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课堂”助力提升课程育人功能的路径初探
——基于人文地理学课程跨校混合式教学的思考
2023-02-09孔翔林铭亮
孔翔,林铭亮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241)
近年来,在网络教育快速发展和新冠疫情防控要求下,“空中课堂”已成为重要的学习载体。随着“慕课西行”活动的推进,跨校直播教学在落实高等教育领域东西部合作战略中也发挥了日趋重要的作用。但是,仅靠“空中课堂”这一网络教育载体还难以有效激活课程的育人功能,而提升“空中课堂”的建设质量却可能成为助力提升课程育人功能的有效路径。为此,自2021年春季学期起,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新疆师范大学尝试依托智慧树沉浸式直播平台和爱课程SPOC平台的技术支持,同步开展了跨校混合式教学,以期为在课程层面落实对口支援西部高校任务探索有益的经验,也为依托网络教育资源优化课程建设质量创造条件。
一、依托“空中课堂”开展人文地理学课程跨校混合式教学的动机
人文地理学课程是地理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长期以来,依托学校和学院在人文地理学教学科研方面的深厚历史积淀,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改活动持续取得积极成果。2015年课程入选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17年结题并获得优秀;2018年入选上海市精品课程。在学校“在线教学平台课程建设项目”和“本科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支持下,人文地理学MOOC课程于2018年3月在爱课程网运行,至今已运行8轮,修读人次超过6万;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上);2021年4月,在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获得推荐并以数字课程形式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21年8月,课程负责人主编的《人文地理学及野外实习教程》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表明,笔者在华东师范大学负责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字课程资源,具备依托“空中课堂”扩大课程资源溢出效应的良好基础。
另一方面,笔者在承担援疆任务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优质课程资源对于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因为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而不少西部高校的课程建设仍处于教师努力讲清楚教材知识点的阶段,这显然无力激活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不能从“教学相长”中获得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学生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通过大学学习获得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为此,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是优化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而推广课程改革经验也成为笔者践行援疆使命的重要着力点。
2018年,笔者和新疆师范大学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团队开始利用MOOC资源进行初步混合式教学,以期有效提升课程质量和育人功能。课程育人具有过程性、协调性、综合性等特点,需要“贯穿和融入课程实现的全过程”,并“从其他育人途径汲取营养和智慧”,课程育人不仅强调目标的综合性、内容的全面性,还重视育人方式的多样性[1]。两校教师借助“空中课堂”之力,系统性地展示华东师范大学在提升课程育人功能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帮助受援高校的教师在生动的育人实践中感受混合式教学和“金课”建设的要求,学生则在全新的教学情境中提升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对口支援”在课程层面落到实处。
二、在混合式教学中提升“空中课堂”育人功能的总体思路
1.“空中课堂”在提升课程育人功能中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空中课堂”(即直播教学)在国内外远程教育和MOOC教学中已经得到普遍运用,并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随时随地学习的课程资源。国际教育项目、城乡教育项目等直播教学平台也已成为跨地区教学资源共享的重要渠道,相比于向教育落后地区输送教师和学习资料,直播教学不仅能更高效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还能为落后地区课程资源的优化提供示范[2-3]。在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直播教学更是为“停课不停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4]。
不过,在提升课程育人质量方面,“空中课堂”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最明显的是交互性不足。大部分“空中课堂”主要向学生传输教师授课和讲义的画面,空间隔离使得师生间的互动反馈变得困难,虽然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进行互动,但学生之间的互动则近乎完全缺失。对此,Bollinger等认为,以传输教师授课画面为主的“空中课堂”虽进一步强化了教师在课堂的中心位置,但却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其次,“空中课堂”虽然打破了教师授课的时空限制,但物质性教室环境的缺失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毕竟大部分学生更习惯依托于物质性教室形成的课堂氛围来集中学习注意力;同时,物质性教室空间相对均质化,不会因学生所处环境的差异影响教学效果[5]。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育人目标看,“空中课堂”制约了育人方式的多样性,如跨校直播教学中对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则会使基础较薄弱、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获得好的学习效果[6]。
