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炜《古船》中的流浪意识
2023-02-10陈汝锜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大连116044
⊙陈汝锜[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古船》是张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20 世纪80 年代末发表,至今仍受到广泛关注。它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社会,以一条河流象征了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个家庭的沧桑抒写了灵魂的困境与挣扎。
小说内容跨越了近半个世纪,讲述了小村庄洼狸镇在四十年中各时期的重大事件以及隋、赵、李三大家族的沧桑变化。作品以隋家为中心,主要讲述了隋家家道中落,隋迎之抱病身亡,隋不召出海远航,隋见素不甘命运为振兴家业做顽强斗争,隋抱朴从守磨人后来奋起抗争,赵多多将隋家家业据为己有等一系列事件,表现了书中人物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斗争与屈服。
本文将从流浪意识入手,研究《古船》中体现出来的流浪意识,并探索张炜流浪意识书写形成的原因。
一、流浪与流浪意识
流浪的行为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已经形成,它是人类适应自然而做出的能动反应。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社会发展缓慢,最早的人们定居下来进行种植,从而促成了农业的出现,定居耕种收获粮食就能够让生活得到保障,因此人们不再四处流浪。而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则恰恰相反,他们如果依靠定居是无法保证生活的,因此必须逐水草而迁徙放牧,这就是流浪的体现。固守本土和流浪成了人类情感与理想追求的一对矛盾。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学作品也刻上了流浪的印记。
对流浪的书写是人们千百年来反复使用的文学母题,在中外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流浪的痕迹。如《荷马史诗》中的奥德修斯,再到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西方的流浪者形象更多是一种文化英雄,他们乐观积极,勇敢地完成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创造。中国的流浪文学作品也有很多,但却没有形成系统,只可以零散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见到,如《西游记》《水浒传》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安土重迁的文化传统,在封建社会时期,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流浪没有在社会上形成风尚。流浪和流浪文学之间的关系是互为表里、共同生长的,流浪为流浪文学提供理论支撑,流浪文学又丰富了流浪的文学内涵,两者互相促进。
在流浪的过程中,人们产生了身份认同、个人价值等问题,感知能力较强的作家很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流浪文学能够被广泛认同,作家将人类在流浪过程中的孤独感和无依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流浪,还是为了完成心中的目标被迫背井离乡,作者都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个个流浪者形象,促进了流浪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通过这种显性的流浪发展成为各种形态的流浪,便有了流浪文学的诞生。
二、《古船》中的流浪意识
张炜小说中所体现的流浪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爱情、生存和信念。《古船》中有两个外出流浪的人,一个是出海远航的隋不召,另一个是到城里谋生的隋见素。两个人流浪的原因不同,但是按照张炜所写的类型又可以划分为同一类,那就是因为信念,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主动的,而另一个是被动的、无奈的。
(一)隋不召——追随内心的流浪
隋不召是隋家老一辈中的次子,他年轻时虽然家里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还算是洼狸镇中的大户人家,享有很高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他与哥哥隋迎之决定坚守在家庭中,并努力把家族企业发扬光大,但他对于商业经营没有太大的兴趣,内心深处更加渴望自由。隋不召很小就萌发了到海上的想法,即使家里百般阻挠,也没办法改变他。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离开了家,乘上一艘船独自远航流浪,他的流浪是追寻着内心对于航海远行的渴望以及对郑和大叔的崇拜,因此他的流浪是主动的,是追寻着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
隋不召是在巨雷打中了老庙并引起熊熊大火的那年回来的。他的流浪经历给他增加了一定的神秘色彩,那些对于亲眼见到郑和大叔的描述和真真实实的《海道真经》让人不免产生疑惑与不解,他十分看重《海道真经》这本经书,曾经和隋抱朴在深夜聊天时说过在他死后要替他用生命保护这本经书,不让其受到伤害。他不在乎周围人还是的眼光,随心所欲地谈论着自己的航海经历,谈论着郑和大叔和《海道真经》,由此可见他对于航海的热爱。他回来后,依然是一个游离于世俗之外的人,他在周围人还是愚昧迷信时便有了较为先进的思维方式,热爱科学技术,希望用科学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隋不召也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他不仅救下过想要轻生的李其生,还在粉丝厂试验变速轮的时候,勇敢救下绞入轮中的李知常,但却让自己被卷入轮中,失去了性命。隋不召两次救下的人都是能够进行技术发明、推动社会进步的人才,因此隋不召的价值就更体现出来。