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宇宙图式到在地性叙事
——风景园林理论拓展与本土转译*

2023-02-09李美珍魏明浩陈泽萱何仟怡

关键词:风景园林宇宙景观

张 萍 李美珍 魏明浩 陈泽萱 何仟怡

(四川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面临着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三产业同步发展的艰巨任务,这将对都市生态环境与空间布局等规划和控制带来巨大挑战。景观规划需要重点考虑以资源环境、人口为核心的地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形态和人居环境质量受到更多的关注,景观建设也应运而生。然而,一些城市对于景观建构还处于片面认识之中。一种趋势是将景观视作建筑空间,将其布局后作填充之用,以绿色美化环境。①申亚:《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建构初探》,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城市规划系, 2012年,第8-9页。另一种趋势是对大公园和大广场景观情有独钟。然而,在某一热潮过后,不少景观建设项目给城市带来的社会效益是短暂的,对有效优化城市生态结构、服务居民活动、彰显城市特色等效益并没有形成可持续性的作用。当然,这里面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景观的营造者和守护者,必须冷静认识到当下的景观规划缺乏整体的和谐与融合。一些城市景观由于行政区划、开拓时序、建设周期等缘故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前期整体规划,造成景观破碎、可达性差、缺乏特色的尴尬情境。成功的城市景观应是城市的一部分,具有与城市融为一体的生态走廊、景观界面、文化特色与活动空间。因此,景观建设应该是在更宏观的国土空间多维尺度层面和更早期的规划层面介入,是以生态、艺术、人文为主旨的综合性规划与设计行为。

伴随着更为复杂的世界环境,风景园林学科所面临的研究与实践不仅要着眼于旷奥的 “庭园” 和 “园林” 室外空间环境, 还要面对 “气候与生态环境” 、 “绿色基础设施与建成环境” 、 “公共空间与全人类福祉” 和 “国家公园评价与管护” 等宏大行动,①刘文平、陈倩、黄子秋:《21世纪以来风景园林国际研究热点与未来挑战》,《风景园林》2020年第11期,第75-81页。并致力于解决社会文化自信、民族历史与艺术发展、场所认同与依恋等诸多问题。风景园林学科自发轫便具有的学界理论争鸣与交叉思想碰撞的图景基因,在其沉淀累积与连续式发展至今,要同时迎合更广、更深需求导向的社会变化。众多学者都积极探索如何让风景园林学科在时代语境下具有更强的研究力和实践力,通过探究古人造物设计思想和传统造物设计过程,诠释了 “制器尚象” 的造物设计方式。基于对 “意境” 的更高要求,在造园活动中形成了 “立象尽意” 的传统园林设计手法。②朱建宁:《从 “制器尚象” 到 “立象尽意” ——以 “意象” 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中国园林》2013年第5期,第37-45页。这种设计手法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形象思维方式,具有显著的特征,同时又相对有限。通过对设计思维与方法的研究,探究当代景观设计中价值取向的变化,提出设计行为由画面创造到场所形成,从新的创造到场所本质和原貌的再现。③魏方、朱育帆:《城市景观复写——从空间分析到设计途径》,《风景园林》2019年第6期,第45-50页。根据景观设计中空间特征的表现和规划设计的实践价值,将现代景观空间特征再现为场地中历史层面与现代层面的共同表现,并结合实例说明研究景观再现的相关分析方法和设计途径,呈现自我创新或在场地分析过程中建立相互关系。其相关设计理论可追溯到埃森曼的 “人工开挖” ,以及遗产保护与文化景观中的 “踪迹” 理念,进而提出空间中景观再现的多层结构设计手法。

笔者在教学、科研与项目实践中也深刻感知到风景园林学科需要极具包容性的广阔视野与格局,以及唤醒情感和归属的敏感力,而自古以来的中国景观体系就蕴含着这样的研究和实践智慧,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人在自然宇宙、社会人生中思想认识的载体。笔者通过梳理具有梯度格局的环境意象背后的营造视野与格局,尝试探索风景园林学科基于 “空间视觉特性-空间知觉感知-空间体验意义” 三维度的环境宇宙图式和在地性叙事的景观研究与实践新思路,以期对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 宇宙图式与在地性空间叙事理论植入

