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的实践探索
2023-02-10陆思遥
陆思遥
(南通市如东县岔河镇岔北幼儿园,江苏南通,226403)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幼儿园积极优化教学方法,系统、全面地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幼儿良好思维、品德和身体素质的培养。在此背景下,教师可以将音乐节奏教学与趣味游戏融合起来,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利用钢琴、非洲鼓等开展音乐节奏游戏,让幼儿在有声有色的课堂中逐渐掌握音乐节奏,形成节奏感。基于此,本文先介绍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的重要作用,探讨影响音乐节奏游戏的各项因素,再提出应用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的方法,从而为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提供参考。
一、重要作用
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幼儿会先根据歌词、旋律、艺术色彩等确定自己的喜好,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音乐作品。例如,大部分幼儿都非常喜欢节奏明朗、欢快的音乐作品,听到这样的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扭动身体,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要想进一步提高音乐节奏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将音乐节奏教学内容转变成富有趣味性的音乐节奏游戏,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具有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增加幼儿对节奏感的了解、引导幼儿全方位感受生活等重要作用。
一是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幼儿课堂教学的结果并非最重要,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和体会才是重要的。换句话说,教师为幼儿安排学习任务时应重点关注幼儿如何做的过程。在具体的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按照幼儿喜欢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将音乐节奏教学转变成多样的、趣味的音乐节奏游戏,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音乐节奏的热情。此外,幼儿普遍好动爱玩,教师应利用幼儿这一特点设计音乐节奏游戏,努力为幼儿创设更具有创造性、自由性的游戏氛围,促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主动参与音乐节奏游戏,激发并长时间维持幼儿的学习热情。
二是增加幼儿对音乐节奏感的了解。幼儿的年龄尚小,各项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此,教师应灵活运用更具有吸引力的音乐节奏游戏活跃课堂氛围,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音乐节奏游戏一方面能让幼儿的注意力重新回归到课堂中,另一方面能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积累更多音乐知识,增加对音乐节奏感的了解。
三是引导幼儿全方位感受生活。音乐节奏游戏能够带给幼儿多样化的感官体验。在设计和实施音乐节奏游戏时,教师应从生活角度出发,筛选出合适的音乐作品,并将音乐作品转变成有趣的音乐节奏游戏,使幼儿在玩游戏、参与歌曲表演的过程中感知节奏、感受音乐,引导幼儿全方位感受生活并自行探索生活之美、音乐之美。
二、影响因素
一是教师的教学理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改进和优化常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理念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音乐节奏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未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未能根据实际情况或从幼儿的角度创新或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难以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影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例如,若教师认为幼儿对音乐的体会只停留在喜欢、好听的层面,并且认为游戏化教学法对音乐节奏教学效果的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无明显益处,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就会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学活动平淡,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就无法充分发挥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的积极作用,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影响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效果的因素之一。
二是选择的音乐节奏游戏方式。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改革成效、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节奏具有多变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节奏。在选择音乐作品和音乐节奏游戏时,如果教师选择的游戏方式不够丰富有趣,教学方式将变得更加单一。无法将音乐节奏的特点充分呈现出来,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继而影响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选择的节奏游戏方式是又一个影响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效果的因素。
三是安排的音乐节奏游戏内容。除了教师的教学理念、选择的音乐节奏游戏方式,音乐节奏游戏内容同样会影响到音乐节奏游戏的应用效果。例如,部分教师在选择游戏内容时未能考虑幼儿的喜好和能力,较为随意地选择音乐作品,或未能从生活角度调整优化游戏内容,导致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到音乐节奏游戏的应用效果及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安排的音乐节奏游戏内容是影响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的因素之一。
三、实践策略
(一)利用大自然开展音乐节奏游戏
音乐是一种非常优美的语言形式,能够让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产生审美感受。大自然是最优秀的艺术家,能够创造出自然天成、丰富多彩的奇妙音乐。如果用心去听,就能够发现大自然中的每种音乐都拥有非常独特的节奏。幼儿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未知的一切都充满兴趣。对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幼儿感知模式和思维模式,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素材开展音乐节奏游戏,挖掘和发展幼儿的内在潜能。