由此,依托“空中课堂”促进课程层面的对口支援落到实处还需克服如下三方面难题:一是增进“空中课堂”的交互性,使所有学生能在新的教学情境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二是塑造课堂教学的真实感,通过克服“空中课堂”的课外辅导难题,增进所有学生的学习质量;三是注重“空中课堂”在全方位育人中的潜在功能,落实“立德树人”要求,真正促进“教学相长”。
2.依托混合式教改成果提升“空中课堂”的育人功能
所谓混合式教学,是指通过创设网络学习环境以及课堂讨论等多元教学情境,以学生需求和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问题解决之中,从而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教学模式[7]。它契合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2019年以来,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最主要的就是基于MOOC课程资源、爱课程SPOC平台以及实体课堂、实习教学、第二课堂团队合作课题等多元教学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课程“主人翁”意识和对专业问题的研究兴趣,通过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效拓展了课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为吸引学生参与对实践问题的探究创造了条件,从而在保证知识传授质量的同时,“润物细无声”地推进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教育,达到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课程质量的目标[8]。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克服空中课堂的育人难题、使空中课堂有效服务于课程层面对口支援至少具有如下三方面积极价值:一是明确以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作为课程目标,有助于改变受援高校师生满足于学习教材知识点的现状,为帮助他们从多元教学平台中深刻感悟学科价值、增进专业认同创造了条件;二是多元教学平台的使用拓展了“空中课堂”的育人空间,为给受援高校学生提供更适合的辅导创造了条件;三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两校师生在“空中课堂”加强互动创造了条件。
基于以上认识,课程负责人在学校教务处和智慧树沉浸式直播平台的技术支持下,联系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团队,探索跨校混合式教学改革。希冀依托沉浸式直播平台克服简单的直播教学可能存在的师生互动不足的难题,依托混合式教学的多元教学平台更好地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并通过给予两校学生差异化的课外辅导,更好地激活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对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而言,也能由此接触更多西部地区的案例资源,更深刻地感受到地方研究的魅力和价值,从而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同时,跨校混合式教学还能为两校学生创造跨校朋辈学习的机会,进而在竞争与合作过程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三、“空中课堂”助力提升人文地理学课程育人功能的路径
1.基于沉浸式直播教室优化直播教学效率
智慧树直播互动教室是集多媒体教学、视频录制、教学直播及收视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教室,具有实时高清共享、视频交互讨论等多种功能,本地课堂能够在此技术支持下与其他学校的课堂进行远程互动,这就为克服交互性和课堂真实感不足等难题创造了条件。同时,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多次重温课堂教学过程,沉浸式直播教室的录制功能可以为其提供助力。
案例教学一直是华东师大人文地理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特色方式,贯穿于实体课堂、在线研讨和小组研究性课题的全过程。有了沉浸式直播教室的技术支持,课程团队更要通过案例教学吸引两校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增进其课堂真实感,让新的教学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理解相关政策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在跨校合作教改的背景下,案例教学还能受惠于两校师生共享丰富案例资源的独特优势,以不同地方的案例更好地体现人文地理学在地方研究中的独特价值并推动国情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等取得实效。
以“文化景观的人地关系解读”一节的空中课堂教学为例:在课程导入阶段,教师主要结合学生在“慕课堂”随堂测验和观看MOOC视频时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概述本次课程的教学重点;在“文化景观的内涵与特性”教学环节,主要通过与学生互动、举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景观内涵和特性的认识,并引导其思考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开展文化景观研究的独特价值;在“文化景观与地域人地关系”教学环节,教师则通过组织学生分享课前分组研讨典型地域文化景观所承载人地关系的成果,帮助他们掌握通过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人地关系的方法及了解可能的局限性,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主要围绕江南水乡文化、新疆师范大学学生主要结合吐鲁番民居和交河故城等分享了对相关案例的认识,并进行了互动交流,教师则结合或然论、适应论等人地关系基础理论引导学生反思分享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学生在对案例景观的比较分析中,增进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地和谐相处的智慧以及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的认识;在“文化生态学”的直播教学中,教师主要结合在SPOC平台与学生进行在线主题讨论的情况,分享阅读斯图尔特《文化生态学》[9]一文的心得,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生态学的理解,同时,结合拉斯维加斯等案例,引导学生反思技术进步等文化因素对人地关系研究的影响,展示超越慕课知识点以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而实现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的可能路径;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简要回顾了课程内容,讲解了不同层次课后思考题的意图和要求,并结合对文化景观学派研究的反思,引出了下一个单元的研究主题(文化景观的意义解读),为学生完成在线学习任务提供了必要的指导(表1)。
