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人才培养要走出“全”的误区
2023-02-10余映涛孙秀红
余映涛 孙秀红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当前学界和业界一直很关注的问题,也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厘清的话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传播业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移动直播、AI合成主播、无人机采集、H5应用、机器人写稿……其影响之大、变化之快,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也让人们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充满焦虑和困扰。由于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传媒业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与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面向市场,培养全媒体所需的人才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甚至造成人们对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形成“全”的误解:认为在全媒体时代需要培养的是掌握“十八般武艺”的全才。
一、正确理解全媒体人才的“全”
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联合印发《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形成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1]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看,如何正确理解全媒体人才的“全”,有必要对“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进行详细解读。
所谓“全媒化”,是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就其传播方式而言,要依据多种渠道实行联动传播,通过信息的反复折射来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就其运作方式而言,要在新的共同体中实现业务流程的再造。“复合型”即精通一门,兼知其他。“专家型”即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由此可以看出,《意见》提出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是要求培养能“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的“精通一门,兼知其它”和“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研究或特长”的后备人才,而并不是什么都能的“全才”。
从新闻传播学视角看,我们可以把传播活动简单地分为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四个主要环节,而与之相对应的人才培养则是包括传播内容的生产者、传播渠道的运营者和传播产品的营销者。
而以技术为主导推动新媒体业态变化的主要是传播渠道的变化,是媒介业态的变化。随之引发的是传播内容和传播产品表现手法、方式、技巧等方面的变化。无论新媒体技术如何改变传播业态,它终归只是传播渠道这环节的变革。
由于传播业态的变革驱动,进而引发传播内容生产和传播产品营销的变革。内容和营销因技术带来的业态裂变,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也同样被注入了新的内涵。
纵观中外新闻传播发展史,新闻传播的实践一直走在理论的前面。先有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之后才有为新闻传播实践服务的人才培养。全媒体时代,传播环境颠覆性的改变,源自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传播技术的进步主要不是新闻人的贡献——新技术、新方法的发明创造和数字化技术的完善主要来自专业技术人员。但新闻人可以很好地享用科技文明——在其位,谋好事,这就够了。[2]因此,面对全媒体时代各种人才的需求,新闻传播教育要根据高校自身实际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规律,守正创新,注重“专”才的培养。
二、面向市场而不迎合市场
全媒体时代,各类信息聚合平台强势崛起,技术从媒体的保障要素变成了引领要素,信息的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不断发生变革。精准投放等手段再造了广告产业,传统媒体的经营模式受到极大冲击;未来媒体的地位、作用更加彰显,将不仅是新闻发布者、信息传播者,还将是服务提供者、关系建构者。[3]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全媒体人才培养产生了“全”的概念,片面解读“全媒化复合型”人才,认为全媒体时代需要培养的是掌握“十八般武艺”的全才。然而,术业有专攻,人各有所长,并且精力也有限,能掌握“十八般武艺”的全才只是极少数。
传媒的实践总是走在传媒教育的前面。因此,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既要面向市场,但也不能一味迎合市场。
从我国传媒业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不难发现,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特别是1978年由《人民日报》牵头,率先提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理念,为我国传媒业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传媒广告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成为各大媒体的支柱产业。业界广告经营人才因需求急剧增加而出现人才匮乏现象。
广告经营人才奇缺,可以说是当时每一家新闻单位都遇到的难题。究其原因很简单,计划经济年代,我国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只有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的目标也只是为新闻单位培养从事新闻传播的人才。为了满足媒体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广告专业才陆续出现在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中,并逐渐成为新闻传播院系的重要专业。有的媒体为了缓解广告经营人才的不足,不惜将优秀的新闻人才充实到广告队伍,通过实践来锻炼复合型人才。然而,新闻传播与广告属于不同的专业,并且人各有所长,会做新闻不一定会做广告,会做广告的不一定会做新闻。所以,既懂新闻,又擅长广告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一直是媒体所渴求的。
虽然社会对全媒体人才有其诉求,但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却有着自己的规律。我国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从最早的新闻学专业、传播学专业,到后来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播音主持专业、广告学专业、编辑出版专业和目前普遍开设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无一不是根据高校的实际和市场人才需求而逐步开设并不断完善的。