董仲舒及其后学在《春秋繁露》一书中所着力设计和建构的 “天的哲学的大系统” 宇宙图式,其理论自身呈现出系统化、动态化的特征,灵活而充满生机,在当时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中国人自古已建构天地万物的 “自然宇宙观” 与建筑的 “文化宇宙观” 的和谐理念,从秦始皇在渭河两岸建设大量的宫殿及皇家园林建筑,秦咸阳宫到汉长乐宫、汉未央宫和北宫到汉长城及末期的明堂辟雍,整体呈现出 “法天象地” “天圆地方” “围合向心” 的朴素宇宙观。①余治平:《 “推阴阳” 而动天地:董仲舒宇宙图式新探——如何实现对先秦儒家宇宙论的改造与超越》,《河北学刊》2021年第2期,第52-63页。“上应天星” 的思想,亦诠释在中国古代城邑形制及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原型中。而西方人同样也具有天地赋予人类完美的宇宙观,只是其 “盖天说” 核心为西方人的圆形或球星天地观,藉此观点,西方人发现了新大陆并影响了西方早期的城市和聚落的圆形或放射状形制。至当代,国内外学者仍沿用 “宇宙视野” 的智慧作为当代语境下空间视野与胸怀格局,完成人与环境的可读、可意与交互影响探索。通过对星球城市化城市理论概念的解读,立足于全球视野,通过多学科的形式,关注宽泛的尺度、综合的知识体系,用星球城市化理论丰富学科知识体系,拓宽思维广度,真正意义上让风景园林学科与多个学科之间进行交流与补益,从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多学科知识的支撑。②蔡淦东、蔡明洁:《从星球化到在地性:基于克莱因四元群模型的风景园林思潮研究计划》,《广东园林》2020年第4期,第85-90页。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应立足于宇宙尺度,应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多样性与统一性,从地理视角探索应对城市化问题的韧性措施,构建适应当前需求的新城市化体系。文献表明,现代城市设计领域出现了以 “星球尺度” 来讨论和研究都市环境的研究思潮,③Ramirez J A,Oloriz C,Belanger P, “A conversation with: Jose Alfredo Ramirez Clara Oloriz Pierre Belanger,” Kerb: 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 No.4, 2014, pp.74-79.建立在对世界经济发展、技术信息交流的理解之上的城市研究范围集中于世界大都市空间,其视野有限。有学者深入研究位于城市 “后方” 的广阔景观;④Brenner Neil, “The hinterland urbanised ?” , Architectural Design,Vol.86, No.4, 2016, pp.118-127.有学者提出 “星球城市化” 译法,强调城市被置于全球尺度下,其影响已深入海洋、大气等自然空间;⑤邱婴芝、李志刚:《21世纪初 “星球城市化” 研究进展述评》,《国际城市规划》2018年第4期,第49-55页。在这一趋势下,有学者吸收跨学科研究方法展开在地议题研究,在其研究中深入探讨了原民主义概念,详细介绍了原始部落建造技术与自然系统的适合性,包括长期忽视的群体区域和生物多样性的提高、洪泛灾害的缓解、弹性生态海岸建设等方面的智慧;⑥朱莉娅·沃森、艾弗里·罗伯森、费利克斯·德·罗森:《基于本土主义的设计》,《景观设计学》2020年第3期,第148-157页。而在设计中只片面强调地域性自然材料、当地气候与建造工艺,已无法表达在地人历时与共时语境下的地方依恋需求。因此在地性叙事在被忽视的人居生态环境中以文化符号、民族历史等艺术直觉导向的设计方法研究就尤为必要。本文基于对风景园林学科空间叙事的本质解读与演绎,即空间是叙事者以空间物质要素为叙事媒介,以 “空间视觉特性-空间知觉感知-空间体验意义” 三维度,即通过 “形指” 与 “意指” 的路径表达,向空间获得者表达功能之 “立象” 与情感之 “尽意” 的空间情景,①朱建宁:《从 “制器尚象” 到 “立象尽意” ——以 “意象” 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中国园林》2013年第5期,第37-45页。生成具有宇宙图式的空间文本,提出从宇宙图式到在地性空间叙事表达新方法。宇宙图式到在地叙事则以地理历史和心理的维度,以历时与共时的眼界,以虚与实的手法,旨在拓展风景园林学科观察世界的广度与精度,增强地理空间感知力与叙事力。宇宙图式表达,一方面基于物质空间的拓展,即以宇宙论的视野完成人与环境关系的可读与可意,生成可分解可完型的具有宇宙文化图式的空间文本。②居伟忠:《具象的哲学思想:宇宙图式的建筑》,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 论文,上海, 2006年10月,第142-147页。另一方面,景观以物质空间为表现形式,却承载着人们认知空间的历史经验、情感和意义。因此,景观叙事不仅要求对环境空间在科技支持下进行客观事实的物理力与生理力的研究,③杨凯:《区域景观规划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风景园林系, 2013年,第14-15页。更注重人的情感力、想象力与知觉力在宇宙尺度上的延伸,偏向内拓、自省、探索的心理力研究与应用。在地性叙事中,风景园林的研究对象不仅需要关注城市的居住空间,更需要关注边缘生物栖息地保护生态脆弱地的生境群落和容易被忽略的人类聚集地的人居生态。④蔡淦东:《星球城市化:风景园林的新理论基础》,《广东园林》2020年第5期,第76-80页。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在地性议题所提出的挑战,则可以通过激活与调和、直觉与复合、多元与再生等综合设计研究方法植根于本土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宇宙与在地视野叙事结构图(自绘)

