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戎报国男儿志 为国铸弹赤子心

2023-02-09杨好学

中华魂 2023年2期
关键词:钟山红旗导弹

文/杨好学

2018年2月25日,中央电视台二套知名节目《对话》专题《我是总师》播出了航天二院“红旗七号”总师钟山院士的传奇故事,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好评、点赞如潮。军代表韩俊德还热情作诗一首《七律·赞钟老》:“领军铸剑几多难,淬火千番蘸酒泉。苦乐年华风雨路,丹心热血谱新篇。红旗指处风雷动,要地防空利器悬。一代总师成大业,航天史册载钟山。”

钟山,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制导系统工程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研究员,获1992年和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五一劳动奖章。

弃笔从戎,矢志报国是他不变的初心

钟山院士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诗,意在鼓励男儿报国,觅取封侯之功。时代不同了,但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是流淌在血液里、生长在骨子里的初心宏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钟山正是这样具有强烈爱国心报国志的中华男儿。1931年1月15日,他出生在四川成都,青少年时期伴随抗日烽火成长,那时日寇践踏我山河,烧杀我人民,疯狂轰炸成都、重庆等西南大后方,百姓惨死无数,财产损失巨大,那情景深深地刻在钟山的心底里。面对民族苦难,目睹国家衰弱,钟山热血奔涌,报国之志如烈火燃烧。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人民、反民主,破坏和平,发动内战。这时一位老师成为满怀正义感的钟山的学习榜样。钟山曾回忆说:“石室是我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记忆。敌人的暴虐,革命者的艰辛都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我的老师十二桥烈士刘骏达先生,对我影响巨大。”在成都石室中学时期,他的班主任是中共地下党员刘骏达先生。1949年4月,刘骏达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同年12月,在成都解放前夕惨遭敌人杀害。“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之举,感天动地。”刚一解放,18岁的钟山就毅然从重庆大学数学系弃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后,他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惨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使他进一步认识到,我们和敌人在武器装备上有着巨大差距,这个差距只能用战士的热血肉躯来弥补,因此,便产生了强烈的科技强军愿望。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刚一结束,他即刻报考刚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进入雷达系学习,并在同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弃笔从戎到再入书斋,他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始终不变。

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到军事工程学院参观,当时陈赓院长问钱学森能不能搞导弹,得到的回答是“别人能搞我们为什么不能搞?”这句话给钟山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1958年,钟山毕业,以优等生的身份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当知道是搞导弹时,他“很激动、很兴奋,连觉都睡不着”。从此,钟山的人生中有了第二个对他影响巨大的人,这就是钱学森。因为钱学森是第五研究院院长,钟山作为制导雷达方案的论证参与者,多次聆听钱学森的报告和讲话。钱老关于年轻人要晚结婚,集中精力,节约时间搞研究的要求;关于读书的三点心得体会,都深深地印在了钟山的脑海。与大师对话,使钟山如鱼得水,全身有了使不完的劲。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导弹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连导弹是什么样很多人都没有见过。1958年,苏联送给我国两枚导弹样品,研制开始了,钟山有幸成为我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研制的主要技术骨干,最先倡导和研制出主动式制导雷达,完成样机试验。接着,按照“先仿制,后改进,再自行设计”的思路,于1964年生产出红旗—1导弹。两年后又自行研制出红旗—2导弹。正是这些红旗系列导弹,在1965年至1967年间多次将侵犯我国领空的美国高空侦察机击落。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又名“黑寡妇”,它最高可以飞行到2.5万米以上的平流层,之前从没被击落过,所以,美国这款飞机被我们用导弹击落,成为我国军事史上的传奇。1968年后,美国高空侦察机再不敢窜入我国领空了。看到自己参与研制的导弹获得骄人战绩,钟山无比自豪。他回忆道,在研制红旗导弹系列的那些日子里,他和他的团队经常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设计、试验。有过失败,尝过艰辛,但他们矢志不渝,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幸福。为了工作,他忘了家在哪里,爱人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只知道他很忙,是在干大事,所以曾自豪又略带抱怨地说:“家是旅馆,车间才是家。”十年卧薪尝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钟山团队终于把中国人自己的导弹送上了天,圆了他的导弹梦,强国梦!“导弹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强军的最高体现!没有导弹就没有国家安全,”钟山如是说。

肩负使命,科技强军是他终生执着的追求

回眸赞跨越,蓄势再腾飞。1978年,科技工作者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年富力强的钟山经20年磨砺,已成一把闪亮的剑,他的知识、经验、技术、眼界都上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赴法国参加国际遥感技术会议时,看到国外军事技术已领先我国十多年,这使他久久不能入眠,一种追赶世界潮流,立志科技强军的强烈使命感、责任感催他奋起直追。