在传播环境不断改变,传媒人才需求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应当走出全媒体时代“全”的误区,在享受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从东莞日报社的具体实践中看,为了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东莞日报社通过加强培训,推动采编队伍转型,发挥名记名编工作室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有融媒体理念、知识、技能的“新闻工匠”,创作更多有高度、有品位、有情怀,易于传播、刷屏爆款的精品力作,运用新形式,搭建新渠道,探索新表达,实现新传播,讲好东莞故事,传播好东莞声音,进一步提升东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制定实施《鼓励新闻精品创作总编辑奖暂行办法》,东莞日报社建立名记者名编工作室,大力推进了“名报社”建设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创作精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20年全年荣获新闻类全国性奖项15件、省级奖项14件、市级奖项77件,报社新闻传播力、引导力显著增强。全媒体名记名编工作室项目获评“2021年度全国地方党媒融合发展创新优秀项目”。
三、高校应结合实际,培养“专”才
全媒体时代,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多。然而,技术由传媒的保障变成对传媒业态变革的引领推动的过程中,在高校的传媒业人才培养领域,与以培养内容生产人才为主导的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与当今传媒业对人才需求相比,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既有其特有的优势,也存在着明显的“软肋”。
首先,在高校师资中理论型偏多,既有业界实践经验又有专业理论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偏少。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和高校人才引进重学历、轻经验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差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虽说有的高校从业界引进了部分有实践经验的精英,但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全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迭代更新太快,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从师资、实验设备等多方面都无法快速跟上新媒体变化的步伐。特别是为了满足网络传播而开设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师资力量更是稀缺。
其次,教学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无法跟上新媒体技术更新的速度。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基本上是由资金雄厚的企业研发推动。比如抖音APP的研发并不是高校,而是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高校,没有巨资投入研发,也难以对足够的资金对实验设备进行不断迭代更新。同时,技术的高速迭代也造成了教师专业性的降低,教师无法完全理解技术背后的逻辑,而是与学生同时成为技术的使用者。[4]
与其“软肋”相比,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优势也很明显。高校聚集了大批新闻传播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过程,长期关注和致力于自己研究的某一领域,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虽说任何一个高校都无法拥有各个方面的专家,为社会培养“四全媒体”式的人才。但是,各大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培养全媒体某一方面所需的“专”才。
全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是永远的王道,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跟上传媒业发展的步伐,但绝不能因为新媒体带来的传播渠道的裂变就乱了阵脚。全媒体有全媒体的需求,新闻传播教育也有新闻传播教育的规律。
比如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由于专业历史悠久,经过不断的充实和完善,形成了相对成熟和完整的教学体系,也培养了大批适应传媒业发展的能工巧匠,这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优势所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传播教育要认真厘清自身优势,把人才培养的视野,重点放在新媒体业态下传播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产品的营销者上。
四、传媒业应完善人才激励培养制度,鼓励人才踊跃创优
除了高校对传媒业人才培训教育,传媒业作为传媒人士大展拳脚、施展才能的舞台,对于全媒体人才的培育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传媒业应当完善人才晋升、培育机制,鼓励有能力的人在业内尽可能的施展才能,创造出更多优质作品。
从东莞日报社的实践看,多年来,东莞日报社一直把人才培养和使用的重心放在传播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产品的营销者上,把更多人才和资源向互联网汇集、向移动端倾斜。通过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优化职务晋升、首席资深岗位评选等机制,适时启动编制内人员提任和事业单位编制公开招聘,以激发队伍活力,加强队伍建设;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把更多熟悉全媒体的中青年优秀人才引进来、用起来,畅通各类人才上升发展渠道,提高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积极实施《东莞日报社员工综合素质三年提升计划》,实施中层干部轮岗计划,扎实开展“四力”教育实践,优化员工培训体系,围绕全媒体理念和技能开展培训工作,努力实现要干事有人才,想干事有舞台,肯干事有机会,干成事有荣耀的工作格局和业务氛围。
本土主流党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原创稿件、深度稿件质量更高,宣传报道出新出彩。仅2022年上半年,《东莞日报》被学习强国、人民号等央媒平台采用稿件达1000多件,10万+微信推文达47条;产品体系更加丰富,上线语音频道、东莞+热闻榜、慢直播等产品形态;视频作品阅读量大幅上升,百万+级抖音产品达510多条;精品创作更加用心,东莞故事讲得更精彩,东莞声音传播得更深远。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也同样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在知识生产新体系下,传媒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应围绕传媒产业中的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培养人才、重构知识生产模式,立足国家需要与社会需求,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5]
因此,高校全媒体人才的培养必须从高校实际出发,正确理解全媒体时代“全”的概念,遵循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规律,既要面向市场,培养全媒体时代需要的相关人才,但也不能一味迎合市场需要,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把市场所需各类人才作为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