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二级学院内部治理优化路径
2023-02-11陈彬
陈 彬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6)
1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
世界各国已明确认识到需推进数字化转型,尤其我国对数字化转型高度重视,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进教育数字化”[1],这为新时代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的教育数字化工作指明了道路。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数字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战略规划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方案、规划和政策;在资源平台建设方面,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在课程供给方面,教育部正在更大范围内全面推进网络课程的“建设、使用、学习”;在教师发展方面,各单位积极组织教职工进修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新形态教研教改方面,针对性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室,打造理虚实一体化课堂;在教学方式方面,线上教学已成为新常态,加速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发布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2],为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发展评价标准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
教育数字化的关键在于“化”,也就要求我们在数字化时代需对教育进行系统性变革,从而构建新型的教育生态体系[3]。当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想要构建数字化校园离不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等前沿技术的有效应用,而其能落实的关键在于各高职院校二级学院的治理能力。而职业教育能否实现数字化并不是一般的策略问题,而是影响甚至决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问题[4]。它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能否适应大众化阶段、多元化质量、个性化培训和现代治理的需要。因此,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在国家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下,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优化高职二级学院内部治理路径是大势所趋。
2 数字化转型对高职二级学院内部治理的挑战
2.1 缺乏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顶层设计
教育数字化要求的不仅仅是对教育进行赋能,更多的是对教育进行变革和重塑[5]。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还没有开展针对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缺乏宏观性战略指导。具体表现在:在战略框架方面,未系统性出台关于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如在二级学院内部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应重点支持创新哪些教育场景、鼓励哪些学科的数字资源建设等相关战略;在组织架构方面,大部分二级学院依然延续采用“科层式”进行管理,然而“科层式”管理模式需要层层上传问题再层层下达指令,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的社会形势;在运行机制方面,各二级学院尚未形成学院内部的治理特色,存在权责界限不清、办事流程冗杂、师生满意度低等问题;在数字化转型能力方面,二级学院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均未具备一定水平的数字化能力。
2.2 数据共享缺乏先进性,数据治理程度低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推进,高职二级学院普遍实现了教育信息化,达到了中等信息化水平。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各高校及二级学院虽然拥有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设施,但是教师和学生对它们的使用并不满意。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业务中使用多个平台和接口,导致数据往往数量众多且复杂,同时不同类型的业务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处理,导致集成度低,处理难度增加;很多时候二级学院要传达的信息只能通过多轮流转才能准确传达,人性化程度较低;许多项目仍然使用线下纸质审批,信息获取大多是静态的,未能实现线上和线下收集的信息之间的有效连接,导致信息分布分散,无法集成管理,从而影响决策分析;每个业务流程都独立运行,形成了一个“数据孤岛”,失去了数据本身的价值。高职各二级学院作为为社会输出优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数据共享方面缺乏先进性,数据治理程度较低。
2.3 数字化意识薄弱,师生数字化素养较低
数字化意识以及数字化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意识及素养,然而目前二级学院部分管理者在主观上缺乏转型意识,缺乏科学的转型思想,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就是根据现有的相关政策来改造校园信息设施,本质上依旧是唯技术论,导致二级学院在组织结构、业务流程、教学质量等方面未能得到明显改善。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工作节奏加快,工作负担也更重,许多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角色变化,不能将数字化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导致师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很难形成高效学习。此外,还存在教师及学生的数字化能力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部分师生数字化素养较低。
3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二级学院内部治理优化路径
3.1 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教育数字化战略规划
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与思考:一是转型过程中的治理技术问题,二是转型过程中的治理能力问题,三是转型过程中的治理水平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教育数字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形成有利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方法与能力,不仅需要学校各个主体单位具有积极开放的态度,而且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规范与制度,这也是重塑教育未来的首要前提以及实现教育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的必要保证。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学校管理者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观点和意识,因为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好顶层设计,使二级学院的治理过程公开、科学、公平。
3.1.1 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框架
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管理决策者具有充分的远见和想象力,教育数字化需要根据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况创新应用的场景,从而在人机融合方面进行有效突破,而不是仅仅将数字技术简单地应用于当下的教育场景。在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宏观战略指导下,各二级学院的管理决策者必须对目前的制度进行有效的突破,对教、学、管、评四个方面的应用场景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在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对数字技术进行深入的融合,全面聚焦当下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地带。使面向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才能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力量,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系统。
3.1.2 治理智慧化,搭建院企“共建、共治、共享”平台
在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大方向下,高职院校及各二级学院均需要转变组织结构,摒弃传统的“层级式”组织结构,转变为“扁平化”组织结构。应明确决策、行政、学术、教学、监督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让研究人员和教师专注于科研和教学工作,让行政工作者职责明确,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率,使信息流动更快,提高师生的话语权,增加师生对学院治理决策的参与度,实现治理智慧化。
此外,还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高职各二级学院需要借助相关企业的新技术和先进理念积极开展合作。例如,通过建设智能教室和VR 技术为学生创造虚拟实验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存在感,协调社会分散的力量,推动学院内部治理结构建设,搭建高校与企业“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
3.1.3 发展数字化转型能力
要想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就必须培养人们的数字化素质和能力。其中包括三个主体,分别是各二级学院的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对于管理者来说,应重点培养他们的管理技能以及对技术的应用技能,特别是使其具备高级的数字领导力和以数据为基础的治理能力等;对于教师来说,有必要重点培养他们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力,特别是如何创建新形式的高质量数字课程资源,如何创新教育和教学模式,包括通过互动视频、虚拟模拟和其他新技术进行教学;对学生来说,有必要重点培养他们在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化创造两方面的能力,使其逐步建立数字思维,形成数字安全素养。
3.1.4 建立数字化转型试点,出台相关激励促进机制
二级学院应选择部分教研室或专业建立系统化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鼓励其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的思路和教学模式,并监督各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以避免损失,达到少走弯路的目的,而后根据试点的成功经验发挥辐射和推广效应。同时应合理评价各试点的贡献率,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
3.2 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数字化水平
