活化、日常化、习惯性的教育内容。要将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促进教育成果在社会实践中完成转化,引导学生党员明确自己的价值归属,帮助其更好地树立宗旨意识、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5]。着力构建新媒体平台,将“线下”集中学习教育向“线上+线下”融合式学习教育转型,将内容获取的单一渠道向多渠道转变,让互联网空间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阵地。

(三)丰富党史学习教育资源

党史是一部珍贵的百科全书,涌现出的教育素材是非常丰富的,而推进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要点之一是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取材的多样性。在把握其多样性的同时并不是要做到面面俱到,同时要考虑学习素材与高校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适配性。《意见》强调,“用好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资源”[1]。党史学习教育并不能将范围仅仅局限在校内,要利用好遍布全国的红色资源,组织高校学生党员实地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历程,同时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挖掘红色资源背后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宝贵时代价值。同时,要进一步运用党史学习教育文化资源,诗歌、音乐、美术、影视作品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内涵价值,是党的故事和党建精神的更富创造力的表达方式,通过新媒体多重维度深入学生的内心,让高校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四)规范党史学习教育制度

一项工作能够长久化推进,一定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工作开展的约束以及工作考核的标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提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高校党委、基层党组织的相关负责人应基于高校党建工作实际制定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长效化规范化教育制度,积极谋划并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全面把握教育目标、内容、进度和方法,确保广大学生党员在党史学习中为社会多干实事、干好事,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效度。利用量化考核评价体系,规范党史学习教育的标准,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科学性,激励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以身作则,更好地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制度的育人功能。

四、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教育有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和反馈检验阶段,也需要完善的教育团队和优质的文化环境,为了保证党史学习教育长效化推进,让党史学习教育贯穿高校学生党员培养的全过程,需要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一)思政课程与组织生活相结合,夯实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理论基础

要依托“三全育人”的全员育人,即所有教职工都承担育人的职责和使命,组建阶梯式教育团队,基于高校学生党员特点,充分发挥学院、学校、家庭、社会各级各界力量,使教育团队立体化,有效形成育人合力。发挥教育者主体作用,整合、优化党史学习教育资源,让思政课教师、学生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党员朋辈导师、家长、行业导师各司其职,共同围绕党史学习教育这个命题以不同形式开展学习教育。一是守住思政课程这一意识形态阵地的主要渠道,深入挖掘党史学习教育的源动力。思政课程是大学期间长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属于教育的内化阶段,对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有极大促进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主动补充党史知识,提高党性修养,寻找党史学习教育与开展日常教学的契合点,在不同年级、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按照时间轨迹增加特定的党史教育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引导高校学生党员系统学习党史知识,不断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对党的认同感。二是形成组织生活新场域,增强学生党员学习教育针对性。利用好学生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交流研讨等机会,在学生党员群体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到理论学习和党性培养的全过程。学生辅导员可以运用主题讲座、研讨沙龙、微党课等多种形式,从集中性教育延伸到经常性教育,带动广大学生党员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培养爱党爱国情怀,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共产主义理想。引导学生党员学以致用,利用“翻转课堂”,由高校学生党员轮流讲党史学习专题党课,通过自学与互学,既是理论学习的受益人,又是党史知识的传播者,进一步铸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统一,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内容选择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教育案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就是要进一步从过往的教育案例中凝练优质学习内容,统一校内外教育资源,从以党史学习教育基本内容为核心的常规内容和高校育人特点及学生党员培养需求出发的特色内容两个角度进一步完善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体系,让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党员培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与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一是利用好校内外党史学习教育书目和有声资源,这是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学习党史知识的重要媒介之一。党史学习教育书目是高校学生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的无声素材和有形载体,在学校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等主动引入党史学习教育资源,设立高校学生党员必读书目,投放党史学习教育有声资源,发掘并增强党史学习教育资源的可感性和吸引力。二是依托校内外资源,开辟红色文化实践场所,建设红色基因育人阵地。围绕“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依托学校校史展馆、革命旧址、红色展览馆、国防教育基地等平台,利用好红色实践基地的环境渲染氛围,开展体验式、实践式、情景式教育,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同时为高校学生党员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鼓励同学们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成果,真正让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制度落实与精细管理相配合,提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运行保证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同步遵循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围绕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激励和规范作用,为高校学生党员群体党史学习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落实每月学习制度。落实落细高校学生党员通过开展“三会一课”加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制度,学院党委统筹规划每月支部学习内容,保证每月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严格执行高校学生党员个人学习情况备案制度,为每一名学生党员配发统一的记录手册并定期进行批阅,高校学生党员要明确个人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完成的学习任务,取得的学习成果,下一步学习计划,真正做到学生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有记录、有收获、见成效,记录内容可以作为“创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也为下一步评估学习效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做到精细全程管理,由PDCA循环引申,做到教育管理有计划,学习活动重执行,监督服务有检查,学生党员常反馈,建立高校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党员制度,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思想引领。每名党员教师可以联系一名或多名学生党员,深入了解做好学生党员的思想工作,交流并考察学生党员的党史学习情况,确保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学习质量。

(四)校园文化与网络环境相和谐,补足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运行载体

推进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要从校园文化氛围和网络环境育人下功夫,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涵养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和思想认识。一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进一步营造党史育人的文化氛围。利用好校园文化“硬”载体,即建设党史宣传系列展板、党史文化景观、党史学习教育文化空间等,营造红色氛围,给予学生党员沉浸学习体验;利用好文化传播“软”载体,通过树立党史中的先进典型和身边优秀榜样等,让模范成为校园文化传播的名片,让高校学生党员自觉做到见贤思齐,使党史学习教育有力度、有温度。在学习模范党员的基础上,学生党员更要思考如何立足学习成果,成为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在“校风、学风、班风”的建设和校园文明建设上发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定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校内的宣传。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传播特点,互联网强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网络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包含的内容和元素相较传统党史教育内容的教学素材而言,更加立体、生动,有效促进教育成果的落实。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直接通过网络教育途径获得学习资讯和素材,直接参与关于党史学习成果的互动交流,表达见解和认识,丰富的教育载体将进一步拓宽传播渠道,更具时效性,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以当下学生喜闻乐见、更感兴趣的方式传达,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内容真正理解、吸收和内化。

(五)考核评价与调查反馈相结合,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反馈机制

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也需要构建合适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以保障工作持续推进。要建立完善的领导机制和协同管理机制,做到上下齐心,在方向上同向同行,在过程中齐思共议,在组织上环环相扣,做到层层有作为,事事有落实,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一是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访谈,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增强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实际要求,围绕教育团队、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载体、教育成果等维度开展评价,要进一步量化二级评价指标,制定指标权重和计算公式,定期检查学生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情况,结合学习情况评价,对学生党员学习情况进行分类定级,督促学习成果不够理想的学生党员积极进步。二是“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接受师生检验反馈。服务群众是党史学习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真正将理论用于实践,帮助师生解难事,服务师生做好事,提高学生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开展的实践工作。针对服务师生群众的实践环节,广大学生党员要在深入了解周围同学所求所盼所需的基础上,设定服务计划,并且按时完成,实时接受广大师生的检验和反馈,对于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以促进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建设。

五、结语

党的历史是高校培根铸魂坚守育人初心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为持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思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学生党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培养,为高校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提供运行保障。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适合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常态党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