二、 基于不同空间梯度的 “宇宙图式” 到 “在地性叙事力” 景观研究与实践新思路

(一) “法天象地” 宇宙图式意象的古代城市建设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传· 乾文言》)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环境相通、相互感知和影响,天、地 、人共同构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有机体而生存。中国古代城市的整体布局,就呈现出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 “法天象地,焕若星辰” ,汉长安城规模宏大,气势雄浑,其营建法则是取法于天,形之于地。①俞孔坚:《理想景观探源:风水的文化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年,第47页。考古发掘表明,汉长安城形制南墙中部向南凸出,东段偏北,西段偏南;西墙南、北两段错开;西北部分曲折延伸;只有东墙完整平直。《三辅黄图》曰: “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认为汉长安城有意模仿天象,首次提出汉长安 “斗城说” 观点。②李小波、陈喜波:《汉长安城 “斗城说” 的再思考》,《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4期,第63-65页。后李小波教授于1999年将天文星图与考古复原图进行比较,并根据相关史料提出汉长安城 “法天象地” 的规划思想,其形制与星图一致,即按北斗 、勾陈( 大熊座、 小熊座) 布局:汉长安城南端突出安门处为天象天玑所在;未央宫、章城门辐射天权、玉衡、开阳、摇光连接部分;建章宫在西南独立;西北渭水对应银河,而曲折城墙从雍门至洛城门与太子、勾陈连线吻合;与西北曲折不同,东城墙的平坦直线与天文观察中天璇—天枢的方向到北极星的连线完全一致。连接城门的大道和宫殿、市场大小比例也基本吻合,如图2所示。汉长安城营建法则与艺术智慧彰显出了古人受天人感应观影响,在古都设计中已具有从天文到人文宇宙星空视野的转译力和叙事力,这样蕴含着宇宙规律的空间图式成为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时空观,形成后世的空间意识,深刻影响了城市、建筑以及园林等场域的空间布局。③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61-69页。

图2 汉长安考古复原图和天体星图④ 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汉唐长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61-69页。

