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初高中衔接的高中历史教学创意探索
——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为例

2023-02-12刘金鹏孙启军

教育科学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李贽教材教学

●刘金鹏,孙启军

不论是初中统编的六册历史教材,抑或是《中外历史纲要》,均采用通史体例进行编排。二者相较,初中内容丰富,高中阐释精练;初中突出重点,高中翔实全面。以中国史为例,初中需要四学期完成四册中国历史的学习;而《中外历史纲要(上)》只需一个学期完成授课。尽管高中教学内容绝非初中的简单迁移,但是高中教材中许多结论性叙述已在初中有更为详尽的阐释和解读。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课堂的高效衔接,是一线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试以“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为例,浅析教学过程中“重复史实”问题的破解之道,以见教于方家。

一、教材分析:经济转型、思想活跃与文化发展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主要得益于内生的因素,亦兼有外在的影响。农业方面,原产于美洲的新作物传入中国并推广开来,对粮食产量的增加和人口增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作物种类增多,农业从单一经营走向多种经营;农民亦从事农业以外的产业,从专营走向兼营。手工业领域,新的经营方式从无到有,开始开设手工工场并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在商业上,白银大量流入的同时,商帮和工商业市镇亦发展起来。“变化中形成的新的经济结构,可以容纳更大规模的商业繁荣,但是并不构成产业升级的直接基础,距离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尚远,是一种帝制农商社会经济结构。”[1]尽管明清时期经济转型内涵丰富,但并没有使中国的经济结构走向“现代化”。

明清思想也出现了相当活跃的局面。王守仁学说重视本心的发挥,尊重自我之悟,追求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否定经书的绝对与权威化。晚明李贽主张“以吾心而非孔子为是非”,进一步推动了高涨的自我意识。而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三先生也将批判的矛头对准以“君权”为代表的传统君主专制制度。对日益僵化的思想和制度的批判与挑战,构成了明中叶以后思想领域的新变化与共通性。

明清文化的发展还体现在文学和科技领域。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出现且愈加繁多;以昆曲为代表的戏曲创作愈加繁荣;民间和官方都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著作;西方科技知识传播开来,“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并行等。总而言之,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变”的大势中。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要求“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2]。具体到本课,主要体现为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因此可以将教学立意放在“变化”上。此外,在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的专制统治和经济领域的小农经济压制和阻碍着社会进步与转型;虽有西方传教士来华,但“西学东渐”并未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泛起波澜等。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科书中,除思想领域的变化没有涉及外,本课其他知识点在初中教材中的细致程度远大于高中。初中历史教材的涵盖面广但知识浅显,而高中历史教材的概括性强且表述艰深,“初、高中的教材编写是有脱节的”[3]。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淡化“重复史实”的二次强调,强化思想史内容的教学,进而升华本课内容,这对于解决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提高教学有效性大有裨益。

二、教学过程:知识唤醒、知识传授与知识升华

凯洛夫《教育学》中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即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及布置家庭作业五个步骤。尽管这一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但其教学过程仍然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和借鉴。就本课而言,组织教学,即教师备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检查复习,即知识唤醒的过程,本课中的经济转型、文学和科技成就等都已在初中有了非常细致的讲解,所以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讲授新课,即传授新知的过程,思想史内容相较经济而言有较大难度,初中并未涉及,需要教师细致地传道、授业和解惑;巩固练习,可以看作是知识的升华过程,因为知识点的落实可以涵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知识的深度与高度,进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知识唤醒:任务单的运用

采取措施将学生初中已经习得的基础知识“唤醒”。而任务单的运用,对解决初、高中历史教材的“重复史实”问题,缓解课时压力,甚至提升学生的史料阅读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是颇为不错的选择。传统的课堂模式下,强调教师的主导而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通过任务单将教与学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得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可能。譬如在讲解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任务单:

①学习目标要求:根据材料(史料)和教材(初中旧知和高中新知),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变化。

②史料研读分析。

材料1: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瞿林东,叶小兵《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谈)参生有心算,居湖乡,田多洼芜,乡之民逃农而渔,田之弃弗辟者以万计。参薄其值收之,佣饥者,给之粟,凿其最洼者池焉……池以百计,皆畜鱼,池之上为梁为舍,皆畜豕,谓豕凉处,而鱼食豕下,皆易肥也。塍之平阜植果属,其污泽之植菰属,可畦植蔬属,皆以千计……视田之入复三倍。(注:参即谭晓)

——邵圭潔《北虞集》

③学习任务概括:(楷体加粗部分为要求学生概括的任务单)

表1

设计意图:材料一为初中教材对明清经济相关史实的阐释。将其置于此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回忆起已获取的知识。唤醒旧知的同时,能够结合高中教材补充新知,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单。而材料二即教材课前提示部分的故事,选自邵圭潔《北虞集》,时人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中引录了此文,并指出“谈参实谭晓,常熟湖南人”,故教材故事的主人公为谭晓。“史料越近越真实”,在材料中引用原文,其目的在于通过文言故事的方式增强史实的说服力,提升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加深学生对“史料实证”素养和“论从史出”含义的理解。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初、高中历史教材均有涉及,甚至初中阶段的更为细致。但本课的立意在于明清时期经济的变化——由“旧貌”到“新颜”的转变,这也是本任务单的价值所在。

