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再造实践与服务创新研究
——以江西省图书馆为例
2023-02-10于海洋
于海洋
图书馆界对“空间”的研究由来已久。从书的空间到人的空间,空间问题一直在图书馆学的研究中受到重视。图书馆人重视研究图书馆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对图书馆理念创新、功能发挥、服务深化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图书馆开展了红色文化空间再造的热潮,如江西省图书馆红色图书馆、太原市图书馆马克思主义书房、山西省图书馆军营书房。图书馆空间再造围绕有内容性、独立性、鲜明的辨识度展开,为读者提供了有生命力、个性化、可参与、人与人连接的新型阅读环境。笔者以江西省图书馆红色图书馆为例,探讨新型图书馆空间给图书馆、读者带来的体验与变化,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化与多元化需求,如何构建新的信息资源、技术、空间与服务的整合的空间结构。
一、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再造实践与发展
(一)学术研究现状
笔者以“图书馆+红色文化”“图书馆+空间再造”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文献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挖掘红色文献资源方面的研究。图书馆推进红色基因传承,需要对红色文化资源再次深入挖掘和整理,不仅要解决文献资源的收集、采访,也要关注文献资源内容的梳理、挖掘。学者们围绕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的数据库、文献收藏与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如伍巧等人[1]认为图书馆红色文献建设存在不系统、缺乏理论研究指导,提出了图书馆红色文献建设与推广路径。罗素洁[2]研究了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红色文献数据库的实践过程,包含建设过程与实践方式、红色文献等资源的选择和收集、数据库框架设计和内容分类、推广利用和读者服务。徐桂英[3]以图书馆馆藏长征特色文献资源为切入点,翔实论述了长征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意义、构想以及建库策略等内容。(2)围绕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策略方面的研究。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献阅读推广活动,可以加快本地区红色文献资源服务体系的全面构建,让红色文献“活起来”,真正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如宁莉[4]研究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红色文旅研学活动的理论与实现路径,认为应该发挥公共图书馆举办社会教育实践活动经验丰富的优势,加强和中小学校的馆校合作,以推动红色文旅研学活动的实现。
当前,在国内的研究中,图书馆红色文献资源的研究站位相对较低,缺乏高层次的选题思考和时代话语权。此外,实践案例和理论研究缺乏系统化,对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再造的探索尚未形成体系化。许多研究结果雷同,忽略了不同地区的红色文化存在差异性,缺乏实践价值。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以江西省图书馆为例,依托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再造及服务创新实践,从空间、资源、服务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更为具有前瞻性、时代性的思路和方法,为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和图书馆服务创新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二)案例分析:江西省图书馆红色图书馆
空间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江西省图书馆充分抓住红色文旅蓬勃发展的契机,依托丰富的馆藏红色文献资源,精心打造了一座以“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图书馆。图书馆以其独特的文化公共空间、资源公共空间、信息交流空间和学习公共空间为读者提供实体物理空间和虚拟网络空间,形成了多维度的红色主题文化体验。
1.资源公共空间
江西省图书馆红色图书馆在文化公共空间方面相较一般公共图书馆投入了更多的资源。首先,它拥有丰富的红色馆藏资源和地方文献资源,包括600余册红色图书、4690册党政电子图书、40块红色展板、101878册电子图书、33874集有声读物以及1000册电子红色故事绘。其次,为了提供多元化的服务,红色图书馆引进了球幕影院、VR军事体验和虚拟拍照等设施设备,为读者创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满足了读者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2.学习公共空间
红色图书馆的学习公共空间设计充分考虑了读者、图书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动态关联。为适应不同读者的学习方式和风格,图书馆设置了八个各具特色的区域。其中,红色文献阅览区和红色影音欣赏区为寻求安静学习或独立学习的读者提供理想场所;红色基因传承区和红色场景体验区则为小组协作和场景式交互的读者提供学习空间。这种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布局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学习需求,让学习变得更加富有趣味和高效。
3.文化公共空间
红色图书馆以“红船精神”为主题,整体造型似一艘狭长的红船,寓意深远,成为一座具有鲜明建筑特征和令人愉悦的公共文化空间。在图书馆的氛围营造方面,红色图书馆重视色彩设计,主要以红色为主、米白色为辅,融入红色文化设计元素,如红色记忆重温区和红色足迹追寻区。这些区域展现了红色图书馆的功能与气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有助于创造红色图书馆的环境氛围和意境。
二、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意识偏弱,专题性资源开发受限
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的建设缺乏合作意识,主要集中在图书馆本身,而未与其他文化机构,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和军事博物馆等进行合作。这导致图书馆在红色文化空间建设中缺乏专业性指导,且专题性文献资源受限,未能充分利用上述文化机构的资源。因此,为读者提供具有专业性和多样性的红色文化服务受到一定的制约。图书馆专题性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设通常涉及资源数据库、红色专题性书架、红色主题讲座和红色文化展览等,以及地方性红色文化资源展开。然而,在缺乏与社会文化机构合作的情况下,这些专题性资源建设又会面临一定困难。
(二)服务方式单一,读者体验感差
当前,我国图书馆在红色文化空间建设过程中虽然能够突出红色文化这一主题,借助红色文化元素进行布置,但其服务方式存在同质化,千篇一律。而且使用的设备提供的数字化服务过于简单,文献资源开放程度不足。此外,虽然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提供了多功能服务区域,但是互动性不足,图书馆空间可能缺乏社交性的活动和设施,无法吸引读者参与社区活动和互动。这会导致图书馆变得冷清,缺乏生机和活力。并且,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缺乏个性化服务,读者接受的服务方式过于被动式,比如读者参与红色文化空间参观、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体验VR视听体验等。在这些活动中,读者自身能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学习,甚至传播红色文化,这是值得图书馆人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本地集中严重,宣传推广不够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推广红色文献的活动时可能过于本地化,资源主要集中于本地,对外推广不够广泛。应该考虑开展跨地区、跨馆的合作,拓展服务范围,使更多读者受益于红色文献资源。在推广红色文献方面,许多图书馆宣传力度不够,尤其对外宣传意识不强。应该加强与媒体、社区等合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红色文献的重要性和价值,吸引更多读者关注和利用图书馆。