(二) “艺术宇宙图式” 环境意象与八景序列诗空间叙事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管子·五行》)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核心,是以主观人生与客观世界的和谐宇宙意识观和审美意趣投射到天地万物,形成中国人心中的景观和文化意象。高山上险绝隔离和重城围护的昆仑山模式,重洋岛屿隔离的蓬莱模式,方壶(方丈)、蓬壶(蓬莱)、瀛壶(瀛洲)的壶天模式到具有强烈隐逸成分的走廊、豁口和盆地的陶渊明模式,以及山水中有可行、可观望、可居住和可游览的 “丘壑内营” 的山水画模式。⑤郑芳:《〈林泉高致〉中的 “三远” 与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营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77-178页。而这些中国传统的景观意象及偏好也酝酿出众多尺度不一、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古典园林和地方八景作品,表达了 “天人合一” 宇宙意识和地域文化图式,这些丰富的 “有意味的形式”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修订彩图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33页。都呈现了作为自然环境的 “大” 宇宙与作为人的 “小” 宇宙的主客同一与和谐。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古典园林表现了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自然审美,而后来文人们以园林为抒情载体,将宇宙图式的立象与主题特色的尽意相结合,寄寓园林文人的理想情怀,从而将古典园林塑造为融合文学、哲学、美学、山水、诗画等艺术的综合艺术宫殿。遍布中国山川的 “潇湘八景” “燕京八景” “关中八景” “西湖十景” 等地方八景是自然与人类智慧相结合的产物,自然生态在吸收了大量园林经典、诗词曲赋、民间传说、文人逸事等语义丰富的特色文化后,择其优而集以序列诗的形式记述。②李畅、杜春兰:《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以巴渝古镇为例》,《建筑学报》2015年第4期,第76-80页。塑造地方迷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象等形胜,通过仿生物情态的设计造诣,以 “喝形取象” 之法将自然山水以内在含蕴与联系的散点式布局的空间形制,点画出地方山河中 “有意味的形式” 。将地方原本碎片化的空间结构与物境以 “突出” 和 “连续” 的虚实连接手法,形成一幅幅凝聚了美和情感归属的 “帧” 的美妙图景,③刘毅:《 “留白” 在动画中的单帧构成》,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美术学院美术系, 2017年。从而营造一种理想的人居环境和氛围。地方八景是集诗、画、园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地域性集成景观,融合了 “居、游、观、品” 四种艺术形式,以聚集、锚固、叠合、层化和连接表达地方自然之美、艺术之美、④李畅、杜春兰:《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以巴渝古镇为例》,《建筑学报》2015年第4期,第76-80页。人文之美的空间叙事力。作为客体的 “景” 与作为主体的 “观” 的联系,不是像中国山水画那样用二维画面表现三维世界的 “观” 来描述 “景” ,而是基于山水画的意蕴,在人文与自然的共融和相互理解中,将山水诗画融为一体, “景” 与 “观” 之间相互融合形成相互观照的美学空间,升华为地域山水形胜的最高境界,呈现出极为知性的宇宙和星空视野,如图3所示。