例如,在雨天,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聆听下雨的声音,分辨雨滴落在地板上、树叶上的差别,感知雨声的节奏;或者引导幼儿仔细聆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了解两种雨声在速度、节奏上的不同。又如,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认真倾听时钟“滴答、滴答、滴答”的响声,感受时钟的节奏。再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树林中感知自然界中的鸟声、流水声、风声等。之后,教师可以开展“自然界的小小音乐家”的游戏活动,教师先引导幼儿利用轻哼、拍手等方式模仿雨声、钟表声、流水声等声音的节奏,然后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评选出“小小节奏之星”,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在实际模仿过程中,幼儿不仅能真正理解自然界中各种音乐的美妙之处,而且能对大自然产生强烈的热爱之情。
(二)利用乐器开展音乐节奏游戏
不同乐器的节奏感和节拍不同,旋律的高低起伏能将音乐节奏的强弱灵活呈现出来,因而在培养幼儿音乐节奏感、稳定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具中,非洲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节奏感较强的打击乐器,颇受幼儿的喜爱。[1]除打击乐器外,钢琴也具备较强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常用的教具之一。在音乐节奏游戏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常见的乐器开展音乐节奏游戏,如非洲鼓、三脚架、沙锤、响板、钢琴等,引导幼儿跟随节奏做出跑、拍手、走、跺脚等动作,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兴趣是驱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关键。[2]日常观察发现,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弹奏钢琴时,幼儿或围在一旁认真听,或为音乐配上合适的舞蹈,或跟随节奏做出拍手、跺脚的动作。据此,教师可以创设以下四种游戏形式。第一,从慢到快,鼓励幼儿跟随从弱到强的节奏做出拍手的动作。琴声逐渐加快后,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行跺脚和拍手,这说明幼儿已经能感受到音乐节奏的独特变化,并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第二,借助感情的高低音,引导幼儿感知高低音的区别。[3]教师在弹奏低音时,有的幼儿说这像是大灰狼的声音,有的幼儿说像是打雷的声音;教师在弹奏高音时,有的幼儿说像是小鸟在唱歌,有的幼儿说像是小羊叫的声音。这说明幼儿已经能够将高低音与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声音联系起来。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听到高音时拍手,在听到低音时跺脚,让幼儿对高低音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正确做出肢体动作,培养良好的音乐节奏感。第三,在高低音区域加入二拍、四拍、三拍等节奏。例如,在高音区的x x |的二拍子,幼儿需要拍两下手;在低音区的x x |中,幼儿需要跺两下脚;在三拍子、四拍子的训练中也运用相同的方法。在同时弹奏两下低音和高音的情况下,幼儿先是迷茫得不知如何做出行为反应,然后是非常自信地跺脚、拍手两次。第四,与儿歌相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两只老虎》这首儿歌,弹奏出钢琴和弦,引导幼儿跟随节奏念词,同时用脚打出一个节奏,用手打出一个节奏等。在幼儿音乐节奏感逐渐增强后,教师需要适当增加教学难度,借助钢琴弹奏出不同的高低音,逐步增加节奏难度,提高游戏挑战性。
此外,教师可以创设非洲鼓节奏游戏,先从简单的节拍开始,然后根据幼儿的节奏感发展情况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节奏,引导幼儿准确辨认鼓的低音、中音和高音的位置,完成完整乐曲的拍打。例如,在拍打低音时,男生围成一个圈,用脚踩出节奏;在拍打中音时,女生围成一个圈,用脚踩出节奏;在拍打高音时,男生和女生都跳起来。教师可以变换音乐节奏,调整游戏形式,逐步增加游戏难度,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非洲鼓节奏游戏不仅可以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增强幼儿的音乐节奏感。
(三)运用肢体动作开展音乐节奏游戏
音乐节奏游戏包括身体、声势、律动的相互配合,通过跺脚、拍手、捻指、拍腿等形式,让幼儿的身体发出不同的声音,以引导幼儿直接体验和感受音乐节奏。在进行3/4、2/4、4/4拍子的练习时,教师可以借助准确、清晰的节奏击打,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拍子的强弱关系。例如,在《春晓》这首曲子的教学中,教师将歌曲划分为四个乐句,让幼儿在第一、二、三、四个乐句中分别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的方式拍出节奏。当幼儿逐渐熟练后,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四个小组,鼓励幼儿分别以不同的肢体动作将歌曲呈现出来。
结合节奏、肢体动作的游戏能将音乐节奏训练变成趣味游戏,让幼儿根据音乐节奏的快慢选择相应的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跑、走、拍手、摇头、跳等,培养身体协调性和音乐节奏感。具体包括节奏接龙、节奏卡农游戏、节奏造句创编游戏。一是节奏接龙。第一,接尾,即教师先拍四拍,幼儿重复后两拍,之后再换一个节奏。第二,接头,即教师先拍四拍,幼儿重复前两拍,之后再更换音乐节奏。第三,演唱接龙,即教师利用演唱的方式向幼儿问好,幼儿采用对应的方式向教师问好,借此锻炼幼儿的听辨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逐步增强其音乐节奏感。[4]二是节奏卡农游戏。教师可以运用节奏卡农游戏,以即兴接龙的方式增强幼儿节奏感,即教师先拍四拍,幼儿模仿头四拍,再逐步增加游戏难度,进行更加复杂的音乐节奏训练,如八拍、十六拍等。三是节奏造句创编游戏。教师先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然后展示不同的节奏型,要求各小组从给出的节奏型中选出两到四个,并将其改编成一个完整的乐曲。各小组需要先在组内展开交流,进行节奏型的排列,然后根据乐曲进行练习,最后展示各自的表演。
(四)运用多媒体开展音乐节奏游戏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教学方法,能够突破时间、地点的限制。[5]在无法亲近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开展音乐节奏游戏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多种素材融合起来,开展音乐节奏游戏。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搜集和整理合适的音频素材、视频素材等,设计成精美课件[6],以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大自然中的不同节奏,并跟随节奏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借助多媒体技术的音乐节奏游戏同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五)有机融合经典吟诵和音乐节奏训练
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息息相关。幼儿处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能较为迅速地感知、模仿和掌握语言节奏。因此,教师可以借助音乐节奏展现顺口溜、诗歌、儿歌、童谣等,利用划分节奏的方式开展朗诵活动。例如,在三条短句的音乐节奏游戏中,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古诗词,并将幼儿分为三个小组,让不同小组念出不同的古诗词。[7]在具体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各小组按照节奏进行诵读,运用AB组合诵读、BC组合诵读、ABC组合诵读的方式,引导幼儿感知和了解不同诗歌的节奏感,逐步锻炼其音乐节奏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园音乐节奏教学游戏化的效果主要受到教师的教学理念、音乐节奏教学的方法和内容等因素的影响。将音乐节奏教学运用游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满足幼儿的学习喜好,而且能保证音乐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大自然、乐器、肢体动作等开展多种类型的音乐节奏游戏,构建更加轻松的音乐教学氛围,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节奏感,为幼儿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