表1 “文化景观的人地关系解读”空中课堂的教学设计
2.构建“三元一体”教学组织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由教学主体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主体通过自主建构所得到的,因此,通过“空中课堂”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激活课程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基于此,课程探索了“三元一体”的教学组织模式(图1),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在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得到更有效的运用。该模式主要依据学生个体、学生小组以及师生等三种不同的教学互动过程,将学习场域分为“自学场”“协作场”“指导场”。“空中课堂”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无疑是“自学场”的主要平台;同时,由于空中课堂经常开展小组案例研讨以及课前小组研讨成果的分享,因而也成为“协作场”的重要载体。在跨校混合式教学过程中,由于两校师生分别从各自熟悉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区域提供了典型案例,从而使课程案例资源更为丰富,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人文地理学对不同地域人地关系开展研究的独特价值;而由两校学生组成的“协作场”,不仅促进了学生间的跨校交流,在竞争与合作中更好地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增进了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由两校教师共同参与的“指导场”不仅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还能让新疆师大学生感受到一流大学师生教与学的风范,帮助他们改进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
图1 “三元一体”教学组织模式
3.设计、建设同步但又各具特色的SPOC学习平台
由于空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跨校直播教学更难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学生的需求,因此,要真正激活课程育人功能还需发挥混合式教学多元平台的合力,尤其要通过设计、建设同步但又各具特色的SPOC学习平台,为两校学生共享学习资料和完成差异化的课外学习任务创造条件。在混合式教学中,在线学习平台比实体课堂更为重要,在线学习平台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而学生完成在线学习任务的情况,也为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四、人文地理学课程跨校混合式教学反思
基于智慧树直播平台和爱课程SPOC平台开展的跨校混合式教学取得了积极的阶段性成果,至少体现在如下五方面:一是依托沉浸式直播教室开展的空中课堂教学较好地克服了互动性不足、课堂真实感不足等难题,创设了新的教学环境,直播课堂逐步成为两校学生喜欢的学习载体,两校学生愿意在课堂上提问和交流,课堂研讨环节的效率明显提升,学生逐步成为主动的学习者;二是基于同步但又各具特色的SPOC学习平台,有效延展了空中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便利了两校教师开展课外辅导和指导,也增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了多元教学平台共同服务于两校课程育人功能的提升;三是通过“自学场”“协作场”“指导场”三元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帮助两校学生感受混合式教学和生生互动的魅力,尤其是以学习小组建设为载体,促进了学生在批判思辨、知识迁移、口头表达、团队意识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四是提升了修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意识和能力,也在探索数字化的“教育帮扶”新模式中增进了两校修读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情怀,有效形成了“专业教学”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育人格局;五是教改活动受到人民网、东方网等的关注,并受邀在“慕课西行”推进会等教学研讨活动中做了大会交流,有效扩大了教改成果的影响力。
当然,由于两校校情、学情存在较大差异,在教改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改进之处:一是两校学生的起点不一,华东师范大学倡导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这对于新疆师范大学的学生来说可能有较大挑战。同时,从SPOC平台的学习情况看,新疆师范大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强、团队合作参与度不够高,在后续教学改革中应关注如何有效激励更多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切实将卓越育人的“红利”泽及更多学生。二是教师之间需要形成更有效的分工合作格局,在课程教学主要由华东师大教师主导的情形下,新疆师大的教师不仅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督导和课后辅导,还要积极发掘更多富含地方特色的教学素材,努力在“教学相长”中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三是要积极争取技术平台的更多支持,由于新疆师大缺乏固定的智慧树沉浸式直播教室,两校师生有时在课堂交流中还存在不便,需要尽早改进;同时,也要帮助新疆师大学生克服在线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更好地依托在线学习平台组织跨校的教学研讨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