图3 燕京八景⑤ 图片来源于陆杨发表在《时尚北京》2018年4期、2018年6期、2018年9期、2019年1期的《巡游京城》。

(三)山水形胜拓扑意象的景观连通性表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中国山水画注重布局,即注重画中的形位和陈列,以及形内力量的抒发。景观空间格局涉及取舍、呼应、疏密、藏露、开合、曲直、虚实和主客等方面,⑥谭逸冰:《山水画构图的美感规律》,《大众文艺》2012年第9期,第45-46页。也会形成融聚空间范围、时间要素、体验方式和哲学境界的置陈布势。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象渗透,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动觉共时体验的感性直觉与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历史体验并置, “环境资源元” 与 “空间形态元” 共同作用,以拓扑的意象完成景观的包容与连续,①T.欧文斯、高地:《现象学和主体间性》,《哲学译丛》1986年第2期,第57-62页。以山水形胜的宇宙图景囊括山水物象、山水意象和山水情感。中国第三届绿博会四川展园以 “江山蜀画” 为主题,将山峦、平原、彩林、瑶池、栈道、林盘、马帮、熊猫、川茶、三国文化等环境资源元,以山形水形、植物水体色彩、竹编与竹建筑形制等空间形态元,将蜀山蜀水的丰富性与多元性,通过诗情画意、写意山水的人文筛选和渲染,以小见大呈现蜀中山水连绵不绝、意犹未尽、丰富盎然、睿智与和谐的宇宙意境。园区南主入口以山石浮雕、竹林掩映刻画山水主题。西南茶苑戏乡运用天府平原特色的茶田、照壁、茶座、盖碗茶、戏台体现四川休闲、宜居、富足。沿左侧游道向上逐步进入的丘陵地带,通过竹林、熊猫小品、溪流等景观展现四川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意境。位于展园西侧,通过地形塑造形成高大彩叶林的山谷道景观,并配合反映马帮背夫的情景小品,展现川人的勤劳和色彩绚丽山林之境。展园西北侧,通过石山堆砌和模拟钙化水池塑造神山仙池景点,反映四川山水的俊秀,咫尺之间完成从平原到高原景观的宏大展示。展园东北侧,通过山石塑造山石,并将园路以栈道的样式镶嵌在险峻的山石上,与贯穿此处的溪流山涧形成 “蜀道山水” 的景观意象,同时搭配三国文化的景墙、小品、景观亭反映古蜀道险峻、幽静的特色。展园中东部,由山水画廊和溪涧景观反映四川山林秀美的特点,如图4所示。园区设计力求表现 “借山水之形,构成山水之意” 的人文画境,通过散点式布局的空间形制,以突出的标志、呈现的路径和隐含的边界等空间组织结构,再现了中国山水写意画。纵观整个园区景色,山水之间既相互呼应又相得益彰,在不同的方位、角度和高程路径上推移,形成了步移景异的流动空间,如叙事般书写了蜀中山河之契阔。并以高远、平远、幽远、深远、水平与垂直的动态路径将山形水胜融合成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复杂空间,复杂的空间拓扑性使空间具有流动性,人们行游于山水中可以获得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整个园区以空间叙事手法增强园区空间的体验感。如果将园林静态空间类比一幅多帧图景,那么其动态空间就好似一部情节丰富而生动的电影。因此,蕴含丰富的艺术人文、历史地理维度的空间叙事手法丰富了 “空间视觉特性-空间知觉感知-空间的体验意义” 三层次不断增强而又相互融合的空间叙事结构属性。尤其在 “空间体验意义” 第三层次结构意义上,运用寓意山川河流的图形与色彩符号信码象征和诠释了四川山形水胜的生态之境、人文之境、艺术之境。这种景色突出,连续又峰回路转的具有史诗般和仪仗式的景观体验,是通过 “路径” 逐步呈现空间秩序,②孔宇航、张兵华、胡一可:《传统聚落空间图式语言体系构建研究——以福建闽江流域为例》,《风景园林》2020年第6期,第100-107页。多层次、多渠道、多角度的复杂空间关联表达正是当代风景园林实践的宇宙视野格局。

图4 中国第三届绿博会四川展园拓扑分析图① 图片来源:整理自李小波中国第三届绿博会四川展园项目鸟瞰图。

(四) “立象” 与 “尽意” 直觉导向的人地伦理在地空间转译

风景园林学科是人居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对空间的体验与认知价值、社会与文化价值方面进行增值。通过关注城乡环境中营造的景观空间与人的互动关系,建设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基于此,风景园林研究的场所本身是一种主观情感和物质空间融合的认知空间,一方面占据了特定空间单元和范围的物质层面,以立象之式使场所主体获得 “感官感受” 的记忆空间,另一方面是人们与特定空间的情绪、观感之类的人地关联及过程,以尽意之式获得 “体会解读” 的心理空间。传统的乡土景观本就是 “立象” 与 “尽意” 产生的记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景观综合体,是人类与天地万物和谐互动的强有力展示。由于长时间人地交流所形成的乡土景观场所语境决定了 “内在者” 与乡土景观之间基于 “天、地、人” 的关联,因此对传统乡土景观中不同类型空间生成机制和心理感知机制的解读有助于场所精神的传承和人地伦理在地空间的转译。

