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志愿服务

2023-02-09

语言战略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同辈自闭症志愿

靳 融

人类使用语言,有正常和异常之分。正常的语言使用适合于大多数社会成员,而异常的语言表现主要集中于在心理、生理方面处于弱势的人群身上,语言社会服务更多面向后者。目前,走进儿童的语言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针对自闭症儿童。从我们开展的针对自闭症儿童的志愿服务经验可以看出,学者和志愿者合作,通过从学术到现实的多环节桥接,将学术研究反馈于社会,是实现儿童语言能力同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于志愿服务的特点,我们通常采取不同于学术界的分类方法来配置志愿服务内容。“星星儿童”是志愿服务对自闭症儿童的分类名称。志愿服务使用的范畴和方法,一方面基于语言研究的发现,另一方面更多是对志愿服务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志愿服务领域常说,自闭症儿童“虽然目光清澈,却不愿与人对视;懂得语言,却很难与他人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这样的特征概括,是观察发现,而非科学结论。为避免分类范畴可能产生的污名效应,志愿者走进自闭症儿童,首先要在分类范畴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同辈交流的称呼语。青少年之间称呼语很多,选择哪一种称呼,需要志愿者具有较强的情境观察能力。志愿者发现并使用自闭症儿童喜欢的称呼语,是唤醒其语言社会性的有效切入点。这就要求志愿者一方面善于观察,另一方面善于跟家长交流,采取适合服务对象个体特性的语言手段,为后续志愿服务打下基础。这是我们走进自闭症儿童的第一步。

从称呼语引出越来越频繁的语言交流,是真正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主要标志,也是我们开展自闭症儿童语言服务的第二步。走进自闭症儿童的过程非常漫长,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语言变化处理好服务的节奏、期限。和第一步相比,第二步从观察转变为参与。从语言服务角度讲,参与的形式主要是社会互动。自闭症儿童并非丧失了已经习得的语言交流能力,而是由于各种障碍产生了心理畏怯,抑制了语言交流愿望。社会是由人际关系构成的,主要方法是语言交流。正是通过语言交流活动,人的社会交往面越来越大,走出自我、走向社会的水平越来越高。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主要立足于通过跟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交流来帮助他们恢复语言的社会功能。

但是志愿者绝非万能。针对自闭症儿童开展语言志愿服务,并非如此简单、线性、因果。我们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志愿者跟服务对象即使面对面接触十余次,也很难建立起对话关系。为了让自闭症儿童跟我们说一句话,志愿者往往需要付出几十轮的努力。为了能看到服务对象说话时产生一丝笑容,在语言交流中获得康复的受益,我们需要保持最大限度的耐心。

志愿服务是不是帮助自闭症儿童恢复语言交流能力的最好方法?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开展学术研究,探究其症结,并在学术发现的基础上调整志愿服务的方法、过程。从经验来看,青少年志愿者是最能走进自闭症儿童内心世界,最能和服务对象一起畅游语言天地的理想人选。同辈关系产生平行效应,有助于青少年志愿者和自闭症儿童寻找共同的话题,形成语言互动的效果。实践表明,语言志愿服务是一种人性化、同理性的服务活动,借助同辈效应,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或减少服务对象的语言屏障,助力其语言交流能力的恢复。

另外,语言志愿服务不能表现出自在目的性,应将语言交流嵌入到和服务对象合作开展的其他社会活动之中。借助同辈关系效应,青少年志愿者通常开展歌曲对唱、游戏分享、郊游相帮等活动,丰富刺激语言交流的环境因素,淡化自闭症儿童的自抑心理,让他们更自信,更愿意沟通,逐步回归到正常的语言交流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志愿服务是社会服务,而非医学服务。社会服务要求志愿者采取资源视角看待服务对象,将自闭症儿童视为小伙伴,当作可以互帮互学的小同辈。这是我们开展自闭症儿童语言志愿服务时采取的基本态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帮助了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积累了很多一线经验,但由于志愿服务和语言学研究结合不多,志愿者和自闭症儿童之间实际发生的很多语言交流活动并未转化为可以研究的素材;志愿者对语言活动的反思和总结也注意不够,未能积累起充足的可供语言学研究的日志、笔记等。正因为如此,我们深信,语言学研究如果和志愿服务深度结合,就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实践为语言研究提供生动的素材,助力探索弱势人群的语言交流能力问题,为我国的语言学研究拓展新的领域、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同辈自闭症志愿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消失吧!同辈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你们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能小声点吗?
调查:76.8%受访者觉得同辈人对自己影响大
大学生英语写作同辈反馈和教师反馈对比研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