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研究
2023-02-10邹德芳
邹德芳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世界各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文化传承传播的衣钵。根据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简称“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五大类”[1]。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在繁衍生息、维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总结出的医药经验和技能,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统计,广西现有国家级民族医药非遗项目1项,即壮医药(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区级民族医药非遗38项,其中壮族瑶族的民族医药项目占22项。广西传统医药非遗项目深植于广西少数民族独特的地域文化、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经过代代相传。弘扬各民族的健康思想、医学知识、医疗行为,是中国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保障。
一、广西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一)内容的原生性、地域性
广西少数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与疾病作斗争、世代繁衍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朴素的医学观、疾病观、健康观、生命观。广西地处南疆,以壮族为主体,流传着“高山瑶,半山苗,汉人住平地,壮侗住山槽”[2]的民谣。壮族多居住在亚热带气候为主的丘陵及平原地区,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因此当地的人民多患有风湿、肌肉疼痛等疾病。在当时交通不便,缺医少药,卫生条件差的情况下,依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结合本民族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习俗文化,当地人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诊疗方式、治疗原则和理论体系。壮医理论体系主要是“阴阳为本,天地人三气同步”,以草药内服、外洗、熏蒸、敷贴、配药、骨刮、角疗、灸法、挑针、金针等10多种医疗手段为主。瑶医理论主要是“三元和谐论、盈亏平衡论、气一万化论”。瑶医主强调医、药结合。自古以来,瑶医既懂医,又懂药,不仅给病人看病,还亲自上山采药、加工、配伍。瑶医尤以瑶药浴、瑶药针竹罐、马骨刮痧、瑶药刮痧等诊疗方式为主。这些诊疗方式和理论体系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在起源上具有强烈的原生性和地域性,既凸显了鲜明的原生文化内涵,又体现了民族智慧和民族思维。
(二)传承的活态性、传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发展变化;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载体是人。传承的传统性指在教育不普及的山区,民族医者大都靠“口口相传”来传授医学体验和医学知识,很多医技和秘方只在家族内部教授和传承。这种传统方式的局限性造成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医技失传,给申报传统医药非遗项目带来很大的困难。历史上瑶族人民有每家每户种植草药的传统,“人人识几药,家家懂几方”,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用上一些房前屋后的草药就解决了。
(三)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缺性一方面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可复制性,它是专属于某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因有限而处于匮乏、濒于消亡的状态。壮瑶族或居住于平原丘陵,或聚居于深山密林,雨量充沛,植物生长茂盛,生态环境良好,动植物资源丰富。当地人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依托本地资源,在代代相传的医药知识指导下采药、制药、保健、治病。经过长期的诊疗用药实践,瑶医最常用的瑶药制剂有“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共104种民族瑶药材。大自然的草药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别是近年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森林的面积大为萎缩,再加上当地人大量地采摘,中草药资源濒临匮乏、消亡的境地。因此,民族医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一个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民族医药在许多常见病、疑难病、少见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且副作用少。但是由于医学知识体系尚未完备,行医的人又越来越少,有神奇功效的草药日益难寻,民族医药文化逐渐为人们所淡忘,宝贵的遗产正面临失传的境地。
二、广西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困境
(一)民族医药非遗传承人数量不足
民族医药非遗传承人需要有足够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这有别于其他类别的非遗传承人。广西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山区,受地理位置、经济发展、当地风俗的影响,传承人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年龄较大。现代化进程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加快了乡村、偏远地区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失。越来越多适龄劳动力涌向城市,对传统医学不感兴趣,不愿留在家乡从事传统的行医职业。现代医学的发展促使民族医药从业者学习医学术语和规范,构建扎实的医学知识体系,并通过考试获取行医资格。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化功底,使得民族医药从业者可能会面临非法行医的危险。民族医药非遗后继乏人,令民族医药非遗文化陷入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二)民族医药非遗传播方式单一
广西民族医药的适用范围主要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后因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样化,民族医药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满足了大众寻求副作用少的绿色医学的心理。民族医药传统的传播模式主要是文献传播、手口相传和活动载体传播。文献传播指收集整理民族医药资料,以文字的方式进行静态传播。手口相传指在没有文献参考、文字记录的情况下,靠口头讲述来传承,这种方式局限于家族内部。活动载体传播指通过节庆、仪式等方式进行动态传播。这几种传统的传播方式主要依靠政府和主流媒体,受众群体有限,尤其在互联网时代,难以引起青少年的关注和兴趣,传播的效果有限。如何找到切实可行、与时代接轨、与现代医学融合的对外传播方式是广西民族医药非遗项目走出广西、走向全民、走向世界的关键。
