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先生的风采

2023-02-11赵志毅

中国教师 2023年2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评价

赵志毅

昨天早上打开手机,映入眼帘的是毕世响师弟发来的信息:敬爱的班华先生去世了!噩耗传来,正在校园里晨练的我,一时间竟不能自持。望着满地的黄叶,思绪飞到了与先生相处的时光。

一、相逢

记得那是1987年的暑期,我到南京师范大学访学,拜会鲁洁先生之后,到随园小西山拜访班华先生。天热,先生正在书房工作,师母为我泡了杯茶,打开电扇,退出房间。先生坐在沙发上,那时候的先生正值知天命之年,精神焕发,器宇轩昂。当时我心里想:哇,这就是德育人的精神面貌啊!先生问我读过哪些书,学什么专业,为什么要来考德育专业的博士生,以后的学术打算是什么。我们聊得很开心,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两小时过去了,我起身告辞。先生一直送我到楼下,并指明回招待所的路。走了好远,我回头望去,先生还站在原处。我们挥手作别,这一幕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二、栽培

1992年,全國德育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召开。时任主任委员的鲁洁先生通知我撰稿参加会议,时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的班华先生授意会议综述由我执笔。从未给学术刊物撰写过学术综述的我当时既受宠若惊,又恐不能胜任。班先生手把手地教我:第一步,仔细阅读与会代表的论文,要求精读细摘,掌握要点。第二步,对主要观点加以梳理概括,要求真实准确,原汁原味。第三步,写出中国德育研究的未来趋势及努力方向,要求明了开朗,鼓舞信心。我深知,这是鲁洁、班华二位先生对我的栽培,我决不能让先生们失望。三天会期里,我一边在会上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一边通宵达旦地研读40多份参会代表的论文,领会思想、掌握观点。待我战战兢兢地把初稿呈送给班先生时,先生在上面密密麻麻地改了又改,发回给我,让我用300字稿纸誊抄整齐,直接发给《中国教育学刊》时任主编梁为楫先生,按主编的要求再修改。后来得到编辑部的录用通知,我跑去班先生办公室向他汇报,把即将刊用的校红稿再次呈给他看,他拿起铅笔将署在第一作者位置的“班华”二字一笔勾去,并将稿子递给我说,将第一页重抄一遍后去邮局发个挂号吧,要加快哦,还幽默地加了一句:“志毅,‘文责自负哦。”誊抄后,我跨上自行车向北京西路的邮局骑去,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那种感叹感动感怀感伤直到今天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怎么表达。

1993年6月,我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班先生应邀去江苏各地讲学时,总是在征得鲁洁先生同意后带我同行。一般,他会请对方安排两场,上午他讲“当前德育研究的形势与内容”,下午我讲“学校德育改革问题与对策”。我知道这是二位先生对我的栽培,每次出发之前都是认真备课,反复试讲,生怕辜负了先生的希望。每次结束之后,班先生都会与我促膝谈心,认真反思,找出不足,以利再战。

2006 年,全国德育学术年会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鲁洁先生、班华先生参会。时任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余文森借机邀请二位先生在课程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与研究生座谈,由我陪同。没想到,“鲁班”齐聚福建师大,慕名而来的参会者人满为患,最后换了两次地方座谈会才得以进行。座谈会上,二位先生说起教育已成为困扰百姓的新“三座大山”之一,他们对当代教育中的反人性、反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剖析,并且表示深深的自责。一席话让在场学子深深感受到了二位学者的真诚和沉甸甸的责任感。晚饭后,余院长和黄洪霖等人陪同二位先生去酒店办理入住。学校给二位先生安排了福州江滨的融侨水乡温泉酒店。二位先生抵达后怎么也不肯入住,嫌浪费学校钱财。最后还是学校领导出面做工作,解释学校招待所同时承办了好几个会议,实在没有房间了,二位先生才在无奈中入住。

三、治学

班华先生的理论贡献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心理教育论、班主任理论和品德量化。前两个理论已经有人专章论述,此处我结合亲身经历追忆班华先生领衔的团队对于品德量化理论的研究。

1978年,高考恢复后的第二年,各师范院校的教育系恢复招生,需要开设教育统计学课程。为了解决师资问题,华南师范学院(今华南师范大学)受教育部的委托,举办了第一届教育统计学课程教师培训班,班华先生就是首届师资班的学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为政治服务转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学校德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德育改革的主流,“做好事加分,做错事扣分”的分数量化评价在德育科学化的旗帜下应运而生。此法因客观性、精确性的特点推动了德育评价的科学发展。1987年,时任全国德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的班华先生和青年教师陈社育承担了江苏省教委项目“用综合标准分进行学生品德评定的研究”,经过四年的研究,于1991年3月通过了省教委组织的专家评审鉴定。该项研究工作的突破点在于,一是采用点面结合、动态实验研究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教育测量学做指导,建立起学生自评、组评、师评、班主任评四方面的评价数据采集系统,用综合标准分解决了学生品德评定的量化问题;二是在量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应用相关数据的比较结果,用计算机撰写学生操行评语,从而实现了定量和定性的有机结合,克服了班主任常用手撰写评语的精准评价问题。陈社育、我、刘守旗、李学农等先后参加课题组的工作,在班华先生的率领下深入基层学校做实验,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遗憾的是,新的德育评价措施普及之后,消极作用逐渐显现,即德育效果被简单枯燥的数字所左右,难以全面而科学地衡量学生的道德品质。诸如“道德情感、道德信仰之类的内容如何量化”等问题为教师们所诟病、令学者们头疼。德育的量化以“禁止”“不准”为出发点,以注重防范和堵塞所谓“消极言行”为主旨,忽视了行为的动机意识和生命本身的内在需要,忽视了为学生提供明辨是非能力的情境和机会。况且用数字量化课堂纪律、出勤情况、活动氛围,本身就存在思维方式上的漏洞。名目繁多的分数细则纷至沓来,学生在分数的获得与扣除面前疑虑重重、胆战心惊。如此“德育量化”不仅难以反映出学生个体的道德水平,反而助长了学生弄虚作假的行为。不少地方屡屡出现“为加分做好事”“怕扣分拒做事”的现象,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明确是否加分的现象,导致德育评价庸俗化。更令研究者始料未及的是,量化评价做得精准细致的实验班级、实验年级、实验学校、实验地区的学生,在首创精神方面的表现都很差。

将德育评价的方法由“质量的描述”改为“分数的增减”,初衷是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品格发展,培养“四有新人”,但量化评价的结果却导致学生首创精神的衰退,与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班华先生又多次带着我们回访实验学校,虚心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并以一位学者的正直与良知坦言相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德育实际,实事求是地制订量化指标,善用量化评价,慎用量化评价,量化评价的指标宜粗不宜细。量化评价只能作为学校德育评价的辅助手段,不能成为学校德育评价的唯一标准。作为晚辈,我长期在先生身边学习和工作,耳濡目染先生的高风亮节,深受教益。在班先生专门为我和李宁玉师姐二人开授的教育统计学课上,他曾评价王汉澜先生:“王先生本人就是一本打开的教育学书,经典的书,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敬爱的班先生,今天志毅就用您当年教育我们的这句话献给您:班先生,您与王汉澜先生、鲁洁先生一样,就是打开的教育学经典,值得我们后辈永远学习。

2022年11月28日

本文写作得到陈社育、李学农、刘守旗、毕世响、黄洪霖等人的大力帮助,谨此致谢。

(作者系宿迁学院文理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胡玉敏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德育评价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