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行标准化生产 为嵩明县蔬菜产业注入新动力

2023-02-10赵建民

云南农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蔬菜农产品特色

赵建民

(嵩明县松华街道办事处,云南 嵩明 651700)

一、发展现状

嵩明县享有“滇中粮仓”的美誉,相继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云南首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云南首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等称号,有蔬菜大棚面积6 713 hm2,冷藏冷库企业30家350余座,库容9万m3;有8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县级龙头企业,2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7个产品获得“三品一标”认证,8家企业上榜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定名单,6个品牌进入省“绿色食品牌”目录库。

2021年,嵩明县绿色蔬菜种植面积2.16万hm2,种植品种以叶菜类为主,生菜、油麦菜、上海青、黄心白菜、娃娃菜等主导品种商品率达96.3%,产量66.5万t,实现产值9.75亿元。嵩明县蔬菜总产量连续多年在全市位列第二(第一为晋宁区、第三为宜良县),在全省位列第十一。近年来,嵩明县积极组织申报并培育“一县一业”蔬菜主导产业,在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和逐年扩大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从“要产量”向“要质量”转变,持续加强品质监测监管,全面提升嵩明蔬菜产业竞争力和品牌效应,逐步扭转蔬菜种植“小、散、乱”局面,共有18个村(社区)荣获省级、市级、县级“一村一品”(蔬菜产业)示范村认定,逐步推广科技化示范种植,建设杨林镇新村和小街镇福海村蔬菜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示范面积166.67 hm2,辐射带动面积1 666.67 hm2。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完善

一是现有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已颇具规模,但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集群效应不明显。仅有3家蔬菜龙头企业,且示范引领效应不明显,跟周边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户互动有限,辐射带动力度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但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不高。二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强,农业企业发展压力较大。《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晋宁区、嵩明县、宜良县同时列为蔬菜产业重点县,但嵩明县蔬菜产业发展与晋宁区、宜良县仍存在差距。晋宁区、宜良县等周边地区仍然具有土地更加聚集、用地成本较低等优势,嵩明县地租人工成本高,设施水平整体偏低,缺乏特色产业基地和公共交易场所基础设施,蔬菜产业优化提升较慢。部分企业和地区还存在水利设施建设不到位,雨季洪涝、晴天缺水和部分企业农业设施用地指标明显不足的问题。

(二)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

品牌建设基础薄弱,品牌打造不够有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产品难以突破地域限制。主要以新鲜蔬菜销往全国各地大宗产品批发市场,销售渠道狭窄,市场竞争激烈,发展精品蔬菜、高端配送、连锁专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知名且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区域品牌,国际市场开拓力度不大,出口创汇较少。

(三)科技化程度低,制约创新发展

在24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达2 000万元规模以上的只有15家,1亿元以上的8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至今还没有,不少企业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没有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龙头带动作用,农业信息化发展不足,产业数据共享平台、网络拍卖系统、物流体系建设不健全,缺乏公益性数据共享平台,农户对供求形势、产品标准等知识掌握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四)绿色化程度低,制约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绿色化水平不高,绿色有机认证产品占比较少,2021年仅有3家企业8个产品申报绿色食品,且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传统简易大棚占多数,高端设施大棚占比较少,肥料、农药带来环境污染与养分流失,土壤不同程度出现连作障碍。大棚蔬菜生长周期较短,经济效益比传统农业高,但大棚蔬菜依靠使用大量化肥农药来提高产量,容易造成土壤和水污染。根据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示的2021年昆明市绿色食品“10强企业”和“10佳创新企业”评选名单,嵩明县3家获评企业均为食品饮料产业,蔬菜产业没有企业入选。农业种植技术落后,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良种推广率不足,基本以“自繁自育自用”为主,施肥、打药、灌溉、排水、收获等田间操作尚处在传统经验阶段,农药、化肥施用不够科学高效。种苗、种植技术、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等质量标准体系和基地环境、种源、栽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包装、储存、销售、运输可查的质量追溯体系仍不健全,农产品流程管控和质量管理不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有待提升。

(五)全链式程度低,制约高效发展

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不足,精深加工设施设备和技术明显缺乏,现有种植企业普遍处于“规模小、实力弱、水平低、精深加工能力弱”的状态,仅通过简单初加工就外销,产业链条较短,发展层次偏低,缺乏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的能力。经梳理,嵩明县29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仅有3家蔬菜加工企业,且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集聚效应仍未凸显,蔬菜企业综合效益不高。在农产品流通方面,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兴方式为农产品销售带来新的契机,但在调研中也发现,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较高,快递、物流费用与呈贡等地相比仍然不具优势。

三、对策建议

(一)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动蔬菜产业规范发展

加快推进蔬菜产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推广先进栽培生产方式和营销体系运作方式,加大机械、仪器的投入使用力度,引导蔬菜产业向标准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努力提高特色农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强特色农业发展政策扶持,从政策方面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吸引对特色农业发展有利的国内外企业和项目落地。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信贷投放、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招商引资等有效措施对重点企业或发展潜力较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加强优势产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市场化进程,打造高质量现代特色农业

加快信息化体系建设步伐,建立完善覆盖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的电子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产销全过程信息联网。积极引导企业创新销售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加强与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开展多渠道营销,并建立统一的分拣冷链物流中心,进一步发挥产地优势推进产品整合,实现品牌化、规模化发展。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带动蔬菜产业创新化发展

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新品种选育和集成生产技术研究,提高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建设中高端温室,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基质栽培模式和水肥循环生产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自主品种的转化率和市场占有率。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业务支持力度,设立农业保险风险基金,减轻“赔付”压力,鼓励保险公司开拓农险业务,拓宽农业险种覆盖面,最大限度化解经营风险。

(四)提高绿色化程度,推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一县一业”创建为抓手推进标准化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主导产业发展全过程,推广节肥节水、绿色防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加强农业监管执法队伍建设,重点围绕生产投入和生产环节严格执法监管,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实行大棚准入制度,坚决遏制无序发展。

(五)抓实全链式发展,促进特色农业循环发展

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研发推广净菜、脱水蔬菜、半成品菜,推动蔬菜产品产业化发展,构建生产、加工、物流、营销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推动三产深度融合,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乡村现代化产业,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使农民最大程度享受现代产业功能拓展带来的经济溢价。

猜你喜欢

蔬菜农产品特色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特色种植促增收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奇怪的蔬菜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蔬菜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