(二)知识传授:聚焦“转变”

明清思想的变化对高一学生而言基本上是陌生的知识点。部编教材简明扼要地阐释了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部分思想主张,这不仅对学生的理解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师的传道、授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教版教材五个人物占据了约五个页面的内容,而部编教材则将知识点凝练到半页以内。基于此,笔者将明清思想史的教学重点聚焦于思想的“转变”上,这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缓解课时压力的一种选择。

求理方式转变——从“外求”到“内求”。北宋以来理学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谓“天理”。程朱理学认为“穷理”的方式在于做“格物致知”的功夫。而王守仁发展了南宋陆九渊“心即理也”的心学主张,认为“是非之心”“本来面目”的良知是每个人心中的“理”,其求理的方式不是外在的实践,而是叩问内心,不断反省,“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释放自我转变——从“束缚”到“解放”。李贽生活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他针对程朱理学所竭力提倡的“去人欲,存天理”,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李贽不盲从孔子,反对程朱“灭人欲”的说教,蔑视理学权威,提倡个性自由和自我解放。

经济观念转变——从“重农”到“皆本”。“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随着明朝中后期手工工场使用雇佣劳动这一新型经营方式的出现,明末大儒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的现实和社会的要求。

政治理念转变——从“君本”到“民本”。针对长期存在的君主专制体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不仅严厉批判君主专制制度,而且进一步提出了限制君权的主张,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想具有了“民主启蒙色彩”[4]。

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肯定不限于此,这仅是笔者根据教材所进行的凝练和概括。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是否进行知识点的拓展,但拓展应建立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笔者以李贽为例进行阐释。

材料一: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耳,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非衣食之外更有所谓种种与百姓不相同者也。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

——李贽《答邓石阳》

材料二:(李贽)将道德论上的同心改换成了物质生存论上的人人同心,同时也将道德论上的平等改换成物质生存论上的人人同欲,而人人之欲又皆具自己存在的理由。毫无疑问,这样的社论似已具备了早期自由主义的思维特征。

——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思想与程朱理学家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李贽被认为是明朝“离经叛道”的思想家,“王守仁良知学说含有打破偶像,动摇传统思想之倾向,李贽受其影响提出了更彻底的自由思想学说”[5],他的思想受到了阳明心学的影响,其主张可以看作是一种极端化的心学。李贽敢于挑战权威,以至牵涉到了道德的根本,“强调人的主体自觉,不做传统礼教的奴隶,在形式上力主冲破程朱理学所固有的诸多文化之束缚,而且勇于在思想实质上与儒学的正统意识相抗衡,对理学与心学皆不敢质疑的儒家信条公然予以否定”[6]。通过对材料的分析,高中生可以理解明末清初思想活跃的局面下,李贽对程朱理学的批判性思考。当然也可补充李贽之死的史实,让学生感受其反传统和追求个性自由的具体行动和重思想多于生命的不屈精神。

(三)知识升华:通过认知冲突揭示“不变”

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都处于“变”的大势中。但是,日益强化的君主专制统治没有变,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现状没有变,程朱理学的官方尊崇地位没有变,传统科学技术无法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客观事实没有变,而正是明清时期的各种“不变”压制着社会的进步。因此,可以采取认知冲突策略展开授课,进行知识的升华。

“认知冲突”表现为学生已储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之间存在不一致,甚至是矛盾冲突的现象。然后教师利用这一现象,营造合理的认知冲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完成教授新知的任务[7]。有鉴于此,笔者进行了如下问题设计:

材料一:以(明清)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富商)获取的巨额利润,主要仍停留在流通领域和高利贷资本的经营范围,还有不少商人和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用之于奢侈性消费,这也妨碍了工商业的健康发展。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问题: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明清经济与文化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是依靠传统的惯性和持续性,不变的社会状况仍然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古代有“以末致才,以本守之”之说,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大商人不仅“投资科举”,而且把钱用来买田置地,大规模投资土地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如此操作强化了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使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的主导性地位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鸦片战争前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农村“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本课是中国古代史部分的最后一节,将本课最后的教学环节升华至不变的社会经济形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与固化,而这就需要在外力的作用下引发实质性的改变,从而为晚清时期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余论

在笔者看来,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教学设计亦没有一成不变的范式。本文仅提供了一个破解初、高中历史教材“重复史实”问题的创意,希冀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可供选择的教学思路。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教师既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储备,也需要立足于初、高中新课标,更需要思考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宽度,这样才能形成紧凑而高效的历史课堂,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

海登·怀特认为,“过去的呈现既需要资料,也需要艺术”。而教学正是一门需要长久反思而后付诸行动的艺术。部编教材的教学对一线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自身成长的机遇。教学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譬如核心素养的落实,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的解决,初、高中内容的高效衔接等,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坐得住“冷板凳”,静下心来进行探索、研究和教学。探求,我们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李贽教材教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李贽之死新探
——以黄麻士绅纠葛为中心的讨论
教材精读
发潜德于快悦,出谨肃以春和
——《李贽学谱(附焦竑学谱)》评介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李贽与大同不了情
李贽辞官的心路历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