1980年,研制红旗—7导弹系统的重任落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的肩上。红旗—7被看作是填补我国低空防御空白的第二代武器系统。钟山被任命为总设计师。面对这个艰巨又紧迫的任务,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技术团队突破了初制导、制导精度和引战结合等关键技术,既快又省,较好地完成了研制定型。独立回路遥测弹飞行试验、闭合遥测弹飞行试验、战斗遥测弹飞行试验、全武器系统设计定型飞行试验四个大型飞行试验一次成功。在定型试验中,红旗—7实现了国内4个首次,即首次创造了地对空、超低空、双靶五弹中五靶的纪录,首次通过武器系统全面的战术性能使用试验。1992年,红旗—7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红旗—7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武器系统,仅全系统的电子元件数量就多达5万多个,为实现国产化,钟山带领团队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荒漠中动辄几个月的靶场试验,一干就是8年。钟山在后来的回忆中说:“红旗—7试验场主靶场位于戈壁滩上,风沙大时一碗饭里半碗沙,昼夜温差极大,即便如此,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在研制的8年时间里,团队夜以继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那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挣钱者如潮,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团队里也曾有人戏谑说“跟着钟山干,都是穷光蛋”;钟山听后,斩钉截铁地接上一句“就是穷光蛋,也要拼命干”;张爱萍将军听到后又添上一句“跟着钟山干,人人是好汉。”

这就是中国航天人的航天精神,甘做隐姓埋名人,勇干惊天动地事,只讲奉献,不求回报,用血汗和智慧为中华民族铸造新的长城。1988年,钟山又奉命出任“海红旗—7”总设计师,经他倡议、决策和参与,海红旗—7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圆满完成重要试验,为我军改进引进装备的顺利验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接着“飞獴—80”、“飞獴—90”相继问世,多年来,钟山及团队主持研究的武器系统已装备我国陆海空三军,真是“东风劲吹”、“红旗招展”、“长剑啸天”、“蛟龙闹海”,挺起了中国国防的脊梁,为富民强国筑起了钢铁长城,护卫着东方改革开放的巨轮在风云变幻的世界风浪里奋进!

一袭风衣记成功,一本诗集述心志。60多年来,每次导弹试验对钟山和团队都是一次巨大考验。熟悉钟山院士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件风衣,每当试验时都要穿上,像将军披甲上阵一样郑重。这是一件有屏蔽功能的风衣,同事们称它为“成功服”,试验每取得成功一次,钟山就在衣内画一个五星,如今已画了100多颗五星,钟山说,人说身经百战,我已是身经百弹。钟山还有一本诗集,每次试验成功后他都赋诗庆贺。钟山回忆说,一次红旗—7要进行双目标的拦截试验,但一号靶机到达预定空域后,二号靶机却没有出现。在一号靶机即将燃料耗尽的最后两分钟,二号靶机终于进入空域,随着两发导弹相继飞出,两架靶机几乎同时坠落。“双靶开花”的情形至今令人难忘,他兴奋地赋诗:“姊妹相继腾云天,各奔东西自觅伴。瑶池同开花两朵,霞光异彩照宇寰。”这不仅是一件风衣和一本诗集,它记述了我国导弹事业、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经历。这一切与航天精神密不可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航天人的真实写照,而钟山就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

军民融合,献力国家经济发展是他新的目标

“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2008年,钟山以70多岁的高龄出任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场馆安保科技、指挥系统设计项目总设计师。他与团队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奥运安保系统C413SRT,荣获了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0年,钟山因突发脑梗住院,后遗症影响了他的语言表达,从认字开始,他顽强恢复。之后,他积极投身智慧产业,带领科技人员将C413SRT安保科技系统与智慧城市嫁接,从平安奥运迈向智慧城市。大家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已经感受到了智慧产业的巨大威力,从智慧城市到智慧社区,从交通、教育、医疗领域到各个领域,可远程遥测、近距监控,可云端对话,亦可远程手术,等等。在三年多时间的抗疫斗争中,智慧产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真是给人无穷想象和希望。党中央把军民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指出,要“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钟山院士显然已站到了智慧产业科研的最前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如今90多岁的钟山带着一颗赤子之心,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国家的未来,带着几十年从事科技事业的惊险故事和独特感受走进学校,与青年学子分享。他语重心长地对青少年说要“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科学”,要“学习,团结,攀登,努力超过我们”,他强调:“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航天精神都应该成为一生奉行的准则。”

从戎报国男儿志,为国铸弹赤子心。这就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先驱,一代巨匠钟山院士,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不懈追求科技强军,用心血和智慧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使中华民族有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和豪气。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就要在前人奋斗奠定的基础上加倍努力!

有人说,不要光享受岁月静好,要知道有人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负重前行。钟山正是这样的人!

猜你喜欢

钟山红旗导弹
金钟山秋色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导弹燃料知多少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拦截那枚导弹
雪生动在钟山的背面
导弹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