三、图书馆红色文化空间建设建议与对策
(一)跨界合作,拓宽服务领域
图书馆跨界跨领域,开展合作共建是一种创新的发展模式。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图书馆的服务得到拓展,力求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多元化需求。澳门大学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指出,转型初期的重心在于图书馆的“空间再造”。以数字转型和虚实融合为特征的“业态重塑”将成为主导趋势[5]。因此,图书馆借助数字化、智慧化技术,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成为图书馆今后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为推进馆校融合,图书馆可以采取一校一馆、一校多馆、一馆多校等合作模式。馆校合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跨界合作。图书馆应与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学校建立联盟合作平台,共同推出“云上微思政课”活动,定期邀请革命博物馆和纪念馆的明星讲解员进行讲述,并由馆校专家进行点评,形成微思政课品牌化,并将其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传播,使得红色文化的传承更加适应时代潮流。这种跨界合作的模式为馆校共建共享提供了新的实践范例,有利于激发更多年轻人对红色历史产生兴趣。其次,图书馆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公益活动。企业可以提供赞助支持,帮助图书馆举办更多的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文创产品。如四川省图书馆与中国东航合作创新了“航站楼里的图书馆”模式。四川省图书馆对中国东航悦读新空间实行动态管理,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提升服务品质。图书馆应力图与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合作,共同做文化的引领者。图书馆与企业之间的重要跨界合作,是图书馆探索打造新型阅读空间的有益尝试。
(二)善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多样化体验
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图书馆空间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它们可以帮助图书馆把资源和服务更广泛地传播到读者,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体验,推动图书馆的创新与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一是虚拟图书馆导览。通过VR技术,建立虚拟图书馆导览系统,使读者能够在虚拟空间中浏览红色图书馆的不同区域和设施。这样的体验有助于读者更轻松地查找所需资源和信息。二是数字化展览。利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将红色图书馆的特色展品、文献、历史图片等进行数字化呈现,构建在线虚拟展览。即使读者无法亲临现场,也能够通过网络参观展览,丰富其学习和了解途径。三是虚拟红色图书馆学习空间。打造虚拟学习空间,读者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类似真实红色图书馆的学习氛围。这种虚拟学习空间可以提供电子图书、学术资源、数字化学习工具等,满足读者在线学习的需求。四是VR学习体验。结合VR技术,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例如,为读者设计虚拟实验室,让他们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科学实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认识。五是文化传承与展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将红色图书馆中珍贵的古籍、手稿、艺术品等进行数字化保存,并在虚拟环境中呈现,促进文化传承与展示。六是虚拟培训与研讨。利用VR技术,图书馆开展虚拟培训和学术研讨会,使红色VR图书馆成为一个远程学习和知识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用户参与。
(三)用活红色资源,“圈粉”更多青少年
活化利用红色资源并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红色文化传承,关键在于赋予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以活力。通过激活红色文化资源,使之具有生动感和吸引力,红色血脉方能得以焕发活力。在这方面,图书馆需要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唤起青年一代的情感共鸣,以此促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并成为红色文化传承的积极参与者。首先,可以探索在公共图书馆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开展青少年红色讲解员大赛。这一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将曾经听故事的年轻人变成今天讲故事的人。借助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讲解员可让熟知的红色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其次,图书馆可以选择年轻人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吸引他们更加亲近和传承红色文化。例如,长沙图书馆推出红色剧本杀活动,深入挖掘馆藏的地方文献,剧情以长沙党史人物为原型、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参与者通过阅读互动、角色演绎、逻辑推理等环节,实现沉浸式的党史学习,甚至可在剧本解谜过程中对长沙历史进行实地走读。这种通过游戏和互动的形式,能让红色文化渗透到青少年内心的各个角落。最后,培育红色基因教育实践基地,打造青少年思政引领红色育人品牌。例如江西省图书馆红色图书馆充分利用红色图书馆实体平台和馆藏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新高地;推出融合仪式感、情景式和交互式元素的党的二十大学习菜单,涵盖聆听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讲座、参观苏区振兴十周年成就展、重温党代会故事、沉浸式体验红色故事等项目,助力广大青少年读者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四、结语
图书馆空间再造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还包括虚拟空间的改造。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打造一个充满红色主题的文化公共空间、学习公共空间、知识共享空间和信息交流空间。通过现实与虚拟的结合,读者可以深刻感受红色经典的魅力和红色基因的力量,获得丰富的知识与体验。这种创新的空间设计不仅推动了图书馆的发展,也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