笔者在凉山州甘洛以达民族地区村落景观改造项目中,将心理学中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动力论的 “本我” “自我” “超我” 结构理论②S·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21页。延伸拓展形成风景园林研究与应用领域下的精读关键词和设计理论。弗洛伊德提出的人体精神层次三部曲中, “本我” 趋于表达人潜意识中最为本真和质朴的原始力和先天性; “自我” 则着重表达复杂和明确规则的现实世界中人的认知力与行为力,反映的是人的社会属性;而 “超我” 则表达人意识强烈的超越性,反映人的反思力,是一种升华后更具形而上的精神属性。将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论三部曲分别对应本研究中文化空间语义三部曲, “本我” 代表未经人类改造的第一自然,包括地形、光照、气候和山川肌理等自然元素在内的自然形成的文化空间,其与人原始的本性中的原生如出一辙。 “自我” 代表经人类改造的第二自然,即在建筑、交通、服饰、饮食等生产生活中产生的行为文化空间,与人格构造中代表的理性与冷静,以及产生的现实行为一致。 “超我” 代表第三自然,代表彝族的民族崇拜、民族文化活动,以及民族符号三个部分,它是文化空间的最后层次,也是文化空间最具特色的核心动力,更是文化空间活态传承的最终表达。一方面,人们通过地方性居住方式、生产方式,适应当地物候,构建了地域性建筑和土地利用肌理等层次分明、结构稳定的第一、第二自然;另一方面,人们通过自身的世界观、哲学观、审美观来诠释自然,从而构建了类型丰富、形式多样、表达地域文化图式的第三自然 。①张坤:《 “第二自然” 概念的哲学意味及其转用生发——兼论 “第三自然”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第38-40页。从第一、第二自然到第三自然的构建与形成,展现了环境空间语境下 “空间视觉特性-空间知觉感知-空间的体验意义” 的叙事结构转译,尝试唤醒场所空间里的人类情感力、想象力与感知力,使边远地区的场所主体获得文化认同和归属情感的地方依恋。在场所的同一线性水平空间里,笔者团队通过彝海结盟雕塑表现民族团结与凝聚精神、以支格阿鲁壁画诉说历史英雄精神、以建筑立面绘画、建筑门窗及檐口纹饰和本土材料,展示彝族建筑、民族文字和色彩图腾的民族艺术,并复现摩尔秋、达达舞和火把节等历史传统,而这些凝练的民族符号的利用,将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基因的形成,衍生出独特的民族美学。笔者团队还营造出以生态修复与生产为功能导向的生灵之境空间、满足烤火与观望需求的生活交流空间,这些土地的 “历史痕迹” 与 “文化现象” 多样交织和呈现,自然、文化与精神属性以不同的表面、颜色、肌理、形态等代表性的景观要素身份以直觉导向的 “橱窗” “布景” 式并置共存,塑造空间与景观结构感知画面的感知完型,历时与共时②崔柳、李雄:《共时性、历时性时空观于风景园林学设计研究的启示》,《中国园林》2014年第9期,第63-66页。的行为经验与生活习俗在线性空间里以多层句法的建构意义复写了场所的空间层次,最终形成场所空间语义的可阅读性和叙事性。笔者以横向的空间序列安排,通过景观介入与场地修复,对彝族多元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场所景观的意义表征,将承载竖向沉淀痕迹的群体集体意义的每个时期的场所 “踪迹”③ANDREAS H,Present Pasts: Urban Palimpsests and the Politics of Memor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pp.127-130.与历史 “谱性”④徐青、韩锋:《西方文化景观理论谱系研究》,《中国园林》2016年第12期,第68-75页。进行了具有情感隐喻的动态表达,从而完成由物质空间引发观者心理空间的压缩与拉伸,重构场所的认知与情感叠加意义,⑤魏方、朱育帆:《城市景观复写——从空间分析到设计途径》,《风景园林》2019年第6期,第45-50页。唤醒彝族人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记忆,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完成村落更新迁移过程中 “自我” 文化空间活态保护,如图5所示。区别于只被强化城市与发达地区主流价值观与审美标准的景观空间,位于城市后方广袤的国土空间的多元价值被重视、重新阐述并直接获取;不同社会效用空间形态 “会面” 共存时,即可触引在地主体传统经验、文化意义和价值的揭示与表达,从而使边远有限的在地资源焕发更高的活力,也进一步改善民族地区的人居环境,增进民族同胞生活的幸福感与在地自信。