目前,职业教育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窗口期。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方面,教育部门根据历史方向、聚焦生产生活及体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制定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和标准。因此,如何正确理解新的要求,以及进一步创造性地实施,使得学校专业可以逐步迭代更新,各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各个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当下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新的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在专业升级以及数字化转型方面加快前进的步伐。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促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教育数字化的目标。
3.2.1 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机制
高职各二级学院应根据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需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涵括学校专任教师及各企业技术技能专家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实现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委员会成员需要深入研究企业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和专业能力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二级学院应根据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情况,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估,并形成反馈机制,便于委员会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3.2.2 打造专业数字化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团队教师的专业技能将直接决定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因此,二级学院需向学校积极申请,力争多引进计算机类、互联网类、智能制造类等专业领域的高端人才,同时注重提升现有教师的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团队的结构构成。一方面,积极组织教师团队定期开展内部培训,与企业共同进行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及师资认证,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和数字化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培育培养具有学术特色的教师队伍,构建新形势下教师的多元培训机制,进一步提升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的能力。同时各二级学院应以提高专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专业与职业的发展前景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专任教师的“双师型”技术技能培训,着重关注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的契合程度、课程开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应用相契合的程度等,使其更好地与数字化应用相融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专任教师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如云平台、资源库、自媒体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善教学方法与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数字化教师队伍建设水平。
3.2.3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各专业需要基于职业专业能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专任教师应与企业建立相应联系,定期到企业进行交流调研,及时了解企业当下相关设备的数字化升级的动态,关注当下相关行业、企业在新时代,新技术、新岗位对技能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从而可以根据了解到的行业信息,结合人才成长规律,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将掌握的前沿知识及时更新到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中去,与此同时,积极开设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要建设相关的优质共享课程以及加强国家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努力打造以“数字+教育”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体系,落点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化发展。进一步地,高职院校应该以国家战略、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为导向,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服务社会与企业,建立更多层次、更深、更宽领域的专业数字化课程体系,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退役军人及需要进一步继续教育的技术技能工人等提供相应的数字化课程,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3.2.4 增设专业培养数字化评价标准
新时代,教育评价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发挥选拔、甄别的作用,而现在的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提升专业建设数字化水平,增设数字化评价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其评价的基本路径是以核心能力为起点,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发展以核心能力为主的教育评估标准。这当中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如在对学生进行评估任务时如何实现自动判断、评分以及辅导等智能技术,建立基于数据集成的测量模型和计算心理测量模型等。这将为提升学生技能和心理素质提供保障,同时也会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实现专业数字化建设。
3.3 借助社会力量,厚植师生数字化转型思想
师生关系不仅影响教育质量,而且影响教育的本质和精髓。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重新理解数字环境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在知识、技能和经验方面具有优势,教学是自上而下的。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依靠倾听教师传授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换句话说,传统教师垄断知识,在教学中处于权威地位,学生处于服从的地位。然而,在数字时代,教育资源、方法和对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师生关系不再是“你让我听,你教我学”的自上而下的主从模式,而是在民主、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发现、研究和探索问题。因此,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并借助社会各层面的力量,建立符合数字化转型的师生观,认识到自己更丰富多样的身份,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3.4 开放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助力重塑教育新生态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育数字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与当今社会的技术发展速度相比,如5G 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目前的数字教育资源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教育资源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不再是一堆电子文档和多媒体学习资源,也不再是在网络平台上简单地堆叠成熟的线下教育资源。它是基于“网络平台+移动终端”为学习者提供的持续、动态的数字学习内容。因此,在内部治理过程中,二级学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开发数字资源,完善各专业的数字设施,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解决关键问题。例如,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相关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增强学习内容的乐趣;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平台上进行数字教材的开发,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内容的交互性、开放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通过相应的知识图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从而获得相关的学习画像;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培训中心设备和教学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利用5G技术改善网络环境,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智能教室、虚拟模拟实训室提供高速低延迟的网络环境,给师生带来良好的体验感,为教育新生态助力。
只有让现代化数字技术充分融入高校教育治理变革中,才能实现教育治理最优化。同时,不仅仅是高职各二级学院,数字技术还应全面覆盖高校教育治理的各个方面,为实现教育连通性创造基础,也让高等学校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
4 结论
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关于高职二级学院内部治理路径优化问题的探讨亟待深入。可以说,挖掘高职二级学院内部治理路径优化的成功治理案例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内部治理的优化路径: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教育数字化战略规划;加强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数字化水平;借助社会力量,厚植师生数字化转型思想;开放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助力重塑教育新生态。希望通过这些优化路径提升高职二级学院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治理水平,实现数字化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走上教育强国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