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23-02-10邹立国

学周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情境

邹立国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把课堂教学从过去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模式,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初中数学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要充分理解教育教学内容,结合教育领域前沿的思想理论,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丰富数学知识体系,拓宽数学思维和科学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一、影响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因素

(一)学生因素

初中生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还未发育成熟,在数学学习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教师通常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用统一的教学策略面对所有学生,很容易让学生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情况,使学生之间的数学差距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另外,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复杂性,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无形之中让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他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却收效甚微,使学生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二)教师因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些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教学中以课本教学为主,照本宣科,教学语言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还有些教师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与日常生活脱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都是“死知识”,不会灵活应用,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匹配。

二、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1.构建生活情境,增强数感。新课程理念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情境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初中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他们在情境中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近距离感受数学的美。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生产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观看和欣赏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实用价值,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夯实数学基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情境模拟,鼓励学生扮演生活中的各种角色,再现购物、乘车、抽奖等生活活动,在活动参与中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增强学生的数感,达到乐学的目的。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初中生学会观察生活和记录生活,提升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对他们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构建游戏情境,促进感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促进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教学情境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真正发挥情境的作用,抓住时机及时切入数学知识,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都喜欢做游戏,教师可以将数学问题融入游戏,引导学生一边做游戏,一边思考问题,实现寓教于乐,在游戏中锻炼协作精神。和教师枯燥的口述相比,学生更喜欢听故事,故事当中蕴藏着曲折的情节,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融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作品之中,用有趣的故事和奇妙的悬念,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体验

1.合理使用网络,体验快捷。信息技术现已成为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把数学文字和符号变得更加灵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创造性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尽情体验数学的奥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点,从网络中搜集学生感兴趣的各种信息与资料,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充实课堂教学容量,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为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数学教师要做好监督和纠正,对于网络的使用要有“度”,过度使用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让学学形成对网络的依赖。网络当中还有很多名师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后观看学习,体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消除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2.引入电教手段,加强交流。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的、抽象的,打开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文字和数学符号,给学生的第一感受是复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知识都与运动变化相关,以前教师往往用语言或画图的形式为学生讲解,在知识呈现上以静态画面为主,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形成动态模型。为此,教师可以运用Flash 软件,把数学问题的文字叙述转变为动画,也可以运用计算机系统中的几何画板功能,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演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实现动静结合、数形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空间和平面之间的关系。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微课视频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学生的青睐,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将重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课视频,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还可以鼓励学生共同参与制作微课视频,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还有利于优化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清晰、明朗。

(三)引导自主探究,锻炼自学能力

1.推进学案导学,发展思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初中生总是被动学习,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教师让怎么学就怎么学,对教师过于依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教育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在讲授新知前,教师可以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通过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改变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导学案,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地呈现新知识,并要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设置具有层次性和梯度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教师还可以把微课与导学案结合起来,对于导学案中罗列的重难点知识,录制相应的讲解视频,并用微课的形式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实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注重小组合作,有的放矢。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组织学生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知识探究,营造开放、自由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在组内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通过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收获更多的数学技巧。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多看、多想、多找、多画、多说,在知识探究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数学教师可以开展任务式教学,给每个学习小组设计不同主题的数学任务,让小组成员通过努力探究得出数学结论,不仅能够懂得合作学习的真谛,还会牢固记忆数学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在合作中引入数学史的内容,尤其是给学生介绍数学家在知识探索过程中的事迹,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在历史追溯中培养学习情感,在良好的氛围中塑造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

(四)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学以致用

1.设计分层练习,统筹兼顾。新课程教育理念已经深入到数学教学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每节课的练习中。课堂练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学生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的直接途径。数学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练习,注重练习的开放性和引导性原则,贴近学生实际,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进入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为了使数学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结合实际为学生设计分层练习,使课堂练习中既有基础性的数学题目,又有复杂性的数学题目,还有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数学题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选择练习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强化逻辑思维。数学教师要秉承“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理念,做好分层练习的评价工作,让学生直面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以后的改进做好铺垫,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上活跃起来。

2.设计实践练习,灵活运用。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设计课堂练习,在练习题目中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生活事件,把数学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题多解的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一题多练的课堂练习,利用一道数学题把多个数学知识点整合到一起,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数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多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量一量、画一画等方法,自主探究问题解决的途径,学会学以致用,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还要为学生设计趣味性的练习,用趣味抢答、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形式,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既提高了他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深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优化课堂互动,营造学习氛围

1.创新互动形式,激发共鸣。教师和学生是数学课堂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把数学课上成了“一言堂”,学生沦为课堂的旁观者,难以呈现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讲得很卖力,课堂教学效果却很差。为此,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优化课堂互动,运用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激发课堂活力,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课堂上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艺术,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不再畏惧教师,而是和教师成为好朋友,以一种和谐的方式相处。在新课改下,数学教师要定期组织师生座谈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在数学学习中的体会,或邀请数学专家到校给学生传授数学思想和技巧,感染和启迪学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学具,遵循“自制、科学、创新、实用”的原则,选择身边的物品制作出可操作性强的学具,体现师生的聪明才智和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

2.开发课堂提问,彰显魅力。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上最基本、最常用的互动形式,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数学问题,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提问。即使学生回答错误,教师也不要直接批评他们,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最终使学生走出困境,提高学习水平。除了教师向学生提问外,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质疑教材、质疑教师、质疑权威观点,让学生在与教师的辩论和交流中获得有益的启发,产生“豁然开朗”的学习体验。教师从学生的表述中获得对教学有帮助的新思路、新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教师可以引入教学客户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生端与教师沟通,教师通过教师端向学生发送资料或者答疑解惑,使课堂学习中的疑点和盲点得以及时消化,进一步巩固课堂提问成果。教师还要利用微信、钉钉等软件组建班级学习群,让学生把日常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送到群中,组织学生开展集体讨论,增强学习数学的情感。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打造真实、高效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作为初中生的引路人,数学教师要勇于创新,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优化课堂结构,诱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养成积极进取的好习惯。同时,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初中生从内心里喜欢数学,在师生互动中增长才能,提升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