隋不召完成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流浪,他的人生就像他的名字“不召”一样,不听任何常规的召唤,在年轻时离家流浪,在回乡后不受世俗的束缚,做自己想做的事,追寻着自己所热爱的事物。隋不召的去世给洼狸镇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全镇的人都来给他送行,隋抱朴在这时才知道隋不召是最受大家敬重的人。隋不召去世后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他的话:“人们好像在最后一刻才察觉到,洼狸镇从今以后再没有了一个天真烂漫的老人。他走了,带走了一些远航的故事、一些日子、一些色彩。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会爱护它,研读它。他想自己这一辈子大概不会到老洋里驶船了,但有了老人的书,就会做起远航之梦。”由此可见,隋不召的精神将会影响洼狸镇上的一批人。隋不召是一个流浪的浪漫主义者,他两次外出流浪,但并没有因此止步,他在回来之后还依然做着流浪的梦,他不认为这样的流浪有终点,他始终在心中构想着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在张炜的另一部作品《九月寓言》中也可以看到一些主动的流浪者形象,人们不允许这里的女孩子与工业区或外乡的人结婚,以此来让小村庄的人繁衍兴旺,于是美好的爱情常常不被理解和认同,但她们心中已经燃烧起了流浪的意识,她们敢于冲破束缚,勇敢地与相爱之人流浪,因此她们和隋不召一样都是主动的流浪者。
(二)隋见素——无奈之下的流浪
《古船》中还有一位流浪者隋见素,他并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过流浪的想法,但是由于种种无奈和机缘巧合被迫走上了流浪之路。隋见素是隋迎之的二儿子,性格自私自利,不重情义,野心蓬勃。他出生后,家庭就已经走向没落了,后来家族企业又被赵多多承包,他自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没有享受过家庭带来的富裕和安乐,强烈的野心让他以此为耻,决心有朝一日要从赵多多手里夺回本属于自己家的粉丝大厂,为此他付出了全部努力,可惜由于没有太多人支持,也贷不到足够的资金,这一系列不公平的待遇让他在第二次承包时最终失败。
他不重情义,因此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爱情。大喜是他进行这一系列活动的支持者,她深爱着隋见素,想要和他在一起,但是隋见素却只把她当成一个施行计划和满足性欲的工具,内心爱的却是闹闹。后来到了城市之后又很快地爱上了周燕燕,周燕燕在他生病后抛弃了他,他又只能再去找大喜。他的自私自利让他不会真正感激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而且一旦成功就会立刻把其抛之脑后。
承包的失败让隋见素的计划破产,也无法在家乡立足,只能去城市里闯荡,因此他的流浪是被迫的,是无奈之举,作者有意让他的流浪经历不那么顺利。一开始,他凭借着自己的社交和经营能力干出了一番事业,也因此收获了爱情,可惜好景不长,在他一次旅行回来后爱人得知了他的身份,开始对他产生不满和怀疑。与此同时商店被益华公司坑骗,这使他的生意和生活都遭受严重打击。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把他打到,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化险为夷,但苦难还没有结束。正当他的生意做得如日中天的时候,患上了一场重病,爱人抛弃了他,事业也只能搁置,家人从家乡赶到医院看望他,他只能回到家乡。他无奈地流浪,又无奈地回去,充满了宿命论的色彩。
《九月寓言》中也有着一批被迫流浪的流浪者,他们生活的地方难以满足他们的生存需要,因此,他们无奈地离开家乡,来到一片满地生长着地瓜的土地上,他们走过了漫长的路途,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有人在这个过程中去世,有人成为无父无母的流浪儿,但坚强的意志力促使他们最终还是来了这里,而这里生活着的人对他们抱有敌意,看不起他们,并称他们为“挺鲅”。他们也与《古船》中的隋见素一样有着比较艰辛的流浪经历。
三、张炜作品中流浪意识产生的具体原因
首先,张炜自己的流浪经历对他的流浪叙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张炜出生在山东龙口(时为黄县)渤海莱州湾畔。中学毕业后到了栖霞,虽然离家乡不远,但是地理风貌却有很大差异,家乡在海边,而这里是山区,巨大的差异让他很难适应,因此整天在半岛上游荡,寻找新的文学伙伴。那个年代的作家都有一种为山河立传的情怀,他们行走大地,丈量山河地理。张炜的大地行走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初,他为写《古船》做了很多社会性调查和走访,也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游离于社会之外的边缘人和畸零人角色,这对他的流浪叙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单从文学的发展过程来看,“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导致了现代文学叙事的“离家”,世纪初伴随着启蒙理性的时代潮流,人们普遍追求个性的解放,而这一行动过程的第一步就是逃离“家”的牢笼,走向社会,投身“革命”。这一时期的大量文学创作多是对于“家”的批判,这时的家早已丧失了对于人的控制,而张炜的这种写作手法是一种文学上的复归现象。
最后,张炜身处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改革开放,西方思想流入。他笔下的人物受到那个时代的影响,一部分人是出于本意而流浪的,而更多的只是出于灵魂深处的漂泊感而被迫流浪。作家在描写流浪时,一方面极力描写外面世界的复杂多变,另一方面,也极力描述一个美好的内部世界,描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着的地方的痛苦,因此产生“流亡冲动”。而《古船》中的隋见素就是作者第二种描写方式下塑造的人物。
四、结语
流浪是从古至今的人都具有的一种行为方式,而流浪意识也反映了人类的一种追寻,张炜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不同的“流浪者”形象,他们有的是追寻内心理想的流浪,有的是无奈之下的流浪。无论是哪种流浪方式,都反映了作者文学上复归的写作手法和对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