图5 以达直觉导向人地伦理空间转译图(自绘)

三、结论

风景园林学科为地球不断创造 “丰富的有意味的形式” ,而它最伟大特质在于包容与唤醒。通过古都设计、古典园林和地方八景为代表的地方景观意象、当代地理空间设计与边缘民族地区福祉建设的分析与探讨,探索风景园林学科及近缘学科产生与发展以来的研究与实践智慧。宇宙图式与在地性叙事在传统和当代的设计实践中,风景园林融合了历史地理、哲学艺术与心理等多学科视野,兼具视野广度与情感精度的宇宙图景空间叙事力,体现在人居生态空间多尺度景观空间营造智慧、普适性与地方性的内在逻辑关系表达、传统建筑遗产和景观空间的保护传承和有机更新等,这些都可以为众多新的国土空间景观的设计创作和观景方式提供借鉴。宇宙图式和在地性叙事的空间表达手法,皆体现了天地人相互感应而形成的 “空间视觉特性-空间知觉-空间体验意义” 的叙事手法, “空间体验” 重在人的感知、认知、想象与体验,意境则是空间体验的最高层次,其与西方的场所精神理论不谋而合,二者同样具有唤醒场所空间里的人类感知力、情感力和想象力的能力。

当代风景园林研究将会面临更广泛的议题和重大的挑战,比如当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足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生价值观。①马晓暐:《由当今疫情出发思考未来风景园林》,《中国园林》2020年第7期,第20-25页。在疫情防控政策实行下,人们开始习惯于线上远程办公,并进行远距离社交,当地理位置不再受限,人们对城市生活的需求降低,转而回归郊区、乡村等自然区域,逆城市化需求逐渐上升;同时人们内心对于自然的向往和对身心自由的呼唤更加强烈,处于城市中的景观园林则为人们提供了在咫尺景观中行游天下,在场地行游的空间体验中能以小见大,得到寄情于真山真水的空间意境体验,②马晓暐:《师从古意,勇赋新诗 论孟兆祯先生学术思想对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实践的指导意义》,《风景园林》2014年第3期,第32-35页。完成了风景园林 “空间视觉特性-空间知觉-空间体验意义” 的转译作用。同时在当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议题下,都市人居空间边缘生物栖息地保护,生态脆弱地的生境群落和容易被忽略的人类聚集地的人居生态目前已得到世界性的关注。从景观都市主义到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修复、雨洪系统、棕地再生,环境的恢复性与人类福祉,这需要风景园林学科继续以海纳百川,综合复杂的星球视野去关注全人类的在地议题,加强从全球到区域到地方、多尺度间的关联性研究和长时间跨度的动态研究,这是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必然主题。胸怀丘壑,眼纳山河,面向时空多尺度关联研究,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参与,不断丰富学科理论和实践技术,创造更舒适、健康、依恋和美的生态与人居环境,这是风景园林学科的景观使命与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宇宙景观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宇宙第一群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这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