三、广西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传播路径
国家对中医药民族医药发展日益重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2022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完善调查记录系统、传承人制度、区域整体保护制度等,加强专业理论性研究的同时完善传承体验设施建设,支持新建、改建一批非遗展示中心和体验中心,对非遗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同时鼓励多渠道整合传播[3]。
(一)培养民族医药非遗传承人,扩大传播主体
破除陈旧的传承模式,扩大民族医药的共享覆盖面,避免民族医药特有的医技和经验的流失和失传。同时鼓励更多民族医药爱好者学习、宣传民族医药非遗,给以民族医药为职业的人员提供多方面的政策倾斜,开设行医资格证培训班,帮助他们顺利拿到行医资格合法行医。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加大对民族医药文献的挖掘、整理,完善民族医药的知识体系,并与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和人员合力申请非遗项目,搭建传承传播的优质平台,延续民族精神和民族记忆。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壮医药理论挖掘整理、传承创新的科研基地,壮医药学院开设了壮医学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是继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之后开展高等教育的民族医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成立于2020年,是国内外唯一集瑶医药教学、临床和科研一体的高等教育基地。这些办学、科研条件将极大推动民族医药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在医学院校开设民族医药非遗课堂,通过宣讲和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让民族医药非遗走进大学生的生活,在校园生根,使大学生们得到民族医药的熏陶,感受到民族医药的魅力,以此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其自觉成为民族医药非遗的传播者。
(二)优化民族医药非遗传播内容,吸引更多关注
传播内容缺乏吸引力是大多数非遗在传承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民族医药非遗的传承人或研究人员虽然精通或熟悉民族医药知识和医技,但是他们缺乏传播学的专业知识,无法提炼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医药非遗素材,无法科学地选择民族医药非遗跨文化传播内容,致使民族医药非遗无法真正深入人心,引起共鸣。广西壮瑶族人口众多,民族文化缤纷多彩,节日庆典别有特色,壮瑶医药非遗项目较多,可以从壮瑶族的历史、壮瑶医学的起源、壮瑶医学理论、壮瑶医学非遗介绍等方面着手,挖掘、整理出一些通俗易懂、适宜对外传播的内容,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编写文章、故事,归类音视频、图片资料,分层分级全面传播。民族医药非遗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特别是后疫情时代,人们更关注健康管理、养生养老等现实问题。民族医药在养生养老方面的优势是传播内容的亮点,传播内容与当下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容易引起人们内心的共情,从而真正理解、接受民族医药非遗。
(三)创新民族医药非遗传播手段,整合传播产业链
从媒体演进的历程看,单纯通过语言表达意义的传统方式已逐渐被多种媒介共生的复合话语所取代,多模态化已成为当今社会文化系统的固有特性[4]。融合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的多模态媒介,能有效弥补以单纯文本为主要叙事方式的单模态传统媒介的局限性,能够将非遗文化的传播置身于更加多维的叙事空间。传统的民族医药非遗传播以静态为主,如翻阅相关文献、去博物馆参观游览。动态的传播方式有限且不够普及,主要围绕与非遗相关的节庆仪式等。除了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功能,还应整合资源,拓宽传播思路,创新传播手段,形成一个多维度多方位多视角的传播网络。广西少数民族众多,能歌善舞,将民族医药非遗元素融入歌曲、舞蹈、戏剧等艺术表达形式中,以去陌生化、生硬化打造非遗艺术精品,生动传神地输出民族医药非遗精髓,使非遗成为人们熟悉的话题。新媒体时代为民族医药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缩小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距离。从人们熟悉的民俗中提炼、加工民族医药非遗因素,邀请人们熟悉的科学家、艺术家、学者为非遗代言,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宣传、宣讲非遗的“微视频”,打造“融媒体+非遗”的平台,打开民族医药非遗传播的新局面。
(四)加强民族医药非遗外译研究,拓宽传播维度
国际传播实质上是一套文化论述系统,是一个传播内容经由全球化/本地化的再编码、解码以及收编、说服的过程,以此引导受众形成对全球化的认知[5]。非遗的国际传播,实质上是一种包含了文化编码与解码的跨文化传播过程。根据现代传播学奠基者拉斯韦尔的5W传播要素理论,传播的核心理念及基本过程涉及传播主体(Who)、传播对象(Says what)、传播渠道(In which channel)、传播客体(To whom)和传播效果(With what effect)。这五个要素分别对应了传播行为中的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6]。广西民族医药非遗的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应遵循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控制传播要素,实现传播目的。广西民族医药非遗翻译应明确传播受众群,比对受众群体与广西民族文化的异同,深入了解受众群的认知方式、情感特点、行为方式等,梳理共同关注的“热点非遗话题”“热点非遗事件”,增强民族医药非遗对外传播的普适性和普适价值。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只有中文介绍,后续可依据外宣翻译策略增加中英文对照版,使受众在官方正式网站获取相关信息。同时,为了提升传播效果,增强非遗的国际影响力,将翻译内容多模态化,输出喜闻乐见的传播内容。民族医药非遗的外宣翻译难度大,翻译人才短缺,以精通外语的人才为主,这是制约外宣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后仍应加强既懂外语又懂民族医学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力求达到良好的翻译和传播效果。
四、结语
广西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文化的“名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民族医药非遗的对外传播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需多方整合资源,与时俱进,让非遗走入生活,走向世界,充分展示广西民族医药非遗的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